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观的艺术》第一章 静观的基本概念(一)

 小蓝2266 2017-01-19

  第一章  静观的基本概念


  (一)静观是什么

  本书所说的静观,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内观、觉察、止观、体察、观照、 觉知等词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粗看起来方法和目标都相近,但如果你仔细体 察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这种本质性的区别将来会给你带来无限 的惊喜。这种本质的区别我们很难一句话讲清,我们将在后面慢慢阐述清楚。

  静观就是使人的心灵从每一个情绪状态归于宁静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一个心理活动程序,正确地使用这个程序就能使你的心灵从任何情绪状态 下归于宁静,也就是使你的心脏、大脑和整个身体达到宁静。因此,静观是使人身心归于宁静的方法。


  注意,“心”是“心脏”的心,“静”是“宁静”的静。这里所说的心静有三个指标:

  1.心脏归于宁静。心脏归于宁静当然不是不跳了,而是你感到心脏部位 很舒服,是柔软的、空的。如果你有任何情绪活动,你就会发现,你的心脏 部位都是不舒服的,感觉有大团、大块的物质在活动。是这些物质活动才使 你感受到情绪活动,这些物质活动都会危害我们身体,是我们生病、衰老的 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高兴、快乐的情绪也同样如此。

  2. 大脑中没有任何观念活动,也是空的。此时你感到大脑也很静,很舒 服,是完全放松的。这种静就是宁静,而不仅仅是大脑中没有念头活动。有 些时候你大脑中可能没有感觉到有观念活动,但却感到脑袋木木的,麻麻的, 或一片混沌。这都不是我们所说宁静状态。当你感觉到大脑中没有观念活动, 但却木木的,麻麻的,或一片混沌,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觉时,是你有一个掩 藏很深的愿望在活动,这个愿望要么是过去被你强制压入到潜意识状态的, 要么是一直没有被你意识到的,现在正在复苏,或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进入显 意识状态。一个愿望只有进入显意识状态,你才能真正地认识到它、解决它。 许多人过去从未体验到自己大脑的感觉,建议你现在停下来,把眼睛闭上, 用心体验一下自己的大脑内部的感受,你就会发现这种感觉的存在。如果你 经常体验自己的大脑,就会发现,只要有观念活动,尤其是情绪活动,我们 的大脑就是不静、不空的,也就是不舒服的。而如果没有观念、情绪活动, 则是轻松舒服的,也是空的。注意这里所说的“空”,是指空的感觉。注意' 我们所说的用心去体察自己大脑,不是用思维去分析。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不 知道怎么用心去体察,怎么办?很简单,你只要告诉自己用心去体察,当你 去体察的时候,你就自然做到了。就像你告诉你自己要用嘴去吃饭,你只要 把嘴张开就自然会了。这是生命的本能。

  3.全身松软,感觉都很舒服。没有一处是僵硬的,没有一丝不舒服的感 觉,完全的放松,而且无论你在从事什么活动,你的整个身体也是很舒服、松软的,活动的效率也是很高的。总之,心静的状态就是身体、心脏、大脑松软、舒适、宁静的状态,不仅仅是指脑袋里是空的,没有观念活动。


  当你的心真的处于宁静状态时,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执著心升起来,你对 自己身边的一切都保持清醒的觉知状态,此时会出现三种状态,一、如果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需要你做出反应,你会自动(不经过大脑思维)做出最恰当的反应。这里所说的最恰当反应不是根据任何一种理论或理性的计算判断的, 而是由你的先天本我的智慧直接给出的,就像直觉一样。我们现代人都非常相信理论和思维,但任何理论和思维都是有缺陷的,因为理论和思维都无法摆脱对立统一规律的限制,都必然有漏,有偏。一个人如果完全根据理论去生活,其生活质量是很差劲的,无论他拥有多少权势、金钱、名望都没有多大用处。我们练习静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开发先天本我的智慧,直到他能完全掌控我们的生命。此种摆脱理论和思维(即心智)生活的状态就是生活在当下的状态。而一旦让理论和思维进入,都必然会让你进入过去和未来,也就必然把紧张、焦虑带进来。二、如果此时你需要跟其他人交流,你的心灵自 然会把最恰当的信息提供给你,你的大脑会自然地把这个信息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对方,其中就包括语言,也就是用观念的形式传达信息。此时别人会以为你大脑中也有观念活动,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所有的观念是直接给出的,没有经过逻辑的思维。注意,这个信息提供的源头是心脏,是我们先天的本我,而不是大脑,此时大脑只是一个信息转换和输出组织,而不是信息生产组织。因此,此时即使大脑中有信息输出,有语言输出,但却不同于日常的观念交流,你的大脑依然是宁静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状态的呈现,我们把此种状况称为“空灵”一空而灵。灵就是灵敏之意。三、此时,如果你让你的意念在身体内部活动,你可以感受到它可以自由地在身 体各个部位游走,好像你的身体是一个空的气球,感觉非常美妙。


