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热错杂”经方知多少?

 Dementia豆豆 2017-01-21


                “寒热错杂”经方知多少?


我们在学习名方半夏泻心汤时,总是听讲寒热配伍是方剂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现在来看,临床所遇到的很大一部分病人,也是属于“寒热错杂”病证。这里的寒热错杂,包括“上寒下热”、“上热下寒”、“外寒内热”、“外热内寒”、“此热彼寒”、整体热局部寒、整体寒局部热等等情况,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或许更有利于方剂的学习和运用。前阵子翻刘渡舟先生《伤寒论十四讲》,专门有一节讲“对寒热错杂诸方综述”,不妨借机作一些梳理,备作学习资料。

 

1、   半夏泻心汤

  • 组成: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甘草,人参,大枣

  • 条文:《伤寒论》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 应用:心下(即胃脘)痞塞为第一目标,其次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常伴有胃内停水、肠鸣、下利。白苔多见。

  • 注:

生姜泻心汤为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之量,加生姜。生姜主嗳气、食臭及腹中雷鸣、胃肠内发酵过盛所致下利。

甘草泻心汤为半夏泻心汤增加甘草之量(四两)。治半夏泻心汤证中气更虚,或肠鸣腹泻、见口舌糜烂、前后阴溃疡(狐惑病,白塞病)者。

 

2、   黄连汤

  • 组成:半夏,干姜,桂枝,黄连,甘草,人参,大枣。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黄连量,加桂枝三两。

  • 条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应用:治疗心烦、心下痞满、腹痛或干呕下利者。胃部有停滞沉重感,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口臭、舌苔白厚等急性胃炎引起的综合征。桂枝有降冲逆的作用,故长于治心烦悸,故此治半夏泻心汤证心烦悸、腹中痛而气上冲者。

 

3、   附子泻心汤

  • 组成:附子,大黄,黄连,黄芩

  • 条文:《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 应用:三黄泻心汤证有恶寒者。三黄泻心汤用于心烦吐衄、头晕眼花、颜面潮红、情绪高涨,处于兴奋状态者,多有充血、炎症表现。附子泻心汤为上证有恶寒者,也可用于上证而嗜睡、边吃边打瞌睡、手足微冷者。一般讲本方针对上热下寒者,但能否用于“上寒下热者”(如心阳虚兼实热秘)?

 

4、   乌梅丸

  • 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蜀椒,桂枝,人参,黄柏。苦酒:醋。

  • 条文:《伤寒论》338条:“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 应用: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久利者。本方证常见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慢性肠炎等病。一般讲本方治“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证。观本方组成,虽寒热并用,但温药偏多,又得乌梅酸收敛固,因而可治疗寒热滑脱之久利。

 

5、   麻黄升麻汤

  • 组成: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

  • 条文:《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 应用:刘渡舟老认为本方“寒热兼治,外宣阳郁之邪,内滋肺胃之阴,既清上而又温下,务使阴阳自和则病愈。”如症见咽喉不利、腹泻,可具体审查选用本方。此方药味较多、剂量较轻,在《伤寒论》中有“格格不入”之感,对本方是否属于仲景方有争论。

 

6、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 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 条文:《伤寒论》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 应用:本方为半夏泻心汤的减味方,去半夏、大枣、甘草。刘渡舟老言本方治“上热下寒的寒热格拒而发生的食入口即吐,以下利为甚的吐利交作之证。”依据冯世纶老经验,以本方治胸中烦热、吐逆不受食而下利者,确有验。广安门仝小林用此方为治疗糖尿病的“郁热”阶段的中药方剂,其中黄连为主药,常用剂量为30克以上。

 

7、   柴胡桂枝干姜汤

  • 组成: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甘草。

  • 条文:《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金匮》中附方:治疟寒多,微有热。

  • 应用:辨证要点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汗出,口渴,便溏,心烦者。传统认为治疗“胆热脾寒证”。本方由小柴胡汤去生姜、人参,加入了干姜、桂枝,使方剂整体重于驱寒逐饮,温下寒而清上热。黄煌教授总结其有“恢复身心疲劳的功效,适用于以疾病迁延不愈、胸腹动悸、口渴而食欲不振、腹泻等为特征的疾病。”从方剂的“对称性”来看,本方属于柴胡类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柴胡加萎蕤知母汤——大柴胡汤——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桂姜附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以小柴胡汤为中心,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之程度演变,是治疗肝胆、胰腺、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常用方,也是治疗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重要选择。

 

以下为《金匮要略》中比较“冷僻”的经方,暂时不作详论,但值得挖掘。


8、   六物黄芩汤(附方,治干呕下利。)

  • 组成:黄芩,人参,干姜,大枣,桂枝,半夏。

9、   鳖甲煎丸

  • 药物组成最复杂的一首仲景方。方歌背得出么?hereit is:

鳖甲煎丸疟母方,蛰虫鼠妇及蜣螂,蜂窠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缠日久胁下硬,癥消积化保安康。

10、  侯氏黑散

  • 组成: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桔梗,防风,人参,矾石,黄芩,当归,干姜,川芎,桂枝。

  • 中风历节篇: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2017-1-20整理,因参考内容庞杂,故不一一注出引文。


因为应付考试,半个多月没有更新,在此表示歉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