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学堂】说“联语”(上)

 恬养斋 2017-01-20
诗词学堂,在线诗词教学第一平台!
微信号:shiciedu QQ群:463401380



朱自清说“门联”


抗战时期的1938年,朱自清随西南联大西迁昆明,当地校舍不敷,文法学院暂居云南蒙自。他遂在蒙自住了五个月,写文章记录逛街印象,有这样一段:


城里最可注意的是人家的门对儿。这里许多门对儿都切合着人家的姓。别地方固然也有这么办的,但没有这里的多。散步的时候边看边猜,倒很有意思。但是最多的是抗战的门对儿。昆明也有,不过按比例说,怕不及蒙自的多;多了,就造成一种氛围气,教在街上走的人不忘记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这似乎也算利用旧形式宣传抗日建国,是值得鼓励的。眼下旧历年就到了,这种抗战春联,大可提倡一下。(《蒙自杂记》,《朱自清全集》第4卷)


这里说的“门对儿”,就是一般人家的院门、堂屋以至住房门两旁贴的对联,一般称“门联”。过春节贴的,称“春联”,以示喜庆。这是遍及中国各地的(也普及到东亚所谓“汉字文化圈”)的习俗,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写作样式。朱自清说当时蒙自街头多贴抗战内容的对联,表明当地民众的抗战热情。他没有举例子,可以设想,应当是打倒倭寇、收复失地之类内容(例如抗战时期有一副名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父老,还我河山。”气盛言宜,表达了民众心声)。他还看到“切合着人家的姓”的对联,并从其字面猜想门上贴这种对联人家姓什么。他说这种现象全国各地所在多有,云南蒙自特别流行。实则不只云南,也不只蒙自,往往边陲地区人家多贴这类门联,下面还将说到。这类门联朱自清的文章里同样没有举例子,以下试举两联,以见一斑。一个是赵姓的门联:


古为帝王华胄;

今有琴鹤世家。


上句说这一家乃帝王后裔。如果仅此一句,很难揣摩是那一姓:汉皇室姓刘,魏皇室姓司马,唐姓李,等等。但有了下联,用的是宋代赵抃典故。赵抃(1003-1084),北宋人,官居殿中侍御史,但清贫如水,据说家里只有一琴一鹤。“琴鹤世家”指赵抃一族。所以这里住的人家姓赵。回应到上一句“帝王”,指的则是宋代赵姓皇帝。这一联标榜自家出身帝系,又世代官宦,廉洁奉公。至于这一家是否真地族出宋代皇室的“赵”姓,很难说,或许只是攀附,显得有点“低级趣味”。但这是旧时代的事,也是出于人情之常。


另有一联是用在客家人祠堂的,这种又称“堂联”。旧时宗族祠堂有堂号,这一联用在刘姓的“彭城堂”——刘姓郡望是彭城:


藜阁家声远;

彭城世泽长。


上一句用晋王嘉《拾遗记》典故:据说汉代的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拄着藜杖进来,口吹杖端,烛燃火明,出《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授与刘向,刘向请问他姓名,答称是“太乙之精”。这一联上句的“藜阁”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古诗文里用“藜火”比况夜读或勤奋学习。下句的“彭城”,如上所指是刘姓郡望。也因此,许多客家刘氏宗族的祠堂称“彭城堂”,以表明自家为彭城刘氏后裔。客家人本是汉族一支,是历代唐、宋以来历代中原居民南迁形成的。这样的堂号和堂联标明其先世族出,表达乡土情怀。前面说边疆地区民众家门多贴这种表示族出、故里的联语,有如今所谓“寻根”的意义。它们代代流传,体现怀恋故土的民族感情。


门联是“联语”、“对联”广为流行的一类。联语多种多样,用途极广:书写、摹刻在亭台楼阁、寺观殿堂楹柱上的,称“楹联”;用在不同场合的,有贺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这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文字,体现丰厚多样的文化内涵,其教化、宣传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不过就“门联”一项说,现在城乡多改住公寓楼,已不适合贴对联;又现代人大多缺少写“对子”的素养,也缺少书写、欣赏对联的兴致,贴门联的习俗渐渐衰落了。这是很可惜、但又无可奈何的事。


关于联语的起源,一般说法据宋张商英《楚梼杌》,出于五代后蜀孟昶于蜀亡前一年(965)除夕,自题桃符版于寝门:“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又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上说:“洪武(1368-1398)时,赐学士陶安堂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按堂联起于宋而盛于明,盖由座右铭而为春帖,由春帖而有堂联。”这是说联语起源于座右铭。实则如以前讨论对偶时所说,词语成双作对是单音节的汉语自然形成的表达手段。魏晋以来盛行骈体文,其中许多对句就可看做是浑成的联语。就是在古代散体文字中也相当普遍地使用排比,其中也有许多如对联的精彩对句。按张商英说法,五代孟昶写了第一副门联,逐渐流行,成为风俗,作为独立“文体”兴盛起来。这是符合实情的。


