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老北京-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李维基(简介)

 老北京的记忆 2017-01-22
我们的老北京-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

我们的老北京-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 特色及评论

李维基老爷子自小从北京琉璃厂长大,一直浸润于琉璃厂文风之中,从其父辈开始,就结识了陈垣、启功、朱家溍等大家,与他们交情深厚,常有作品往来。李老爷子对老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这份感情倾注到自己的笔端,以纯北京味儿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老北京往事。诸如他父亲与琉璃厂文人画家的交往,如今已很难见到的一些老字号小吃,票证时代的一些记忆,童年时代的一些游戏、糖食,老爷子个人的一些收藏故事等等,真切地反映了从新中国成立以前直到现在北京城和北京人的变迁,在这变迁之中,一些李老爷子熟悉的事物无可挽回地成为了历史,如叫卖声、老胡同、老城墙等等,这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乡愁,而这份乡愁,不也正是我们怀念老北京的那份情结吗?

我们的老北京-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 内容简介

启功、王世襄、沈鹏、黄苗子等题词赠画,大师之友为您讲述老北京的历史变迁。 听听李老爷子的碎碎念,一起缅怀那个已经逝去的老北京。 深情的老北京史话,年逾古稀的李老爷子以毕生经历记录一个* 有味儿的北京城。 集中收录李维基先生多年秘藏,启功、王世襄、陈垣、朱家溍、沈鹏、黄苗子等大师佳作首度曝光。

我们的老北京-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 本书目录

一 文风京韵

北京人的根与魂--胡同儿、四合院儿(藏)
民间的石刻艺术--门墩儿(藏)
胡同儿文化的精粹--门联儿(藏)
*短、*窄与*长、*宽的大街
胡同之*
厂甸·海王邨·琉璃厂
琉璃厂春秋
琉璃厂的古旧书行
琉璃厂的古玩字画业
琉璃厂的琉璃制品
沐浴着琉璃厂的文风长大
厂甸儿庙会谈往
忆厂甸儿庙会的文化特色
新世界·游艺园·四面钟
”燕山八景”与”银锭观山”
不再去银锭桥观山
数字京华

二 名家老号

名人故居琐谈
徐世昌与盛宣怀的老宅
纪晓岚故居散记
曹雪芹故居何处寻
西智义胡同与刘春霖
从前的戏园子
四大坤伶及章遏云
八大胡同觅旧
会馆扎堆儿聚城南
市井风情老天桥儿
商场老号数西单
商业老街大栅栏儿
大型市场话东安
旧京时的”四大恒”
旧京的织染业与颜料店
京城的牌楼
老北京的扇庄
京派画家贺良朴
室名斋号及其匾额

三 儿时记趣

一灯如豆伴童年
滑板车与拣煤核儿
一百一块大糖块儿……
卖黄土与摇煤球儿的
养小金鱼儿与喝蛤蟆骨朵儿
看小人儿书,吃小人儿酥
那时就盼着过年
买张年画过春节
要命的关东糖和救命的煮饽饽
春节吃冰棍儿
金秋又闻蟋蟀鸣
拍”洋画儿”
扇三角儿
放风筝
抖空竹
弹球儿
推铁环
”瞎子跳井”与老虎棋
磕模子
集火花

四 那年那月

日伪时期北京居民的食粮配给票
北京市民的捐献武器缴款书
北京市工商业户免账许可证
老北京的地图
老北京的澡堂子
”两捡一换”的人
赶上这拨儿了
从私家花园儿到大杂院儿--安平里号纪事(藏)
院中的买卖人
校园断忆
旅店史话
沧桑天坛柏树林(藏)
我的那辆飞鸽牌自行车
两张椅子票吹了一段情
广场情
纸窗冬夏
电影介绍及其他
京城百姓爱看香港影片
昔日难熬冬仨月
火炉旁的温馨
全市统一熏蚊蝇
节日推荐歌曲
榆钱难买春光驻
吃水跟吃香油似的
难忘从前服务站

五 京人精吃

京味儿小吃琐忆
京味儿小吃续忆
京味儿小吃再忆
京味儿小吃肆忆
话说那馋人的豆汁儿
闲话九门小吃
馄饨开锅
哈记烧饼铺
再也吃不着脂油饼了
我想卖炸酱面
旧京饭馆儿与京味儿菜
老字号的京味儿点心
消暑话说酸梅汤
就爱这高末儿
从前常喝茶叶棍儿
北京名酒二锅头
酒令漫谈
京味儿京韵叫卖声(藏)
瞪眼儿食
瓜市·瓜摊儿及其他
送餐的饭馆与串户的厨子
南城茶叶北城水与南城饿北城渴
寻常百姓过年菜

