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居缅甸曼德勒的华侨高朝达先生

 来二两爱情 2017-01-20
定居缅甸曼德勒的华侨高朝达先生

南伞:一个送公主的美丽传说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  期号:2015年第07期  发行时间:2015年07月02日

一城两国胞波情

南伞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上,与缅甸果敢县连在一起,同属一个山间盆地,这个山间盆地拥有同一个广义的地名—麻栗坝。在南伞城西郊,国门旁边,赫然挺立着中缅122界桩,就是这样一根不起眼的方形钢筋水泥柱,把整个麻栗坝分成两个国家,一半是中国南伞,一半是缅甸老街。伫立在南伞口岸国门,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怦然心动:门内是政通人和、繁荣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门外战火不断、紧邻“北金三角”的神秘土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缅友好往来、共叙胞波情谊始终是一条最牢固的感情纽带,特别是镇康县与缅甸果敢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邻国两县民族语言、地方风俗较为相似,形成优势互补,不管风吹浪打,哪怕风云变幻,双方边民贸易、姻亲往来从未间断且日渐繁盛。

南伞商贸历史悠久,早在1863年就建立了通商交易市场,开展边民互市和易货贸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政策使南伞大步跨入中缅自由贸易交往的前沿阵地。1985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南伞为边民互市区,鼓励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强与周边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放宽了边民互市政策,镇康县边境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双方边民交往频繁,交易的品种和金额逐年扩大,边境贸易形成了一定规模。

1991年,南伞口岸被批准为国家二类口岸,在随后的五年时间当中,镇康县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对口岸片区进行三通一平等基础性建设。1996年,南伞边境经济开放试验区管委会成立,镇康县用了五年时间投入建设资金11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输电线路、通讯、饮水等基础设施。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立项,镇康县城由原来的凤尾镇搬迁至南伞镇。2005年5月顺利实现搬迁。“口岸即是县城,县城即是口岸”,镇康新县城建设遵循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为总体目标,同时特别注重发挥镇康“边”的优势,突出“边”的特色,做足“边”的文章,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对外经济贸易实力和辐射功能。

曾几何时,南伞这座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经历了从艰难破茧到华丽转身的“蝶变”,见证了镇康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经过短短几年的打造建设,南伞,这座激情荡漾的边陲新城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综合功能不断提高,市民工作、生活、创业环境日益优化,真正形成了界碑在县城、一城连两国的独特景观,名副其实地成了临沧乃至云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向西南开放的黄金“桥头堡”,中缅边境上一颗璀璨夺目的“边陲明珠”。

南伞距昆明886公里,距临沧331公里,距缅甸首都内比都750公里、第二大商业城市曼德勒484公里、缅北重镇腊戌197公里、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9公里;昆明至南伞到印度洋缅甸海岸的皎漂港1620公里,高速公路修通后,不足1500公里。“口岸就是县城,县城就是口岸”,南伞口岸与境外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杨龙寨口岸连为一体,是中国通向印度洋陆上距离最近的前沿商埠,是中缅物资集散的主要口岸和边民交往的重要通道,是中缅通道商贸互市的第一市场,是滇西南进入东南亚的陆上捷径和重要口岸之一,更是云南省、临沧市建设“桥头堡”的前沿窗口。“界碑在县城、一城连两国、城中开国门”,南伞,可谓全国最沿边的县城之一。

南伞城区绿化紧密结合镇康实际,不照搬、不克隆,地方特色和时代园林特征为一体。点线面结合,一街一景一树巧妙搭配,彰显特色,立体层次分明,形成“山花浪漫,绿满镇康”的动人景致。在南伞,随处都能感受到一份绿色的清凉。“青山环抱秀城,白云缠绕奇峰”的景致让镇康有了“天然大盆景”的美名。俯瞰南伞城,青山环抱,新绿交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宛如一幅世外仙境般的精美画卷。纵横交织的绿化林带将城市串起,城林交融,风景如画,郁郁葱葱,终年常绿,四季花开。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加之波光粼粼的南伞河交相辉映,城市夜景璀璨绚丽、光彩夺目;特别是飞猡山公园观景塔灯饰金碧辉煌,雍容古典,令人如梦如幻、流连忘返。一切都是这样和谐美妙,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立约盟誓化纷争

