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 年国内开展小规模IPTV试验以来,IPTV已运营探索了十多年。其发展过程起起伏伏,前期用户增长缓慢。但道路的曲折并没有阻碍这个产业的发展壮大,据point-topic统计,2016年全球10大IPTV运营商Q3用户数据显示,中国电信以5370万高居榜首,中国联通以1887万位列第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IPTV的用户数量上超过了后面8强的总和,领跑全球。 中国的IPTV发展史,是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 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在实验室积极测试IPTV的同时,也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小规模的用户试验。但业务模式以点播为主,规模有限,视频质量也不尽人意,而且更多依赖PC终端。截至2004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4.6万户。 2005年,国内第一张IPTV牌照正式颁发,成为IPTV商用的催化剂,电信、网通分别在南北几省确立了十几个城市作为IPTV试点并进行测试。 2005年2月底,哈尔滨试点用户量为6000户以上,同年5月,哈尔滨IPTV正式商用放号,半个月内达到用户入网高峰期,最多是一天有2000个用户申请入网。 也是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各地电信网通纷纷开始招标。截至2005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26.7万户。
(2005年中国电信IPTV试点与招标情况统计) 2006年,受地方业务的博弈,国内的IPTV市场出现变数,新年前后,北京、泉州、浙江等地广电发文查封IPTV,给IPTV浇了一盆冷水。有阻力也有动力,广电的频频叫停虽然使IPTV的发展受挫,但新发的三张牌照又看到了继续前行的希望。 这一年里,上海电信、武汉电信、安徽电信以及内蒙古联通等地都启动了IPTV项目招标。截至2006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45.6万户。 2007年,国内IPTV依然在夹缝中求生存。正在IPTV用户迅速增长之际,各地广电纷纷上书广电总局,要求对IPTV业务进行限制。不过可喜的是,上海IPTV发展表现出强劲势头,2007年上半年发展了15万用户。 也是在这一年,广东电信首次推出ITV网络电视;湖北IPTV开始试商用;沈阳推出了IPTV的节目,包括电视频道、点播节目、信息服务三大部分。 截至2007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120万户。 2008年,国内IPTV利好频传,不但奥运会为其提供了吸引用户体验的良机,宽带产业也为其制造了机遇。在这一年里,上海电信宣布高清IPTV正式试商用,中国电信IPTV实验室在上海研究院成立。江苏电信IPTV项目放号用户突破20万,成为继上海电信后,国内第二个突破20万用户门槛的省份。 截至2008年底,IPTV用户数量为260万户,增速明显,其中中国电信IPTV用户数更是从2007年底的51万扩张到180万。 2009年,随着IPTV用户规模的增长,话语权得到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首次明确提出“支持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同时,随着三网融合的推动,IPTV的用户规模得到进一步增长。2009年2月,福建ITV用户突破了20万。上海IPTV用户数在这一年突破100万,成为全球IPTV用户数最多的城市。截至2009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470万户,这不仅仅是规模的增加,更代表了IPTV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2009年中国电信IPTV招标情况统计) 2010年,各地广电查禁IPTV之声不断传出,IPTV遭遇诞生以来最为集中、最大范围的叫停危机,IPTV的发展在上半年几乎停滞。在各部门利益的博弈中,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六易其稿才获通过,第一批试点名单公布。 下半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纷纷启动IPTV项目招标,也昭示了其继续投入的决心。在2010年之前,几乎只能看到中国电信IPTV的各种招标以及动作,而在2010年,中国联通于8月启动了招标,在三网融合所列出的10个试点城市进行平台建设。 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各地先后开展光纤宽带技术,进行“城市光网”建设。 2010年4月,江苏电信IPTV用户数突破100万,成为全国除上海外IPTV用户最多的省份。截至2010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为800万户。 2011年,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名单公布,IPTV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业务形态,进一步迎来其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宽带提速也成为电信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这直接关系到三网融合的进程,也关系到IPTV的观看体验,进而直接影响用户规模的扩张。 这一年的8月,中国电信启动IPTV终端集中采购的项目招标,其中IPTV标清设备采购为283万台,高清设备采购数量为88万台,集采数量远超往年。 截至2011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为1350万,中国超越法国,成为全球IPTV用户最多的国家。 