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崔竣豪 2017-01-22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孔子

孔庙祭第二等。因有12人,故称“十二哲”。初名十哲,始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孔庙大成殿内所奉祀的十二哲是:东侧北起为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侧北起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十二哲其等级较四配为低,哲,即贤哲的意思。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孔子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朱熹位居十哲之后,乾隆三年(1747年)升有若为十二哲之一,居颛孙师之后、朱熹之前。十二哲配祀于大成殿内,位于殿内东西两端,每端各6位:东面为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子若);西面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元晦)。十哲原有塑像,明嘉靖九年(1530年)更定孔庙祀典,撤像改为木主。曲阜孔庙仍准保留塑像,增加朱熹、有若后也塑像奉祀。今曲阜孔庙东西各有6尊塑像,每两尊为一龛。塑像者冕旒衮服,冕九旒,服九章,手执躬圭。

端木赐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子贡

字子贡,家境富有,青年时即以经商著称。后拜孔子为师,但经常离开孔子去从事政治活动和经营商业。后死于齐国。端木赐性敏达,利口巧辞,博闻强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辩人也,丘弗如也”,为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的佼佼者。对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子贡极力追求。他说:“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自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事亦欲无加诸人”,追求“博识于民而能济众”之仁德。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必 “事其大夫之者,友其士 之仁者。”又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对外交谈判特别感兴趣,以“使于两国之间”为志向,《左传》中记载了他在鲁哀公时期,多次代表孔子或鲁国“之楚”、“之吴”“之齐”从事外交活动取得成功的事例。在经商活动中也大获成功,以致于“家累千金”、“富比陶朱”。他积极宣传孔子及其学说,在传播孔子思想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和孔子的师生之谊超过了一般门人,孔子死后,弟子均守墓三年而去,他则在孔子墓旁建草庐,复守墓三年。清乾隆年间被定为十二哲之一。子贡还被看作是历史上第一个儒商。

仲由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子路

字子路,出身微贱,家境贫寒,性格粗野,尚勇力,善政事。曾以勇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后即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说他:“千乘之国,可使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又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特别肯定了子路明决果断之才。仲由性格果敢直爽,敢于当面提出对老师孔子的意见,可称得上是豁达卤莽,为人勇武。仲由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任蒲邑大夫,其政绩受到“孔子三称其善”。他信守诺言,忠于职守,见义勇为,闻过则喜,特别是具有亲亲尽孝,扶弱济贫的思想行动,深得孔子的肯定。仲由政治思想坚定明确,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后来他参与卫国废立之乱,战击断缨,自言: “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唐朝被追封为“卫侯”宋朝改封为“河内侯”,后又追封为“卫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朱熹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朱子

是儒学的重建者,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儒家学说融会贯通,会众说而折其中。主张用天命之主宰气质之性,存天理,灭人欲。注重“持敬”的涵养功夫,居敬穷理,以“仁”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影响了其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死后,谥号“文公”。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从祀于孔庙。清升为“十二哲”之一。在“十二哲”中,只有朱熹一人不是孔子弟子,可谓殊荣之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孔子门下十二哲,只有他一人不是孔子门生,却将儒家发扬光大

朱子故居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朱熹是孔子之后又一集大成者,位列孔庙十二哲人之内。自宋末至今,一直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其思想学说从去世不久,宋朝理宗开始成为中国的官学,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