有人把南伞比作“一位内秀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许多年一直恬静地用手托着香腮,惬意地躺在美丽的凤尾河边”。内秀是姑娘的性格,“恬静地用手托着香腮”更是其可人之处,几分柔情、几分羞涩、也有几分“不安分”的躁动。姑娘怀揣着那青春梦想,终于在“一个风含情水含笑的日子”实现了封存于内心已久的心愿,出现在“昔日送公主的地方”。故事就这样自然、流畅、唯美、动人,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姑娘为了追求自由美好的新生活来到“送公主的地方”,与同胞牵手,与勐英相识相恋、相依相伴,美好的场景!美好得不可救药!

传说那是在实行土司制度时期的滇西南,部落之间相互争雄,世代仇杀,在绵长的边境线上战事频繁、哀鸿遍野。耿马、瑞丽两个傣族部落更是长期厮杀、互不相让,争得异常激烈。有一年,耿马王子罕闷法率兵长途奔袭、长驱直入,跨过怒江攻打瑞丽;罕闷法兵临瑞丽城下,耿瑞之战一触即发。面对耿马大兵压境、直逼城池,一向喜好战场拼杀的瑞丽公主勐英主动请缨,率兵迎战打头阵。红颜武装,飒爽英姿,眼前的一幕让罕闷法王子大感意外,众人也大吃一惊。英雄美人一照面,真是“似曾相见更相识,相对无言心相映”。王子对明眸皓齿、气质非凡、清纯貌美的公主顿生敬畏之情,公主也被面前年轻英俊、气宇轩昂的王子撂倒芳心,爱情的火花由此擦亮点燃。于是双方立约盟誓、和为一家、永归于好,并且两人约定终身,来年桃花盛开时节即是成亲之日。

不料瑞丽一别后,公主朝思暮想,饭食不进,一病不起,因为难熬相思断肠之苦,容颜日渐憔悴,痤疮暗斑满脸,待到迎亲之日已是“人比黄花瘦”。公主不忍王子看到自己丑陋的模样,便百般寻找借口违心拒绝,试图毁掉婚约。哪知王子忠贞不渝、痴心难改,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一连数日静坐怒江边发誓今生今世非公主不娶。王子的执着和真诚终于感化了公主倔强的心房,便遮住颜面坐上了迎亲的马车。一路上,看到王子忧心忡忡,公主愁眉不展,有细心的人向王子献计,听说石花瓶山上的溶洞之水配上一些中草药具有祛斑美容功效,让公主不妨一试。王子公主于是立即调拨马头,直奔石花瓶山找到溶洞清泉,经过数日清洗调理,果真疗效非凡,公主的容颜更加美白滋润甚至胜过当初。王子和公主心怀无限感激之情,便在石花瓶山下长期驻扎下来,加之这里民风淳朴、地肥水美,从此不愿离去。任凭耿马土司再三催促,王子公主就是不回府。老土司最终拗不过儿子的痴情,为了儿女的幸福,在石花瓶山以及附近的属地划列一些土地分封给他们。

公主秀外慧中、知晓冷暖,王子性情宽厚、细心体贴,夫妻相濡以沫,他们开山垦荒,修路架桥,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恩泽达于边疆各族人民,过着温馨浪漫的幸福生活,神奇的爱情故事传播四方。后来,石花瓶山脚一带被傣族民众称为“南伞”。傣语称官家小姐即公主为“南”;“伞”是赏赐的意思;“南伞”就是“赏赐给公主”。

后人有诗赞道“勐英丰韵倾耿马,梦入花瓶容貌原。友好部族和一家,逢君情缘系南伞”。化干戈为玉帛,往往靠的是双方战斗的实力或者谈判技巧来实现,像勐英罕闷法这样由于相互倾慕对方从而实现和睦相处确实是人间佳话。勐英与罕闷法因乱世纷争结下情缘,两人感情的波澜起伏成就了南伞存在的理由。

勐英与罕闷法的传奇爱情故事让人如痴如醉,总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与梁祝式凄美爱情不同,我们所熟知的才子佳人要么是一介书生与大家闺秀,要么是年轻公子与小家碧玉,故事情节也多以红袖添香为内容,几多风情、几番周折,终究天各一方抑或阴阳两隔,传递的是真正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讯息,而公主的传说则颠覆了以往经典,阐释了一个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美结局。

