分享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闺怨》

 hjmhjmhjmm 2017-01-19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远行去取爵觅侯。

 【出典】  王昌龄 《闺怨》

  注:


  1、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2、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又作‘不曾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

   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3、译文1: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译文2:

   深闺中的少妇本来不懂忧愁,春日里巧妆打扮登上了翠楼。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去取爵觅侯。

   译文3: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4:

   久居深闺中的少妇虽然丈夫久出未归也不识得愁绪,在艳阳春日里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登上饰有彩绘的高楼去观赏春景。忽然见到远处街头的杨柳正枝叶繁茂一片绿荫,便从心中泛起一阵悔意:要是自己的夫婿此时此刻能在此处与己同赏春日美景,那该多好啊。可当初却催他早日赴京应试,这一去至今还不见回还,真让人发愁啊。

   译文5:

   深闺中的少妇从不知愁滋味,春日里浓妆艳抹登上了翠楼。忽然看见路边杨柳绽满了新绿,悔当初让丈夫远征求取封侯。


   4、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指出:“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5、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闺怨”也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不难看出,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受到了谢诗的影响。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感时恨别,诗人之作多矣,此却以“不知愁”三字翻出后二句,语境一新,情思婉折。闺情之怍,当推此首为第一。此即《国风》妇人感时物而思君子之意,含情甚正,含味甚长。唐人绝句实具风雅遗音。

   《诗境浅说续编》:凡闺侣伤春,诗家所习咏,此诗不作直写,而于第三句以“忽见”二字陡转一笔,全首皆生动有致。绝句中每有此格。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58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古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26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63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86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53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13名,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排名第69名


   6、《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你策马即将离开的时候,陌上的春风才吹绿了杨柳,我折下一枝轻轻的交在你手,想说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口,我只能背过头,听你的马蹄远走,眼泪忍不住往下流。


   我放你走,因为我知道男儿西北有神州,我不愿辜负你满腔的韬略和智谋,我愿意为你等候,我愿意为你坚守,十年百年心都不变的等候,十年百年情都不移的坚守。


   你走了之后,我空守着阁楼。门前的江水每天都悠悠的向东流,岁月却从来不肯在阁楼上停留。我早已忘了至今已过了多少春秋。


   当飞鸿北渡到时候,陌上的西风又开始凋零杨柳,我的心事化成一纸长长的秋愁,托它带到云水天的尽头。


   我祈求霜风不要迷失它的方向,我祈求飞雪不要阻断关山的隘口,我盼望它们归来的时候,能带给我,你的消息和问候。


   多少次大雁南来的时候,多少度春风吹绿的陌头,在你当初离开的路口,飞舞着多少年不变的杨柳,我满面泪流。


   杨柳啊,杨柳,你为何一去便再不回头?我当初为何要放你走?


   十年百年,你纵然封侯,我老死阁楼,这一生究竟执了谁的手,和谁一起白了头?


   7、 唐人王昌龄有诗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说的是一个正当妙龄的少妇,一心想当“一品诰命夫人”,在春天某个日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登楼消遣,不经意看到杨柳已返青,瞬间就生出彻骨的摆脱不了的孤独来,开始强烈地思念丈夫,渴望丈夫此刻正陪在身边,共享这春光,共度这春宵。

   

   “望夫成龙”的典型,是东周列国时期百里奚的老婆杜氏——她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这也正是“望夫成龙”中妻子命运的真实写照。


  这个故事很曲折:百里奚家很穷,30多岁才娶上老婆,那个年代,绝对是晚婚典范了。结婚了,做爸爸了,百里奚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想出去谋份差事,但还是觉得家里好啊,老婆孩子热炕头嘛。但杜氏很坚决,让老公早点出去打拼,她说: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要整天待在家里,难道老了再出去创业?家里的事你不要担心,有我呢!


  百里奚是个男人,听了这话,哪还在家里待得住?第二天就要开始闯天下了,出门前,杜氏杀了家里唯一一只老母鸡,发现没有柴火,就把门闩劈了当柴火烧了,让百里奚饱餐一顿出门了。丈夫出门,妻子照例有吩咐。杜氏告诉百里奚的是:日后富贵了,可别忘了我和孩子啊。这就是许多年后陈胜吴广的名言了:“苟富贵,勿相忘”。


  富贵难求,百里奚的闯荡之路异常艰辛,从一个国家流落到另一个国家,做过牛倌,甚至还当过乞丐,一直没混出个名堂来,也没好意思回家,那时没手机也没高铁,慢慢地他与家里失去了联系。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百里奚实在混不下去了,回了趟家,但杜氏母子已不知去向。他继续在外面折腾,最惨的时候,做了奴隶,给人放牛。


  到了77岁,他才时来运转——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从楚国买回了百里奚,让他当了秦国的相国——可见那时干部提拔制度真是大胆创新。他就像在泥沼中挣扎求生的虫子,突然飞龙在天了。


  这个励志大片最终有一个令人欷歔但温暖的结局:某一天,相国大人大宴宾客,并有歌舞助兴,酒正酣时,有个老妇人唱起了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酒全醒了,走近一看,天哪,真的是杜氏!两人相拥而泣。距离上次离别,已足足有40年。


  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很残酷的故事。丈夫的功名,真的就有那么重要吗?值得一个女人牺牲40年?或许在漫长的离别中,他俩都后悔过,想回到起点,只是被命运戏弄,哭着,跪着,也要走完自己选择的路。

 

  8、一位遥远的朋友去了更加遥远的地方,被下派到艰苦的山区工作几年。行前向遥远的我辞行,说也许再少有机会与我斗法论坛了。欠我的文字其实早已还清,也已收藏好。听他要到山区里去受苦,理解,却终是有点叹惜。

朋友说:早已做好吃苦准备,我不是纨绔子弟,事业成功才是男人自信的本钱。尽人事,靠天定吧。

我明白朋友的向上之心,好男儿本志在四方,功名只向马上取,是真豪杰,去哪里都是成功之所。

可我叹惜的是他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啊,终于要一个人在那山里掷了去了。

近来许多的念头与思想围绕在脑海,却无法表达,也无处表达。

想起王昌龄的一首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男人们出外觅封侯去了,家里的女人们呢?



