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多少坑,都是你无意中“计划好”留给自己的

 木头1018 2017-01-21


虽然你还时常口误,把2016叫做“今年”,但2017真的来了,新年意味着全新的开始,你渴望摆脱过去的窠臼,即便不让自己脱胎换骨,也要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很多年轻人,有自己目标,比如想做首富……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受到了健林叔的感召,决定摆脱平凡的生活。



 

因此,你定下了一系列新年计划。

 

读完10本专业著作,10本文学类作品,10本……

 

骑行2000公里,瑜伽1000小时,学会基础自由搏击,学会油画……


 

然后像期盼2017那样,你在2018到来之前,把这些原封不动地写到了下一个新年计划中……

 

很多时候,计划执行失利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蚕食人的积极能量。哈佛商学院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库迪在她的著作《存在》(Presence)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并不擅长给自己设置目标。”而这类原本就有些与实际情况有差池的目标未能完成时,我们心中的焦虑都会增加一部分,自我认同感也会相应降低。

 

脱离实际的新年计划不仅无法让自己更靠近目标,反而可能严重挫伤内心。这显然不是我们设置目标的初心。



 

稳扎稳打完成目标可以提升信心,消解焦虑,每当你想要为自己做重大决定或者设定目标时,花一些时间坐下来,围绕这个构想,把一切相关的价值、收获、受影响的事物写下来,如生涯成就、家庭和谐、创造力提升等等。

 

即便2017已经快过去十二分之一,但增强掌控自己计划的能力也还为时不晚——至少,你可以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避免重蹈覆辙。


前文提到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库迪提出了一些人们许下个人目标时的常见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后的个人目标管理中绕开这些大坑。


1
勿用“绝对”栓死自己
要给变动留余地

 

“人们总喜欢说,我‘绝对绝对’怎样,完成什么,实现什么,但通常这种设想总会把人置于失败的境地。”艾米·库迪指出,“原因很简单,无论何时何地,你的计划都可能被随机事件打断。”

 

举个例子,你满怀虔诚,下定决心要与一身的赘肉告别——“无论如何,形成并坚持定期去体育馆的习惯”。然而,在年中某个时段,流感来袭、健身负荷导致肌肉疲劳、运动损伤……你无法照常健身,只能卧床几日。或者,因为工作或者家人,你的计划在一段时期内被迫搁浅。



 

为了随时处理好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最好不要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是要适当留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应对这些变化,这样,原先的计划才有灵活调整的余地,我们也不至于因为突入其来的变动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同时,也不要把计划制定得过于死板,要根据变化对原有的计划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补充,这样的计划才真正具有开放性和可行性。


2
别用消极框架决定目标
用积极暗示激励自己

 

在设立一个个人目标时,人们总喜欢把焦点放在那些他们想要改变的事情,或者说自身的某种缺点。

 

当你如此看待事情时,“这将全面激发你的负面情绪。有时候,负面情绪能够起到鞭策作用,但更多时候,它只会适得其反。”库迪教授说道。



 

如果你为自己定下诺言,“我绝不再吃垃圾食品了”。这时候,你首先就用一个消极的暗示责备了自己,人更倾向于被正面暗示引导,而非负面警示。

 

换个思路,为什么不用“我应该让自己有个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用消极心理暗示鞭策自己,也可能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困扰。


3
忌结果导向论
相信过程

 

结果导向是一种现实主义价值观,但它更适合集体,譬如说企业来作为检验绩效的方式。但在执行个人目标时,这种唯结果论只会让人陷入精神困境。



 

“如果你的计划是走100英里,那么你就别把注意力放在100英里这个数字上,单纯看这个数字,它既可怕,又让人沮丧。”库迪说道,“时时刻刻,这个数字只会在你面前反复出现,失败的可能会在你脑子不断盘旋——我们把这场战斗复杂化了,这变成了你想要达到的自己和现在的你之间的正面对决。”

 

4
不要把重心放在表象
要专注自己内在的核心目标

 

很明显,做个人目标规划时,把太多外部因素卷进来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假如说,你把晋升到某个职位作为目标,显然,你应当把每一步做好,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但问题在于,在这个目标设立之初,可能失利的阴影便已经如影随形。一个职位的任命,与个人努力与能力相关度相对较低,Boss的意见,公司的角色变化都会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库迪教授在他著作“存在”中提议我们应当不断调试自己,把“自驱”作为惯常节奏,并不断累积短期目标。她坦言,在2016年,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爱上跑步”。开始执行计划时,她每次以极慢的速度开始慢跑,同时缓慢增加强度,与此同时,她还可以与友人电话交谈。她竭力避免让自己陷入跑步反复查看里程数或者记录频次的陷阱,而是将“爱上跑步”这一内在的体验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

 

最终,库迪教授的运动频次与质量都不断得以提高,完全无须以“我要保持体型”这种表象的标准反复提醒自己,拥有完美的体型反倒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