更有意思的事,有的传说联系史实,说是故事中的王子就是清乾隆年间土司罕朝瑷之子,当初罕朝瑷确实把石花瓶山一带土地划给了儿子作为分封领地,这块领地东边以南汀河和南捧河为界,西边和缅甸的掸邦相接,地名就取“南汀河”和“掸邦”两地的首字,叫“南掸”!“南掸”与傣语“赏赐给公主”之意吻合,知道内情的人明白“南掸”是“送公主的地方”。

清嘉庆一年(1796年),土司罕朝瑷年满60岁,告老退休,经常携夫人到“南掸”儿子领地巡视游玩。老土司夫妇经过对比,觉得这里气候适宜、风景优美,适合居住,加上儿子儿媳孝顺,就在“南掸”安享晚年,72岁在“南掸”寿终。

王子公主还专门在官房东方的山洼上游为父母亲修建了行宫、寺院和一口很特别的水井,至今还留有残存遗址。

再后来,由于天长日久人们对地名写法随意性很大,就把口传多年的“南掸”写成“南散”或“南伞”。

 

神秘生态“啊数瑟”

南伞与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接壤,国境线无任何天然屏障,以致形成了“一城连两国,国门、界桩在城中”的独特景观。更为独特的是,与镇康毗邻的缅北果敢地区居民几乎全部是华人、华裔,境内外居民种族同根、风俗同类、文化同源。在境内外民众共同传承沿袭的灿烂中华文明文化中,有一种古老神秘的原生态歌舞形式—“啊数瑟”。

“大箐芭蕉小箐林,心想打歌路程远;三天路程两天到,不图打歌结人缘。”“月亮粑粑月亮块,阿哥妹子打歌来;阿哥妹子来打歌,阿哥咋摆你咋摆。”“吃饭听见弦子响,歇下饭碗进歌场;打歌打到月亮落,跺起黄灰做得药。”千百年来,这一腔柔肠百转的民歌唱调就像天籁之音,飘荡在这充满无限诱人、神幻色彩的秘境边关,让人如痴如醉、充满着无限的遐想。通过这几首民歌小调,镇康民间热爱、迷恋打歌唱啊数瑟作对子的程度可见一斑。要了解这种美得令人窒息的中华边地民间文化的奇葩,还得从古代中原地区的“踏歌”演变而来的镇康民间传统歌舞文化—“打歌”说起。

“打歌”遍及云南,只是各地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啊数瑟”和声缀词有着一段古老的传说。距今遥远的公元前200多年,滇西南有“阿数寨”和“鲁细寨”两个寨子。两个寨子隔山相望,寨子里各自驻守着两支不同的军队。在两军对峙期间,驻守在鲁细寨的军队因人少寡不敌众,不敢轻易出兵,带兵的将领便用计,让兵士夜间手持火把在高搭的楼台上唱歌跳舞,并高喊着“阿数寨呢瞧着,鲁细寨呢甩着”,连续多夜以迷惑比自己兵力强大的敌军。驻守在阿数寨的将领看到鲁细寨的兵士多日玩耍作乐,认为有大军埋伏,于是不战而退。从此以后,人们为纪念驻守于鲁细寨的军队智取胜利,就在节日和欢乐的场合,都要跳舞、唱歌对调子,最后压轴助阵的当然也就是大家一起合唱的“阿数寨呢瞧着,鲁细寨呢甩着”,后来,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变为“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这两句和声感叹坠词在滇西南的土地上流传开来。

