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人琴事 | 一些关于管平湖先生的琴外事

 东方竹马 2017-01-22

今年是管平湖先生诞生120周年,逝世50周年。由乔珊古琴艺术中心牵头发起的“管平湖古琴艺术纪念系列活动”,也将陆续在今年开展。敬请广大琴友关注、参与和支持。

今天小编选登一篇盛澜先生所著文章,让大家从侧面了解“不一样的平湖先生”。



管平湖(1897-1967)


今年是管先生诞辰120周年,3月28日是他老人家逝去50周年的日子。与中国当下还健在的古琴大师们相比,管先生堪称近代琴界最不幸的伟人,这些不幸、所幸、万幸无不与古琴相关联,琴人讲琴事、我这琴外之人就写几桩道听途说的管平湖先生的琴外事吧!

管平湖先生曾经住在旧北平的北新桥慧照寺胡同一带,从北新桥到东单这几十条胡同、街巷中可谓藏龙卧虎,三教九流与前朝的王族贝勒鱼龙混杂。老北京讲究玩个虫儿、鸟儿的。那时候在街面儿上行走怀里得揣把葫芦、再体面点儿就得提搂个靛颏什么的……


王世襄、袁荃猷夫妇

在这蓄虫鸣雀儿的江湖里就有管平湖先生的身影。据王世襄先生记述:老北京的虫鸣分为“本叫”和“点药”两种,本叫是天然鸣声,点药则是用松香、柏油(或白皮松树脂)、黄蜡加朱砂熬成药,将药点在翅上,效果就像音箱,可使虫鸣好听。管平湖先生之绝,在他选的点药位置竟在翅尖,这在行家看来极不合常规,甚至被视为大忌,他却偏偏这么做了。这份见识非常人可有,恐怕和管先生深谙音律不无关系。

袁荃猷先生家是养百灵的,那百灵的叫声是极讲究的,像曲牌儿似的,一套儿一套儿的,据说管先生就能听出其中的名堂。百灵是用站笼儿养的,给王世襄先生熬鹰的老前辈“窝侯爷”就时常提起那画“大美人儿”的“管爷”是如何蹲在站笼边上醉心的聆听百灵欢叫的……


管平湖先生画作

王世襄先生的舅舅金北楼先生是旧京二三十代的画界领袖,这位金北楼先生亦是管先生的师傅,管先生与同时代的何海霞、王雪涛素有交往,琉璃厂的荣宝斋也曾经经营过管先生的画作。

据我的老师周绍良先生说,管平湖先生与辅仁大学的陈垣教授和张大千先生常有来往,管先生喜欢吃甜食,爱吃糟熘鱼片那样的菜。张大千偏爱吃芥末墩儿,管先生受不了那个味儿,老是打喷嚏,惹得大家伙儿笑个不停。

王世襄先生的夫人袁荃猷先生和大音乐家王迪先生同是管平湖先生的弟子。袁荃猷先生曾经对我和周绍良老师说过,管先生和王老师(王世襄)一起研究过火绘葫芦、他是可以在葫芦上烫出西厢记的美人画儿的。管先生喜欢竹子、一直想往葫芦上烫画竹子,但工具不顺手、出不来墨竹的感觉……


周绍良老师说管平湖先生在旧北平时代生活原本挺好的。他十分精于修复古代漆器,朱启钤和王继增(王世襄先生父亲)都重金请他修补过一些大漆文物。

大概是四十年代末到五零年前后,管先生的三个子女相继夭折,他的日子就一下子过不下去了,那一阵子他常常通宵达旦的弹琴打谱……

袁荃猷先生说那一时期管平湖、杨葆元、汪孟舒、溥雪斋、关仲航、张伯驹、潘素、张厚璜、沈幼、郑珉中、王迪等北京琴人有时来家里(到王世襄居所“芳嘉园”)坐坐,管先生从不曾提起自家的事儿。

袁荃猷先生还提起过管先生一直用的琴桌其实就是一张从房东那里借来的旧式二屉桌,一直到他搬到德胜门外住时才扔了。那桌子一条腿是坏的,是管先生的一个学生郑珉中给垫的砖头

管平湖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在古琴艺术的探索上,兢兢业业,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可供欣赏、研究、借鉴的宝贵文化财富。管先生在继承、弘扬中国民族优秀音乐遗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永远值得大家怀念。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