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古镇的个性

 见素抱朴780 2017-01-21



浙沪一带,素有“江南四大古镇”的说法。假期应友人邀请,驱车到距小和山40公里外的杭州富阳龙门古镇一游。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家门口的这座古镇,不仅在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做注,和江南其他几个古镇相比,保证你不会“弄混”,龙门古镇是个性的!




1.没有过度开发


可能因是冬日,也许由于天雨,古镇游客不多,安静的让人心醉。小雨如酥,给斑驳的灰白墙面和石子路,抹上了一层温润细碎的光泽。河道里清流和青苔各行其道,沿街的店铺不多,店面的幌子静静地悬在空中,农居房排列不甚规整,一切都自然天成。





古巷里清风如水,沿街的鹅卵石,细致紧密排列着,伸向远方;沿河而立斑驳墙面,见证着岁月的古老沧桑;路边店铺里,不时传来油炸面筋的喷香、下锅的“刺啦”声和店主人温婉的邀客声。











2.四面环山


龙门古镇,四面环山,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名士严子陵游龙门山时的评价,使古镇因此得名。


穿梭在古镇街巷,一驻足,一抬眼,处处皆是山水、农居和寒枝冬日清冷的画面。










3.清景无限


镇中,有一处山泉汩汩流入、山水包容民居的方塘,近水远山之间,农舍典雅,池光浮华;镇里,随处可见斑驳陆离的粉墙黛瓦,绕城而行的绿水青山;镇上,无论是“井”字形还是“回”字形厅堂,都是高墙筑就,空间通透高大,既相对封闭又彼此通连,雕梁画栋,古朴素颜;溪水穿镇而过,老街狭窄悠长……









4.典故浩繁


富阳自古就是一个英雄汇萃、人才辈出地方。三国时期一代吴霸孙权,即成就于古龙门。


现在古镇的10000余居民中,90%为孙姓,是国内孙权后裔最大集聚地。龙门古镇至今保存着为数众多的明清古建筑,有祠堂2座、厅屋56座,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有孙氏宗祠、山乐堂、义门、百狮厅等。


典籍记载,宋初孙权第二十六世孙(宋奉议大夫)迁居龙门定居,孙权的后代在此已经生息繁衍了六十多代。


思源堂内,陈列着孙氏宗族的资料和介绍。相传孙钟(孙坚父亲)生前以种瓜为业,因十分孝奉老母,所以感动了三仙下凡相助其成。有一年,孙钟的十亩瓜地只结了一个西瓜,但他仍然毫不吝啬,一半送给仙人品尝,一半留给老母。于是仙人告诉孙钟说:“你向前行走一百步筑坟葬,子孙必为帝王。”孙钟半信半疑,走了三十多步就回头了。后来经过孙坚、孙策、孙权父子的艰苦创业,终于江东崛起,建立吴国。后人可惜当年孙钟没走完百步,故三分天下只其一,遂成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孙氏家族自古多豪杰,除了吴国大帝孙权驰骋疆场、平定江南成就一代霸业外,写就《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十八评事”孙祁、工部主事孙坤、长葛县令孙濡、“七县首富”孙潮、“山西第一廉吏”孙衔、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巾帼革命英烈孙晓梅……,他们成为龙门镇说不完道不尽的辉煌。





造型别致的“义门”牌楼,是纪念种瓜的先祖而建的。





龙门古镇里,还留下不少民风标杆。


在穿越古镇的小溪边,有不少以耕读命名的厅堂,如耕读堂、耕读世家、怀耕堂、礼耕堂等,可见当年龙门孙氏读书风气之盛。


《妊姒遗风》匾额,也是一例。西周的发展壮大,与太姜、太妊、太姒三位女人有关,史称相夫教子三良母,“太太”作为对贤妻良母的代称,盖源于此。其中,太妊为姬昌(周文王)之母,太姒为姬昌(周文王)之妻,太妊与太姒是婆媳关系,因和睦相处传为佳话。后人夸奖婆媳关系好,多用“妊姒遗风”一语。当年的县太爷匾授《妊姒遗风》给孙权故里,说明此处民风可嘉。




此去龙门,只有傍晚、清晨两小段时辰,孙氏宗堂、《孙氏宗谱》等很有观赏价值的内容,缘悭一面了,那里介绍有自宋初孙权第二十六世孙宋奉议大夫迁居龙门至1939年间,孙权后代在此已繁衍到六十五世的传承故事。


迄今为止,每年农历十月十九,龙门古镇都要举行氛围浓重的祭祖大典。大典由孙氏家族最为年长、德高望重的孙家后代主持。精彩绝伦的瀑布神龙表演、孙权战马表演和跳“竹马舞”,再现了三国宏伟壮阔的战争场面和威风凛凛的帝王之风。




5.龙门山乐趣


有幸结识了“富阳十大平民英雄”之一的孙双华师傅。为保护生态公益林,他32年如一日,面对盗伐者的金钱诱惑和恐吓要挟不为所动;长期近乎原始的生活条件和山林气候,使他患上了风湿、哮喘和腰椎病等。




孙师傅带着我们,沿龙门溪而上,两侧奇峰异石,耳畔水声潺潺,脚下石块斑驳,岭上树杈摇曳……


据孙师傅介绍,当地老人们说,一千年前,这里香火旺盛,有“一千和尚八百僧”的说法,山上外来和尚多达千人。后来传为“一千和尚八百孙”,山下孙氏家族才八百人左右。高人指点:和尚太多,孙姓兴旺不起来,把老龙头下巴敲掉后,香火渐渐淡去,孙姓才逐渐兴旺起来。这个传说流传至今,可知龙门人对佛教文化的理性态度。




上山高低不平的石块路,据说是几百年前山上的十八个和尚铺就的。我们一脚不仅踏在了历史文物上,而且直接感受着先人恩泽。




孙师傅告诉我,长期守山护林,少言寡语没机会说话,快三十岁了还一直单身。经大哥大嫂张罗,和一位杭州知青的女儿见了面。岳父看了当时的“小孙”后说:这人说话结巴,家里也穷,不过看去人还老实,对我女儿会好的。同意了,还安排小两口到20公里外的富阳市“旅行结婚”住了一晚上。从此,小两口开始了上山护林相依为命的新生活。


龙门山海拔1068米,是杭州的第二高峰。半个小时的急行军,也只登临300多米,1/3行程不到,就不得不下山赶往杭州,山上的林场和龙门瀑布无缘相见了。匆匆告别古镇,择时再来!



【原创作品  感谢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