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智特别喜欢威尼斯水城 划着小船穿梭在城市的感觉真好 成都人民想象一下 要是从杜甫草堂能坐船到宽窄巷子 那该多好啊 梦想照进现实 成都市内真的要通水路了 《成都市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市级示范项目工程总体方案》样板段已向媒体展示。此项目为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总长约7.4公里,串联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景点。 据说2017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预计2018年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 前几天样板段已经向媒体开放 想想好激动! 那这个项目有哪些优势 具体是怎样的 小伙伴们心里在嘀咕了 小智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宜居水岸的正确打开方式 强化“两江抱城”的古城格局 打造“依水而兴”的旅游目的地 形成“水城相融”的文化展廊 建设“乐活生态”的宜居水岸
一廊三段多节点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将形成一廊、三段、多节点的规划结构,而重现西郊河-浣花溪一带的文化胜景,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量。 ◆一廊:集商业休闲、景观展示、市民游憩于一体的古城水文化体验长廊。 ◆三段:少城文化展示段、琴台古径体验段、浣花诗意游憩段。 ◆多节点:着重打造二道河交汇、民生里、通惠门、文化公园-琴台路、遇仙桥望仙桥、百花潭桥、浣花南路桥、川博院、千诗碑、二环路入口等11个景观节点 (效果图) 新增绿地可以连接宽窄巷子 滨河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提升 滨水步道再增设点休息空间 具有文化底蕴的美景呼之欲出了 小智真想穿越到17年 哈哈~~ 实现“三通”,让水变清 工程将对河堤进行改造,连通滨河通道,增设步行桥,提高亲水性。在滨河空间局促的河段,增设垂直绿化确保生态通道连续。
(效果图) 实现三通:沿线的驳岸要通、临水道路要通、沿线的滨河绿化要通,让市民与水能亲密接触。
让水变清:工程将改造硬质河底、清理基底、新建截污管道工程,消除黑臭水体。增加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再生水利用、区域调水等综合手段将被用于景观环境用水水量的提升。 最有意思的是,路灯也很智能 有显示气温、空气质量的显示屏 还能监测水质清洁度和污染情况 沿河灯光无人靠近时状态还会变 咋这么先进呐
海绵城市理念,滤水治水 沿河步行道将铺上新型透水路面,渗透率可达95%以上,且耐高温、抗压,可极大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 滤水:最大限度地让地表水通过渗透进入地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可用来浇灌沿河绿色植物,冲洗沿河道路。清洗道路的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排入城市污水管。 治水:提升防洪防涝能力,对未达标河段进行改造,增强水系调蓄能力;对还在向河流排污的所有管道进行截流。 成都水网体系还是挺发达 平时走在当中还不觉得 这样一看,弯弯绕绕竟然那么多 要是每条河都能得到综合治理 那简直是相当巴适了! 发展特色展业 除了打造古城水文化体验长廊之外,改造中还将新增(改造)千诗碑、润园、少城国际民俗体验区等文化节点,并结合各自资源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商业等特色产业。 ![]() ![]() ![]() 以后这条滨河水道 不仅可以观光赏美景 还能休闲娱乐买买买 肯定又要吸引一大票游客了 施工不影响生活和交通 施工时采用分段、分幅、滚动施工的原则,尽量降低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交通的影响。 本次工程不对沿河两岸建筑物进行拆迁,仅对河道两侧规划绿带控制线内实施整体提升改造,对部分老旧建筑立面进行提升。 ![]() (效果图) 工程总投资估算约16亿 大家先看看示范工程样板 ▼ 看起来还是不错 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 花草也很多样 还是很有古成都的韵味 我们来畅想一下,以后 从浣花溪公园 ▼ 到杜甫草堂 ▼ ![]() 到青羊宫 ▼ 到文化公园 ▼ 再到宽窄巷子 ▼ ![]() @山野夕照1 2018快快到来 那会我们就可以划着小船 去你想去的杜甫草堂啦 想想真是好激动 整编:智慧铁旅 来源:大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