2012年,三网融合迅速推进,IPTV随着政策的开放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宽带中国”战略出台在即,为IPTV带来基础保障。以IPTV的主要推进者中国电信为例,2012年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2500万户,总数达到5500万户以上。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600万,用户规模突破1亿,其中,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1300万户,总数达到8300万户以上。 截至2012年三季度,国内IPTV标清机顶盒市场规模达到2030万台,中国IPTV高清机顶盒市场规模达到800万台。在这一年里,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联通集团分别启动了IPTV机顶盒终端集采项目。
(2012年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联通集团IPTV招标情况统计) 截至2012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为2300万户,其中江苏410万居首,中国的IPTV用户已达到全球1/4。同时,在这一年里,欧洲的IPTV用户数逐渐下降,全球IPTV用户的主要增长发生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2013年,政策频繁利好,为IPTV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国务院办公厅8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在试点基础上于2013年下半年逐步向全国推广,鼓励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和IPTV等融合性业务。 同时,IPTV播控平台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更是正式迈入推广阶段。8月,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正式颁布,解决了宽带的瓶颈,也为IPTV的快速发展埋下了伏笔。 另外,在运营商电视业务的招标集采上,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身影之外,尚未获得牌照的中国移动也开始频频现身。中国移动将福建、广东、四川、上海、江西、湖北、安徽浙江以及江苏9个省份作为首批互联网电视业务试点城市,并于8月22日推出了互联网电视产品“I视界”。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招标情况统计) 在这一年里,国内共有6个省市的IPTV用户规模超过100 万,分别是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安徽和陕西。截至2013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为3100万(未将中国移动用户数统计在内)。 2014年,在声势浩大的互联网电视的映衬下,IPTV显得极其低调。相比前几年的高速扩张,这一年IPTV的发展脚步慢了下来。运营商内部“营改增”的税率改革、机顶盒社会化推广模式和4G业务投资导向等因素,对IPTV的营销模式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在外部则由于互联网电视市场的热闹,导致不少地区在IPTV和互联网电视业务间举棋不定。另外,各大运营商间宽带降价竞争则直接影响了捆绑业务的发展。 在这一年中旬,中国电信启动了200万台的IPTV机顶盒终端集采,此次集采以高清和智能终端为主,无标清,重点推进机顶盒终端智能化。截至2014年5月,中国电信IPTV用户数近3000万,其中江苏用户为530万。开机率稳定在80%左右,日均观看时长超过5小时。同时,中国电信开始计划推出智慧家庭的概念,试图通过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带动整个家庭的信息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电信在这一年里用户量增长迅猛。四川电信大力推动手机、宽带、IPTV的169融合型全业务捆绑套餐,使得宽带离网率下降60%。截至6月,用户280万,月均增长15万,成为这一年里中国电信IPTV和宽带发展增长最快的省份。 中国联通继续保持一盘散沙的发展局面,其内部IPTV和OTT抗衡斗争。 中国移动继续以OTT的名义做IPTV的事,以提升宽带为目的明确战略,在2014年的互联网电视市场闯出了不小的规模,尤其是在浙江、江西、陕西、四川、福建等多地,用户规模在不断提升。 截至2014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为4000万(未将中国移动用户数统计在内)。 2015年,对于IPTV来说,是个峰回路转之年,在OTT大潮的挤压下,上半年IPTV的发展泛泛可陈。下半年,随着政策利好的陆续发布,以及融合电视终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IPTV开始展露其第二春,并且势头不减,与受政策打压的OTT成为鲜明反差。 这一时期的IPTV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各省市电信已开始采购4K智能机顶盒。也是在这一时期,用户对IPTV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这一年里,中国电信IPTV正随着三网融合的全面推广,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成长期,高清、智能化是这一阶段最为突显的特点。截至2015年10月,中国电信IPTV用户规模已达3958万户,基础业务收入突破60亿元,增值业务收入超10亿元。