兴起贴门联风气,应与古代民居建筑模式的变革有关系。唐代以前,城、乡建筑是里坊、村落制。《唐书·食货志上》上说:“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里坊是封闭居民点,有曲巷沟通,如白行简《李娃传》写的,郑生见到李娃,是他有一天访友,从东门进平康里,至鸣珂曲,见一宅,有一个小门,就是李娃住处。至五代以后,城市发达,商铺居室临街构筑,就像《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这种临街门户才有书写、摹刻门联的需要。所以张商英的说法是可信的。这种表达方式逐渐扩展到殿堂楹柱、居室内部,进而用于社会交际的婚丧嫁娶,以至文人雅士的赠答往还,由书写而口传,作为一种简洁而又富于情趣的“文体”就流行开来了,而且成为一种雅俗共赏、广泛普及的文字艺术。


联对非小道


清代王士禛说过:“联对虽小道,亦足见人才思。”(《香祖笔记》卷十二)。这里所谓“联对”,就是联语、对联。这上一句不妨换个字:“联语非小道。”前一节讲的,抗战的对联,姓氏的对联,关乎国事、族事,确实非“小道”。再举两个例子。旧时院落大门上常见一副对子:“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句十个字,上句讲伦理,下句讲读书,这表达的是院落居民的文化传统,有自诩,有自励,也是标榜。今天看,表现的观念可谓陈旧,但不能不承认其内涵丰富,写得也相当精彩,所以传播既广泛又久远。最近看一个讲演视频,主讲者谈自己的人生体验,随口诵出一联:“眼前两碗米饭,心中一翼飞鸿。”这就道出了一种人生观、人生境界。其内涵的精神是高情远致?还是随遇而安?可以随听者理解,但这一联写得确实很有趣味,雅俗共赏,意境鲜明,而且完全“合律”。这两联,一个讲文化传统,一个讲人生观,当然也不可视为“小道”。


同样“非小道”的还在写作艺术的高水准。联语虽小,作得好不容易,写出好的作品非有丰厚学识和高度艺术素养不可。历来有些大学者、大文学家专心结撰出众口传诵的名联。


下面简单介绍联语写作的格式,再举两个有趣的例子。


清代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908)年间有一位著名昆腔丑角杨鸣玉,在甲午(1904)之前去世,接着就是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以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身份,作为全权大使,到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世间集矢他丧权辱国,流传一付联语,作者佚名,谓:


杨三已死无昆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这幅联语,锋芒毕露,讽刺李鸿章卖国,意思十分显豁、尖锐(至于李鸿章是否卖国贼,史学家多有不同看法,此不具论)。他看起来表达浅俗,但格律精严,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杨三”、“李二”指代两个人,而“杨”“李”同为果木名,这又是所谓“借对”;“三”“二”两个数字,是他们的排行;“已死”对“先生”,也是“借对”;“无”和“是”,一个肯定,一个否定;“昆丑”对“汉奸”,“昆”又是种族名,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用来对“汉族”的“汉”;“丑”和“奸”又都是形容词。这一联声韵也完全合律:平(杨:阳,平;前者是韵部,后者是声调,下同)平(三:谈,平)仄(已:止,上)仄(死:旨,上)平(无:虞,平)平(昆:魂,平)仄(丑:质,入),仄(李:止,上)仄(二:质,入)平(先:先,平)平(生:庚,平)仄(是:纸,上)仄(汉:翰,去)平(奸:删,平)。明代李开先在《中麓拙对序》里说:“属对在文事中为末技,然童而习之,至白首有不能得其肯綮者。”对得如此整齐是很难的。


这是一幅讥刺时事的对联,让人联想起同是讽刺李鸿章的一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句说李鸿章,他是合肥人,他位居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统辖百官,在清朝是宰辅中的首席,相当于历朝“宰相”;下联说翁同龢,是常熟人,“大司农”本是汉代九卿之一,是主管财政经济的大臣,在清朝相当他所担任的户部尚书。这一联对得巧妙而幽默:“宰相”、“司农”,两个官职名;“合肥”、“常熟”本是地名,旧时避讳,对人尊称取其籍贯或郡望,用来指代李鸿章、翁同龢两个人;而“合肥”、“常熟”又取其字面意思,前者意思是理应丰肥,后者是长年丰收。这一联是讥刺李、翁二人执掌朝政,闹得国家贫瘠,灾荒遍地,民不聊生。