  因此,我所说的心静不是指大脑的静,不仅是指大脑内没有观念活动, 而是指你的生命的全部的静,重点是心脏和大脑。为了理解方便,我把这种 静,称之为心灵的静。当我把这种宁静称为心灵的静的时候,它有两个重要 的含义。一是这里所说的心灵包括我们身体的所有部分。二是这里说的静,不是指身体不动(此时你可以从事各项工作,任何事情,没有例外),而是指 身体内在的宁静感,这种宁静感只有你向内觉知的时候才能发现。这个世界 上许多人不知道这种宁静感的存在,还有很多人害怕这种宁静感。

  我之所以把心灵理解为我们的身体整体,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也是 正确的。因为,我们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活动、思维活动、情绪活动、情 感活动都是全身性的,而不仅仅是大脑的。大家如果去仔细体察自己在从事 感觉活动、思维活动、情绪活动、情感活动时身体的活动状态,就会发现, 这些活动状态都是全身性的。这个全身可以解释为我们的神经系统的全体都 能参与和都在参与。但是,必须特别指出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心灵却不是 指上述所说的这些心理活动。很明显,当我说我们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 上述这些活动虽然也都不存在,但却不是指这些东西。因此,这里所说的心 灵虽然是全身的,但却不是我们熟知的那套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系统。这个 区别可以用血管和经络的区别来类比。血管和经络都是遍布全身的,都在决 定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死,日常经验和现代科学只能认识到血管,而无法认识 到经络。其实,一个人如果经常向内觉察,反观内照,是可以觉察到经络的 存在的,只是很少有人去这样做。心灵和心理的这个区别也就是后面所说的 先天本我和后天自我的区别。


  现代许多人在说到“修心”、“心灵修养”、“道德修养”等时,所说的 “心”都是指大脑,把对大脑的训练,比如观念的灌输、理解和认同称为心灵 修养,是不同于我这里所说的“心灵修养”的。正如血管的通畅的根本在于 经络的通畅一样,如果我们只关注血管问题,面对血管的堵塞,除了用一些 去扩张血管乃至手术的办法进行清除外,别无他法,根本无法阻止血管的堵 塞;而如果我们关注经络,用各种物理的方法或中药去疏通经络,经络通了 之后,不仅能使血管通畅,而且还能阻止和解决血管的堵塞问题。中国人之 所以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医是在经络层面 治病,而西医是在血管层面治病。

  也正因为许多人把心灵理解为大脑,才导致人们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完 全陷入思维或心智模式中生活,从而使整个生命失去方向,由此给人带来生 命的虚无感、生活的无方向感,整个人在发狂的思维机器的带动下,不得宁 静,并且害怕宁静。所以,那种基于大脑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除了传播知识 和信息外,对美好德性的培养、美好精神境界的形成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 如果不信,仔细看看这种教育理论的社会后果就是了一我们今天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它带来的。


