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向内活出每个人都俱足的自性, 连接圣贤,追随真理, 走向生命觉醒。 点击图片了解师父 在生命成长和觉醒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障碍我们前进的因素。只有对此障碍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方能有效地控制和超越之,实现身心成长和安宁明净。 让我们一起跟随潘麟师父,来认识这些成长中会遇到的障碍因素。 瑜伽经 经文:1.30 疾病、冷漠、怀疑、疏忽、怠惰、纵欲、自欺、不精进、不坚定(反复无常),它们都是意识的干扰,都是获得身心安宁明净的障碍。 疏忽和怠惰 (一) 疏忽就是时常处于失念之中,处于遗忘和慌乱之中。 为此,瑜伽有一种从衣食住行入手的警觉性训练,就是吃饭的时候全神贯注地吃饭,走路的时候全神贯注地走路。总之,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时候,都要全然地去做,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地去做。 也就是说,我们要时刻保持着生活中的在场状态——全然的在场状态。“在场状态”就是保持着觉知状态——始终明白自己此时在哪,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等等,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特别是在当代,绝大多数人处在“不在场”状态,也即是“失念”状态,这就是帕坦伽利所说的“疏忽”的状态——把自己的身心弄丢了,丢哪里去了? 不知道,反正是丢在了某个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 瑜伽要求我们,能不能开悟解脱证得圆觉境界先不管,当下紧要的是找回自己,学会和自己和谐相处,学会走进生活和人生,而不是在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之外徘徊和游荡。 我们潜意识中积压的大量负面情绪、生存的空虚感、失落感、焦虑感、无意义感、疏离感、梦幻感等皆起源于我们的“疏忽”和“非在场”状态。 所以,在场感和保持高度的觉知状态,对我们当下的每个人而言,其急切程度不亚于“如救眉燃”。 (二) 怠惰就是懒散和自我溺爱。 连载|《成长的障碍何其多》系列 未完待续...... ——摘自潘麟导师著作《<瑜伽经>直解》 越是艰难时,越要保持觉知 (以下文字节选自潘麟导师著作《以心传心》 )
觉知就是注意到你正在从事的所有事情: 你正在吃饭, 你就把所有的注意力(即身、口、意)都放在吃饭上, 去觉知到你在吃饭时这三个方面所有的微小活动; 你在走路,就把所有的注意力也放在走路上, 去觉知到你在走路时这三个方面所有的微小活动。 生活中的我们都是吃饭时,心不在吃饭; 走路时,心不在走路。 刚开始,我们只是粗略地注意这一切, 慢慢地就会对身口意的每一个最细微的行为, 都有一个很清晰的觉知, 再渐渐地发现, 觉知里面还有洞察和理解。 觉知成为了手段而非目的, 洞察它的真相, 理解它的含义才是真正的目的。 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 在正常情况下, 我们能保持相对平静、稳定的觉知, 但在极端情况下呢? 如果你正在走路, 突然有一个人向你放了一枪, “啪”的一颗子弹打在了你的肩膀上, 此时你能做到极端冷静吗? 你能保持住觉知吗? 此时是最能考验你的觉知能力的时候, 你有没有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如果是一名真正的修行者, 他会极端冷静地觉知自己和周围的一切: 哦,发生了“有一枝枪射出一颗子弹打中了我”这么一个事件。 在极端情况下保持的觉知才是真觉知。 究竟该如何训练觉知, 没有人能告诉你。 因为每个人的契入点不同, 需要自己用心探索: 1、从身开始觉知 从身体入手训练觉知, 就是在一个极端宁静的状态中觉知自己的心跳, 往内觉知,倾听到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流动声音, 就像水流经管道时“哗哗”的声音。 再觉知你的呼吸, 每次的呼吸带动心胸的起伏, 就像大海一次次的涨潮和落潮, 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如此对身体的每一个行为, 每一个手势,乃至每一个眼神, 都给予足够的觉知, 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清晰明了...... 2、从口开始觉知 绝大多数人的语言与他的行为一样, 都是处在混浊、迷茫、无知的状态中, 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更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语言混乱,行为必然混乱; 语言混乱,心灵必然混乱。 所以语言通两者:往内通心,往外通行; 往内通精神,往外通社会。 从今天就开始觉知自己说的每一句话, 再去觉知别人说的每一句话。 这个“说”包括用嘴说和用笔说。 用嘴表达的语言叫“语言”, 用笔表达的文字、绘画也是“语言”, 用肢体表达的舞蹈还是“语言”, 语言成为了一个枢纽、一座桥梁、一个开关。 对于进入耳朵的所有语言和进入眼睛的所有文字, 都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觉知。 3、从意开始觉知 从意开始觉知, 即对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保持高度的觉知。 从自己当下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开始严格地锻炼我们的觉知, 让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持觉醒、觉知。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观照着, 和反省着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每一个念头的性质、特点、时间长短、来源与终结等。 每天若能保持五分钟这样的高度觉醒、觉知, 你就是一个君子; 若能保持五十分钟, 你就是一个贤人; 若能保持一天, 你就是一个圣人了。 不管是生是死, 永远处在很高的觉知状态, 就像太阳悬在空中照耀着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一样, 有一种超越自己的东西在照耀着自己, 这就是觉照或觉知。 觉知清楚身体发生的一切, 再往外去觉知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 你就会知道万事万物的规律、特点和真相。 你知道的越多, 生命的自由度就越高。 (结) 师父是谁?(关注后详细了解) 1.师父详细介绍。 2.你所不知道的师父。 3.师父的故事——卖血读书。 4.如何认识师父。 5.原来有个”师父“这么好! 我的师父也是你们的师父, 只要有一念和师父相印, 认同他的学问, 你也是他的学生。 走进师父, 智慧: 10、修行远看是佛,近看是爱 成长: 财富: 爱情: 更多...... 关注“周南的修学笔记” 每天一篇,持续精进—— 详情了解: 《学习佛陀的智慧,活出我们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