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的忧伤:城堡与亡灵 | 印度 · 目的地

 经典小诗 2017-01-20



第一次见到蓝色之城,是在旅行杂志上,铺天盖地的蓝,如神来之笔袭来,将绵延数千里的单调沙漠忽然艳截,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隐喻在里面;




第二次见到蓝色之城,是英籍导演拍摄的老电影:十六世纪梅兰城堡中,养在深宫的幼年舞女从城堡炮台往下俯瞰——忧郁的蓝,随着长镜头的缓慢移动,最后放空定格在深邃的天空中,身后传来糜烂腐朽的宫廷笙歌,一群女子正在蓝色朦胧中诵读爱经……




第三次见到蓝色之城,当图片和传说都已化作记忆的注脚,我登上高高的梅黑兰格尔堡,带着另一个东方古国的好奇与臆想,带着这一路辗转跋涉的滚滚风尘,带着我无数次穿过古城墙时落在身上的斑驳阳光和更迭阴影,来到她的面前,时光掩埋下那些血染的手印、凄厉的哭喊、火光中燃尽成灰絮的华美衣衫……被锁在历史尽头的真相突然涌了出来,挂在墙头昭然若揭。







三十一个血淋淋的手印,作为城堡的印契,是蓝色之城的封条。据说这是公元六世纪最早发生殉葬历史的铁证,那应该是一位藩王,他的离去带走了三十一位嫔妃美眷,连同她们的爱情忠贞、少女时代装在盒子里的秘密、眼睛里那一抹淡淡忧郁的蓝……死去藩王的鞋被互相传递,每个女人都用额头膜拜。饮下祭祀呈上的一杯麻醉酒,口嚼槟榔,据说这样能减轻灼烧的疼痛,其实意志早已让她们麻醉,众人载歌载舞围成圈,她们被打扮成新婚时的模样,盛装缓慢走向咫尺的烈火,那是天堂,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去吧,你的肉体凡身将会跟随丈夫涅磐,“萨提”女神即将诞生……在巫师和幻觉的双重诱惑下,她们纵身跳入火海,带头跳的是王后,墙上位居第一的那个手掌;跟在后面那么多的掌印,甚至不知道这个为之献身的所谓“丈夫”姓甚名谁,甚至从未享受到一天爱情的滋润。我猜测在火灼肉身的那一霎,她们中的许多或许呼救、或许后悔,或许识破了这个宗教的大骗局,可是她们的父母家人却用竹竿木棍阻止她们爬出火堆,鼓乐齐鸣湮没了她们的哭喊……




蓝色与红色撞击着、交织着——忧郁、恬静、原始、奔放,熊熊火光中一个个消失的如花笑靥,如月亮破碎在荡漾的微波中,漫天飞絮伴随鸟儿的哀鸣,在蓝绸的背景上划出长长的弧线。





暮色时分,站在梅黑兰格尔堡前我完成了这样一番跨越千年的畅想,可是愚昧和残忍延续至今,这些瘦小的掌印对于当今的印度也并不陌生,各国媒体现在还对此种残忍的殉葬风俗多有报道,在印度许多偏远乡村更是屡禁不止。除了血红掌印,城堡大门上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粗大铁钉,据说这是古代战争用以抵御敌人大象攻势的重要守卫。一扇门上即浓缩了战争与爱情、血性与凄美的恒古主题,正在被轻轻叩响。这是印度唯一一个有中文语音翻译的城堡博物馆,我们的阅读便从这厚重的扉页开始。




