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接触时间的方法 | 荐书

 木头1018 2017-01-21



这个关于重生的年代,提出“阅读缝合时间”的一好阅读以《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系列丛书,在这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力求全面、真实地展现西方古典艺术大师及其作品,讲述和剖析历史语境下的“艺术”,串起西方 16 世纪至近现代 400 年的艺术发展时间。


【时间的回归】第一辑遴选提香、卡拉瓦乔和安格尔这三位代表各自时代的“艺术偶像”,展现其所属时期和流派的选材、风格、材质、技法的创新和特点,让读者在时空的经纬中阅读艺术史。其中《提香》由汉弗利教授撰写,真实地传递提香——这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个性与艺术造诣;《安格尔》重现了 19 世纪中期充满抗争和对立的艺术环境;《卡拉瓦乔》一书生动而忠实地描述卡拉瓦乔短暂、苦难却极富传奇的一生。


2017 年 1 月 8 号,雕塑家隋建国、诗人西川、哲学家汪民安、一好阅读总策划杨好做客单向空间,围绕时间,艺术家及作品,围绕经典与当下,围绕一好阅读推出的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系列,机锋迭出,妙语连珠。以下是经由公众号:一好阅读 授权发布的精彩片段。





杨好:我是所有年轻人里面 85 后的一员,我和这个时代的人们一样,都是用互联网来摄取信息,并且大量地依靠互联网,互联网几乎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想我们不能依赖于此,它并不是全能的上帝,之所以选择纸质出版,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互联网的特点是快,它汲取信息的速度和观看的速度都是非常快速的,然而阅读我想它是一种沉思的方式,沉思和审美都是需要时间的。互联网的这种优点在精神领域里恰恰是一个缺点。


其次互联网是不断向前的,它的方向是单一的,但是时间的特性是无限循环的,就像艾略特所说过的一样,“一切的起点都将是终点”。所以我想时间的特性正是出版可以赋予时间这样一种物质特性,这是我选择纸质出版的第二个原因。


其三我认为纸质阅读和读者的关系其实更是一种民主化的关系,因为读者可以在其中去思考和思维,但是互联网时代却是裹挟着我们不断前进,容不得我们停下思考,这大概就是我想说的几点。




关于时间 


隋建国:说起《时间的形状》,我做雕塑 30 多年了,一直到 50 岁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危机感,50 岁,人称年过半百,但要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肯定比一半还要多,我才突然间想,我之前做的雕塑多数跟周围社会的潮流影响有关;跟我的个人生活经历、我受教育的经历相关;但没有纯粹地想过雕塑本身。 我觉得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时候我才想,要不然就想想雕塑,但总是被这个时间意识打扰。我告诉自己,也许时间可能就是一个入口,什么东西不停地干扰你,让你放不下的时候,你就应该面对这个问题。所以我想应该把时间放到雕塑里面来,我就可以专注地面对雕塑了。


汪安民:如果尼采说时间是一个循环,一个圈的话,那就是说时间上的每一点都非常的重要,每一个点都是平等的,我们要肯定每时每刻,不是说现在是通向未来的桥梁,不是说现在是通向美好终点的可有可无的瞬间,我们要强调轮回的话,也就是说现在的每一刻,我们过的每一刻都非常的重要,每一刻都有它的分量,每一刻都有它的深度,每一刻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就是肯定任何一个时刻,就是肯定此时此刻,就是不再说为了未来某一个时刻牺牲现在的时刻,这是尼采对线性进步论时间观的批判。

 

所谓当代就是不合时宜的,当代人恰恰不是追逐时尚拥抱时代的人,当代人是拒绝当代的时尚的,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旁观者。阿甘本从本雅明这里受了启发,当代人就是要保持距离地看这个时代,犹如本雅明的浪荡子旁观他的时代一样。我们是要保持距离看这个时代,但我们看什么呢?他说我们到底看这个时代的什么呢?我们要看这个时代的阴暗面,看这个时代的痛苦。因此一方面是保持距离看,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这个时代的痛苦,这样的人才是当代人。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讲这个时间概念的话,就是从本雅明这边慢慢发展来的。


西川:诗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其实诗人没有答案。我记得曾经好像是法国的瓦莱里——我忘了是瓦莱里还是马拉美——他们中间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在乎时间的时候,它永远都在那儿,一旦我们要思考时间,我们要靠近时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抓不住。就是说,你不想它的时候,时间的意识是明晰的,一旦开始想,这个意义就逃脱了。时间究竟是什么,艺术家也好,诗人也好,有他们的辅助手段来观察,像隋建国老师每天拿着漆蘸一下,来触摸到这个时间。我们打引号说,“时间有记忆”,隋老师找到了这么一个方式。其他的人——我们就坐在这个屋里,这个屋子里面有尘土,尘土往下落,这也是时间,每个人都有接触时间的方法。


不光是中国人,也可能一个人用马来西亚语思考当代的文明,和一个人用西班牙语思考当代文明,和一个人用波斯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斯瓦希里语思考当代文明,都不一样,这恰恰是“当代”这个词本身在不同文化中的魅力所在。



关于所谓“文艺复兴”

 

西川:文艺复兴它所带有的那个时代特色,我觉得是不可重复的。一般艺术史的书当中,或者是思想史的书当中,肯定是说文艺复兴是从神本到人本。但实际上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是魔鬼的胜利。咱们现在说是人的胜利,但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那是魔鬼的胜利,所以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教士叫萨蓬纳沃拉,要焚烧这些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它和旧时代之间的关系是,它激怒了萨蓬纳沃拉这样的人物。所以文艺复兴在历史当中的转折简直是太厉害了,新的观念走出旧的观念——不说它取代旧的观念——它从历史逻辑当中产生,它翻过头来跟旧观念拉开的距离简直太大了。




