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爱雅阁 2017-01-20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3

在唐诗终极榜中榜里,怎么会没有太白先生的身影呢?

客观来说,太白的诗,随便拿出一首,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不少评家评出的排行榜中,太白的入选作品并不多。小编想,这可能与太白不拘一格、肆意豪放的风格有关。在小编心里,太白永远是诗坛第一人,无论是放眼全球,还是纵观古今,都是。

小编为太白先生安排在榜中榜的诗,想必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蜀道难》)

该诗读来令人唏嘘感慨,虽历经千年,却始终传颂于口;虽满眼生坚怪字,仍令人如痴如醉。何故?只因其中含有跨越时空的不变情怀,而这种情怀,不仅打动着我们的祖辈、父辈,如今仍然打动着我们。

诗歌系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同时,借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一句,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整首诗采用律体和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今天,我们面临的一切,不正像诗中描绘的境界吗?结婚生子、房价高涨、生病教育,两座高山……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千难万险,迈开了脚步,就只能走下去,而且要堂堂正正、豪迈万丈地走下去。今日的“北漂一族”、“80后”们,不正走在自己的“蜀道”上吗?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4

记得小编刚开始评唐诗时,就有网友“怒惹红尘”提醒:孤篇盖全唐,春江花月夜。网友“勇闯”更是质疑:你知道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吗?小编当然没有忘记。只是,当时是讲七律,并且小编已将该诗列入了终极榜中榜。红盖头还是要遮一遮的。

先看看历代名家对此诗的评价: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胡应麟

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锺惺

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尔成章。 ——王夫之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好,铺垫得差不多了,上诗——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唐诗终极榜中榜(下):一诗写尽宇宙间至情至理

此诗被誉为“孤篇盖全唐”,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此成为一代宗师。

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春江美景,第二部分写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就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自然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

看似寻常一句,却道出了宇宙万物的至简道理。《圣经》传道书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阳光之下并无新鲜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须知,在我们以前的时代,早已有了。佛陀也说过,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样短暂,看着终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的律动,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而逝。诗人江畔赏月,从月亮年年相似,来反观生命苦短。

而这,不正是人生的真相,不正象征着一切的无常?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写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最后八句,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的景物诗、哲理诗和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真可谓:一诗写尽宇宙间的至情至理。

孤篇盖全唐,名不虚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