在1200米的高山上,朋友说,我还年轻,没有麻木,我和他们座谈,他们谈到苦处都在哭。在2000米的山上,他们背着茶叶下来单程要走4个小时,然后背肥料回去又是同样。他说:你可能没有进过山,看得见,走起来要半天,两个山峰说话可听到,见面却要一天。我来了几天都在震撼中。

其实大山就是这样,无语而沉重。我知道,真正受苦的人是说不出的。因为实在无处诉说,无可诉说。

所幸,朋友并不是一个寻常意义上的油滑官僚。重义气,喜欢热闹,也喜欢干实事,民间的疾苦让他震撼。他说:要想富,先修路啊,准备去上面找人要钱,为他们修建桥和路。

可以想见,朋友以后的日子艰难啊!可是,在这平凡无趣的生活里,只有与艰难险阻斗争,才会其乐无穷。当办实事的人少了,熟视无睹和官僚习气的人多了,才更显出那颗震撼之心的珍贵。



求取功名是自古以来拥有真正智慧的男儿们的不二志向。好男儿就得做官,达于做成事的必要条件,还因为真正的官场中人几乎全是人上之龙凤。他们不会轻易行错一步,亦不会随意说错半句,心如明镜,什么都看透却什么也不说。说他谨小慎微也罢,说他洁身自好也行,也许怕被人抓住把柄,以成攻己之实,或惧让人逮着小辫受控无名。只是却有一种无法说出的素养在那气质里流动,举手投足间的慵容与自如及控制力却实在是不得不让人心生感佩。这样的精英们如果全都致力于干实事,那还会有何事愁不成?

只是后来,在觥觞交错迎来送往的应酬里,不知湮灭了多少男儿们的雄心壮志。在日复一日的单调和庸碌里,在四周肃穆庄严的环境中,那本可洒脱自在的气质变得深沉死板,变得提心吊胆,逐日逡巡琢磨,沉重了自己的心,也寒了旁人的心。其实,古来早已有人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悔教夫婿觅封侯,今亦无多少差别啊!人生本苦短,在那条坎坷难平的路上,曾迷失了多少纯良的心,也失弃了多少真挚的情啊。



可是,转回头看这世事,这苦总得有人吃,事也得有人做啊。朋友这几年可能会在那山里做出一些事绩来,只是他的妻子,那个男人背后的女人的美好青春也因此只好春日凝妆上翠楼了。


   9、1918年,农历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他的日本籍夫人诚子闻讯赶来,百般努力,与他见了最后一面。诚子叫:“叔同。”他答:“请叫我弘一”。诚子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他答道:“爱,就是慈悲。”


  这是另一种夫妻的告别。他不觅功名,了却尘缘,避世而去。在今天,这个社会大流动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夫妻告别,梦想沉沉浮浮,欲望浓浓淡淡。世上有很多类型的夫妻,有一种叫“贫贱夫妻百事哀”,无数夫妻不愿这样,要鱼跃龙门,要飞龙在天。


  在失去中收获,在收获中失去。这是一代人的精神煎熬。新疆作家刘亮程写过《一个人的村庄》,文字朴拙而悠远,其中写自己独自进城努力想把家搬到城市,某一天晚上,他回到久别的家中,“在这间卧室,这张铺满月光的床上,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我的妻子在等我的时候独自睡着。谁会懂得,她一个晚上荒掉的,是我一生都收不回来的,无法补偿的。那些荒睡的夜晚将永远寂寞地空在她的一生里,空在我充满内疚的心中,成为我一个人的荒凉。”


  他的文字,一个一个打动人心:“我宁让土地荒弃十年,也不愿我心爱的妻子荒睡一晚。”因为,人无法忍受人的荒芜。


  人在荒芜,人心也在荒芜。但又能指责什么?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人生能有几回搏?还是描写弘一法师故事的电影《一轮明月》中有句台词好,那是印光法师对弘一法师说的四个字:“要惜福呀!”

