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小年,参心量为何小;大寒,悟眼界如何大

 意诚o80l5bkow1 2017-01-20

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今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先是腊八遇上了小寒,这又小年遇上了大寒。

小年、大寒,一小一大,让人想到庄子《逍遥游》里那个经典的公案——“小大之辩”。这个公案,千百年来真正读懂的其实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都一直在误解。于是就不会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关于心量和眼界的至高人生启迪。

不仅如此,这个公案所指向的方向,还和小年、大寒的内涵真正一脉相承,通向着一个气象不凡、生机勃发的人生大境界。

心量为何小

一个暗藏人生玄机的公案

何为心量?心的容量。容量,贵在大,越大越空灵,越空灵越自在。

《逍遥游》开篇就跟我们说“大”,从其大不知几千里的鲲鹏,到长寿以千百年为计算单位的灵龟、大椿这些动植物,再到超越荣辱的宋荣子、御风而行的列子这些大境界的人。

紧接着庄子又说“小”,拼命一跃才能飞上树梢的知了和斑鸠,任凭多卖力也只能飞几尺高的小鸟斥鴳,朝生暮死的菌,春生夏死的虫,以及那些眼中只有富贵功名、眼界小得可怜却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并且有意思的是,这些“小”东西,无一不去嘲弄“大”。庄子于是感叹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

小的比不上大的,小的理解不了大的,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很多人对这个公案的理解,庄子亲口说的嘛!却其实全错了,都没有真正理解庄子的意思。

因为了解庄子的人,都知道他的根本主张是没有小大等分别的,因为万事万事跟更大的比无不是小,跟更小的比无不是大,所以大小等是非分别都是相对的,只有思维局限、心胸狭隘的人才会困在是非分别里。如果以更大的眼界去看,万事万物就是消弭了一切分别而归一于大道的。

这就是庄子《齐物论》甚至整个庄子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两句话——“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那么庄子又说这是“小大之辩”,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案就在问题里。且看那些“小”东西都是如何说话的:知了和斑鸠是“我决起而飞”,斥鴳是“我腾跃而上”,共同的特点都是脱不开一个“我”字,都本于一个“我”字。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便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理解不了的就是错的,够不到的就是不着调的,总之都是我之外不如我的。于是这些小东西才会嘲笑大鹏南飞九万里是有病,有些人才会嘲笑那些道德崇高、理想远大的人是傻B。于是他们才会不能对别人的处境和情感感同身受,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冷漠和自私。

所谓狭隘和局限,以及人心一切的病,这就是根本的来源,心量由此被限定。佛家视“我”为万恶之源,视“无我”为根本追求;《逍遥游》也说“至人无己”,《齐物论》开篇的寓言就讲“吾丧我”;原因就在这里。

对自我的执著是人心最顽固的癌症,普通人要想治愈是很难的,但是至少要懂得调理——多放下点自己,多为别人着想一点,多去将心比心,就是调理的法子。肯调理,就能缓解;多调理一些,就能多缓解一些;如此便不至于病入膏肓。

这才是庄子的本意。我们不会嘲笑一个牙签的小,人们用它剔牙时我们也不会笑。但是如果一个人手执一根牙签与手执大刀长矛的人对峙,那就是个笑话了。

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纵使答案再多,最基本的一条,也是不要活得像个笑话。

眼界如何大

人的三重思维盲点

内限于心量,则必外困于眼界。心量与眼界,一内一外、相辅相成,打开眼界的途,就是扩充心量的路。

眼界打开,思维才能打开;思维打开,才能看得透、想得开。不如此,人生难得从容。

如何打开眼界?你需要先知道挡住了你眼的是什么。而能够挡住你眼的,只能是“有”,而不会是“无”。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里,存在着大多数人都不自知的三重思维盲点。

庄子《秋水》开篇就说了三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井中的蛙你是没办法跟它谈论海的,夏天的虫你是没办法跟它谈论冰的,见识浅陋的人你是没办法跟他谈论道的。当你谈论,他们的反应只会是一个——吹牛,扯淡,放屁。

就像知了、斑鸠和斥鴳也是无法与之谈论南冥的,它们只会“笑之”。

因为他们不懂,不懂是因为他们受制于自己的局限。但就像牙签本身没问题、拿牙签耍大刀才是问题,所知有限本身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拿自己的有限所知去度量无限的未知,拿自己的小去度量大。也就是说,思维出了问题。

为什么会如此?恰恰是因为自己所知道的那些东西——为了安全感,人的本能是抓住一些东西作为依靠和凭借,否则就会茫然和心慌。不知道的东西是没法抓的,能抓住的只能是你所知道的。你知道的东西本身就有局限,你的思维自然也就有了局限;你死死抓住这些东西,心自然就会封闭而不肯开放,对于新知自然就不愿接纳甚至拒绝和排斥。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所最容易犯的错误,以及第一重思维盲点所在。

怎么办?意识到这一点,正是最大的转机。意识到了,便不会再任由它绑架你。办法又在哪里?让所知回归它的本位——用,而不是本。任何知识都注定有限,都注定只能去用却不能作为法则,我们的问题却恰恰是作为了法则。也就是说我们本末倒置了,这正是思维的第二重盲点。

那么“本”又是什么?武侠小说里的武功最高境界,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招为有招。有招则必有形迹、必存破绽、必定可破,无招则见招拆招、不可预知、神鬼莫测。有法、有招就是用,无法、无招才是本。

何为无法和无招?一颗放空的心,一种变通的思维。这样的心和思维遇到事情自会运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相应办法,不固执不僵化,所以最有效果、其用无穷。而大多数人却以为确定的办法才是办法、明确的东西才会可靠,这正是第三重思维盲点。

打破这三重思维盲点,就如同治好了你的近视、散光,又拆除了面前的一堵高墙,眼界自然就通了,可以直望天际。

  

小年之后是什么?春节。大寒之后是什么?立春。小年和大寒共同为我们揭示的,是一个新气象、大生机的新开始,即将到来。

人的心量放开了、眼界打开了,也正如一次新生——心不再只有自己,能够顾及照应他人,就如春至,暖和过来了,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迎来勃勃生机;眼不再只盯着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天与地,才能呈现大气象。

这便是那个大境界——那是人生的新年,和立春。

本文系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