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玉稻筱麦坊米 2017-01-22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很多读者想知道周伯通怎么死的,这在三部曲中并没有提及,反倒是在金大侠的另一部著作当中,得到了侧面的阐述,这部书就是《倚天屠龙记》。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周伯通画像

书里面有这样意思的一段表述,是周芷若所说,她说她的师父灭绝师太曾经听过郭襄祖师谈过,周伯通仍旧是顽皮率真,最后他和瑛姑一泯前嫌,隐居在幽深静美的百花谷处,岁终而亡。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位瑛姑是何许人也,她本是大理段正淳的爱妃瑛妃,姓刘。年纪轻轻跟了段王爷,段王爷练武功成痴,经常三个月半年的闭关修炼,瑛妃虽是半老徐娘但却有一个女人的正常需要,段王爷练功使她独守空房多年,只盼得花白了头发。这时候老顽童周伯通出现了,他经常陪同瑛姑练武术,他的性格又率真诙谐,经常能给瑛姑无聊的生活带去欢乐,一来二去,两人有了肌肤之亲。瑛姑怀了周伯通的孩子,可是老顽童却跑掉了,因为怀孕,段皇爷本来想将瑛姑许配周伯通,可是周伯通却拒不接受。瑛姑独自生下孩子却不幸被裘千仞打伤,段正淳因为顾忌比武加之孩子是自己的耻辱而拒不施救,眼睁睁看见孩子惨死。孩子死后,瑛姑受不了打击遁入黑沼,养了两只灵狐为伴。段王爷也因为自责遁入空门,周伯通一直到《神雕侠侣》即将结束,第二次华山论剑才得到了瑛姑和段王爷--当时应该叫一灯大师的原谅。

相信看到这些分析,大家也应该知道周伯通怎么死的了,最后与心爱之人归隐山林,岁终而逝。这难道不是老顽童一辈子最大的幸运么。

周伯通和瑛姑的爱情故事

周伯通是大家熟知的人物,幽默诙谐,那么周伯通和瑛姑是什么关系呢?周伯通在小说里是叫做“老顽童”,他的性格纯真简单,处事率性直接,从来不理人情世故,也不在乎礼法。和周围的人还经常喜欢搞一点小孩子一样的恶作剧,因而得名。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神雕侠侣中周伯通与瑛姑

有的人认为,在金大侠的笔下,周老顽童的存在带着三分禅意,因为平常心,纯真直接,困睡饿吃是修行的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周老顽童由于自己的性格更加接近禅境。他喜欢他喜欢的人,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可是这禅境只有三分,因为到了适当的年纪,认识了自己喜欢的人,就应该承担义务。周老顽童没有这么做,从某个角度说他逃避了他应该自己的责任心。

瑛姑本姓刘,是大理国王的爱妃,她就是周伯通逃避的那个人。只因段王爷沉迷武功,经常几个月或是半年一年的闭关修炼,正值好年华的瑛姑独守空房,空虚难耐,偏这时候出现了周伯通,他的出现使瑛姑心动,两个人有了肌肤之亲。瑛姑也怀上了孩子,但是周伯通走了。他躲了这个女人许多年,瑛姑生下的孩子不幸遇难,悲痛之下她离开了段王爷。带着怨恨来到了黑沼,潜心修炼武功,并且驯化了两只灵狐,每天和她做伴。

一直到小说的最后,周伯通和瑛姑才冰释前嫌,他们的关系经历了朋友—爱人—仇人—亲人,这样的瓜葛也造就了武林中另一段不那么正统的爱情传说。

周伯通的形象意义是什么

周伯通是小说里的一个虚幻人物,是虚构出来的。他的性格是困了睡,饥了吃。心性简单,不同于世俗的人物,周伯通处事的态度接近于孩童般,同时因为他喜欢做小小的恶作剧,所以被人称作“老顽童”。周伯通的形象意义,大抵是六分禅,四分痴。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新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剧照

先说周伯通形象意义的六分禅,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文人对于佛教看,特别是禅意的追求自古有之。金庸先生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此类的影响。禅意中,平常心最是难得,如果每件事都能保持自己的本意,不曲意逢迎,不随波逐流,能够以此状态行日常事,绝对是参禅的人们的追求。周伯通恰恰做到这点,他不仅仅随意而且随心,真挚简单的像个孩童,而越是左右手互博这种复杂的技艺,心性越简单的人越容易掌握,复杂的人如黄蓉李莫愁反而无法分心。

再说周伯通形象意义的四分痴。这四分痴,既是指他对于武学的终生痴迷,潜心研究,也表明了周伯通并不是一个出离尘世的仙人,因为佛学里“痴”便是一戒。同时周伯通的痴表现在性格的不成熟上,也能解释为痴傻。一个人的生理到了相应的年龄,心理仍旧停留在儿童时期的状态,拒绝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便是与痴傻无异了。