 

 10、“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这首诗说的是一名“军嫂”片刻间的情绪变化。刚才还不知愁,忽然就悔教夫婿觅封侯了。

  昨天几位老朋友过访,有男有女,不是闺中少妇,都是六十七十的年轻老人了。其中一对夫妇,谈话之中,太太(省去老字)忽然说,这步棋走错了。先生也点头表示支持。

  他们俩说的一步棋,是让女儿去德国求学,然后就很少回来了。近年仅有的一次是太太住院开刀,先生告诉女儿,很快就回来了。不过路费不菲,而且日子不多,这里状态平稳,就又远走高飞了。有人问,你们都退休了,可以过去的呀。有两个回答,一个是,她老祖父在,九十三高龄;又一个答复,德国签证三个月,但是真去了,我想一个月也嫌多了{老年人还是习惯于原来的生活,像她老祖父,要全他别一个人住,到护理院住,也说了几年。我们到德国,语言不通,更是难适应了)。

  话题没有转换,但是讲到另一老同学了。她和丈夫年龄相差十五年,所以老先生八十多了。老同学下个月要去加拿大,但是老先生不想去,于是只好“垂老别”了。

  悔教夫婿觅封侯的现代版有点异化,成为错让儿女游学远了。不知道是小概率事件,还是有一点点“典型性”?总之,空巢老人这个名词有其时代性,而且非但从数量看,从年龄段看,都有与时俱进之概。

  于是又有一个“猜想”:四五十岁时子女留学国外,是一喜事,亲友会来祝贺。六十七十的,儿女学成没有回国,老人也没有移民去,于是就会有错走一步棋的感觉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早就感叹过了。

   

 1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花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你的错过,转身为陌路。有些时候,感情真的很脆弱,经不起距离的考验,奈不住时光的徙转。每当看到王昌龄的这首《闺怨》,思绪便会于不经意间游弋到那个冷艳的女子以及她那倾世的爱情上。


   不知是什么时候看到她的故事,然仅仅一遍,就再也挥之不去,其中有着深深的感动,也有着淡淡的落寞。这个女子,便是绝色坤生——孟小冬。也许,有人熟知,也许,有人陌生。但对于冬,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她灵魂是这般的冷傲,又是那般的高贵,恍若绽放在云崖水岸边的一株素梅,惊世骇俗,又让人兀自生出淡淡的疼。


   出生在梨园世家的她,五岁学戏,九岁登台,一张口,满场皆惊——命中注定,一代冬皇出世。十二岁时,她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贵人,亦是爱她爱到灵魂深处的男人——杜月笙。两年后,正是杜,让四处奔波的小冬有了真正的学习环境;正是杜,不惜花巨资为小冬灌制唱片,聘请琴师;亦是杜,不论事务多烦杂,只要小冬唱戏,他都会必到捧场;最终,仍是杜决定给她自由,让小冬北上学艺,丰盈自己。毕竟,羽翼丰满了,才能看到更广袤的天空。


   然而,情窦初开的孟小冬却在学艺时,认识了才子梅兰芳,并很快地与他坠入爱河。十九岁时,风华正茂的孟小冬与梅兰芳喜结连理,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可想而知,当时的杜月笙,是多么的后悔,多么的无奈。早知如此,就不该放她北上学艺,并非是自己对她投入了太多,而是丢了她,便丢了心。然而,当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他还能怎么样呢,只能远远的看着小冬,知道她一切安好,便是最大的幸福。


   感情就是这般不能自己,一旦陷入,便难以自拔。古往今来,有多少痴男怨女甘愿在背后默默地支持,默默地付出,只是为了让所爱之人能够快乐,为了让他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完美,然而,直至自己与爱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远到连记忆都覆满了落寞的苔痕,才知,再想要抓住往昔的美好,已是不能。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笔下这个可怜的女子,何尝不是一样。多少次月圆又缺,她只能倚栏远眺身萧索,多少个凄寒的夜,她只能孤枕难眠泪空垂。漫长的等待,早已让她忘记了身在何处,春秋几度。直至忽逢陌上梢头复又蒙上的一层鹅黄,内心才恍然察觉,岁月早已在自己的苦苦相思中又挨过了一年,而那远行的丈夫,依旧没有消息。


   恨,自己的爱人不该这般绝情,多少年过去,连一封家书都不曾留下;怨,自己的丈夫不该轻易抛却诺言,把相爱三生,只当作那随风即散的云烟。其实,千不该,万不该,终还是自己,不该鼓励丈夫将爱情搁置,去追求什么名利仕途。如今,人也非,物也非,事事非,自己还能改变些什么呢!


   一直相信,真正的爱情无论是天涯咫尺,还是时过境迁,都不会有所动摇,有所背弃。而那些半路夭折的爱情,往往是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遇到了不合时宜的人。对于古时的爱情,我还可以理解,毕竟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也许,一生的幸福,就断送在被封建教条操控下的错误婚姻里。而现今的爱情,往往是太过随意,梦里梦外终不过是一场闹剧,等到醒来才知: 再绚烂的烟花,也免不了尘埃一地。


   四年之后,孟小冬与梅兰芳黯然分手,且因此而面壁绝食,落下胃疾,几乎送掉了半条性命。终还是杜月笙,派人用直升飞机将她从北京接到了上海,且抱病亲自去机场接她。随后,杜月笙几乎问遍了上海名医,为她治疗胃病。当她要潜心学习时,杜月笙不但每月供几百大洋,还特意买了处安静的宅院送她,并花重金托人劝说老生泰斗余叔岩收她为徒……如此款款深情,实在让人为之动容。


   终于,已经华年不再的孟小冬,在四十三岁那年,决定嫁给对她始终如一的杜月笙。而此时的杜月笙,却是身患沉疴,病入膏肓。然,大势已去的他,能够换来红颜知己痴心服侍于榻前,能够拥有那梦寐以求的幸福,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两人有一张结婚照片,杜月笙着长衫,孟小冬是旗袍,虽不比她十九岁与梅兰芳的绝世倾城,但那沧海桑田落寞相守的爱情,更让人由衷敬佩。