从上面举出的例子,可以知道写作联语的一般法则:


,联语是字数相同的对句:字数不拘,短的一般是五言、七言(也有四言、六言的),长的字数不限。有的写得很长,如清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所作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一联一百八十字,当年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上联描摹滇池形胜,下联抒写登楼心情,实际已经是一篇独特的骈体文了。后来不断有人制作长联,而且越作越长,但多数不见优胜之处。有些只是堆砌文字,以字数多争胜,有点像如今的吉尼斯纪录,比赛谁能烘烤更重的蛋糕,没有意义。


,联语不论长短,要讲究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


,上下联做成的对子,不单单是字数成对,而且每个用字、每个短语的词性、结构也要成对;


,讲究声韵,上、下句对偶处平仄要搭配,上句仄声收,下句平声收。这大体和律诗音律一样。鲁迅早年小说里有一段村夫子教小童“属对”的描写:


彼辈纳晚凉时,秃先生正教予属对,题曰:“红花。”予对曰:“青桐。”则挥曰:“平仄弗调。”令退。时予已九龄,不识平仄为何物,而秃先生亦不言,则姑退,思久弗属……久之久之,始发摇曳声曰:“来。”便书绿草二字曰:“红平声,花平声,绿入声,草上声。去矣。”予弗遑听,跃而出……(《集外集拾遗》)


以“红花”对“青桐”,字面是对了,但声韵不对:平声字必须对仄声字。要注意,古时候讲声韵,严格说写作旧体诗词也一样,要根据《广韵》、《集韵》等古韵书用韵。读书人通用的韵书是宋末平水人刘渊编的“平水韵”。古声韵与现代普通话声韵的重大差别在有无去声字。普通话里,古代的入声字分别混入其他声部了。古时童子读书识字,同时教以字的声韵。这即是“小学”——文字声韵之学。而现在,即使是大学生,对于声韵知识也多茫然了。现代有些人写诗词,仍会拘守古韵书,昆剧的“度曲”等特殊情况也要讲究古声韵,但一般写诗词、作韵文都是按普通话四声来划分平仄了。


,和写诗一样,联语常用事典。精确的用法,应当是上、下句相对应处用同一类典故,如都是用汉代人典故,都用《史记》里的典故,等等。例如谭嗣同(1865—1898)自题一联:


一朝马革裹尸日;

绝胜牛衣对泣时。


上句用《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下句用《汉书·王章传》,说王章在出仕之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在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着和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他,说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龚自珍上、下句同用汉代人物典故,出处又都是《汉书》的列传。


,讲究辞藻。这本是所有写作的基本要求。而联语则应当特表讲究,或典雅,或华艳,或忱挚,或朗畅,等等,还要注意明白顺畅,耐人欣赏,不能佶屈聱牙,艰深晦涩。下面是清人余集的悼亡联:


济艰辛,尝险阻,贫家妇信难为,痛今朝镜破钗分,欲图梦影重圆,除异世再同青玉案;

习荆布,厌绮罗,半生俭应可法,奈尘海飙驰电掣,赢得折痕如旧,到秋宵怕检金缕衣。


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候选知县;三十八年,与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被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有名于世,人称“五徵君”;累迁至侍读学士;告归后,主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书院八载,日以文艺自娱。他生平醇正高介,尤好引掖后进,博学多艺,工诗古文词,尤善画人物,今存《梁园归棹录》、《忆漫庵剩稿》,收录诗词杂文。这副联语用得巧妙的是上下句结尾“青玉案”对“金缕曲”两个语典,辞面华美,意味深长。“青玉案”取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又有汉代梁鸿、孟光夫妻恩爱、“举案齐眉”的传说,联语里幻想“异世再同青玉案”,表达哀思的沉痛;“金缕衣”出唐代《杜秋娘诗》,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用在悼亡场合,表达青春不在、旧情难复的悲伤。而“青玉案”、“金缕曲”这种华艳字面,与联语前面的“济艰辛,尝险阻”“习荆布,厌绮罗”相对应,痛切地抒写出对故人的珍惜忆念。这幅联语缠绵悱恻,被誉为“才人之笔”。


这样,一副好的联语写出来相当不容易。当然,就规则说,不是所有联语都要一毫不差地严格做到上述各项。有许多格调高雅、表达精致的名联也不是合乎全部规范,但基本点是要遵循的。例如字数、音节要整齐;对于声韵,句中的平仄可以从宽,但一定要上句仄收、下句平收。


【作者简介】孙昌武(Sun Changwu),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著有《柳宗元传论》、《唐代古文运动通论》、《佛教与中国文学》等。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