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屏显示专题章节

 暗香浮动sh 2017-01-22
2.1 草书的滥觞期:秦汉

历史上关于草书肇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考典籍文献,有源秦、源汉两种说法。

持源秦说者以赵壹《非草书》为据,“盖秦之末,刑峻罔密,故为隶草,趋急速耳。”又举出梁武帝《草书状》“昔秦之时,诸候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书,盖今草书是也”。

持汉说者以许慎、卫恒、张怀瓘等文字为据,许慎《说文解字叙》指出“汉兴有草书”;卫恒《四体书势》说:“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张怀瓘《书断》记载:“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书》,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堕,渐以行之是也”。

(史游书法)

我们从以上古人文字中也收获到了这样一些信息:

第一,草书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应时代实际生活的快节奏发展,这是历史客观背景;

第二,人力书写简捷的需要;

第三,最初出现的是隶草。

在时序上,草书逐渐成熟的过渡期几乎与隶书的发展同步。西汉史游的《急就章》章草书作品的产生,标志着章草书已成熟,到东汉杜度时期进入新的阶段,最后在东汉张芝时期衍化成今草书。张怀瓘在《书断》中指出“然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而隔行......伯英即草书之祖也”。今草书体中保留了草篆的线条,圆实而活泼;保留了草隶体势的飘逸,保留了章草运笔的连绵与结构简略。

张怀瓘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