   世间每一个人,都希望找到真爱,找到共度此生,恩爱白首的人生伴侣。然而,人生际遇无数,我们却不知何时遇到的,才是真正对的人。难道,真的有三生石畔的等候,有前世今生注定的因缘?对此,我们无法知晓,亦无从知晓。徐志摩曾对林徽因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虽不是至理名言,却感动了无数的人。其实,爱情是什么?是唯美浪漫,还是花前月下?都不是,而是一种深深的祝福和内心的懂得。

   

  12、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3、 春,走的太匆忙,以至于灵魂没有跟上。所以,即便已是仲春,可尘世却还是看不出明显的生机。


  好在,昨天下了一场雨,萧瑟的天,明亮了许多,走在弯弯的溪水边,细细的嫩草已成淡绿,沾着点点细小的水珠儿,一只悠闲的灰色蝴蝶,停泊在被风吹笑的草的容颜上,亲吻着淡雅芳草的青香。


  清幽宁静的流水,泠泠地唱着动听的旋律,河堤边上的垂柳条儿,轻舞着欢快的细枝儿,那不小心滑落下的如丝的秀发,在柔风的吹拂下,轻轻的撩拨着碧绿的溪流,阵阵戏水的游鱼,恋恋的围了过来,荡起一圈圈的涟漪......


  轻雾蒙蒙,晨曦迷幻,远远的眺望,那朦胧的春雾、柔柔的春风,仪态万千的柳,这不正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梦吗?


  沐浴在湿润和煦春风中的柳,浅浅的枝条,淡绿的叶儿,明丽的招惹人驻足凝视。原来米粒般的嫩苞已经偷偷地绽放,串串的别在柔柔的软条上。这些精小明亮的叶儿是谁裁成的,不用猜的!一准是剪刀模样的春风,一剪又一剪,就把柳芽剪成了丝丝片片。


  眼前飘拂着,摇曳着,是条条妖娆的精灵,是个个勃勃的生命,浪漫的舒展她妩媚的风姿神韵。用手触摸她,软软的,又轻轻的颤动着,仿佛被人切住了枝内缓缓流淌的脉搏。轻点揉捏,慢点甩扬,别弄破了她娇气的肌肤。


  转瞬间,无数的枝条伸腰,展臂,最终浑圆成挺拔的躯干,似与岁月争远,与春天争美。


  也许,明天,这些星星点点的叶芽就会儿酝酿成绿绿的叶片;整整齐齐的叶片又编缀为喧闹的枝丫,柔柔滑滑的繁枝最后膨胀变作粗壮的大树。这芽的萌动,叶的勃发,枝的生长,干的挺拔,生生不息地传递着不灭绿的生机与活力。


  淡雾,烟柳,风清,幽静。


  春柳依依,情思悠悠......


  山色空蒙,翠云彩霞。置身在如此的梦的怀抱中,渗透着那点点思恋,归真着那幽幽情愫,放飞着如雾思绪,透明的眸中,映着温柔的人儿,那一抹淡然的笑意,那一刻恬静的神态。在岁月的蹉跎里,就像是洗尽的铅华,脱俗超然。


  沿着的浓荫走进春晨,远离了觥筹交错的虚与和一场场暗涛汹涌的弈,光洁如玉的沙泥小路上印着深深浅浅的足迹,凌乱的发梢在晨曦中浸润着风的吻痕,我庆幸拥有这一晨雾笼花影的记忆。


  那蔓延着渐绿的林荫下,细雨里,迷茫着曾经,淡淡寂寥的烟柳,一盏心魂的碰撞,倚在柳下,荡漾的幻影,春风激起的涟漪,彼岸边的春日,彷徨着旧日的茫然。


  忽然忆起儿时巷口的那株柳,随风飘摇在沉浮的世事里,沉沉的静寂。在这凡尘遍布而喧嚣的荣辱轮回里。它没有松的万古长青,也没有竹的高风亮节,唯独有令人心疼的柔弱,摇曳在我一扫而过的视野中。


  就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中的那株柳--独自沉思在不息的光阴里,凝神在匆忙又匆忙的身影边。也许,只有他片片的年轮知道--在姹紫嫣红深处埋藏着它的喜怒哀乐!


  偶尔,它会因汹涌的人潮里冷漠无神的双眸而思绪蹁跹;偶尔会因远方传来的那一曲光艳的情歌而憧憬神往。也会因花开花落的岁月无声而长嘘短叹。直到有一天,它发现曾经在自己躯干上捕蝉的稚儿如今已步履蹒跚,满目沧桑地教自己的孙子捕蝉时,才觉自己不知不觉竟如此古老。曾经的谈笑风生,曾经的云起云落,已成了自己多年来梦里的情境。


  思绪,总是惯于在如醉的风里,纠缠安静的云光月影,轻轻的风,柔柔的吹过,宁静的晨,平静的水,心,却无法静下来。


  无意发现娇美的柳后,一抹淡笑不经意划过嘴角。我知道,我找到了,找到心中的那份热衷,那份真实。


  远望烟??,一片淡绿。看见柳色浓浓,我静静的闭上双眼!


