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鲁洪生讲周易
2017-01-20 | 阅:  转:  |  分享 
  
易经的奥秘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孔子说:“作《易》者其右忧患乎?”他就发现《周易》的作者大概是有忧患的。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体人类,不论在哪个时空点上,实际都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四大矛盾冲突: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冲突;二、人与社会的政治冲突;三、人与自然的冲突,一个是生死的冲突,一个是生存环境的冲突;四、人的欲念与现实的冲突。

周易六十四卦,就是从六十四个专题的角度来提出解决这矛盾冲突的人生策略。我下边先讲个故事,看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道理。重耳,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原五霸之一,因为这个时候齐桓公小白刚去世不久,大家都有这种野心,都想争霸,一旦当霸主就不得了,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耳)就跟手下人说,现在晋国是不是可以有所行动了。手下人说不行。还缺点什么?这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向他说了一番,他马上能够虚心接受,下令攻打原。原是一个弹丸之地,是一个小的国家。叫士兵只带三天干粮。

鲁:这个故事你们能从中悟到什么样的道理?

听众:这个故事应该是讲一个诚信的道理。当时晋文公跟他的部下去说,三天把原国攻打下来,那三天到了,虽然没有攻打下来,原国也准备投降,但是我说过三天那就是三天,那就是说讲究一个诚信。

很好。其实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并不是想怎样拿下原,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军事行动来证明他说话是算数的,证明我这个政府是讲诚信的。所以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三点:一、用战争证明诚信;二、言行相符才为诚信,诚信不是空口说的,需要有具体的行为来证明;三、诚信比攻打原国,物质上的利益还重要。说明这个诚信的重要程度。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了,《周易》面对着这四大矛盾冲突,他的忧患怎么来解决?他是通过人的道德的提升来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冲突。他的忧患在于人们如何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如何来应对各种矛盾冲突,如何做才能避免犯错误,如何做才能趋吉避凶。诚信在《周易》所讲的道德修养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概念,核心的道德修养,在《周易》里叫做孚,它专门有一卦,中孚卦,孚就是信。有学者统计,一部《周易》四百五十句当中,居然二十六次提到孚,就知道《周易》对诚信的重视程度。《周易》所说的孚可以分作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是对上天要讲诚信;第二是对人要讲诚信。

《周易·观》这一卦,卦辞说是:盥而不荐,有孚颙若。盥的本意本来是用水浇来洗手,这是祭祀之前的准备工作。其实它在这里被假借为祼礼的祼,祼就是祭祀之前把酒往草地上浇来迎神,他(古人)的观点当中这样一个行为,就是非常虔诚地邀请神,并请神来享用这美酒。荐的意思是献,进献牺牲,就是丰盛的祭品,太牢、少牢,太牢就是全猪全牛全羊,非常丰盛的祭品。说盥而不荐,什么意思呢?后面有,有孚颙若。有孚,就是由这种诚信,颙若就是非常虔诚地发自内心的那种诚信。如果你真正有了这样一种诚信,你在祭祀神灵的时候,哪怕你没有丰盛的祭品,你只有一杯美酒,那也足够了,也就是说在祭祀当中什么更重要?诚信。心诚则灵。诚信重于祭物、祭品、牺牲。这就是古人对诚信的重视程度。因为你的诚信程度,上天是能够感受到的,他甚至强调道什么程度,《周易》还有一卦叫《益》,九五这一爻说,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翻译过来就是,你如果有这种诚信,发自内心的诚意,施惠百姓,你若果有这样一种修养和品德,并且能够推及百姓,你不用占卜,因为占卜就是问天意,不问就是你不用占卜,肯定结果是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看这个吉凶的结果有什么来决定?由人的诚信、诚意来决定。而且说,你有孚施惠于民,那你会得到什么呢?有孚惠我德。老百姓是会从你的恩惠当中感受到你的诚信,他们也同样会反馈于你,他们也会诚心诚意地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恩德。君主臣民之间的这样一种双向的善意的诚心诚意的交流,你说这个社会该是怎样的。就是对天、对神要有诚信诚意。那么对人呢,它专门有一卦,中孚卦,中孚卦是下兑上巽,所以从这个卦象上来看,下边这两爻都是阳爻,上面这两爻也是阳爻,只有中间这两爻是阴爻。

鲁:我们对这样的卦象能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呢?谁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听众:从下边两个是阳爻,上面还是阳爻,我能够感觉到,它还是告诉我们一定要讲究诚信的。中间它是虚的,也就是说这里面还是需要个人做出一些努力的,要放弃掉一些东西。

