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第一谋臣主父偃:比岳飞还忠

 伟天英 2017-01-21

公元前134年,40多岁的主父偃做了长(安)漂。在这个平均寿命不超过30岁的年代,他这一辈子似乎终将生于平庸,又死于平庸。


主父偃寒门学子,年轻的时候,跟人学了一些嘴皮子功夫,后来又专研了一阵子国学,自认为满腹经纶,从此就能当上副总裁,致君尧舜上。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连串的耳光。

他希望到齐国谋一个体面一点的职位,但三个月的试用期还没过,就被同事集体排挤,卷起铺盖滚蛋了。

他长期穿一身皱巴巴的西装,桀骜不逊。新人培训的时候,别人谈礼仪道德,他谈利弊权衡,别人谈忠君爱国,他却嘀咕说,开会开久了,肚子饿了……

据传,齐王对他很不满,扬言,只要我做老大一天,你主父偃,就休想出头……他又北上燕、赵、中山等国,结果只是在齐国时的翻版。

不知不觉,他头发已经半白,只好回到临淄乡下。家里人对他的意见也很大,老父亲吧嗒着旱烟,骂道,俺怎么养你这么一个儿子,老大不小了,还满嘴跑火车,好吃懒做,不事生产,饿不死你!老母亲则只是在一旁掉眼泪。

那是一个月亮很大的夜晚,主父偃独自爬山屋顶,他举着一把剪刀,把舌头伸出老长,模样要多诡异有多诡异。父母不认自己这个儿子,兄弟不把自己当兄弟,要这舌头何用?——但下一秒,他却唱起了民谣:画一个姑娘陪着我,再画个花边的被窝……

他决定长(安)漂。诸侯的格局终究还是太小,只有惶惶帝都,才能配得上自己的才华!齐王、燕王、赵王,这些尸位素餐的蠢猪,俺发誓,你们都要为自己的有眼无珠付出代价!

临走时,他四处筹措路费,许诺将来自己发了,一定加倍报答。可他不是贾跃亭,没一个人肯信他。而晚晴著名天使投资人,把王有龄项目成功IPO的胡雪岩,也还得一千九百五十七年后才出生。

一个铜板都没借到。他打零工,兼职乞讨,一路被狗撵,同死人抢食……年中的时候,他站在长安那高耸入云的城墙下。

汉武帝第一谋臣主父偃:比岳飞还忠

《大汉天子》剧照


卫青的门客很多,但主父偃是最不合群的一个。

好在卫青对他一见倾心,惊为天人!多次向武帝荐举主父偃。但武帝每次都只是“呵呵”。最后一次,武帝磨不过面子,说,你讲的那个主父偃啊,我听北方的亲戚提过,说这老头没啥本事,却狂妄自大、心胸狭窄。这事今后就不要再提了。

卫青将这个噩耗告诉了主父偃。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该卷起铺盖滚蛋了。长安居,大不易,水电气租费,样样都很贵。但主父偃赖着没走,其他门客对他冷嘲热讽,他则一言不发。

他将身上全部的家当都换了羊肉泡馍,熬夜写着一封长信。竹简写的,老沉老沉了。四十多年来,自己所受的屈辱和贫困,不就这样算了。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华,决不能就此埋没。

他将信直接@了汉武帝,这不怎么符合政府的规矩,但去TMD规矩!

命运之神在对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抽打之后,这一刻,也终于打累了。武帝将这篇文章读了又读,相见恨晚。

未央宫中,灯火辉煌。武帝说,主父先生!您的文章写的好啊!不论是谈依法治国,还是谈国际关系,都让人耳目一新。先做朕的顾问吧。对了,你公众号多少,朕要关注。

一年之内,主父偃升了四次官。

他住着大别墅,出入都是豪华车队,一大堆仆人为他打理日常生活,一大堆秘书顾问为他出谋划策,一大堆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对他阿谀奉承。

在武帝的力推下,主父偃公号一下子涌入无数粉丝。一夜之间,小号变成了大号,但他却把自己的公号变成了“鲁迅杂文集”,今天批评这个市长是个傻逼,明天嘲讽那个部长不干人事,后天爆料某个王爷爱好……