  明天的明天,柳色会变得发绿,翁蓊郁郁的,环视四周都是绿的世界,在明媚的阳光下,绿得刺眼,我会真真切切地感到春天在身边,会实实在在的觉得蓬勃的生命的涌动。


  明天的明天,杨柳依依,绿叶婆娑,柳絮晶莹似雪,漫天飞舞,飞蛾般沸沸扬扬。像雪花一样曼舞,似蒲公英般飞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飘飘洒洒。


  明天的明天,我依旧会垂情于白絮轻盈飘逸的身姿,羡慕它自由飞舞的个性。梦着蓝天下天空中随处曼舞的柳絮,心中定会有一种爱慕和感动,爱慕她身轻如燕,来去无牵,默默无声;感动她心境恬淡,胸怀坦荡,飘逸自如。


  曾经的我,也想做一片自在的柳絮,无风坦然枝头,有风悠扬满空。或漫步浩渺的天空,或缠绵婆娑的枝头,或浮绿草红花,用一身洁白素雅点缀红尘!


  我紧皱眉头,整理着凌乱的思绪。一片片柳絮,似雪非雪,似花非花,飘舞着,飞入梦里。那似梦似幻如雪如花的身影是你吗?


  回首,你我携手走过冬天,只是啊,一不小心,你离我而去。剩下我,在这个如诗的春天里,默默想着冬的暧昧,痴痴盼着你的回归。


  无情的风吹过,落花付流水,飞絮空呜咽,年华顺水流失而苍老。风起,絮飞扬,风落,花沉浮,一切由风,丝毫由不得自己。现在,我终于清醒:曾经沧海,方知简单贵重,真诚高雅,真爱永恒。


  柔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失宠的繁花,飘飞的柳絮,让我重新找回丢失的灵魂。欣赏着双燕翩然飞舞,分享着柳絮逍遥悠然,倾听草间树上茑歌,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


  拥有是一种满足,相爱是一种境界。我的一生中,别无苛求,只要柔风一缕,茅庐一间,淡水一盏,再加上温柔的你,够了,这些足够了,足可以伴我浪迹天涯,足可以让我潇洒乐观地面对物欲横流永无止境的凡尘。


  我忽然明了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哀怨离愁,真是好凄美的情愫啊!不过,此时的我,也有了只要有你,不羡鸳鸯不羡仙的情怀!


  见得烟柳青青,我的心情激动而平静,我的梦真实而坚定。在这片片翠烟朦胧里,我睁开双眼,看到了心爱的你款款走进我的怀里。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天涯杳渺,究竟何日是归程?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这里静静地等你,等你一起把风景都看透,等你一看细水长流。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会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无意中邂逅无名氏的这阙《阮郎归》,被其柔婉细腻的笔法和隽永深远的意境所吸引。

   春风吹雨绕残枝,而蚀骨的思念一如这无情的风雨,绵绵不休地纠缠着我的心。洒满小径的落花,落寞而凄楚地躺在冰凉水湿的地上,浊泥满身,落花无可飞。那一缕绵绵无绝期的愁思,浸在荡起圈圈涟漪的小池中一层层地漾开,涨满了花阶庭院。红日西沉,一抹斜晖,倾洒闲池阁。

   帘半卷,燕双归。透过半卷的珠帘,我看到了双宿双飞的燕子,燕子尚可出双入对,而我却形单影只,低眉敛目间,我柔肠寸断,蓦然间,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寂寞,肆无忌惮地噬咬着我的心。

   罢了,你既然选择了远方,而我就只能选择等待。百无聊赖中,黯然转身,回首看到了那一盘凌乱的残棋,我缓缓的坐下,轻拈起一枚棋子,可是,那挥之不去的愁绪依旧一点点侵蚀着心头,我心乱如麻,这一颗棋子,我该如何安放?

   历劫红尘,人生总难逃过一个“情”字。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一年,为了你的锦绣前程,你选择了策马扬帆,我的不舍和多情亦无法阻挡你奔向远方的步伐。自别后,我的心便浸泡在思念的苦水里。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手捻红笺,诉不尽相思如海,素弦弹断,吹不干腮边泪残。

   你走后,我的心住进了暮春的小城,在五月的烟雨中,在五月的落花里,等你哒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等你熟悉的容颜由模糊到清晰。而那条牵长我期盼和等待的路哦,总是寂寥又悠长,我望眼欲穿,而你归来的跫音始终都没有响。为了你,我可以等,我愿意盼,风也萧萧,雨也潇潇,风雨潇潇人渺渺,盼过昨宵,又盼今朝,盼来盼去魂也消。谁人尝过楼头残梦五更鼓的辗转难眠?谁人明白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落凄然?

   静默中,我忽然想起王昌龄了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君可知,如花美眷终敌不过似水流年,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再美丽的女子都会憔悴了容颜,沧桑了心情。纵使相逢应不识,昔日丝丝黑发,如今缕缕白丝,渺渺红尘,只为相思老。

   梦里的无数次相逢,怎敌得过醒来后孤灯相伴的空寂落寞?君可还记得小园香径中的梨花飘雪?君可还记得杏花疏影里的袅袅笛音?君可还记得小桥流水畔的双手相牵?我不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信誓旦旦,这只不过是红尘中“同心而离居“的有情人迫不得已的苍白慰藉。

   若可,谁愿意放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朝夕相处,而去追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天涯相隔。君问归期未有期,天涯杳渺,究竟何日是归程?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这里静静地等你,等你一起把风景都看透,等你一看细水长流。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玉漏声残人不眠,旧事双梦在君边。我惟愿与你相伴相依,在流光飞舞的岁月里,在光影斑驳的树影下,为你轻拢慢捻,为你霓裳曼舞,为你执笔流年。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静静地等你……