城堡屹立在城市中心的巨崖上,从城内任何一个角度望过去都可见城堡巍峨庄严的身姿,城堡身下总是鲜花盛开,祭奠着那些已故的亡灵。





城堡最初就是为防御功能所建,占据了城中的军事制高点,拉贾斯坦历史上最强盛的马尔瓦尔王朝,其15代帝王Rao Jodha为保证王室安全,受修道士指点,将军队王宫一起迁徙至此。据说修建这座奢华宫殿的过程极为惨烈,激怒了居住在这里的鸟神,鸟神发出最恶毒的诅咒“让这座城永远缺水,并且瘟疫横行!”为破解这道咒语,一位叫Rajiya的贱民甘愿以活埋来感动神灵,他也以此种无比神勇的行为破除了印度森严的种姓等级,他的后代都永世受惠于王公,至今仍生活在焦特普尔一块名为“Rajiya's Garden”的独立封地上。在通往城堡的路上,一块雕刻着华鸟的墓碑记录了这段建堡历史。在印度你永远分不清什么是神话,什么是真实,如果他们能在神灵的庇护下活得天真而自足,又何需分辨真假呢?






一个人

离美妙的童话有多远

离优雅就有多远

一个国家

离神明有多远

离文明就有多远


世人还在感叹吉卜林(Rudyard Kipling)那永远缤纷、充满生命力如诗般的语言,给当时森严刻板的英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冲击。



吉卜林


而他一生中被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丛林之子》(Jungle Books),其灵感就是来源曾在印度生活的日子,后来被迪斯尼拍成经典动画片“森林王子”。




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忘记片中那些穿着松垮下垂马裤的人物,在自然法则下如何矫健英勇,他们都是古拉吉普特人的象征,取景也来自焦特普尔——这个处处都是神明印记的古老城市。



原版《丛林之子》


在中文语音提示下,我走过一道道各具象征意义的城门,据说共有7道,每一道都是为纪念一次战役胜利,唯独那扇印有殉葬女人手印的门,女人用死在男权历史上留下了凄美的一笔。




整座城堡依山势而建,经过五百多年的磨合,已经与山体融而为一,就像从山中劈山砺石长出来一般。里面宫殿却回廊错综,设计精巧,毫不因外表的粗旷损失建筑的美观考究,里面区分了“琉璃宫”、“珍珠宫”、“藏宝阁”……王公将相极为奢华铺张的生活可见一斑,如今都只是作为各种古代生活用品的展示厅。





在这里可以看见全印度唯一展示各类轿子的博物馆:象轿、狮轿、孔雀轿都是以印度崇拜的动物神灵作为轿身雕刻,另外还有女人不能被人看见容貌的各式屏风轿,还有为皇室刚出生婴孩准备的“天使轿”,上面有飞天的天使庇护,中间还有相框……





为皇室刚出生婴孩准备的“天使轿”


除轿子博物馆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玻璃橱窗展示的贵族少女梳妆盒,从健身器材,到胭脂粉盒,还有精美的木雕壁画,展示了一个闺中待娶的少女要去会见情人时的全副“装备”。两根喇叭状的大木棍据说相当于现在的“杠铃”,作少女健美手臂之用;银盒打开来是隔层细密的小盒子,还有梳妆镜和小神龛,挂在中间的木雕壁画充满了伊斯兰花卉风格,三位少女含情脉脉……不知道为何,这套少女梳妆盒让我发呆了很久,与城堡门口那些毅然走向毁灭的女人们相联系,一个女人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如玫瑰花开的最后一秒,还没来得及欣赏便黯然魂销。




古代贵族少女梳妆盒


城堡议事厅门外便是一个个炮台,这个场景在电影中出现过无数次。议事厅四周一个个有屏风的小窗户,曾经就是嫔妃垂帘听政的所在。午后我让自己故意放轻脚步,拖着裙子光脚徜徉在炮台边,希望能踏入十五世纪摇摇欲坠的王朝边缘,学着电影中女主角那样趴在炮台边俯瞰蓝城,午后是不是也会有破空而过的鸽哨?





artplanet 特约作者 / Lavigne

文化旅行作者,订制旅行师。籍贯重庆,生于成都,长于深圳,生活在上海。被动或是主动的迁徙经历自小就打下烙印,读文学,学政治,做策划,写评论。曾加入《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中文版作者营,受邀出版《上海故境:1842-1952上海发现之旅》。专注于非虚构类城市旅行文学创作,及特种文化旅行设计。


关注Lavigne个人主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