不论是虚还是实,古人都要和诚信联系起来,它这个特点就是上下都是实的,中间是虚的,而且就是我们说如果看单卦的话,不管是下面的兑还是上面的巽,它的中位都是阳爻。阳爻在中位,古人怎么解释呢?程颐解释说:“中虚,信之本。中实,信之实。”中间是虚的,这是诚信的根本。根本指的是什么呢?态度。你对人家诚心诚意的时候,你首先得忘掉自我的主见,尽量抑制摒弃个人的主见,虚心地对待他人,才可能做到诚。那么阳爻又在中位,他说信之实,你这种态度虚,态度是虚的,但是言行要实实在在的。它的卦辞是说: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这对我们来说有难度。豚鱼,很多人理解为河豚,这也是一种理解,但是从这个《象传》和程颐的理解,它是两种物,豚是猪,豚和鱼有什么特点呢?程颐说:“豚躁鱼冥”。猪性情非常烦躁,躁动,不听话。鱼比较顽固,不好教化。这两个物之难感者,就是难以感动,难以驯化的两种动物。《象》中说:信及豚鱼。如果你的诚信能把世间最难以感动的猪和鱼都驯化了,说明:你虔诚的诚心诚意的程度发自内心,这是对主观的主体的一种要求;你如果真的有这种发自内心的诚信诚信,哪怕最顽冥的浮躁的猪和鱼也能感受到,也能收到驯化,这是客观效果。一个是说诚心要发自内心,诚心诚意,不能虚情假意这是最重要的;再一个就是诚信的功能,居然能把这个动物都驯化,最难以感化的都能驯化。所以下边说,吉,如果有这样一个能够使豚鱼都受到感化的诚信,那么等待你的是什么?就是吉。利涉大川,这个我们已经见过多少次了。大川就是大河,在没有桥梁的那一个时代背景下,渡大河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这是个比喻,意思就是说世间的坎坷磨难,如果你有了诚心,你可以迎对一切。像渡大川一样的磨难、坎坷、困难,这是诚信的重要性。《象》解释说:柔在内,而刚得中。阴爻是柔,阳爻是刚,所以它这一卦的卦象的特征就是柔在中间,在里边,上下是阳爻,而且特别是阳爻都在中位上,这就是从整体卦来看,两个卦来看中间是虚的,从单卦来看,阳爻又在中位上,这就是它的特点。

《象》说:说二巽。兑卦的特点是喜悦,巽卦的特点是顺,你诚心诚意对待你伴随的喜悦,那么顺就是尊重别人,排斥主见。《象》说:孚乃化邦也。你有这种诚信,可以有什么样的政治功能呢?更严重了,更重要了。因为当时的《周易》主要给谁算?大人,诸侯国君以上的人。你要有这种诚心,就能够教化感化城邦。当然城邦指的是百姓。《象》说: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你的诚信都能够感化豚和鱼,那么如果做到这样,你的道德修养这么高的话,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乘木舟,当时有木舟,不过当时的木舟很简陋,刳木为舟,把那个比较粗的木头凿空,就是小船。你的小船如果负载东西多了就危险了。如果乘木舟虚也,这个虚两个意思:用木舟的虚来指你诚心诚意的一种心理准备,道德准备,你个人得摒弃你自己的主见,你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见,你很难做到待人以诚,所以首先要摒弃个人的偏见,个人的见解;第二个意思,如果这个船虚了,那么渡这个大川怎么样?因为虚了安全系数就高了,你要超载就容易翻船,所以就安全。说“中孚以利贞”,后面这句话重要,“乃应乎天也”,就是说,如果你修养到中孚,中是内心、心中,做到诚信,那么你的前途就是吉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在下边,乃应乎天也。顺应天道,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它的一切的人的道德都以什么为理论依据?以天道为依据,以天道为师引出人道。太阳的升起、落下,四季的变换,月亮的盈亏,是不是都是守信用的?都是按时地交替变化。所以天守信,人也应该顺应天道,像天道一样守信。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理论依据。

初九,从底下往上,爻辞是:虞吉,有它不燕。虞就是安,一算到这个,他先给你一个判断,因为这个卦总体上诚信,你只要诚心,你的前途就安定吉祥。有它,就是说,如果做不到诚信,就不燕,燕也是安,就不安宁,就不安全,它是从反面说,实际还是强调诚信的重要。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我与而靡之。这白鹤在树荫间鸣叫,它的雏鸟也跟她应和着。

鲁: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听众:说明小鸟孝顺。还有一个能说明,气氛挺好,挺和谐。

