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2016年11月20日报道,迅销集团销售额为1兆7,864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利润为1,272亿日元(约为7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3%。品牌GU销售额高达1,878亿日元(约为113亿元人民币),利润达222亿日元(约为13.4亿元人民币)。该品牌已经成为牵引迅销集团实现高增长和高盈利的火车头。因此,已被寄予厚望的品牌GU将会更加受人瞩目。 迅销集团旗下品牌GU于2006年10月在东京开了第一家店,随后以“990日元的牛仔裤”打开市场。GU在日本以平价提供最新、最好玩的时尚,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相比于优衣库,GU的定位更年轻、新潮、自由。 2011年,GU叫板优衣库,宣称要做“优衣库做不到的事”,由此形成了区分于优衣库的品牌调性。到2014 年8月,GU销售额高达1075亿日元,与优衣库同为迅销集团支柱品牌。 2016年,GU提出营业额达1兆日元的目标。作为优衣库副线品牌,GU如何成为迅销集团与Zara、H&M竞争的主力品牌之一? 推出低价应季时装 走平价时尚路线 迅销集团公布2016财年营业数据的当天,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井正表示,集团未来会大力发展快时尚品牌GU,使其成为仅次于优衣库的集团第二大品牌。但在品牌创立之初,GU是针对家庭的小型店铺品牌。
“990日元牛仔裤”发售后十分流行,让GU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当年各店铺实施入场限制,商品实际售出100万件以上。 注:990日元约为60元人民币。
Gaucho Pants“阔脚裤”在2个月内录得约100万件的销售纪录。在年轻女性的心目中, GU成为了流行指标,“时尚=GU”的形象更深入民心。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期望十年内门店数达1000家 截至2016年9月底,GU已在日本拥有341家门店。在海外,品牌拥有11家门店,仅设在中国大陆和台湾。
未来,GU 在中国大陆的拓店也或将借助优衣库在中国的渠道经验,其中并不排除将 GU 设立在优衣库门店的附近。
柳井正称,先在优衣库获得成功的亚洲市场推出 GU,再进军欧美市场。继 2013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开设首批海外门店后,未来五年,品牌将进军韩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市场。2017年初,GU 将在香港尖沙咀的美丽华商场、铜锣湾的皇室堡开设两家门店。
借助阿里大数据 在华发展主攻线上销售 2015年8月24日,GU品牌在天猫的旗舰店于正式开业。所有的商品全部都在天猫上进行展示售卖的,电商平台的售价会和实体店中保持一致。据介绍,GU中国官网目前只作产品展示,天猫是其唯一线上渠道。
以入驻中国大陆的天猫为契机,GU也为品牌制定了好一系列推广计划。除了实体店与天猫旗舰店的宣传,GU希望利用好手机移动端发展会员。GU将为移动端会员推送新品和优惠信息,并计划和一些网络红人合作进行品牌推广。 此外,GU还打算为移动端会员每个月推送一期电子杂志,除了商品介绍,还将邀请一些知名时尚杂志的主编与形象造型师撰写文章,介绍如何穿搭与时尚潮流等。
GU方面表示:“我们期望通过与天猫网络商城的合作,让更多中国的消费者对我们GU品牌的了解,然后推动实体店铺更快速的发展。可以说,线上线下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进驻天猫,让许多原本只在一线城市最繁华地段开店的国际品牌,能通过大数据能精准匹配消费需求,深入中国三四线城市。GU与天猫的牵手,显示其品牌扩张中国市场的决心。品牌可借此可以布局线下版图,利于其快速发展。
未来,品牌GU将会早于优衣库,全面以数字会员为中心开展促销活动。并计划将电商占比从目前的 5%发展至 30%。 加码GU或是迅销最应考虑的策略 优衣库衰退幅度引市场热议 2016年,是全球快时尚品牌的低谷。美国GAP集团旗下品牌GAP连续七季营收出现衰退,子品牌Old Navy宣布将全面退出日本市场;瑞典品牌H&M第三季净利率年减9.2%。然而,衰退幅度最大的当属优衣库,其所属的迅销集团2016年下半年度净利衰退八成,引发市场热议。
众所周知,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一直视GAP集团前功勋首席执行官Millard Drexle 为其精神导师,而GU 的创立于Millard Drexle 在GAP集团期间创立的Old Navy 老海军品牌极其相似。 尽管因后期未能阻止GAP集团的业绩下滑被炒,但是Old Navy可以说是Millard Drexle 为GAP集团留下的最大“遗产”。在GAP集团同名品牌过去五年风雨飘摇之际,唯有Old Navy 老海军苦苦支撑,而Old Navy 老海军目前已经超越Gap成为该美国第一大服装集团旗下最大的品牌。
在同行竞争愈加激烈、日本和中国市场经济低迷,美国市场二次蹒跚拓展之时,仅靠优衣库,迅销集团无法覆盖“快时尚”的所有领域。也许,由同集团的另一个高利润部署补全这个领域是完美的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