六 槐荫闲话

故宫的金砖
防空洞与地下城
”凶宅邪地”拉杂谈
欲与宝塔试比高
正月茵陈二月蒿
四九城≠北京城
北京的湖泊称为海
可恨的”吊死鬼儿”
闲话广告
浅谈从前的食品包装
破旧房屋与藏品损坏
听琴记
搬家记
乘车记
戒烟记
情趣盎然话盆景
山水盆景
硬石组合山水盆景
藏石记
卖画记
拍卖会上遇旧藏
鉴宝之我见

七 乡愁无尽

丁香花又开
槐花飘香时
乡愁无尽
前门大街拆迁了
惜哉,仅存的过街楼
古文明与现代化的纠纷
推土机下的悲哀
泰安里小记
护城河·铁道·城墙(藏)
失落的梁家园与方壶斋


我们的老北京-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 作者介绍

李维基 字双仓,号倚槐居主,又号双卷庐主。生于北京,在琉璃厂畔的胡同中长大。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写作、书画及收藏。多年来在一些报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在1996年北京晚报和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故乡是北京”征文中获得优秀奖。 退休后更是笔耕不辍,于2007年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市文物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喜爱的春节庙会(灯会)”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首届”时代杯”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得散文优秀奖。曾于2004年出版《藏事纷纭录》,2009年出版《讲述老北京的故事》。

前  言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五十多年的建都史。她有大气磅礴、富丽堂皇的紫禁城及颐和园、北海等皇家园林,有散布于城内外,历经沧桑的大量寺庙琼宇和道观祭坛。有围棋盘般的大片大片纵横交错的胡同儿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儿。还有天桥儿、前门、钟鼓楼及什刹海等。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京城的广大市民,他们在此休闲娱乐、繁衍生息……这是沉甸甸的北京,是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人民大众的北京。看着不起眼儿的一座小院儿都可能承载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明。每一块砖瓦都有岁月古远的气息,仿佛上面弥漫着世纪的风云,飘荡着历史的清音……

我是在北京的胡同儿中听着那京腔京韵的各种叫卖声,吃着地道的京味儿小吃长大的。还在我穿着开裆裤蹒跚走路的时候,就整天在院儿里的各家串游;从撒尿和泥、放屁崩坑儿时起,就成天价在胡同儿里玩耍。长大了,娶妻生子、撑门户过日子了也仍然住在这生息与共的四合院儿和充满幽情的胡同儿里,让我怎能不对这里怀有深深的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北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变。几十年来,在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和危旧房改造中,老北京的城墙、牌楼、胡同儿、四合院儿及其他一些旧建筑是怀旧的人们已经或正在失去的梦。那些作为北京文化历史传承符号的标志性建筑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记载了北京城的历史,记录了北京人喜怒哀乐的胡同儿和四合院儿也成片地在推土机的轰鸣中灰飞烟灭。在日新月异的建设大潮中,留住文明,留住历史的呼喊是那么的无力,让人总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

每当我骑着自行车路过一个地方,发现这里正在拆迁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也经常在闲暇之时拿着照相机流连在瓦砾和废宇颓基、断壁残垣间,像一个“拾荒者”,努力搜寻着沧桑的碎片和生活中消失了的美好记忆。因为每一条胡同儿,每一座四合院儿,每一座老建筑,每一种地道的京味儿小吃等,都记载着不能忘却的城市记忆,牵动着我倾诉不尽的情思。

于是,为了这不能忘却的记忆,为了曾经美好温馨的老北京不埋没在岁月的风尘里,为了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以一个老北京人的视角,不揣浅陋地拿笔记述了这么多年在京城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这本小书里的一百多篇“手工文章”大都是不计工拙、一吐为快的情感抒发,其中的部分篇章曾在几家报刊发表。文字粗俗,谬误难免。在此成书之时,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李维基于京华宣南之双卷庐