满朝权贵恨他恨的牙痒,却无可奈何,只好开展危机公关。这个说,主父大人,晚上去桑拿?那个说,老哥有一栋别墅,交不起物管费了,您老做做好事,接过去吧!他都来者不拒。

有人劝他适可而止,他回答:我就是喜欢看他们恨我,却又不得不贿赂我的样子!很早的时候,我就出来求学,忍饥挨饿,没过过一天好日子。那时,我便发誓: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也就是这段时间里,主父偃在他的公号里提出了“推恩令”的设想:老板,这些诸侯们各自雄踞一方,不服您的管教。当年晁错想要割他们肉,他们居然串通起来造反!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给您出个主意,现在诸侯国都是嫡长子接班,其他儿子连个毛都捞不着,太不厚道了。不如广施“恩泽”,等老的死了后,给每个小的都分一块。久而久之,它们最终成为一盘散沙似的小候国,再也不足为虑。

武帝听完猛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就厉害了。分封制所带来的弊端,被他的糖衣炮弹完美解决,从此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国能挑战中央的权威。时人评论:推恩令就像毒品,诸侯们明明知道它副作用强,不宜食用,但却又总是兴高采烈地抢着吃。

这是阳谋的最高境界!

汉武帝第一谋臣主父偃:比岳飞还忠

《汉武大帝》剧照


主父偃和韩信,都经历过穷困潦倒,都一朝发迹,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韩信毕竟享用过著名慈善家漂母的爱心午餐,对世界始终还存有一丝温情,最终以德报怨。而主父偃自始至终,都只感受到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有恩报恩,卫青是他的大恩人,他助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登上了后位。

有仇报仇,首先倒霉的是燕王。熟悉汉朝诸侯王的人,一定会发出一种“贵圈整乱”的感慨。燕兄为人极其变态,不止和父亲弟弟的姬妾通奸,甚至还和自己的三个女儿LL,当真是无恶不作,臭名昭著。主父偃查实了他的罪行,最高法判处死刑,燕王自杀。

第二个倒霉的是齐王。主父偃担任了齐国国相,对齐王暗中监视,搜集罪证。偏偏这齐王和他的姐妹LL,恐惧之下,还没等人来抓,也匆匆自杀了。

剩下的赵王,这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的王,掌控能力超强,燕王死的时候,他隐忍不发,如今齐王也死了,明白火候已到,借机发难,痛陈齐王无罪,是被主父偃陷害,强令其自杀的。

武帝本来对燕王、齐王这两位亲戚深为忌惮,如今借主父偃之手把他们干掉了,赶紧变诸侯国为郡县,睡着都能笑醒。但三年之内死了俩王,确实激进了一点,狗逼急了还跳墙呢,必须得找一个替罪羊。

主父偃的政敌,时任御史大夫公孙弘,早已机智地看穿了一切,他说出了武帝内心的话:不杀主父偃,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遂族主父偃。”

主父偃不过是受贿,“灭全族”明显量刑过重,但满朝公卿无人觉得不妥,他树敌太多,就连以前奉承依附他的人,此刻也争着落井下石,好和他划清界限。只有一个叫洨孔车的人,不顾嫌疑收葬了他,而他意外发现,主父偃居然是笑着死的!

公元前126年,冰冷的黄沙,埋葬了主父偃残破的身躯,也埋葬了他的内向独白:

世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说我倒行逆施,睚眦必报,呵呵。他们(或许还有皇帝)始终没有明白,这一切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大一统”的帝国,依靠无数人的鲜血滋养而成,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人。

我之所以能干掉那些王,不过是老板想把他们干掉而已。这8年多,活着能为老板清除障碍、背黑锅、出文案,死了还能助他收买人心,不要太值了。

我可以捧着自己的良心说,我是一个好员工。岳飞能和我比吗?不能!因为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让自己老板背负上,哪怕是一丁点的骂名。

——我终究没有死于平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