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年味真的越来越浓,菠萝君今天想叫个外卖,发现一半的商家都回家过年了...... 这不去年BBC拍摄的《中国春节》,也趁着过年的氛围刷爆了朋友圈,作为纪录片爱好者的菠萝君,昨晚一口气刷了三集。 这个宣传海报,大红的背景,金黄的字体,很好,这很中国~?? 纪录片中他们把“春运”, 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之一; 他们从北到南, 北京、哈尔滨、香港、查干湖...... 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 很多观众最喜欢这两位老爷爷,一路逛~吃~逛~~ 菠萝君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他俩又吃了什么,也不是哈尔滨美丽的冰雕世界,或是一根就有1918米的长寿面...... 而是下面这两个关于“烟花”的故事。 吃辣条 涮北京老火锅~ 全世界90%的烟花都产自中国,而国内最大的烟花产地在湖南的浏阳。他们生产烟花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目前有800多家制造商。比如东信烟花厂,每年要做270万个花炮。 这意味着1600个员工,每隔12秒要做完一个。纯手工、不能有一点差错。考验的不仅是烟花的设计,还有每一个人扎实的手工活。 要知道,他们的招牌礼花炮,能飞到300米的高空中,北京奥运会上用的就是他们家的。 每个花炮的外壳,都是用压缩纸板做成的; 女工熟练地拿过外壳, 塞进延时引信后, 用绳子和胶水封住; 最危险的一步是填充爆炸物, 甚至工作间还被设置在距离人群最远的山上; 每个工人工作前, 要先摸一个金属球,为了防止静电。 过程中, 更是小心翼翼,一点差错也不能有; 一旦弹壳里装好炸药, 立马要封起来。 有趣的是,美国人喜欢用机器包装的, 日本客户则喜欢纯手工; 炸药要放多少,引信要留多长......这些细节都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设计试验,才能保证在高空中绽放出的美丽。 腐国记者好奇地问实验室里的研发工程师:第一次看到自己设计的烟花被引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萌萌哒研发工程师,伸手双手的大拇指,比划着:“高兴!” 或许是被他的快乐感染到, 记者由衷的感慨他真是一个痴迷烟花的人, 还拽着人家手拼命晃: “你这真是最棒的职业了。” 互动炒鸡萌,建议戳视频体会~ 研发工程师设计出的心爱作品,工人制作完再晾干后,就会被送往世界各地,而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点燃它。 每天晚上,各个工厂都会试验自己的烟花。当地人也不觉得这是噪音,倒像是一种吉利的象征。 “看着自己的烟花在天上绽放,是什么感觉?” “我非常骄傲。” 说这话的东信烟花厂的总经理,她说:“这是我父亲、也是我们家族的事业,曾经我们白手起家,而现在,我们点亮了黑夜。” 同样为自己感到骄傲的,还有远在河北蔚县暖泉镇的薛建国。 他是一名铁匠,也是第14代打树花传承人,不过他应该也是最后一位了。 你之前可能没听过, 这项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表演——打树花。 简单点说, 就是用熔化得铁水打出树冠状的火花。 是的,1600多度的铁水, 薛师傅要把它徒手打在城墙上。 在空中散落的火花, 美地让你想不出任何形容词, 最多只有一句:“卧槽。” 他就站在这场铁水暴风雨的中心,一个人制造着让人震撼的美。 等你看清薛师傅穿得所谓的防护服,只有一顶草帽,和一件爷爷留下来的羊毛袄,更是对他充满了敬意。 表演打树花,薛师傅必须快速地舀起铁水,不断往墙上泼打,一点都不能停顿,不然铁水凉了就没法打了。 即便火花,刚好落在了自己手背上。 薛师傅家世代是铁匠,他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 打树花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暖泉镇每年过年都必有的表演节目。当地人特别尊重会打树花的手艺人,他们说:“这是勇敢者的游戏。” 菠萝君好奇,这么危险的手艺,为什么会在薛师傅的家乡传承下来。 “当初就是因为便宜,可以代替烟花,也因为它特别美。” 很多人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门危险而又美丽的手艺,他们甚至在过年期间,跑过来想亲眼看一看,最后一位传承人打树花。 但也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意义? 记者问他疼吗?他瞪大了眼睛说:“当然疼啊。” 这门手艺太危险,又苦又累,已经没有人会想学了。 薛师傅看着自己旧伤还没好,又填了新伤的双手,再想到市面上,什么花样买不到的烟花,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更别提一场演出,他只能拿到50块钱。他不说话,只是埋头舀起铁水,用力泼打在城墙上。 落下来的火花 围观的人里,有从小看到大的长者,有兴奋着拍手的小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游客...... 上亿点火花从夜空中落了下来,倒映在每一个人的眼睛里,亮亮的,发着光。 菠萝君想,这就是薛师傅坚持下来的意义吧。 薛师傅打树花的视频,四分钟,一定一定要点开来看啊!! “我非常骄傲, 因为, 我一个人点亮了黑夜。”
他开了北京最潮的理发店,然而店被上交了,他就骑着车上门理发,一直理到了101岁 这位80后海归,爬4000米雪山就为一株野花,她画下的植物,我们第一次见到,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只有9个座位,却成了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级拉面店,排队6小时也不能多吃第二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