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骗局之洋人异能

 安徽文武 2017-01-22

1990年5月,一位来自日本的特异功能人在北京展现了他的特异功能。功能之一是辨识残留信息。
  身材不高,蓄女人一样长发,脸庞宽阔的功能人站在一面墙下,面向墙壁,他的身后是几十位为接待他而来的宾朋,围一大圆桌而站立,桌上摆满各种菜看和餐具。功能者让一位观众也像他一样双手伸开,手心向墙壁,人贴在墙上,伏面于墙。然后问,这种姿势能否看到屋子里面的东西?众答曰:“不能。”
  而后,功能人又来到大圆桌前,比比划划叽哩呱啦说了一些什么,一位漂亮的日籍女译员道:“他让来宾当中某一位先生或女士随便用手点一下桌上的菜或其它餐具,而他伏在墙上不看,一会儿便可知道这位先生或者女士点的是哪一个盘或勺。”
  大家听懂了,但是没人动作,后有人提议,请一位老先生、来宾中最年长者来点。
  在一片严肃而又神秘的气氛中,这位白发苍苍典型中国知识分子模样的老人用手指了一下桌上的一个小盘子(手并没有接触)。这时候,那位功能人贴在墙上,伏面于墙,一动也不动。有细心者,盯住功能人,企图发现他手中或眼的正前方小镜子类可以反光的东西,结果一无所获。这位功能人的确是老老实实趴在墙上,没有任何小动作,也不可能看到桌前长者的手指点了什么。
  “好了,可以了。”有人说道。
  日本功能人应声离开墙,回到桌前。他的目光扫视桌上东西,佛是在仔细搜索。然后,伸出右手,沿大圆桌边走边用手在桌上各种盘碗之上试探,给人的印象是,他是用手感在探测,如同某些练气功的人给人用手感探病一样。
  大约过了半分钟,他的手在一个盘子上突然停了下来,右手在这个盘上动来动去,嘴角也象是不由自主抽动了几下,片刻。他的头做了个小小的转动,似乎是放弃了这个判断,又沿着圆桌边走了起来。
  这回,他手掌探到了那个大家目光刚才盯住的那个小盘上、他毫不迟疑地用食指戳住道:“就是这个盘子。”不待女译员把这句话译完,大家已搞懂了他的意思,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长者伸出手来,功能人匆忙停住用手绢擦汗的动作,与老人拉起手来,又使劲摇了二下。
  噼噼叭叭的镁光灯闪个不停……
  这位蓄女人样长发的日本人真地表演了特异功能么?这种表演可能证实特异功能吗?他猜中了长者手指点过的盘子靠的究竟是正常感知能力,还是超常、异常感知能力?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愿意向读者介绍一个我经历的故事。
  那是若干年前在哈尔滨的一家旅馆,与我同屋一位老兄到隔壁去聊天,我则在台灯下“爬格子”,写那些写不完的稿子。至午夜,那位老兄才回来,说隔壁房间来了一位客人,会特异功能,能猜中你放在七八个碗中某一个里边的东西。我听厂之后,很感兴趣,马上推门就要去找那位特异功能人。那位老兄说:“别去了,人家10点钟就走了。”我后悔不迭,报怨这位同屋住的老兄为什么不叫我一声。“我怎么知道你对这东西感兴趣啊!”可也是,萍水相逢,人家没有这个义务告诉你。我只好自己后悔,索性不写这些破稿子,听这位老兄仔细说说特异功能人表演的场面,也过过瘾。
  遗憾的是,这位海拉尔做皮货生意的老兄观察描述能力都有欠缺,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你再问就说不清了。我想要是讲到羊皮一类专业问题,他也许不会是这么糊涂。
  “那人带来了7个碗,也可能是8个,扣在桌上,然后,让 我们把一根香烟随便放在碗下,放哪一个里都中。我们放的时候他不看,等放完了,他回来用手一摸就知道烟是在哪个碗底下扣着。”
  “怎么扣的碗?”“就那么一扣”。
  “那人和隔壁的人认识?”“我也不知道。”
  “那人是自己来的?”“我也不知道。”
  “烟是谁的?”“我也不知道?”
