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1890~1977), 中国现代中国画 家。晚号健叟,别号纫香居士,江苏省无锡市人。1977年4月2日逝世于上海。幼年丧父,家贫。9岁学画山水,胎息于清初吴历,并受石涛、石 谿、梅清、渐江等影响,进而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直溯宋代米芾 、李唐、牧溪、夏圭等。又研求画史,推想唐人山水勾斫之法。中年时期 遨游泰岳及闽浙名山,泛游太湖、尚父湖等地,将传统笔墨与生活感受融汇于一。40岁后,崭露头角。45岁后,在上海以卖画为生。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立后,他更重视师法自然,曾深入佛子岭子库、梅山水库工地等处,构思新图。1959年夏,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河清万俟图》, 同年8月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该展曾送到丹麦展出,备受好评,被丹麦唐纳艺术研究院授予院士。 贺天健以60余年,精研山 水画,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出入传统诸法,而自创新境。其画以“师法五代两宋山水画法度与精神,为今日创作的路径”,所谓“宋人格律 ,元人笔意”。他的山水画变化多端,丘壑深具,各家皴法,无不头头是道,更以草书法运宋元之技,如《策卫》、《五洩胜景》、《江东图 》,颇为放纵。而点簇法等,如《目送飞鸿图》,为其创格。更精于设色,以笼青法、螺青法最称卓绝,认为自然瞬息万机,本无固定 。 |
|
来自: 书画雅苑 > 《清朝(1616-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