当我们说到这个的时候,能感到“文艺复兴”这个词的分量,现在杨好和她的团队出了这么一套书,简直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外面都是雾霾,他们出这么漂亮的书就是“蔑视雾霾”;外面都是手机阅读了,她敢出这么豪华的书,这又是“蔑视手机阅读”,所以我自己想杨好究竟是什么样的丫头?她简直就是个女英雄,她敢这么不计后果地来做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文化英雄。虽然她做的这个事情很文雅,但实际上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一个文雅的疯狂。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卡拉瓦乔》内页)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安格尔》内页)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提香》内页)


提香、卡拉瓦乔、安格尔

 

隋建国: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罗马看到一个特殊的卡拉瓦乔作品展,应该是 2002 年还是 2003 年的时候。当时把卡拉瓦乔在意大利境内的画全部搜集起来,在罗马的一个老宫殿里做的一个展览。因为之前看卡拉瓦乔的画都是零碎地看,卢浮宫几张,别的地方几张,但那次一看吓了我一跳。我当时想惊叹这个神奇的光突然间就在绘画里出来了!


韦罗基奥是达芬奇的老师,他的创作还是单线平涂,刻画形象用色中间是最亮,两边这样逐渐变暗推过去,跟咱们的工笔画是一样的。到了达芬奇,达芬奇还没透视,但是,特别是他的素描,光已经出来了;米开朗基罗的光感也有了;但是就是到了卡拉瓦乔,光突然就变的特别神奇---戏剧性的光。



(卡拉瓦乔  《朱迪斯砍下赫罗弗尼斯的头颅  》)

 

汪安民:卡拉瓦乔活的很短。我觉得卡拉瓦乔是特别有意思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天才,酗酒,斗殴,甚至杀人,他的艺术才华和他的残暴疯狂成正比。他成名后,在获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被四处追击。艺术史上有这种疯狂的艺术家,都是冒险的艺术家,我觉得卡拉瓦乔是最典型的声名狼藉的艺术家。

 

提香正好就是卡拉瓦乔的反面,卡拉瓦乔是活了 40 岁,提香活了八九十岁,是他的两倍。刚才西川老师讲,达芬奇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我认同;我认为提香是最伟大的画家。达芬奇是天才,达芬奇什么都懂。提香是伟大的画家。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拉斐尔跟提香一样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拉斐尔不幸早世。相比之下,提香很幸运,一生辉煌,漫长的辉煌。他从来没有衰败过,从来没有被冷落过,他一直就是一个稳健的大师的形象,温文尔雅,非常谦虚,待人又很好,不管平民贵族都很喜欢他。提香是成功大师的一个典范。一个能够把整个国民都征服了的艺术家,他可以说是威尼斯的骄傲,他是那个时代最高声誉的人。相形之下,卡拉瓦乔臭名昭著,在历史上也长期被淹没。而提香在所有方面都是他的反面。

 

作为一个艺术大师,没有人再比提香更成功了,也没有人比卡拉瓦乔更不成功了。卡拉瓦乔确实不成功,他死了之后马上就没名气了,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卡拉瓦乔才重新活跃起来,但是提香一直在艺术史上是一座巨大的丰碑,很难超越,他们两个人形成了对立。




再一个就是安格尔,安格尔代表的是艺术家的另外一种类型,提香和卡拉瓦乔各代表一种,安格尔的类型如果跟卡拉瓦乔比就正相反,卡拉瓦乔是非常激进的实验,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他是他那个时代的先锋艺术家,是那个时代的实验者,但是安格尔恰恰相反,安格尔是十九世纪最保守的艺术家之一,他比马奈早不了多少年,但是他们差别太大了。




汪民安:马奈那时候已经开始很激进了,但是安格尔还是非常保守地回到拉斐尔,回到提香。提香是不进宫廷的,卡拉瓦乔我们说了是浪荡子,而安格尔是要搞学院,实际上从安格尔起,就把所谓学院体制搞了起来,他当院长,制定严格规范的画法,古典主义,他搞了一套法则。安格尔就是另外一种类型,是学院派的典型。


西川:刚才汪民安老实说卡拉瓦乔,我立刻想到我们的诗人李白,因为李白也是这样的人,身上也有命案。我们一直都说李白那么伟大,但当年杜甫说他“众人皆欲杀”——众人都想宰了李白,可见他是多讨人嫌的一个人,但是我们都忘了这个事了,忘了李白是个讨人厌的家伙。艺术家有各种各样的:守成的艺术家,开拓性的艺术家,有的艺术家就是勇往直前地跑,有的艺术家就是反动派,就是那个时代最大的一个反动派,不合时宜。


关于艺术与艺术家 


 西川:我觉得有的艺术家是有好几条命,这个时代认出了这个艺术家的这条命,但实际上这个艺术家是有另外一条命留给下一个时代的。一个时代认出一个艺术家的某一部分,也可能就像刚才提到的提香,不同的时代对于提香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相信他到晚期画的有点草率的时候是眼睛花了,眼睛花了以后焦距就不准了,就画成印象派了。



《安格尔》、《提香》、《卡拉瓦乔》





作者: [美]凯瑟琳·普格利希 
出版社: 一好阅读 (Boundless Books)/ 北岳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CARAVAGGIO
译者: 尹晶 
出版年: 201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