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君彦 文 许俊文 图 阅读提示 高雅清芳的兰花,有花中君子之美称,自古以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现如今,这种高雅之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喧闹都市里散发独特幽香。 郑州,有一个爱兰、养兰的圈子,发烧友也日益增多,目前正在筹建郑州兰协。他们怀着痴迷崇拜的情怀,在家中阳台或兰房精心侍弄心爱之物,有花赏花,无花赏叶,怡然自得。走近他们你会发现,兰花并非传说中那么高贵娇气,养兰人也并非皆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与兰为伴,“养兰先养心,心静兰自生”,因为爱兰而养兰的人,享受着养兰养心的雅趣,在喧闹都市中少了浮躁,多了耐心,追求一种温和清雅的境界。 兰友欢聚 品茶赏兰 好不惬意 夏日午后,“清风兰园”里,几位兰友悠然品着茶,谈论的话题除了兰花还是兰花。 “养得真不赖,又发新芽了!” “咱俩说好了,等你的庆华梅分盆时,跟我的崔梅换一盆啊。” …… …… “清风兰园”是姚华锋家兰房的雅称,兰房面积约20平方米,围墙上再围一排高窗,棚顶则是玻璃,阳光可穿透而下,兰房内有几台电扇呼呼地摇着头。一楼阳台下,主人还砌了一个鱼塘,几条锦鲤在水中来回游弋,这些精心又巧妙的设计,把养兰所需的光照、通风、湿度等一一满足。兰房内,百余盆兰花悬放在1米高的管架上,从兰友啧啧称赞中才知道,这些大都是诸如宋梅、汪字等名品,也有一些从山里寻来的下山兰,墙上还挂着主人园中拍的蕙兰开花时的照片,雅致至极。 这里,是兰友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每周至少一次,傍着兰房西南角的茶台,品茶赏兰,不亦乐乎。 “好多人不明白,说兰花看上去韭菜不韭菜,麦苗不麦苗的,有啥好看?这是一种境界,可欣赏的东西太多了,有花赏花,无花赏叶,赏花一时,赏叶一年。”兰友许先生说,现如今,郑州的兰花圈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有在校大学生,主力军则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们有各自的工作或生意,爱兰养兰是共同爱好。 “这种小聚经常有,现在需要的是为更多爱兰养兰的人搭建平台,加强学习交流,推广兰花知识,更好地保护兰花资源。”养兰13年的资深兰友李晓枫说,随着郑州养兰人越来越多,彼此间联系也多了,继2008年7月几位资深兰友成立郑州兰友俱乐部小型沙龙之后,目前,郑州兰友们又迎来一件大事,6月中旬,圈里资深兰友聚在一起,开始着手成立郑州兰协的筹备工作,“现在登记在册的兰友已有五六百人,大家都希望多些交流,通过更好的平台把郑州的兰花爱好者凝聚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家。” 与兰结缘 幽香醉人 文化诱人 如何与兰结缘?兰友们的回答异中有同,据介绍,60%的养兰人,最初都是被兰花独有的幽香所吸引、所陶醉。 “兰为王者香,一点儿都不夸张。”几位兰友说,当年,他们就是在花卉市场闻到那种香味,喜欢上兰花的,原来,陇海路老酒精厂附近有一个花市,不少外来商人在这里卖兰花,“我有次路过那儿,远远闻到一阵阵特别的幽香,循着香味找过去,才知道是兰花香,一下子就喜欢上兰花了。”一位兰友说,兰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以香著称,香而不腻,是一种难以捉摸的阵阵幽香,有人试图仿照兰花香味做香水,至今未能如愿。 几天前,记者在兰友刘冬的兰房看到绽放不久的剑兰,凑近花瓣,用手扇几下,一阵幽香扑面而来,心旷神怡,主人还不忘提醒:“闻兰花香时不能贪,闻过之后还要让花歇一会儿才行。” 除了兰花醉人的幽香,让众多兰友对兰花越发痴迷的,则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兰友们张口就能来几句颂兰名句,比如,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孔子的“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大文豪苏东坡的“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等等,在数不胜数的名篇名画中,兰花往往成为品格坚贞、有骨气的象征,连戏剧舞台上的经典手势都被称为“兰花指”,……“如果其他花卉是小溪,兰花就如古井,最能让人解渴,且取之不尽。”许先生说。 养兰心得 养兰养心 温婉戒躁 “三分栽,七分养”,这是古人的养兰经验,现如今科技进步了,人们的养兰知识也更为丰富,想把兰花养好仍非易事,要用心去养才行。 “兰花对光照、湿度、温度等要求都比较高,各方面过或不及都不行,重在把握好度,找到平衡。”这是资深兰友李晓枫、姚华锋、王超等人的共识。 年近六旬的蔡保麟养兰3年多,是圈里公认的悟性高的新手。老人说,自己之前养其他花所积累的经验,肯定会有帮助,重要的是,养兰花要用心,要像对人一样了解它的需要,“对它好,它就会回报你,你会发现它像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兰友们还有共同的养兰心得:养兰养心。 小姚说,家中蕙兰从七八月份出花苞,到次年三四月份盛开,其间,他远远不止“一日看三回”,静待兰花开的过程很美,花开后幽香飘散,家中像森林氧吧一样,让人觉得所有的忙碌和等待都值得。“现如今很多人比较浮躁,养兰则让人多些耐心,置身喧闹之中也能静下心来,潇洒有节,平淡自守。”他说。 为兰痴迷 爱兰人心甘情愿中“兰毒” 爱兰人总归是要“中毒”的,兰友圈流行这样一句话,不过大家都心甘情愿中“兰毒”。 因为郑州地处中原,四季温差较大,湿度低,有兰友定闹钟在凌晨两点起来浇水,为的是尽可能减少浇水时室内外的温差;利于兰花生长;每天早上起床,他们都会到兰房细看每棵兰花有啥变化,闲暇时间大都在家摆弄兰花,每每新发一个芽,长出一个花苞,都有难以形容的幸福和成就感,在圈子里,为给兰花提供更好的环境而换房的人,也大有人在。 兰友中各自拥有的品种不一,最向往的是以兰养兰,互通有无,如果碰上特别喜欢的无法交换,也舍得花钱买,少则几十元数百元,多则数千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一棵兰苗,如愿以偿后,他们兴奋得像孩子盼到向往已久的玩具一样。 此外,兰友们会买《兰花谱》研究,上网交流学习更是成习惯,一些发烧友还会驾车前往绍兴、无锡、南京等地参加学习,开阔视野,还经常到南阳、栾川等地深山中寻觅,观摩兰花在自然界的生长环境,如果能“淘”到不错的新品兰花下山,更是像中大奖一样。 圈里人心甘情愿中“兰毒”,还和兰花及兰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关,学无止境,永远有目标有激情,比如,从养活,到开花、叶面花容等有好的姿态,再到花艺、叶艺和花艺双全等国兰鉴赏,当然也少不了围绕兰花进行的摄影、绘画创作等,绝对是挑战无极限。 以兰会友 温和雅致 广结好友 “圈里人都很热情,喜欢以兰会友,还都向往雅静。”爱兰人如是说,因为爱兰养兰,年近六旬的蔡保麟和刚过而立之年的小姚成了好朋友,原本素不相识的李晓枫、王超和许先生等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几个月前,市民刘先生被同事领进了兰花圈儿,起初,他觉得养兰花比较难,是负担,同事慷慨传授养兰花的注意事项,他也渐渐享受其中,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兰友间的热情更令人感动,姚华锋回忆说,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到外地,兰友见面都亲如一家,“上次见一兰友,一起吃饭喝茶后,晚上还想让我们住他家,想彻夜长谈呢。” 兰友们温和雅致,也让兰友间的交流增添“雅”的味道,但凡有兰房的资深兰友,都喜欢给兰房起名,比如,许先生的兰房地方小取名“寸园”,李晓枫爱弹琴,希望通过兰花寻知音,兰房名曰“知音兰舍”,等等,兰友间也经常帮忙取名、赠诗,“清风兰园”墙上就挂着兰友温磊探访时赠的诗。 兰友们说,真正因为爱兰而养兰的人,和单纯通过养兰卖兰赚钱的兰商不同,前者对兰花由衷热爱,最大的收获是以兰会友,圈子里很多人都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不管你是官是商还是民,养兰之后,大家都是兰友了。 资深兰友的养兰心经 ●养兰要了解兰花的脾性,《养兰诀》载:“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重在结合具体情况,把握好平衡,最难的是浇水,“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通风也很关键,每盆兰花浇水后都要及时吹干叶内水分,减少腐苗。 ●兰花新的精品贵,一般下山有一段时间的兰花并不贵,几块钱到几十块钱都有,普通大众都种得起,养兰种什么品种,因人而异,新手不妨先从低端兰花开始养。 ●目前养兰较为流行选用硬植料,选择花生大小颗粒的黑仙土、植金石、腐熟树皮等按比例配比,可缩短引种兰花适应期,同时方便浇水,根部不易腐烂。 ●兰花容易受到真菌和细菌感染,常见病为黑斑病,炭疽病,立枯病等,兰花病害以预防为主。 ●翻盆:兰花种养得苗数过多或发病出现异常后,就需要翻盆,最好选择3~4月和10~11月,翻盆前两天不要浇水,让植料干爽。翻盆后的植料应过筛,筛去粉尘视情况决定是否连续使用。 |
|
来自: hncheng1956 > 《养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