其中,江苏电信IPTV用户近600万,四川电信IPTV用户超700万,广东电信IPTV用户超400万。 也是在这一年,四川电信开始将视频业务定位为基本业务,通过以电视为中心的业务思路,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各地电信运营商学习的样板。 在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中,IPTV的渗透率为23%,而中国联通仅10%左右。但可喜的是,经历了多年IPTV的辗转反侧之后,中国联通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从集团到地方的统一部署。尤其是原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就任联通集团董事长后,对于IPTV的重视,也在极大程度上带动了联通IPTV的发展。2015年9月,王晓初视察山东联通后,仅一个季度,山东联通的IPTV用户数就从刚过100万,迅猛增长到近200万。 截至2015年底,中国电信IPTV用户数达到了4100万左右,中国联通的IPTV用户数也超过了900万,国内IPTV的总用户数为5000万户(未将中国移动用户数统计在内),已经超过有线体系中可双向交互的数字电视用户。IPTV作为电视的一种主流形态正式进入中国的电视领域。 2016年,随着“三网融合”和“宽带中国”的全面推进,IPTV进入发展快车道。在这一年里,三大通信运营商发展电视业务的决心和动作都很大,IPTV用户增速已远超历年。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IPTV用户总数达到8201万户,1-11月净增3611万户。 根据流媒体网统计(流媒体网统计数字要比工信部数字略高,但更符合市场实际),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电信IPTV用户数超过了6500万,中国联通IPTV用户数接近2300万,中国移动的互联网电视用户数也超过了3000万。三大通信运营商电视业务总用户量已经突破一个亿。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里,三大通信运营商相继抛出的采购大单中,智能终端设备已超过6600万台。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从集团层面启动了招标集采,中国联通虽然还未从集团层面进行集采,但各地方的集采数量也不少。
(2016年三大通信运营商集团层面招标情况统计) 在这一年里,四川电信IPTV用户数于10月底突破1000万大关,成为全球最大的IPTV单区域。中国电信2016年终端集采数达到了2000多万台。中国电信总经理杨小伟表示,将继续扩大IPTV用户规模,2017年实现用户9000万户,2018年过亿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在这一年的招标终端集采量居三大通信运营商之首,智能机顶盒的招标数达到3500万台左右。这得益于“不差钱”的中国移动在这一年里对固网宽带的大力拓展,其固定宽带用户数已经赶超联通,增速远超两位竞争对手,宽带的拓展使其“宽带+手机+TV+智能家居”的策略得以稳步推进。 相较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大踏步前进,中国联通的IPTV用户增速只能算稳步攀升,不过从各分公司的招标情况看来,也是热情空前,4K IPTV成为其主推业务。 从2016年整个IPTV的发展轨迹来看,政策上的支持和红利让其得到快速发展,甚至部分省份已经把IPTV列入“十三五”重点发展项目。IPTV业务被三大通信运营商定位为基础业务,以4K内容为卖点的视频业务在全国范围铺展开来。 注:该图表只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IPTV用户数统计在内,未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用户数。若加上中国移动用户数,三大通信运营商电视总用户量已经突破一个亿。 从2005年的不足30万用户到2016年的9000万用户,IPTV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受到国家相关政策、产业整合、市场博弈等多方面的影响,一路走得艰辛且坎坷,前期用户规模增长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产业进入大视频时代,政策上的支持和红利,通信运营商寻求新增长点的不断探索,以及广电新媒体和通信运营商经历十多年磨合,对彼此业务模式认可之后共同推动IPTV发展,使其用户量增长趋势明显。 如果说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IPTV的规模大年,那么2017年将会是其业务运营之年。大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三大通信运营商而言,视频+内容+宽带俨然是最有效黏住用户的运营方式。一方面将内容和宽带绑定,实现传统管道的变现和增值;另一方面构建融合视频平台,聚合大量精彩内容,包括4K节目、各类应用、视频通讯以及内容推荐等服务,提供更好的视频体验,在留住用户的同时,提升用户的ARPU值。 最重要的是,运营商要知道单打独斗是不能有大作为的,深度整合资源才是出路。将视频能力开放给各行业,通过B2B、B2B2C等多场景业务,在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获得更高附加值。医疗、游戏、教育、广告等都是视频走向垂直行业的契合点。 2017年,“多屏化+高清化+交互化+社交化”的内容将会是视频业务消费的核心,现有的IPTV平台为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提供业务,也要提供服务,还需要往更清晰、更丰富、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从以IPTV为切入点进入以电视为核心的智慧家庭时代。而IPTV,作为通信运营商从产品到服务转型的试金石,其价值将日益彰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