2015年3月


免费在线读

我父亲是河北衡水县人,因家中贫寒,只念了四年私塾,于民国九年(1920年)16岁时由同乡介绍到京,在琉璃厂“海王邨”公园里西侧的“养拙斋”书铺学徒。掌柜的叫李同群,字雁宾,河北冀县人。父亲学徒期满后留在店中工作了两年,然后自己找房单干了。他名振生、字纯如,原来有一个字号叫“纯华阁”,是当时社会名流、书法家张朝墉题的字(见图)。但因为没有门脸儿房,有无字号无所谓。后来就干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叫“李纯如书店”。民国十五年(1926年)时,他在小沙土园南头儿路南处租了间房,与当时有些名气的裱画店“大树斋”在一个院儿。后来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时迁到了南新华街路西的安平里3号(现8号)。这个院儿是开“清秘阁”南纸店的周家的花园儿。院儿里的邻居中,卖古旧书的有三家、卖字画儿的有三家、卖古玩的有两家,卖碑帖的有一家,全是河北人。父亲还有两个师弟,一个叫张俊义,在万源夹道4号租房独立经营。另一个是孙殿起(耀卿)之弟孙华卿,在“海王邨”公园路西开了“荣华堂”书铺,后来在南新华街路西的便道上摆书摊儿。

父亲为人厚道老实,又好学,他收的书都是先自己看,然后再卖。他的书友、著名学者、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都说,父亲一辈子在同行中没跟人红过脸。他通过自己多年的磨练,眼力很好,精通版本目录学。他骑着一辆德国造的“蓝牌”自行车,在很宽的后架上带着书,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奔波于送书的路上。几十年来,通过古旧书,父亲结识了很多文人学者和社会名流,与其中的很多人

过从甚密,如符定一、李济深、章伯钧、张申府、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邓之诚、吕振羽、何其芳、向达、陆和九、汪慎生、冯至、陆宗达等。记得公私合营以前的20世纪50年代初,常到家中与父亲谈书、找书的人中,就有启功、阿英、余嘉锡等人。他们只要来琉璃厂,必到我家小坐。在其他胡同中居住的“文商”们的家中也同样常有名人光临,这是那时行业的特点。所以,浸润着泱泱中华文化的不仅是东、西琉璃厂,还包括上面提到的琉璃厂附近的这些胡同,它们同样留下过名人的足迹,一些院落中曾闪动着他们的身影。

在当年父亲骑车给一些文人学者家中送书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他给我讲的一件事。一次,父亲去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陈垣家中送书,他正在给几位学生讲课。其中有启功、余逊、柴德赓等人。这时陈垣示意家人给父亲搬来了一把椅子,让父亲也坐下听。从此,父亲知道了上课的时间,便经常在这个时候给陈垣送书,听他讲历史、讲国学。有一回父亲去早了,陈先生正在吃早点,是白米稀粥和油煎馒头片儿。据说每天早点都是如此。这么大的学者饮食真是一点儿都不讲究。在和陈垣的交往中,他还给父亲题写过一幅扇面,笔墨功力非常深厚。后来配上了扇骨,至今仍在家中完好地收藏着。

父亲在世时常和我念叨他当年做买卖时的故事。因我那时年轻,什么经、史、子、集,我根本不着耳朵听,差不多都忘了。只记得他和位于厂甸4号(当年此院共住五家,全是卖古旧书的)的“宝铭堂”掌柜李建吉(字书谦,冀县人)等人合伙买书之事。因我儿时父亲常带我去“宝铭堂”玩儿,所以印象较深。那次他们买的是京城著名藏书家李盛铎的一批藏书。后来我问父亲买的都是什么书,父亲说多为钞校本及明、清刊本。其中“汲古阁”毛氏钞本《九僧诗》,书很干净、品相很好。是“毛钞”之精品。这里说的毛氏是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更以编书、抄书、刻书名扬天下,时至今日,毛刻本已很少见,且价格不菲。

本文的前边讲到了,我们住的这个周家花园里,一共有九家都是在琉璃厂做生意的,单说前院儿西屋的白家,亦是卖古旧书的。公私合营后在“北京市中国书店”当收购员。他曾在京城著名藏书家关赓麟处买到了一部宋版《楚辞集注》。共8卷,书干净整齐、品相很好,又是全套的收藏近千年真是不易。当时轰动了古旧书业。据说此书买时很便宜,是因为主人已过世,后人不懂,后来“北京市中国书店”又给卖主送去了一些钱。这是一部海内孤品,价值连城,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此书现为国家图书馆收藏)我父亲是河北衡水县人,因家中贫寒,只念了四年私塾,于民国九年(1920年)16岁时由同乡介绍到京,在琉璃厂“海王邨”公园里西侧的“养拙斋”书铺学徒。掌柜的叫李同群,字雁宾,河北冀县人。父亲学徒期满后留在店中工作了两年,然后自己找房单干了。他名振生、字纯如,原来有一个字号叫“纯华阁”,是当时社会名流、书法家张朝墉题的字(见图)。但因为没有门脸儿房,有无字号无所谓。后来就干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叫“李纯如书店”。民国十五年(1926年)时,他在小沙土园南头儿路南处租了间房,与当时有些名气的裱画店“大树斋”在一个院儿。后来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时迁到了南新华街路西的安平里3号(现8号)。这个院儿是开“清秘阁”南纸店的周家的花园儿。院儿里的邻居中,卖古旧书的有三家、卖字画儿的有三家、卖古玩的有两家,卖碑帖的有一家,全是河北人。父亲还有两个师弟,一个叫张俊义,在万源夹道4号租房独立经营。另一个是孙殿起(耀卿)之弟孙华卿,在“海王邨”公园路西开了“荣华堂”书铺,后来在南新华街路西的便道上摆书摊儿。