   

  15、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念念不忘,牵肠挂肚。

惦记,不仅仅是一种无尽的思念,也不仅仅是一弯美丽的记忆,也不仅仅是一份情感的难舍。

惦记更是一种担忧,一种无法言说的心情,一份欲说还休的衷肠,一语盈握在手的祈祝。它包含着太多的戚忧和关爱,太多的体贴和温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游子对故乡的惦记。游子远走他乡激扬人生,独自拼杀在外面的世界,是一份洒脱亦是一份无奈。适值更深漏断,回首凝眸处,水瘦山寒,月光如雨瓢泼而下,打湿的都是思乡的心扉,惦记的都是故乡的月明。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慈母对孩子的惦记。密密麻麻的针脚,牵牵连连的是柔肠,灯下老母亲的手纹有多密,对儿女的惦记栽植得就有多深。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妻子对征夫的惦记。春来日光还暖,温暖不了一颗惦记的心的再次无望,楼头杨柳青青飔,只恨春风不度玉门关。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是朋友对朋友的惦记。清夜无眠,把卷而读,心思随诗句漂泊辗转,灯尽烛残,无尽的担忧和祝愿说与诗听,君知否?

惦记,就这样,在文字里传承着,在心情里更新着,在眼神中传递着。似一根柔韧的棉线,真诚而隽永,从彼此的心底析出,绵延天南地北,牵系久久远远。

不是吗?说是蓦然回首是惦记,忧心忡忡是惦记。梦回辽海,断雨残云无意绪是惦记。红笺小字,独自闲行独自吟是惦记。

距离催生生生不息的想望,关怀在分离的那一刻潜滋暗长,蔓延无边。惦记往往在水一方,在山那端。抑或,它就是一种奇彩的奢梦,一份带翅的期冀。

因为惦记,精神之旅永不疲倦;因为惦记,感情不再自私与落寞。因为惦记,忠诚于彼此,情愫地久天长。纵然沧海桑田,此情绵绵无绝期。



惦记很轻。可以不那么铭心,不那么伤痛。宛如灿然的一朵夏花,盛开着自家的道理。恰似淡淡的香茗一杯,兀自温热怡人和爽心。又好似一波不兴的池塘,偶尔被风吹漾起一圈皱纹,浅浅的轻轻的渐次划开涟漪。虽然不经意,却也萦心。不隆重,却也专注,能让人记住温暖和感激,使人回味甘辛。

惦记很美。就像五月楝子花开,“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细碎的花瓣在风的手掌中袅袅婷婷,唯美地零落为絮。它们,默默无语地眷念着枝梢的阳光,回想面颊上留存的风的手温,储存一份经年的记忆。

  16、据西方一些心理学家研究,男欢女爱如痴如醉的感觉最多只能持续三个月时间。法国思想家泰恩说:“相研究了三周,相爱了三个月,吵架了三年,彼此忍耐了三十年,这就叫婚姻”。

夫妻朝夕相处,性爱的彩雾很快就会散去,婚前的神秘感会慢慢消失,两个人都露出了本来面目。在家里很随便,不用再戴假面具了:衣服松松垮垮,说话粗粗俗俗,坐卧大大咧咧,吃饭刮刮哒哒,睡觉呼呼噜噜,放屁劈劈啪啪……人丑陋的一面一点点暴露无遗。每天下班后回到家,竟然发现其实也没有多少话可说;或者,太太埋怨唠叨,郎君不满怒骂;更甚者摔盘子、打碗……

难道男女要三个月离一次婚再结一次婚才幸福吗?非也!其实,家就是这么个呆久了又烦、离久了又想的人人难以拒绝的娱乐场所。蒙田说,“瞎太太配上聋先生,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婚姻。”这话的意思就是要夫妻保持距离,有些事可以看不见,有些话可以听不见。只要保持好夫妻之间的距离,就会“相看两不厌”了。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个距离是有点儿长了,起码是一个冬天的分别,妻子都有点儿后悔了。“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个距离是太长了,丈夫在外做生意半年多不回来,长得妻子都忍不住要改嫁了。那么,多长的距离最好呢?我认为十天最好。“小别胜新婚”。在过了一段平静腻烦的夫妻生活后,有意识地离开对方一段时间,故意培养双方对爱人的思念。再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具有某种扬善弃恶的本能,会忘却或者忽视对方的缺点,会反思凸显对方的优点。刚外出时你发现人人都比你的爱人好;两三天后你会觉得我爱人也不错;五六天后你认为还是自己有眼光,找的爱人优点多多;八九天后你最终发现,路人都不如自己的爱人可爱……这就是“距离美”啊!到了这个火候,你就可以心急火燎地“把家还”了,那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不过,当今社会人们是不自由的,特别是工薪阶层,随便外出是要被扣工资、炒鱿鱼的。怎么办呢?只有自己想办法,找个借口在父母家里、朋友家里、单位办公室里偶尔住上一夜两夜,也能给爱人造成“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惊喜……

但是,夫妻之间距离的远近很难把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全靠自己揣摩。照孔夫子的话说就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通俗地说夫妻相处就如一对刺猬过冬,距离太近,扎;距离太远,冷……

   

 17、 琴声悠悠,附和着窗外的菲菲细雨。似在倾吐相隔两地的人儿日思夜想的挂牵。点点滴滴滴不完离别情,汩汩水流流不尽相思泪。

风雨黄昏后,难消是离愁。问声离人你知不知,谁为茶饭难入喉菱花镜中瘦。敲窗细雨莫把肠断人问候。告知他,奴将去矣,情难休矣!