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它们的生活习性,一种本能,可是《周易》那个时代的人并不这样来看待这样天象的。他从中看到了和谐,母子之间的和谐。我们从中读出了小鸟的孝顺。这和谐也好,孝顺也好,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因为这个鸟小的时候都要靠大鸟来喂,它出去捕食回来喂雏鸟,它的鸣叫其实隐喻一种信息,已经是涉及到诚信的功能了。诚信,初九那就是告诉你,你要诚心就可以使你一生安宁,不会有什么灾难,这个地方就更进一步说了,你如果能够做到诚信,会是你家庭和谐和睦。它从这个天象当中读出和谐,我们读出孝顺,那孝顺不也是和谐的一个因素吗?爵本来是酒具,在这用这个酒具来借代其中所钻的美酒。我有美酒,我要和你共享。要我们来讲,这个感受已经是可以了,故人们感受更深。你要看《周易》的《系辞》,那说的更严重了,说这个鹤鸣象征人的语言,共享美酒象征着人的行为。你的诚信,源自内心,但是最后通过什么表现出来?是言行,你的语言行为。所以《系辞》里边,引述孔子对这句爻辞的评价,“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页”,言,语言和行为,这是君子道德修养的关键。你的言行举止能够表现出你的修养成都来。而你这个言行表现出的修养,或者是诚信的程度,又决定着你的荣与辱,荣誉与耻辱。有诚信,荣誉伴随你,没有诚信,耻辱在等着你。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重要,就这么深刻。所以孔子说:“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你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感动天地,实际上天时刻在关照着你的行为,能够不慎重吗,不谨慎吗?所以你内在的修养程度决定你外在的言行举止。反复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这一爻就是说,诚信可以使家庭和谐,可以使君臣和谐,如果家庭和谐、君臣和谐,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他都是打的比方来说的,更深刻的意思需要你去领会。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出道理来,落实到行为中去。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遭遇敌人,怎么样?看你有没有诚心。有的敲鼓,古代作战击鼓是冲锋陷阵,罢是撤,那就是你内在的修养会决定你在战场上的行为。你真有内心的诚意会支持你冲锋陷阵。你如果没有这样的诚心,你就肯能退缩后撤做逃兵。泣是哭泣,歌是唱凯歌。这是不同结果。也就是说,诚信重要到什么程度?还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因为诚信就决定着你的斗志,你的斗志就决定着战争的胜负结果。

六四,月既望,马匹亡,无咎。望是十五,满月。既望就是过了望,那就是十六、十七。这实际不是好的天象,但是古人能从中解读出两个意思:一个是月过望以后,满月之后就主见开始走向亏,一天比一天的减损,它是守信的,人们能从中感悟一种正面的道德修养的时候,也应该像月一样的守信。在另一个角度,这个过望实际上视奏下坡路,它不如初月、新月,这个天象不是特别的吉祥,它往往象征着一种困难、磨难、坎坷。马匹亡更是这样了,马都丢了,所以这不是什么好的吉象,不是吉祥的征兆。因为后面的推断是无咎,没什么大事,这是在中孚这一卦里讲,你即便遇到这样月既望,马匹亡这样的事,不祥的事,这样的磨难,只要你心中有诚信、诚意,结果不会有什么大的灾难。

九五,无往往是一卦当中的主爻位,所以往往这一卦一般都和君主的修养联系起来。它的爻辞是说:有孚挛如,无咎。说你做君主,你只要内心有孚,有诚信,挛如是牵系不舍,就是始终不放松,始终不放弃,心中始终有着这种诚心诚意,说话算数,不是翻云覆雨,那么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结果都无咎,只要你有诚信,哪怕你能力有限,但结果大致不差。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上九就是六爻当中第六爻,一般都不太好,都是事情发展到最高阶段,物极必反。在古代祭祀的时候,翰音原本指鸡的叫声,然后用它来接待鸡做的祭品,然后再引申个意思指你的声响冲天,太高了。《周易》一直强调低调做人,要守中位,过了中位就有点过了,就是虚名,名望,名过其实,言过其实,这都不是《周易》所提倡的。《周易》一直在强调度,就是诚信也有个度。你做过头了,他强调你发自内心的,落实到行动上的,但是做过头了给人感觉就是做作,假情假意。所以《周易》真是提示人它没有那种哲学的度的概念,但是它始终是宣传这样一个理念,就是事情一定要真实,恰如其分,凡事不能过头,就是诚信,你也不能够超越你的能力,你的地位所能驾驭决定的范围。就是凡事不能超过这个度。