父亲为人厚道老实,又好学,他收的书都是先自己看,然后再卖。他的书友、著名学者、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都说,父亲一辈子在同行中没跟人红过脸。他通过自己多年的磨练,眼力很好,精通版本目录学。他骑着一辆德国造的“蓝牌”自行车,在很宽的后架上带着书,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奔波于送书的路上。几十年来,通过古旧书,父亲结识了很多文人学者和社会名流,与其中的很多人过从甚密,如符定一、李济深、章伯钧、张申府、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邓之诚、吕振羽、何其芳、向达、陆和九、汪慎生、冯至、陆宗达等。记得公私合营以前的20世纪50年代初,常到家中与父亲谈书、找书的人中,就有启功、阿英、余嘉锡等人。他们只要来琉璃厂,必到我家小坐。在其他胡同中居住的“文商”们的家中也同样常有名人光临,这是那时行业的特点。所以,浸润着泱泱中华文化的不仅是东、西琉璃厂,还包括上面提到的琉璃厂附近的这些胡同,它们同样留下过名人的足迹,一些院落中曾闪动着他们的身影。

在当年父亲骑车给一些文人学者家中送书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他给我讲的一件事。一次,父亲去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陈垣家中送书,他正在给几位学生讲课。其中有启功、余逊、柴德赓等人。这时陈垣示意家人给父亲搬来了一把椅子,让父亲也坐下听。从此,父亲知道了上课的时间,便经常在这个时候给陈垣送书,听他讲历史、讲国学。有一回父亲去早了,陈先生正在吃早点,是白米稀粥和油煎馒头片儿。据说每天早点都是如此。这么大的学者饮食真是一点儿都不讲究。在和陈垣的交往中,他还给父亲题写过一幅扇面,笔墨功力非常深厚。后来配上了扇骨,至今仍在家中完好地收藏着。

父亲在世时常和我念叨他当年做买卖时的故事。因我那时年轻,什么经、史、子、集,我根本不着耳朵听,差不多都忘了。只记得他和位于厂甸4号(当年此院共住五家,全是卖古旧书的)的“宝铭堂”掌柜李建吉(字书谦,冀县人)等人合伙买书之事。因我儿时父亲常带我去“宝铭堂”玩儿,所以印象较深。那次他们买的是京城著名藏书家李盛铎的一批藏书。后来我问父亲买的都是什么书,父亲说多为钞校本及明、清刊本。其中“汲古阁”毛氏钞本《九僧诗》,书很干净、品相很好。是“毛钞”之精品。这里说的毛氏是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更以编书、抄书、刻书名扬天下,时至今日,毛刻本已很少见,且价格不菲。

本文的前边讲到了,我们住的这个周家花园里,一共有九家都是在琉璃厂做生意的,单说前院儿西屋的白家,亦是卖古旧书的。公私合营后在“北京市中国书店”当收购员。他曾在京城著名藏书家关赓麟处买到了一部宋版《楚辞集注》。共8卷,书干净整齐、品相很好,又是全套的收藏近千年真是不易。当时轰动了古旧书业。据说此书买时很便宜,是因为主人已过世,后人不懂,后来“北京市中国书店”又给卖主送去了一些钱。这是一部海内孤品,价值连城,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此书现为国家图书馆收藏)

