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鹰(Aquila audax)体长81~120厘米,翼展1.8~2.7米,体重3~6公斤,雌性比雄性略大,是澳大利亚仅有的三种猛禽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外形酷似金雕,全身黑褐色,肩颈部羽色偏浅,爪、喙淡黄色,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它楔形的尾羽。
楔尾鹰(Wedge-tailed eagle)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草原、林地、沼泽地区,不喜沙漠、雨林、海岸环境;单独或成对生活,有时会集群狩猎,每群可能多达15只,占据9~100平方公里的领地;日行性,白天大多数时间翱翔于2000米高的天空中搜寻猎物。 楔尾鹰的食物包括各种啮齿类、蛙类、蜥蜴类、鸟类、鱼类以及小型有袋类,其中兔子占其日常饮食的很大比例,高达70%~92%,有时它们还会团结起来攻击袋鼠、羊等大型猎物,找不到活物就吃死尸;楔尾鹰食量很大,一次可以吃下自身体重一半的肉。 楔尾鹰每年4~9月交配繁殖,大多数选择在7月间,婚姻方式为一夫一妻制,但关系不固定,如果一只死了另一只会毫不犹豫地另觅新欢;雌雄二鸟在10~30米高的树上筑巢,巢宽达1.8米,深逾3米,多年使用;雌鹰每次产下1~4枚卵,多为2枚,孵化期约42~48天,双亲共同哺育后代,但仅有一只雏鸟可以成活,这个幸运儿3个月大时可以离巢活动,但还要跟随父母生活4个月左右,3岁性成熟,6岁才能长成与亲鸟一样的体型和羽色,寿命20~25年,圈养条件下最高纪录为60年。 楔尾鹰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南洋岛国。 过去楔尾鹰曾被认为捕食绵羊而被农场主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但研究表明羊肉在楔尾鹰的食谱中所占比例不足3%,而且其中99%以上是死羊的腐肉,这说明楔尾鹰基本上对家畜无害,但多年来的捕杀已使得这一物种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目前已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与贸易公约附录Ⅱ。 5 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