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拟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突破“医养结合”壁垒

 昵称7841524 2017-01-20

截至2015年底,福建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15万人,占我省总人口的13.41%,为了应对日益凸显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福建推出了“医养结合”的新探索,着实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然而,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能力不足,阻碍养老事业的发展。


福建卫生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日,福建省拟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试图打破壁垒的斗争就此展开。



现状
我省空巢独居老人上百万



截至到2015年底,福建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15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86.55万人,其中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有100多万,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老龄化问题突出,这些对我省老年人事业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随着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未来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 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方少雄说。


对此,2014年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2016年8月,出台《“十三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短板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越来越多的社工和志愿者走进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站,为老人们提供心理疏导、关怀陪伴等,越来越多社区引入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为老人提供更接地气、更人性化服务


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219个,设有日间照料室1722个,有各类专兼职服务队伍3984支、37936人。



困境
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能力不足


福州河南社区和金洲社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以其低门槛且离家近的优势受到不少老人的青睐。


“养老院门槛高,我更希望能够在社区养老。”福州鼓楼河南社区居民黄依珠今年60多岁,和儿女一起居住,孩子白天要上班,自己就到社区居家养老站看看报纸,唱唱歌,每年只要缴纳120元会员费就可以了。


眼下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平时有什么小病,她都会到辖区所在的南街街道日间照料所看病。但是,黄依珠心里也担心,社区养老存在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还是要到大医院去看病就诊。


据了解,南街街道日间照料所依托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场地小,仅提供20个床位,且只配备一些小诊所的设备。


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陈增英说:“如果有紧急情况,我们会及时上报社区,与对口的医院进行转诊。”目前,社区医护团队都比较松散,都是义务给老人做检查,属于无偿付出。


而在仓山区金洲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则由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保健系的志愿者组成医护团队,每周开展健康公益大讲堂,每月邀请福建中医药大学专家为老人进行义诊。但据志愿者队长林川介绍,目前团队只有10个人,且多数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场地和床位的限制,暂时只能提供预约服务,帮助老人做些推拿按摩服务,设备都是学校帮忙提供的。


截至目前,福建省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辐射老年人数约220万,仅占老年人口43%。即使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也无法满足就近养老服务需求。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约5万人,服务辐射老年人余约139万人,且护理人员多为下岗和外来务工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较低,系统专业培训不够,医生、护士、社工等专业人才匮乏。



探索
医养结合模式成养老新选择



长期以来,就医不便是养老机构的硬伤,2014年福建《关于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指出,福建省推行“医养结合”主要通过:在养老院内配套设置医务室、卫生所(室)、护理站、门诊部等形式;设置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以及结为定点对口服务单位,三种模式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2016年11月底,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和省民政厅联合发布《关于遴选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厦门市湖里区等33个单位为第一批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旨在了解试点范围内医养结合现状,为健康老龄化顶层制度设计提供依据,积极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为全省医养结合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走访
福建首家“医养结合”养老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养中心就在首批省级医养结合试单单位名单中。


“这里既能够看病,又能够养老,我们待在这里,孩子们很放心。”今年84岁的寇小莉说。



寇小莉和老伴住在护养中心已经有1年多。每天早上9点,护养中心的护士都会来到房间为老两口听诊、量血压。而老人有急症也可以随时呼叫医生护士,由他们判断需不需要转诊。


1年前,寇小莉的老伴中风卧床在家,虽然有请护工,但是缺乏专业医生团队照料,一有急事就要送医院,这给家人带来很多不便。家人走访了福州许多家养老机构,最终选定在这里养老。“我们就图这里方便,有专业医生照顾。”


在护养中心内,有着齐全的医疗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医用康复训练器材应有尽有,还设有抢救室、药房等。


附一医院心血管专家吴可贵教授到护养中心巡诊,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附一医院护养中心院长念明华介绍,护养中心为长者提供慢病管理,专家巡诊、双向转诊、专业护理、康复治疗等服务。入住的长者建立健康档案后,医师定期查房,护士定期测血压、血糖,每天定时发药并嘱咐护理员给长者服药细节,避免长者误食,确保长者服药安全;每周一、周四、周五附一医院专家都会到护养中心巡诊,为住养的老人解决看病保健问题;附一医院为长者提供医疗绿色通道,方便预约就诊和住院,治疗后的患者也可转入护养中心和康复医院康复,减轻医院床位压力。目前入住的老人已有150多人。



政策
闽拟出台《福建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前不久,一场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若干重点问题座谈会在省人大举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医保办有关负责人,高校专家学者,中央主要媒体和省直媒体记者参加会议,并就老年人的养老进行了讨论。同时,《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已提请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草案要求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在社区统筹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小型社区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康复以及近家集中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兴办以及运营管理,也可以由社会力量兴办或者公建民营。


此外,在医养结合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设立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扶持养老机构内设卫生室,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设置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应当优先受理、优先审核。医疗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在养老机构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业的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专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另外,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可以到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声音
呼吁普遍建立医养结合机制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表示,草案是对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让国家法规更具有可操作性。《条例》第二十条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指出,医疗保障管理、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逐步扩大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完善社区用药政策,满足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疾病的基本用药需求,并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结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这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老人提供了养老保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立勇表示,《条例》第四十九条关于养老机构的责任制定得好。他指出,养老机构中的老人患慢性疾病的比例相当高,同时因为增龄性的器官功能退化和免疫力较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要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权益,应该普遍建立医养结合机制,切实将医养结合工作推进到位。他建议在四十九条规定养老机构均必须与医疗机构签约,实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外延扩展至养老机构。


另外,《条例》第五十三条关于养老护理人员待遇指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当地养老护理人员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定期发布制度,逐步改善和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


杨立勇说,建议调整为“建立建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我省民政系统一直在加大护理员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但师资力量仍亟待加强,举个例子,目前我省获得国家民政部护理员培训资质的老师只有三人,都在福建医大附一护养中心。另建议推进养老护理员级别评定制度,切实根据业务能力分列出初级、中级、高级护理员,进一步规范护理员队伍,以应对不同护理级别老人的需求,并提升社会认可度。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鸿鹏

编辑:朱晓洁


猜你喜欢

影像 | 医生镜头下的新生儿科:小宝宝们的“守护天使”

两台“神器”现身福建协和医院,关键时刻每个人都能用它能救命!

怕冷?那是你没“藏”好

2017年《福建卫生报》火爆征订中,送自己和家人一份健康!


愿每个人都老有所养。

福建卫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