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惟一文图 四月佳期,一场兰的花事缤纷盛放。4月1日至3日,第二十四届中国(郑州)兰花博览会在郑州绿博园举办,这也是中国兰博会首次移师长江以北,不仅河南兰友在家门口展现了一次强劲实力,也让更多中原及北方人接触兰、了解兰、爱上兰。 一室馨香竞风流河南兰友创史上最佳成绩 走入本届兰博会的“国兰精品馆”,一股清雅的幽香便扑面而来。江苏、上海、广西、安徽……来自全国各个省区的兰花,在偌大的展馆集中亮相,交织出这一室馨香。 有些兰花还别着黄、蓝、粉或红色的小奖章,分别代表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据了解,今年兰博会国兰共设有5个特等奖,河南兰友斩获1个;30个金奖,河南占了4个。“纵观历届兰博会,这可以说是河南兰友取得的最好成绩了。”曾参加多届兰博会的资深兰友姚华锋说。 河南洛阳兰苑魏团卫选送的“蕙兰线艺”荣获了特等奖。据了解,这是近两年刚“下山”的新品种,数量非常稀少,叶片带有白色的线条,有别于普通的纯绿色叶片,显得别具一格,养的功夫也不错,获得特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5盆特等奖的兰花,有4盆都是新品种,只有一盆“老蜂巧”属于传统品种。“上海兰友选送的这盆老蜂巧,是比较珍贵的老品种,开品特别好,可见养兰者的深厚功力。”姚华锋评价道。 姚华锋和兰友郭瑞东共同选送的一盆“关顶”获得了金奖。姚华锋告诉记者,关顶也叫“万和梅”,清中期出自浒关万和酒肆,与程梅、大一品、上海梅、元字、染字、潘绿、荡字并称为蕙兰“老八种”。如今,“万和酒肆”可能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关顶却在兰友的手中一代代流传下去,还传入日本,极受日本兰界推崇,被誉为“别格全盛稀贵品”。 此外,河南还有新乡兰协平涛选送的“翠峪素(下山蕙素)”、河南省栾川县徐天军选送的“栾川大虎斑”、河南省洛阳兰苑魏团卫选送的“虎斑”荣获金奖。“这三盆都是从河南的山上挖下来的新品种,虎斑属于'叶艺型’的兰花,叶片漂亮,数量稀少;翠峪素数量较多,但这盆养得很壮,也获得了金奖。”姚华锋说。 新品种大起大落传统品种表现稳定 目前市场上的兰花主要分为传统品种和近年“下山”的新品种。姚华锋表示,“曾经创出几百万、上千万天价的,基本都是新品种,因为刚发现时数量稀少,持有者相当于垄断了这一资源,可以随意定价;再加上后来一次次转手过程中的资金炒作,价位越涨越高。” 尤其在2005年到2007年间,疯狂的炒作使天价兰花频频现身,而当“击鼓传花”不再有人接棒,兰花市场的泡沫破裂,迎来巨大的调整。“近几年兰花市场已经回归理性,当时20多万元一苗的'天彭牡丹’,现在仅几十元一苗;数百万元的'大唐盛世’,现在也不过100多元。”姚华锋说。 相比这样的“大涨大跌”,传统品种兰花的价位则比较稳定。“传统品种大多是清代发现并培育至今,分散在兰友手中,每个人的量都不大,炒也炒不起来,市场相对平稳。”传统品种中比较珍贵的有端梅、老朵云、老蜂巧等,价位在数万元一苗;关顶、程梅则是数千元一苗。 资深兰友刘俊海表示:“真正爱兰的人,一般都倾向于养传统品种。兰花之所以和其他花花草草不同,就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品种自古就受文人雅士喜爱,每个品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使其独具魅力。如果离开了文化,兰花怎么炒都只是一棵草。” 兰博会让许多郑州市民对养兰产生了兴趣,绿博园东门的兰花交易区很是热闹,不少人都带了几苗兰花回家。姚华锋建议,“新入门者可以从市场上最普通的几十元一苗的兰花开始养起,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入手一二百元的解佩梅、仙绿梅,再慢慢发展到2000元左右的南阳梅、崔梅等,循序渐进”。 绘兰之姿,传兰之质兰花是一种文化符号 兰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书画、琴曲、诗词、典故中随处可见兰的身影。本届兰博会的“兰文化馆”中,就展出了兰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国兰文化馆”内展示着紫砂、红木等与兰文化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墙壁上则有勾践种兰、孔子咏兰、屈原佩兰、郑板桥画兰、鲁迅采兰等典故,以及关于兰花的诗词歌赋等,全方位展示兰文化。 兰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据了解,画家画兰始于宋末赵孟坚、郑思肖,古人评述“赵孟坚绘兰之姿,郑思肖传兰之质”,故有“兰出郑赵”之誉;此后,还出现了文徵明、郑板桥等画兰名家。著名国画家翟东奇表示,“兰有清气、文气、书卷气,是文化的符号、精神的象征,寄托着一种文人情怀;养兰、画兰,也是对画家心境的修炼”。 养兰离不开盆,宜兴紫砂收藏大家张一成告诉记者,“高洁的兰花,要配上雅致的花盆,才能完美地展现它的气质。从清代开始,就有许多文人雅士来宜兴定制紫砂花盆,有的文人还亲自在盆上刻字绘画,使紫砂盆更具文化气息。”现在,宜兴有专做紫砂盆的厂,一些工艺师也会精心制作兰盆,配上名家刻绘,价值不菲。 古典红木家具多为深色,几株兰草,可以为整个家居环境增添一丝灵动。“国兰文化馆”中,红木家具与兰的结合,让人仿佛穿越回古时大户人家的厅堂或是文人的书房,体会那份清雅的韵味和厚重的历史感。 |
|
来自: hncheng1956 > 《养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