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动态】碧江区积极探索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360摘手管理员 2017-01-20

碧江区积极探索

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近年来,碧江区积极探索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环境质量指数达100%,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


一是念好“山”字经,让大地常绿。实施工业园区、城市农业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市民广场公园、教育卫生文化园“五园兴城”,积极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推广造林补贴制度,推行“即伐即植”模式,建成生态防护林和产业林50万亩,完成石漠化治理42.8平方公里。实施城乡绿化3.9万亩、通道绿化15万亩,建成沿江绿化步道20公里、湿地公园416.8公顷。


二是做好“水”文章,让碧水常流。实行“河长”“段长”制,推进锦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建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247.3公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2万吨。全面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用水效率和达标排放水平。目前,该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达100%,锦江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


三是打好“天”字牌,让空气常新。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五城联创”,完成城区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和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投入1000万元进行整脏治乱专项治理。采取目标考核、环保评估、以奖代补、严格招商等措施,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改升级,淘汰落后产能32.4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2.9%。目前,该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5.3 %。


四是练好“地”字诀,让土壤常净。实施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程,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和轻基质育苗技术。建设库容达260万立方米的工业公共渣库,引进一百年不风化不腐烂的防渗膜材料,最大限度减少了水土污染。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搭建集种植、加工、科研、物流为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发展特色中药材3.7万亩。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2017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