我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的,住家在椿树地区,与八大胡同隔街相望(南新华街)。我记事儿的时候北京已经解放了。初中是在韩家潭(韩家胡同)的95中学上的。这所学校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其旧址即是一家四合院式的妓院,名曰“名花院”,其规模在平房式的妓院中是比较大的。在清康熙年间,这里是李渔的芥子园。而比这里还要气派的一家妓院就是它西侧的“美仙院”,也曾是芥子园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封闭全市的妓院时,这里曾是集中妓女学习改造的临时教养所。20世纪50年代,宣武区图书馆占用此地。因我们学校就在隔壁,所以班上的同学几乎每人都有一个借书证或阅览证。我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去宽敞的阅览室浏览报刊。这是一个有着两扇朱红大门的座北朝南的三进院落,青砖灰瓦、古朴幽雅的房屋和花园般的庭院里种着几棵高大梧桐树,使人多少能够领略几分它往日的繁华与风采。据说,美仙院是个南方班子,一水儿的江南妙龄女美若天仙,故此得名。当年韩家潭有二十多家一等妓院,像燕春楼、金凤楼、满春院、庆元春等,而美仙院以姑娘美、环境美最出名,位列这些妓院之首。

时过境迁,宣武区图书馆于20世纪70年代迁到了教子胡同。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非常熟悉的东西在你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你全然不知,可一旦你发现时会感到很惊讶。我自打从95中学毕业后,几十年间很少去韩家潭,也不怎么从那里走,虽然住家就在附近。那一天我与几位同学旧地重游,想到母校去看看,却首先发现那座保存非常完好的庭院式妓院——美仙院,自从宣武区图书馆搬走后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有建筑早就推平,几经变更,在院中盖起了一栋四层楼房,树木早被砍伐了,门口儿砌起了一道灰色围墙,铁栅栏大门,西侧还开了一个有大玻璃门窗的铺子,却并不营业,也不挂牌匾,连门牌号儿都没有。从此路过的行人绝不会知道它从前的模样,也绝不会晓得它曾经的“风光”。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萋萋芳草,吹开了似锦繁花也吹醒了萌发的万木。榆树也不甘寂寞,悄悄地钻出了嫩绿的榆钱儿。

榆钱儿是榆树在未生出叶子之前先长出来的呈圆形、小且薄的翅果,其中间是籽儿,像小钱币似的,因此得名。那众多的小榆钱儿一串串地生长在枝条上,在清风中颤动摇摆,成了春天里独特的景致。北京人把榆钱的后面加个儿化音便成了“榆钱儿”。

榆钱儿的学名叫榆仁、榆荚,其实是榆树的果实也是种子。它在树上成熟的时候就干枯了,变成了黄白色,随风飘落。不久就可以在路边、墙根儿等处看到新长出的小榆树苗儿,很容易成活。

榆钱儿生吃口感很好,香嫩脆软,十分可口儿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还是吉祥语“余钱”的谐音,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吃榆钱儿的习俗古已有之,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喝了榆钱儿粥后,写出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榆树在京城很普遍,许多地方都有种植,而且不乏百年以上的老树。京城还有不少地名是以榆树命名的,像榆树大院、榆树巷、榆钱胡同、双榆树等。

我家曾住过的院儿里有两棵高大挺秀的榆树。记得儿时每当春天的时候,树上便结满了榆钱儿,我就和小伙伴儿们拿着长长的竹竿儿够树上的榆钱儿吃,把枝条儿上的榆钱儿用手捋下来装满了衣兜儿……

妈妈每年都会给我和爸爸用榆钱儿做几顿饭食,除了用榆钱儿蒸窝头、熬粥外,吃的次数最多的便是“拿糕”。

“拿糕”是那会儿老太太们的叫法儿,就是将玉米面掺上榆钱儿,放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放在蒸锅里的屉布上蒸,熟后盛入碗中,调以盐蒜汁儿,口感极佳、风味儿独特。

此外,我家还吃过“榆皮面”,即用榆树皮磨成的面。那年妈妈不知在哪儿淘换来了点儿榆皮面,烙了一次饼,吃了两顿面条儿。我见妈妈将白面和榆皮面分别用水和好,把两块面团分上、下摞在一起,擀好,切出的面条儿是白和浅褐色两种颜色,非常好看。吃起来真是“旱地的香瓜儿——另一种味儿”,非常地道!

从榆钱儿在树上生出来的早春天气,到成熟后飘落在地的暮春时节,短短几十天“匆匆春又归去”。千枝吐蕊的大好春色不能永驻人间,看着繁花已尽、榆钱遍地、柳絮飞雪,怎不令人伤感。“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该是多么幸福的事。谁不向往美好的生活!但芳菲已尽,“长恨春归无觅处”,所以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了不少伤春、饯春的诗词。有一首清代词人王鹏运的《点绛唇· 饯春》,我以为是同类作品中写得较好的。我的朋友、著名书画家郭子绪先生用草书为我书写了这首词,早已装裱成轴儿,一直挂在书房里:“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