  静观也是使你的生命本质得到净化的方法,通过静观你自然会感受到自 己生命在不断地净化、智慧在不断地增长、境界在不断地提高。

  静观,很容易被认为是修炼的一种方法,静心的一种方法。但如果仅仅 这样说,就很容易埋没静观的价值和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静观并不是与其 他静心方法并列的一种静心方法,而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最高级的 静心方法和修炼方法。我之所以说它是最简单的修心方法是因为他非常简单, 如果有人当面指导,一分钟就能学会。它是最直接的静心方法,是因为它直 接使你当下得静,直接从每一个烦恼中解脱出来,直接体会到真正的静,而 其他方法都不能。静观还是最有效的方法,不仅使你立即得静,而且还使你 的生命本质不断得到净化,你的心灵和身体都会不断得到净化。静观也是最 高级的修炼方法,因为,它是真正能改变你生命本质的方法,也就是真正能 使你的生命趋向完满、自由解脱的方法。其他方法都只能使你获得片刻的假 静,而无法真正的改变你生命的本质,更不能使你的生命真正获得自由解脱。 对此,你过去尝试的修炼方法越多,如果你真正正确的掌握了我们所说的静 观,那么你的感受就会越深。


  同时,静观还是最圆融的静心方法和修炼方法。它不要求你遵守任何戒 律,它唯一的戒律就是:如你所愿的做你想做的任何事,不要为难自己!但同时告诉你:当你做任何事起心动念了,尤其是情绪起来了,比如高兴、激动、愤怒、害怕、焦虑、难过、烦躁等任何情绪起来了的时候,都要静观, 等找到情绪起来的原因并解决完之后,如果还想做就继续做,如果不想做就不要做了。它对世间的一切,注意:是一切,没有例外,都持平等的态度。无论你过去认为多么高尚的,还是多么卑贱的,多么神圣的,还是多么俗气 的,多么正确的,还是多么错误的,都承认它们的存在、承认他们拥有同等存在的权力,所以,你愿意做就做吧!但不愿意做也别难为自己。也就是说,它鼓励你坦然地向世人和自己展现你的一切,真实的一切。注意:不是要求,而是鼓励。

  这个说法也许有些惊世骇俗,人们会担心'一个人这样生活会不会经常干出一些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有这种疑问很自然,是因为你对人性和静观都不了解造成的。如果去实践一下就会知道:你很难做到这一点。完全如实地展现自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对一个已经社会化的人来说,那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真正地静观之后才能做到。一个人静观得越好,就越能如实地呈现自己,其与社会融合得就越好,生活方式也就越圆融。当你对静观完全熟练、成为一种自动机制的时候,如果那些让你做不好的事情的观念升起来,你就会立即进入静观,把那个想法、念头清除,坏事自然就不能做成。因此,你不需担心此种生活方式会危害别人。


  同样,如果你原来是某种宗教的信仰者,无需放弃你的信仰,改变你的 宗教生活,你都可以进行静观。静观不属于任何教派,正如呼吸不属于任何 教派一样,它就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是生命的本能。我多次听到有 人跟我讲他发现静观是人的本能,每个人在过去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静观过, 只是缺乏清晰系统地认识,不知道如何利用而已。他们感觉到我只是把这个 现象准确地描述出来,并告诉人们如何自觉地利用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罢了。 我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在静观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你需要很努力才能 遵守的教规现在可以很轻松地遵守了,原来很难理解的教义现在可以很轻松 地理解了,原来梦寐以求感到遥不可及的境界你也能很快达到。这种状态用 孔子的话说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完全的自由自觉。合在一起就 是:一切言行都发自内心:自觉、自由、随心所欲;但却能非常好的符合别 人的观念和利益,符合社会的规范和要求,符合自己所处环境的法律和道德。 这不就是最圆满、圆融的生活方式吗?而此种生活方式唯有借助静观才能达到。

  因此,静观是最圆融的修炼方法,与万法万教都能圆融无碍地融合在一 起。当真正的全面理解了静观的本质,深达静观的妙趣之后,你就会知道静观实乃传说中的“万法归宗”之所“归”之处。其他的所有修炼方法都不过 是为你最后能够学会这种方法做学前准备而已。


  (未完,待续)




关于元灯承和




南京元灯承和文化传播公司是一家进行静观培训和静观治疗的专业性公司,该公司所说的静观不同于人们所理解的静静地观察,而是包括“静静地观察”在内的一套心理操作程序,能够快速而彻底的治疗各种心理疾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