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请别把军人流血流汗拼来的喜报,当作一张废纸!

 昵称m5Gu5 2017-01-20

作者|萌兵


再过些时日就到春节了,寄送喜报的工作也将陆续展开。


在这个关口,即是希望也是提醒:望领导,别把战友们流血流汗拼来的喜报,当作一张废纸!


每个人都有荣誉感,军人更是把荣誉视作生命。无论是嘉奖、优秀士兵,还是三、二、一等功,抑或荣誉称号,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军人付诸大量的心血、汗水和伤疤,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给现役军人寄发立功喜报,是激励军人献身国防、为家乡人民争光添彩的一项激励举措,理应成为各级提倡和发扬的好传统。


还记得自己当兵时,连里的干部骨干就经常说:“谁拿到优秀士兵,就给谁家里发喜报……到时候,地方政府会敲锣打鼓地把喜报送到你们父母手中。”


听了这话,当时我们议论纷纷,群情激动。不仅私底下交流不停,训练场上更是摩拳擦掌,奋勇争先。


当兵第一年,不知流了多少汗,受过多少累,吃了多少苦。清晰的记得接近年末,在接连的营战术演习、一级单位军事考核等大项任务后,有几天自己双腿站立行走都困难,也从此落下双膝半月板损伤的后遗症。年终总结时,连队有两名新兵被评为“优秀士兵”,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父母是农村人,且都是爱面子的人。当时心想,这下给家里长脸了。


看着连部统计我的家乡信息,用大信封装好,走邮政快递寄送,这样一步步把程序走完,我心里真是比吃了蜂蜜还甜。


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没事先通知。直到接近除夕,打电话才知道,家里压根不知道有啥喜报。


父亲在我的催促下,跑到乡镇的武装部询问,领导告知:优秀士兵不在寄送范围,立功喜报才会送!


就这样,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个“优秀士兵”喜报,是啥样子父母都不知道。


当班长后,我先后多次参加了团、师两级组织的专业尖子集训,不知在南方的高温下流过多少汗,晚上在蚊虫叮咬下加过多少班(ps:集训的时候是平时不住的老营房,硬件设施差),最终在全师组织的军事比武中斩获某专业第一名,加上加班熬夜写新闻稿,综合考评成绩突出,2012年我荣获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个个人三等功。


“优秀士兵不送,三等功该送了吧!”心想这次是妥妥地了。在部队寄送时,我给家父打了电话,算好时间让他抽空多去武装部打听打听,别再丢失了。


结果,每一次问乡武装部都不曾见到。打电话到县里人武部咨询,得到的说法是:收到的喜报都会寄送到乡镇人武部,其他的不知道!


就这样的一句答复,上演了现实悲剧版“喜报去哪儿了”。


从军8年,部队寄送至地方的两张“优秀士兵”喜报,一张“三等功”喜报,都石沉大海。至于文首照片中留下来的,那是没让部队寄送自己休假带回家,才有幸今天留底!


提及往事,至今忧伤。这样的事又何止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呢!为什么看似很简单的寄送喜报,落实又会如此艰难?对此,分析及对策有几点:


1、缺乏落实的刚性措施。很多省市制定了《关于做好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奖励工作的通知》或规定,然而,在落实“有关要求”上,大多是软性要求,几乎没有一项对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及负责人进行追究责任的规定。这就直接将落实标准归结于办事人员的责任心,弹性空间大。


对策:当前,各省市地区都有信息公开的官网,现在有的还开通了政务微博、微信。可以对立功受奖军人奖励工作的机制公开化,明确奖励标准,公开负责部门和办公电话,全时接受官兵及军属监督。


2、军地跟踪不到位。真正完成现役军人喜报工作,应从确定获奖名单、填写受奖官兵喜报开始,直到将喜报送到获奖官兵亲属手中,这才算完成。整个过程,军地各部门应一级跟踪一级。可现状往往是,上级扔给下一级就算完事,至于亲属收不收得到,不关我的事。


对策:邮寄喜报工作,应统一登记造册,跟踪反馈整个寄送工作,形成“闭合”回路。对哪个部门管理,派何人寄送,对方何时接收等等,把这些关键信息一一登记在档,像寄快递流程一样,一级追究一级,谁出问题打谁板子,防止有关部门当起“甩手掌柜”


3、优抚奖励标准不透明。大多省市都有做好军人立功奖励喜报寄送等机制,对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庭实行奖励,根据获奖级别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通常少则几十上百,较发达地区也有几千上万的慰问金等奖励。当然也有的地方没有,或者说只停留在文件上,从来不公开,更别谈落实。


对策:优抚奖励标准应当公开,并且公开相关负责部门及电话,方便现役军人了解和咨询。另外,喜报寄送工作,应纳入当地“双拥模范单位”评选标准。事关军人的事,每一件都关系着国防和军队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是小事。


4、信息核实不及时、不准确。据地方相关部门反映,往年邮寄喜报在地方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队错寄、家属信息不详,无人认领喜报等情况。


对策:在寄送喜报前,部队应当核实每个人的家庭详细地址等信息,对邮寄喜报的信息及时与受奖官兵沟通核实,确保信息准确。另外,地方相关部门对于家属信息不详,或确有送喜报上门的困难时,应当电话与当事人、单位或家人沟通,让其前来领取,当作废纸处理不合情理,更不合法!


喜报寄送千难万难,难在领导不重视,各级不关注。如果端正为兵服务意识,切实把军人的每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办,那么就没有办不好的事。


最后再啰嗦一句:


2016年的这份喜报,是战友们拼了命换来的,别忘了谁在保卫着国家,保护着人民!


至于送与不送,领导,您看着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