曾把壶淡酒倚了窗儿,向着天际观望,见的是层层阴云密压心头;缠缠绵绵丝丝缕缕细雨,更如一张巨网将人包裹。身体既难行动,心魂安能轻松。雨,你下得不是时候。可知我独自一个把幽闺守。可知他酒入愁肠人消瘦。曾记雕廊漫步,看雨中红药交互拥卧亲密无间。那时那景那人,乃何等蜜意温馨,笑意在嘴边旋开,--此时非那时此景非那景,共我赏花人已在天边。曾抱于胸怀的温暖在此际都只成了癔想。那时的雨来得如此恰妙,琴声箫声共雨声,真乃人间天上。此夜雨声断断续续,琴声哀哀凄凄,莫要提起雨中赏花是何等人间乐事,就连那时那人的音容笑貌也是怕敢想念起了。

忽地记起很古时候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女子和她的爱人喜欢观雨,不论是春雨之细润,秋雨之惨淡,还是夏雨之壮烈,他们都会相互依偎伫立于檐下,一边观赏雨中景物一边倾诉浓浓爱意。可是那地方遭了天灾,数月未有滴雨。男人说要到远方去,女子不愿同行,只因不忍离弃曾陪伴自己的花木。两人最终分开。但也奇怪,那男人走后便天降暴雨。女子微笑着等她的爱人回来陪她看雨;可是最终也没等来。多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一尊主力于花木之中的石像--她的脸上似乎总是很潮湿,仿佛泪水从未干过。

很想把这故事讲给他听。在这个夹带了闲愁幽怨的雨夜,三两点雨滴无意敲窗的声音偏又勾引起心底滚翻的思念。

泪水在寂寞不经意的挑逗中肆流无忌。忍受过思念煎熬的人们,谁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夜晚--读着足以勾起心底排山倒海般思恋的诗句,听着窗外淅沥萧瑟浸润万物的夜雨,记忆里那张至亲至爱的面容仿佛就栖在枕边。不错,这是年轻人才拥有的浪漫与痴缠;但只要你还有在雨夜里读诗的情怀,只要你还喜欢把脸贴在窗上默默思恋的感觉,那我恭喜你,你还年轻,你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还在,你还很有资格棉队着涨满秋池的缠绵一夜的雨水宣布自己心灵的归期。

而我是多么希望每个人,都能陪伴他们的爱人甜蜜幸福地倾听夜雨;待天亮后再问候低垂的杨柳祭奠零落的花瓣询访铺满青苔的石板。

如同千万个为理想而奔忙的男子,他打点了行装匆匆上路。那天天气还好,只是天上云彩又重又厚,天空仿佛是把它低沉的脸使劲往地面压。没有长亭送别没有执手相望没有海誓山盟,看他渐渐远去的身影便相信别离总是个很凄茫的梦境,太阳的火光会把它刺破。可是我生命中的太阳几时才能穿过云翳照亮我心底啊。这世上有多少相爱却像离的男男女女,他们有各人的抱负和襟怀,有各人的苦闷和忧伤。男人的功业女人的光环,这些真的比相知相守更重要吗?一千多年前的美貌少妇在画楼远眺时的哀叹又有几人记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纵便夫君果真封了侯做了官自己身价百倍,但这孤独寂寥的青春时光就葬在了功名利禄上,人生中如此宝贵的明媚春光就荒凉在了夫荣妻贵上,这值得吗?

愿天下相爱相恋的人们相依相靠在雨夜,身在异地的男子们,在你凭窗听雨时在你登高远望时在你慨叹旅愁时,可曾感觉到痴情女子痛彻心扉的哀鸣?

相思一夜何所似,挥泪如雨雨如倾。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雨夜注定了万千颗心魂的石棉。在这没有了诗情的年代为什么不把纯洁深厚的思恋多点放入心怀。荒芜的青春是人生最大的遗恨啊。请听听这满带着呼唤与思念的冷雨吧,听听它们如飞花般撞上门窗时身体碎裂的声音吧。此夜,我再无其他奢求,惟愿在琴声如诉的夜晚细细地回味千百年来从未被人遗忘过的相思。

 

18、思念是什么呢?

王菲浅唱低吟着,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

蔡智桓这样写过,思念是有重量的,因为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会觉得心里很重有窒息的感觉。

但是这些终归都是旁敲侧击,她没有道破那种很玄的东西是什么,他也没有写明那有重量的究竟是何物。

那么,思念是什么呢?

是每天检查信箱的那份迫不及待吗?是心中空落时情不自禁拨打的那个号码吗?是哭醒的梦中那张不变的笑脸吗?是不经意的发呆时脑海浮现的那些字句吗?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生离的思念。

“始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死别的思念。

生离或者死别,其间拉开的距离,用思念将它填满;于是,相隔千里,两个人不在疏远;天人永别,两颗心依然靠近。

常常会想,当我与我的爱人足够相爱的时候,也许我会与他约定十年的时间不再相见。只是为了再见时,我们的拥抱会更加有力,更加温暖。那是我喜欢的爱情模式:因为有思念,分别不会分开两人;相反,可以将他们粘得更牢。

我想,为了拉近距离,分别是有必要且不可省略的;因为有了分别,才会有思念生根的余地。尽管有人说,简便是四目相对,也是会彼此思念的;我并不相信,或许是因为我的心思不够细腻善感吧。眼见为实,眼睛是不会骗人的,所以守着哪怕是爱极了的人,也能看到他的缺点;心也是不会骗人的,只不过它会教你应该看重什么,忽略什么;所以,在我们心中的那个人,总是特别美好。越是分别,越是想靠近。那就是思念生效了吧?