除此之外,《周易》当中还有很多,我再举几条,它都是谈孚的重要,孚的功能。损卦也很重要,孔子就非常重视损益这两卦。损的卦辞是说: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以享。先看这个损卦的卦象,下兑上艮,兑上缺,泽,艮覆碗,中间是三个阴爻,下面两个阳爻,上面一个阳爻,这样一个卦象。你要按照前面那个思路来说,中间这就更虚了,更应该虔诚了吧?其实不然,根据这个卦辞,根据这个卦德去推测。这个古人又怎么解释呢?这个卦象的中部为内,外部,上下为外,内部为己,外部为人。它的最关键的话叫损下益上,其实这个下就是指内,那么增益上面,这个内就是己,就是损失自己,有利别人。中孚到什么程度呢?牺牲自我的利益,增加别人的利益。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境界。你个人的利益受一点损失没关系的,要考虑别人的利益,修养到这种程度。他跟曹操的性格正好相反,曹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允许天下人负我。《易经》里说的恰恰是相反的,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牺牲小我的利益,考虑别人的利益。修养到这种程度,你说对方应该如何反应?其实你先敬人,人也敬你。元吉,在《周易》的占断辞当中是最好的,元吉就是大吉大利,如果能修养到这地步,不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的话,等待你的是元吉。这对我们是一种提示,这道理实际大家都明白,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利有攸往,那就是说利于你有所作为,你先修养到诚心诚意到这种程度,不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那你就去做吧。你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吉祥的。甚至在祭祀的时候,说曷之用,二簋可以享,簋,那是一个祭器,用这个器皿来借代祭品,用两个簋装的祭品,跟全猪全羊比,那是最简陋了,意思是说,你只要有这种诚心,你哪怕用最简陋的二簋的祭品来祭奉神灵,神灵也会保佑你。仍旧是在说,诚意的诚信的重要性。这是说诚意到什么程度?损己利人。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行为,高尚的道德。损己利人来表达你的诚意。还有,以诚团结人。你想团结人吗?靠什么?虚情假意不行,光说嘴不行。你得有行为,你得有诚意,你得有诚信,你得说话算数。《周易·比》这卦,初六,有孚比之,比就是蜜,就是近,就是团结。你想团结人,它的有个条件,得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什么条件?有孚才可能比,你有这种诚意诚信,才可能团结更多的人。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缶是瓦器,盈缶就是你这种孚,你这个诚信的程度,就像这个瓦罐里盈满的状态,就是让人感受到你的诚心诚意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半点的虚情假意。你得让人感觉到,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修养到这种程度并在实践行为当中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的话,结果就会终来有它吉。你坚持做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它吉,其它的吉祥的结果出现。不仅是可以团结人,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以诚待邻,《周易》的《小畜》,九五这一爻,一说九五,九五之尊,所以说要求君主这样,对待他邻,他的邻就是离他近的人,可以是身边的臣,可以使身边的诸侯国君,那都叫邻。然而说这个指向君主,那么所有人实际是都能够从中得到一种教益。都应该这样做。《象》说: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挛如我们前面已经接触了,挛如就是牵系不舍的样子,就像捆绑在一起,那就是心中所念所想,就是说话办事一定要守信用,有诚意。富以其邻,这有诚意落到行为上,你有财富不一人独享,分配上你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你说结果会怎么样?那么作为臣子怎么办?君主这样了臣子怎么办?《周易》的《小畜》,六四里边说,四就是比较高级别的,诸侯国君这一级别的臣了,五是靠近天子之位,那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卦,一到这一卦,那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伴君在当时情况下,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地方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找来杀身之祸。那它告诉你什么呢?即便你在临近君主的这样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上,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血,一说血,我们都挺恐惧,流血,象征着灾难,象征着死亡。但是说血去,用血来象征着灾难,象征着死亡,说你如果你能做到有孚,像血所象征这样的灾难,就可能离开,就不会有杀神之祸。惕出,惕就是紧张,就是恐惧,就是战战兢兢,它还有个条件句,只要……就……只要你有诚信,有诚意,你就能够避免血所象征的灾难,就能避免战战兢兢的状态。你就会很坦然,因为你没有半点个人的利益的追求,一心一意的为君为国为民族的话,君子坦荡荡,坦荡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你得损己利人。《》周易几千年前,在占卜书当中就是反复地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闪光的部分,我们今天应该发扬光大。

一讲信用自然就联系到忠。孔子《论语》当中也是把忠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孔子对诚信非常重视,他和他的弟子子贡有一段对话,子贡说何以为政,就问政治管理。条件是如果足食,有足够的食物,足兵,足够的军事力量,百姓有信,也有诚信,问老师说,如果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定得去一项,您说去哪一项?孔子说,去兵。子贡还问,剩下这个食物粮食和诚信一定要再去一项,去哪一项。想象不到的,要我们一定会说,你得维持生命,你得先保证别死。但是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就是在生命的消亡与道德的诚信,两者诚信更为重要。这是古代传统文化对诚信的重视程度。孔子还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硁硁然硁硁然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