每逢节日或红白喜事场合,大家都要吹箫、吹笙、弹三弦,围圈歌舞,通宵达旦,高歌唱调。男女歌头分别作曲领唱后,众歌友都要高声齐唱收尾压脚。在平常的夜晚,只要天气晴好,打歌活动都会在各村各寨和居民小区的广场上按时开展。在边疆镇康,这是一种老少皆宜、最受欢迎和最普遍开展的娱乐、健身活动;也是边疆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致祝福的好舞种。其中傈僳族打歌、彝族香堂人打歌还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海外,镇康籍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都不会忘记镇康的山山水水,也不会忘记镇康的打歌习俗。不论远洋欧美,还是旅居南洋,只要哪里有镇康人,哪里就有镇康歌。定居缅甸曼德勒的华侨高朝达先生,首次回国探亲告别家乡时,首要的纪念品就是镇康的三弦和芦笙。高先生说:“要使海外华人后代知道,打歌是镇康民俗的主要传统文化艺术。”定居台湾的同胞,把打歌作为爱家乡的大事来研究、继承和发扬。为使镇康的打歌这一民间文化得以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初,县优选节目至台北等地参加了“台湾省桃园县民俗打歌促进会”演出,深受广大观众赞誉。1994年,“促进会”愉快地接受了临沧地委统战部和对台办的邀请,并得到省委统战部和台办的支持,组成一行36人的演出团,于2月27日、28日在镇康县城凤尾作精彩的打歌表演。台胞回乡时,用打歌调唱出了两岸共同的心声:“打歌就要脚步合,脚步踩合好打歌;两岸同胞唱一调,男的唱来女的合。”

打歌主要按三弦的弦调节拍舞蹈。弦调有软调、硬调之分。硬调使用两个旋律;软调使用三个旋律。一般先由男子入场,然后女子再入场,表示女子有选择打歌伙伴的优先权。女子一般在男子之前或男子右边。在有些地区,只要亲弟兄先打,姐妹就不会加入歌舞圈;而在有些地区,兄弟姐妹只要不近在一对,即可加入歌舞行列。开始,一般打慢拍,多用软调。因为周围有老小在观看,多少有些约束拘谨。至后半夜,不少观众休息去了,歌舞节奏加快,多用硬调,歌场显得更加宽松与活跃。在月光或灯光下,这种打歌可以持续到天明,也是青年男女相识相恋的机会。  

打歌活动进入高潮,男女歌头分别作曲领唱后,众歌友都要高声齐唱收尾压脚,这就是唱“啊数瑟”作对子。对歌唱词前两句是见景生情临场发挥,一人作唱,紧接着由众人参唱后两句远古传下来的和声缀词“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据说,这两句和声缀词,彝族语唱作“爱阿伙亥旎瞧着,哦罗亥合旎甩着!”译成汉语是“友好、团结、和睦相处、有饭有肉共同吃,有茶有酒共同喝”的意思。压轴的“啊数瑟”和声缀词,是村民们在人多的欢乐场上助阵的和声调子,极大地营造了打歌场上的热闹气氛。

起初,镇康打歌唱“啊数瑟”作对子是男女倾吐爱慕之情最常用的唱腔;后来,逐步融入了劝世良言、歌颂美好事物的内容。它源于最实际的生活,选取最熟悉的事物,面对最广泛的民众,用最通俗的语言、最直白的描述、最真挚的抒情、最形象的夸张和最贴切的比喻,创造出一幅幅令人魂牵梦萦的氛围和意境,或苍凉高远、或热烈奔放、或柔肠百啭,无不深深弹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如痴如醉、心花怒放、心旌摇曳,并会情不自禁地随声唱和、手舞足蹈;它那铿锵柔美的一曲一调、一字一腔,在让人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的同时,激发着人们更加热爱生活、振奋精神、坚定意志、生生不息,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占地23.8亩的国门广场位于南伞边境检查站口岸中缅边境线的中方一侧,是南伞口岸进出关人员的重要集散地和中缅两国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南伞口岸自1991年被列为国家二类(省级)口岸。多年来,南伞边境检查站官兵为了保障货物通关的高效畅通,南伞口岸推出24小时预约通关、果蔬保鲜通道、自助查验通道零等待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主动服务到地方经济建设行列中。

口岸就是县城,县城就是口岸。广场建有民族文化浮雕、人工河、中华门、黄蜡石景观、休闲凉亭、演出舞台、停车场等,广场周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曲径通幽,簇拥着展翅的和平鸽状国门,巍然耸立的联检楼、货检楼、检验货场,是镇康县结合“一城连两国、国门在城中”独特区位优势建设的一道奇妙景观、惊世杰作。

青山无意分两地,秀城有心贯两国。得天独厚的沿边区位优势,璀璨夺目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样的生态自然资源,加上镇康人热情好客的性格、赶超跨越的气魄,必将成就南伞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