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铭》勒石,勒石高50厘米、宽160厘米。每字上下高约6厘米、宽约5厘米。嵌在大明寺大雄宝殿的东廊内墙壁上,至今尤存。
![]()
颜真卿楷书《双鹤铭》_颜鲁公双鹤铭楷书碑文高清拓本鉴赏01
释文:双鹤铭——治平山堂,纵双鹤其中,主僧星悟珍护之,俯仰池亭,饮啄自适。未几,一鹤病足毙,一鹤巡绕哀鸣,绝粒以殉。鸣呼!义矣!星悟坎地而瘗之,并树碣其前,题曰:'鹤冢’,而乞余为之铭,铭曰:有鸟有鸟鸣在阴,翩然比翼怀好音。胡为羽化趾相寻,义不独生明素襟。露高松兮滴沉沉,琴夜月兮响愔愔。生并栖中林,死同穴兮芳苓。相彼羽族兮而贞烈其心,世之不义愧斯禽颜真卿书。 《双鹤铭》记事:清光绪十九年(1893)两淮副转运使徐星槎(从五品),修葺治平山堂以后,放了双只鹤在池水中,两鹤戏嬉,饮啄,自由自在。其中一鹤因患足疾毙命,另一只鹤巡绕哀鸣,竟绝食以殉。主僧星悟和尚,星悟和尚深为感动,将双鹤瘗埋于平山堂西侧的第五泉景观东边的围墙边,谓“鹤冢”。立楕圆石碑碑文:“无意羽毛之族,尚有如此情义,而世有不如羽禽之道义,乃可悲可愧乎?”星悟和尚建冢后,又求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李郁华为鹤冢作序撰铭。 ![]() 颜真卿楷书《双鹤铭》_颜鲁公双鹤铭楷书碑文高清拓本鉴赏02 ![]() 颜真卿楷书《双鹤铭》_颜鲁公双鹤铭楷书碑文高清拓本鉴赏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