行文至此仍然道不出,思念,究竟是什么呢?

是春花烂漫时想要同看携起的那只手吗?是夏雨无声想要散步依靠的那个肩膀吗?是秋叶飘转采撷落红想要为他留住整季的绚烂?是冬雪飞扬编织围巾想要帮他抵御刺骨的严寒?

因为思念,看花也会满眼泪;因为思念,垂死病中惊坐起。因为思念,众里寻他不必千寻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因为思念,一度离别不必缔结衣襟,心灵相通姻缘结满百岁年月中。

思念一个人是苦,而被人思念是福;所以我们不怕吃苦,因为要让那个人幸福。

愿每一个人都有可以思念的人,也被别人思念着。因为我们付出了辛苦,理应得到幸福。

多说无益,似乎没有人不理解思念是什么,可是又该怎样回答,思念究竟是什么呢?

莫不是真要用那个答案吗?

思念,是小小汤圆。

   

  19、有柳树的地方我以为少不了风景。想那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在杨柳婆娑的密林间,莺声啁啁,自是宜人的天然妙趣。扬州瘦西湖,三月天细雨迷蒙的时候,夹岸的杨柳如烟似梦,迷离温润,是可醉人的美。在那北方的春天,颐和园的柳也惹得佳人歌咏“艳阳天,艳阳天,桃花似水柳如烟……”这是明媚的柳,是春心的明媚。“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是一种离别的哀愁。长亭外、古道边,折柳送别是最真挚、最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三变的一腔愁肠在杨柳岸的残月里无从寄托。“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寂寞怨妇,在春日里登上重楼,忽然看见陌头的杨柳依依,悔恨心情油然而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经典哀怨情绪是叹为观止的。


   翻开唐宋诗章那浩浩淼淼的画卷,随便拣拾,都是对柳的咏叹或是借柳抒发各色情感。一个最直截的道理,这爱柳的共性是必然的。自然是其好绝了才有那么多的钟情于斯。


   在我的感觉,它是女人,因为它美丽,因为它袅娜,因为它柔弱,还因为它温顺。这“依依”也用在女人身上也是恰当的。说女人的腰肢也用“柳腰”来形容,婀娜妩媚是自然剔透的不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柳腰是勾魂的,看女人,有“远看头、近看脚,不远不近看腰肢”之市井俚说,这想必也是符合审美逻辑的。

   

  20、根据古典诗词中的描述,古时女子心目中理想的丈夫应该是“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的儒雅谦谦君子;或是能够“执戟明光里”、能够于“谈笑间”让劲敌“灰飞烟灭”的智勇兼备的大将。她们称丈夫为良人。

也许是人类的遗传密码作祟,现代女子依然梦想能与一个英俊倜傥、社会地位不低既养眼又拿得出手的男子相伴终生。唯一不同的是:她们称丈夫为老公。

在古代汉语中,“良人”最初是指平民老百姓,用以与奴隶相区别。后来成为妻子对丈夫的专称。《孟子》中对“良人”的解释是:“良人者,其妻所仰望终身也”。仔细想一想,“良人”这两个字在过去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女子口中幽怨轻柔的吐出,她的眼神便一生都以这个人为焦点,从此甘心情愿交付出似水年华。《诗经》中就有:“厌厌良人,秩秩德音”;李白《子夜吴歌》之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明代更有文字记载为证:“忽叩门甚急,妇人曰:‘良人必有遗忘而归矣。’”

从古到今,女子对待爱人的态度一直都是:你是我的最爱,我就捧你在我的胸口。能不放就不放。因此,如果非要给女子强加弱者这个名字,那也是因为她们太多情、太重情。在其它事情上,她们可以和男子一争高下,甚至在绝境中比男人更有勇气。唯独面对感情,她们永远也无法学会像男人那样绝情到潇洒的地步。她们不会在痛失爱人后鼓盆而歌;她们更不可能说出“惟将终日长开眼,报汝平生未展眉”的混账话。

古时,曾有不计其数的女子在日复一日的等待良人的归来,即使出嫁时“席未暖君床”,也能一直等到青丝如雪散落。若等到了,她们的眼中将不再含泪,心中更不会有恨,所有的泪、所有的恨都将在良人归来的那一刹那烟消云散,她要的只是他能回归。

现在女子的痴心没有因为横流的物欲有丝毫的减缓。她们同样可以任凭大好韶光悄悄溜走,而毫无怨言的等待良人归来,哪怕她等待的是一个浪子。

普天下的男子啊,你们何曾知道善良的女人真正看重的并不是你们光鲜的外表和所谓的财富、地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她们真正想要的只是一个可以相爱一生、相伴一生的爱人,只是一个完整的家。

良人是老公,但是不是所有的老公都是良人呢?希望所有的女子都可以像《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素贞那样对丈夫说:“官人不愧是良人,坦坦荡荡君子心!”希望所有的老公都能坦然接受这句话。

良人!若你是良人,别让她红了双眼,断了心绪。

良人!若你是良人,别负了她堪怜红颜,别负了她痴心等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