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氏太极拳108式小快架的技术要求与特点风格

 清风牧云之千度 2017-01-20

杨氏太极拳108式小快架不是网络上有些“慢拳快打”的快架练法,何谓“慢拳快打”?就是把大架打得较快而已,没有快架的真太极内涵。真快架的技术要求与特点风格是与慢练大架有所差别,不单体现在行拳走架的速度,还有身法、步法、手法、劲类、劲路等,比如劲类,快架多用诸如短劲的击打劲,大架则多用诸如长劲的掷抛劲。


六合劲

六合劲是内劲在结构类型上的六种模式,即为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擞。拧裹、钻翻、螺旋是太极拳的三种柔劲,崩炸、惊弹、抖擞是太极拳的三种刚劲。“拧裹”:拧是向外转劲;裹是向里转劲。“钻翻”:钻是向上起劲;裹是向下起劲。“螺旋”:螺是向前摊进和向后退着旋转用劲,所谓“螺旋”实指腕后肘前之小臂运动的习惯力。“崩炸”:崩是竖劲;炸是横劲;崩炸是横竖劲,合成冷脆劲。“惊弹”:惊,是内收劲;弹,是反射劲;惊弹合成为机灵劲。“抖擞”:抖,如狮子抖毛,如马抖鬃,合成混圆劲;擞,是甩掉身上的负担,抖擞相结合成为勇猛劲。

起动速度快

太极拳较为注重内动的调节,要求“内动不予人知,蓄于内发于外”。五把弓调节所产生的弹性力和相应的意、气活动所产生的强大压力,均是以预应力的形式,时时处处积蓄着强大的能量。快架拳势要追求这个特点,意想在对手根本无法捕捉你的预备期和起动信息的情况下,突然发出迅猛的冷劲,这样会在实战中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快而不乱

  无论动作多快,外形必须与内气结合起来,以内气催外形,形是随气而动,气到形到。再有拳练的再快,不要有慌乱的感觉,不能乱了姿势的准确和细处,也不能乱了拳意,更不能乱了拳势的劲路。

快慢相间和刚柔相济

  快,是发劲如射箭的需要,也是刚势冲击的需要。慢,是蓄劲待发的需要,也是柔化引化的需要。行拳走架时,拳势恰到好处的快和慢、刚与柔,是虚实变换的实际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自起势至收势,势势贯串,练绵不断。或快或慢都要追求拳论上说:“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柔中弹和沉中弹

  108式小快架姿势动作的柔软看上去柔若无骨,似杨柳树枝随风吹摇摆,但不是消极的懈柔瘫软,而是柔中有弹,如按弹簧,似抽鞭子。快架的柔中弹是以松沉功夫为基础的,是要借助松沉到脚底的地面反座弹力,所以,拳势动作的柔中弹是顺势而弹,所以有“沉中弹”的说法。

进前脚跟后脚、退后脚撤前脚与沉中轻

  进步先进前脚,谓之“逢进必跟”;退步先退后脚,谓之“逢退必撤”。这种步法在形意拳和武式太极拳用得最多。形意拳和武式太极拳的逢进必跟、逢退必撤与108式小快架的进前脚跟后脚、退后脚撤前脚,在练法上还是有差别的。前者步法相当于摩擦步,前脚进一步,后脚跟一步,重心总是在后脚上,使人运动起来既快速又稳定。后者既有重心在后脚上的练法,又有重心在前脚上的练法,有根据灵活变换的特点。我另一位老师的师父是杨少侯先生的徒弟,他老人家的再研再传使这套小快架形成多样化的练法是必然的发展,快架中融入武式太极拳的步法是不足为奇的,杨少侯是杨健侯的儿子,相传他曾过继给杨班侯为子,杨班侯幼年时跟随武禹襄学过拳。进前脚跟后脚也好,退后脚撤前脚也好,都得有沉中轻的功夫基础,108式小快架是步小架高的快练拳架,步子的底面积与115式大架相比较,是小了不少,下盘的定势稳定性相应差一点,所以比115式大架更为讲究沉中轻的功夫。


少用一分拙力则少喘一口浊气又多一分内功

  108式小快架动作和呼吸的配合与传统慢练大架相比,练习难度大些。我老师说:“练得较好的传统快架在紧凑中不失开展,在活泼中不失稳重,在轻灵中不失松沉,在快速中不失连圆,整套势式到位的一气呵成约需三至六分钟,如练后闲庭信步,不喘粗气方显太极拳的内在功夫。”这等内功还真的不好练啊!太极内家拳法,动作与呼吸吐纳导引相结合,是一项良好的有氧运动。若打完快架以后气喘吁吁,说明动作与呼吸配合欠佳,未能内外合一,这不是一年半载的修炼功夫。


收劲于后实脚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108式小快架中“揽雀尾”的捋势、“踢脚白鹤亮翅”的捋採势、“手挥琵琶”的擒拿势等动作,多是前脚随化劲之势后退变成小丁虚步而收劲于后实脚,这拳势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收劲于后实脚,一是为了舍己从人的捋化,二是有利于松沉到后实脚,三是能顺着地面反座弹力之势发放或攻打对方,正如“箭在弦焉能不发”。

震脚为了沉势换劲变招

  108式小快架中的震脚不是为了好看壮威,而是有其目的。一是为了松沉之势提速;二是在急切间转换身法、劲法的需要使然;三是招法的着用,比如用于踩击对方脚面骨或脚趾骨。如果要震脚,应该是全身松沉的重量表现于脚,脚本身也是在正确的架构下松沉而落,不能有一丝拙力,更不能刻意用腿出力。再有在震脚时注意脚下部位,是震脚外侧,不是震足跟。震脚之势并非用劲向脚下发力,而是借震脚稳定此前运化中的动势,有助自身中定并兼有加强全身开合之势;再有说震脚是形似断而意不断的刚劲,不震脚是柔劲,震脚与不震脚只是意念引导下的动作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