  “明天那人还来不?”“不知道”。
  “那人表演了几遍?”“两遍,要不就三遍”“那人是什么职业?干什么的?”……
  没回答。这位精通皮货的老兄没等回答完了我的问题已经入睡了,轻轻打起鼾声。
  我一点脾气也没有。
  第二天一早,我因为有采访任务不得不换了个地方,这个事不了了之。
  后来,我结识了一个新朋友,这位仪表堂堂、身高1.80米的大汉是个“跑单帮”的杂技演员,此人系中国杂技团成老先生的学生,会几手魔术,国庆40周年大庆文艺演出,他的魔术表演还获了奖。
  他表示不相信什么特异功能(他见过的特异功能现象不多。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原因是他见过的和听说的特异功能现象,都可以用魔术的办法重复出来。
  我当即把长发日本人表演的特异功能向他诉说了一遍。他边听边笑。问道:“你相信这是特异功能吗?”我说:“我正在研究。说信或不信,都根据不足。”
  “我先给你表演一个‘特异功能’。”他站起来说道。从表谈现场的桌子上,他随手拿了七八个水杯,不透明的水杯,一一扣在我的面前。又从腰上摘下一串钥匙,用右手中指朝钥匙上一指,说是发了点气,然后把这串钥匙扣在了一个杯下。
  “您看见了,凡是我用的铁的、金属类的东西,你给它挪个地方,我通过手掌探测就可以找出来,我们可以试一试。”他对我说。
  “我把钥匙装进杯子,您在哪?”
  “我出去,这您放心,偷看就没意思了。”他答。
  8个杯子,放入其中一个,猜中的概率是0.1多一点,如果每次都对,那是不可思议的。当然我是不相信他手有感应电磁能力之类说法的。
  我将钥匙放入其中一个杯子,朝屋外喊道:“好了,请进吧!”他进屋来,用手在八个杯子上过了一遍,立刻就挑出这个杯子。我注意到,这当中,他的眼睛根本没盯着杯子看。
  “再试一次!”我说。“行”,他答应后,又出去了。
  我将钥匙放人其中一个杯子,又将其中两个杯子下面塞入纸团儿。他又猜对了。
  “能告诉我秘密在哪吗?”“功夫来之不易,去得可快。下次再说吧。”他婉言拒绝了。看出了我的失望,他又补充一句:“告诉您也没什么意思,您会哈哈大笑,原来是个小孩玩的把戏!”
  “哈哈大笑,小孩玩的把戏。”这等于告诉了我谜底。我的眼前突然一亮。
  小时候,小伙伴打扑克,谁抓到大王,就摸摸鼻子,谁抓到小王,就拽一下耳朵,不用说话,同伴就知道了。莫非是这种办法? 8个杯子,只要用8个动作代表12345678,就可以任意确定其一。此时,表演者只要扫一眼配合者的动作就可以了。
  我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人,又找来一些人,看我的特异功能表演,大告成功。观众中多数人相信这是司马练功得道,特异感知。一位老兄居然替我阐释了——套理论,什么每个人都有电磁场,一发功电磁场达到多少多少……
  精通了这个“小孩的把戏”,对那个外国大人(日本长发男人)的把戏我已看透三分。
  大家知道,排成一条线的已确定的点中任何一个,可通过123……n的单序列来表示,那么,一个平面中任意一点就可以用两个单序列来加以确定。打个比方,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位置在什么地方呢?因为电影票上印着多少排,多少号,排是个单序列,号也是个单序列。这个在座标轴上,看得就更直观。在第二象限中,X轴的2,与Y轴的3,就可以确定一点,假定这一点为A,那么就有A(2,3)。
  同理,只要在吃饭现场,有两个同伙人用特定的动作表示横轴上的数字与竖轴上的数字,这个桌子任意一点的位置就被确定了。这个比摸大王、摸小王复杂不了多少,中小学生也可以做得来。
  如果有人问:“你能保证那个门本人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吗。”我只能回答说,可能用了这个办法,也可能用了其它类似的办法。不管怎么,用这种小孩子“模大王游戏”道理都可再现的东西来表现所谓超自然的特异功能,实在过于简单。好比说,一人同另一人讲,刚才那个羊肉串儿我是用意念吃进去的。怎么证明呢?每个人都会吃,这就证明不了特异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