说了这么多,周伯通的形象意义,就是因为作者对于整篇著作的情节把握,不单单要有紧张的情节,也应该出现诙谐幽默的部分,使读者读来错落有致,不失为大家之作。

周伯通左右互博是怎么学会的

周伯通左右互搏之术,是他自己独创的,在小说中,周伯通被黄老邪困在桃花岛,自己无法又无法逃脱,所以在这十多年间,他百无聊赖,最初的想法是创造出一个能与自己打斗取乐的“玩伴”,因为性格原因,这一套武术最早并不是开发用于争斗,而是单纯的像孩子无聊时候的小打小闹。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剧照

周伯通的所谓左右互博是指左手右手能在同时使出不同武功里的不同招式,这一独创最初使周伯通欣喜的度过了一段时光,然后他逐渐发现,这个秘术可以用于对战,如果在对战中向对手使出此等招式,对手完全无法预料自己的下一招会是什么样的招式,大大增加了胜算。有的人认为,正是这样的左右互搏,使周伯通最终战胜了黄老邪,逃出了桃花岛。

实际上左右互搏之术锻炼的是我们的脑细胞,我国的往往都只是注重左脑的训练,却把右脑忘记了。右脑的作用主要是理解东西,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意识地开发右脑,使左右脑同样发展,那么我们的人生注定就与原来有很大不同。

现代科技有一种叫做裸眼3D的技术,就模仿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使左右脑得到了同等的锻炼机会,极大地开发了使用者的智力。其理论就是人在识别裸眼3D图像的时候左右脑在同时运转,将双眼采集的图像合二为一。

可见,虽然只是文人墨客异想天开的神来一笔,实则有理有据,周伯通左右互搏术与现代科技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老顽童周伯通武功怎么样

周伯通是小说里虚构的人物,历史上的周伯通只是王重阳的资助者。所以要说周伯通武功,我们只能就小说来分析了。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新神雕侠侣中的周伯通

首先周伯通是全真派的,他的师兄是王老道,那么他应该是首先掌握了全真派的内功修炼之法。小说里写道,周伯通带了《九阴真经》去桃花岛,结果被西毒骗了上卷的内容,而且因为打不过西毒,他被困住了。这一呆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他不仅潜心研究,而且别开天地。他研究了两门非常符合他个性的绝技。一个是空明拳,另外一个左右手互博。

先说空明拳,空明拳结合了道教的理念,把道教修炼的理论运用在拳法上,讲的是至柔。据说空明拳的原理是这样的:天下最能随势就势的就是水了,可是水滴石穿,水攻击强硬的东西没有不胜利的,像西毒,郭靖练的都是至刚至强大的武功,相比较起来仿佛是难以取胜的但是如果用作壁上观的心态去看待与他们的比试,心里清净明亮,招数随行就市,这又是不难的了。

说道左右手互博术,其实是周老顽童打发时间所创的,玩着玩着,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项技能。因为左右手同时使出不同的武功本来就需要非常深厚的武功底子,这是一般普通练武之人所不具备的,而同时想出两个招式来应敌又是一般人的思维所达不到的。所以堪称绝技。周老顽童还会《九阴真经》,这是在教人武功的时候下意识学进身体里的。

周伯通武功非常精湛,是非常厉害的武功大家。

老顽童周伯通生平简介

周伯通是金庸著作里非常受人喜爱的角色之一,他诙谐幽默,凡事都是率性而为,而且对事情处理简单不造作,但同时也不研究人情世故,情感直接纯真,像一个几岁的孩子。同时他又像孩子一样的不拘礼法,吵闹着要和郭靖结拜。还时不时的给人们来点恶作剧,小小的整蛊一下他身边的人们,使人们对他简直又爱又恨。所以老顽童周伯通这个名字就被叫开了。

老顽童周伯通怎么死的?

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剧照

历史上的周伯通,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他是北宋时候的山东人,是全真七子中五个人的同乡,当时在山东传道的王重阳收留了他们五个徒弟,回到山东之后,周伯通感于王重阳对道教的虔诚,以及传教的艰辛,出资赞助王重阳为他修建了“金莲堂”。这也是马钰的妻子孙富春后改名孙不二出家的道观。

可见,老顽童周伯通只是金庸笔下一个调剂小说节奏的人物,他亦庄亦谐,武功绝顶,同时性格率真,不随波逐流,也不趋炎附势,喜欢做自己想做之事。有人说他是表现了金先生的一种愿望,就像是一位参禅的高人一样,困睡饿吃完全不受礼数影响,同时又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同时,他也体现了自己性格的缺陷之处——完全逃避责任,不能尽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

而实际现实中,老顽童周伯通却是一位性格与之大相径庭的宗教支持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