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马云钦点“皇太子”!长的像范伟却和林志玲闹绯闻,上位速度简直开挂。。 原创 2016-10-18 肉肉 创日报 创日报 chuangribao 大部分人是不思考的,但你不该这样。 创日报:发现思考的价值,戳破世界的真相
每隔半年多, 高德和百度地图就要“撕”一回, 上周末,这俩地图应用又掐起来了。 ▼ 双方的脚本紧紧围绕“谁才是第一地图应用”这一主题,来回肉搏了五个回合,也没撕出个所以然。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用嘴在证明“谁的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多、谁的用户和流量高”的口水仗,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争论起来也没多大意义。 相对而言, 创哥更关心这一次引发事件导火索的关键人物 阿里巴巴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这个一言不合就挑起战争的“心机”boy~ ▼ (哈哈,这憨厚的模样,像不像精英版范伟啊~) 曾有江湖传言说 他就是阿里“太子” 此人在阿里那是相当得宠,不论是年龄还是经验,他都被公认为是阿里未来掌门人最佳人选。 但这个俞永福既不是十八罗汉,也不是阿里系老员工,2014年6月,他带着被收购的UC优视作为董事长兼CEO,加入阿里战队后,成为了马云最新的一名搭档,虽然是空降兵,但投奔阿里后仿佛一路开了挂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样的权利是什么级别和概念呢?额,在阿里几乎是孤例。 ▼ 在阿里历史上,好像从来没有哪个事业群是由空降兵执掌,并购完后还把其他并购资产交给同样处于被并购角色的俞永福。甚至更夸张的是,为阿里集团贡献了60%收入的阿里妈妈也由这名非阿里出身的人来操盘。 就等于说 马云差不多将整个上市公司的收银台交给了他。 俞永福什么来头,今天创哥就蹭着热点扒一扒这个开了挂的职场老兵,搬好小板凳创哥开讲啦。 职场第一春:3年坐上联想最年轻副总裁余永福的职场有三春,第一春是先从投资人做起,虽说谁都不是天生的将军,不过这家伙智商情商双高,竟然在3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联想副总裁。 2001年,俞永福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后,南下深圳闯荡,先是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3年后又以创业的身份加入联想刚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 ▼ 一个月出差20天,5年看500个项目 好像喝了500瓶创业浓缩液 这个时候的他很拼,一个月出差20天,5年看了500个项目,每次一谈判就是十几天,这几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一次次与企业、政府的利益分配中平衡,斡旋,解决问题。他说自己在这几年里好像喝了500瓶创业浓缩液。 后来由于工作卖命又业绩好,2006年就担任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做投资人什么的,不仅让他学会了与各种人精打交道,也把自己磨练成了人精,磨练出了极强的行业洞察力和果敢判断力。 俞永福的职场风格稳健,坚毅、勇敢、好斗、功利,像极了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联想人。有人说他是40岁以下最像柳传志的人。 不过俞永福内心却不想总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他很希望有朝一日亲自体验驾驶的感觉。 ▼ 不想像投资人一样坐在副驾驶 想真正上路当老司机 正好当时俞永福很看好移动互联网,正帮助UC优视的两位创始人梁捷和何小鹏争取100万美元的投资。但最后,这项投资在决策会议上以一票的差距失败了。
职场第二春:加入UC,亲自从头干起刚入职的UC,只有17个员工,好几个月都要借钱发工资,差点活不下去,俞永福加入进来后,开始二次创业,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手机浏览器。 ▼ 小米创始人雷军是俞永福的圈中好友,也是UC的天使投资人, 雷军曾对俞永福有过这样一个评价 “刘备式管理者”。 对于这个评价,俞永福表示认同,他的解释是:没有一个创业者能成为超人,而且市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你摸索,因为试错的成本太高,稍不小心就出局了。所以完善创业者的能力其实是完善团队的能力,选择当曹操式还是刘备式的“大哥”,这很重要,我选择当“刘备式”,擅长团结各方面有能力的同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业团队。 俞永福很快把自己 修炼成了一个整合高手。 2007年,俞永福曾不惜用自己的股份,拍着桌子与UC董事会对赌,收购一家叫做“天网”的公司,并明确表示收购的核心是他们的创始人朱顺炎。 结果朱顺炎到位以后,果然非常快速地帮助UC建立了市场推广体系,并为UC浏览器早期用户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光是推广体系,俞永福一上任,就开启了持续15个月的团队扩充运动,陆续收购了十几家大大小小渠道类、工具类的公司,UC的游戏业务九游、阅读业务书旗小说,发行业务PP助手均来自并购整合。 大大小小的并购与整合,使UC估值一路上涨,第二年被资本抢着投资,很快就拿到了1000万美元投资。这轮融资投资人甚至都没来得及见梁捷和何小鹏,和俞永福谈妥之后,直接就投了,这也标志着俞永福几乎成了UC的绝对控制人。 有人评论说,UC活到今日,很难说是产品做的多成功,俞永福在中间的收购、运营、整合的能力功不可没。 ▼ UCWEB的团队何小鹏(左)、俞永福(中)、梁捷(右) 对外整合能力强 对内带队伍、做执行能力也强 联想系出身的俞永福把柳传志身上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琢磨的淋漓尽致。 俞永福平常在工作中,最擅长的就是抓要点、做执行。如果同时在五个会议室举行五场会议,俞永福就算每个会议只参加五分钟,也能拿出其他人讨论几小时方得的解决方案。 ▼ 俞永福自己讲过一段他与柳传志的一次开会的经历。那次开会,大家的话题扯得越来越远,这时,柳传志让大家把讨论这件事的目的写在黑板上,很快,会议就取得统一意见。俞永福的小结是:做其它事情也要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这样,首先要把目标问题搞明白。 他喜欢别人叫他班长,不喜欢别人叫他职业经理人,在他的管理下,公司的业务模式、管理、团队建设和资本运作开始四条腿走路,三年里竟然取得了超过100倍的业务成长。 职场第三春:并入阿里 走上人生巅峰一位熟识俞永福的朋友说:在人生中很多次重要的转型中,俞永福考虑最多的往往不是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梦想什么,而是什么能带来最大的回报。“ 对于UC,俞永福从不关并购之门,互联网里有意愿合作的企业他都见了一圈,但他都没有心动,直到2014年马云抛出了橄榄枝,给足了诚意。 ▼ 不仅答应给股票,还开出了43.5亿美元互联网历史最高收购价,并为UC规划了一个清晰未来,这才让俞永福动了心,最后团队终于结束了八年抗战,全资并入阿里。 出任CEO,成为阿里合伙人, 俞永福的事业走上了另一巅峰。 他继续被任命为UC优视CEO、还有高德地图CEO、阿里移动事业群的组长、阿里妈妈总裁。 马云想让他以超高的整合能力,完成一次UC、高德等这些并购案的整合,他自己也身在其中,既是整合者,也是被整合者。 ▼ 入职阿里后身累、心累、脑累 但咬着牙也要上 谈起万米高空起飞后的创业感受,俞永福说入职阿里的状态是身累、心累、脑累,但“咬着后槽牙我也得上,能经营几百上千亿的生意,没几个人有这样的机会。” 天空中的大雁是跟着头雁走,俞觉得自己是那只头雁,他歇了所有人都歇了,他忙着所有人都忙着。如果不想看到所有人迷失自我,他第一个不能丧失战斗热情。 ▼ (俞永福没时间游泳了,身体胖了很多,患上了过劳肥) “俞永福身上具有不可多得创业者精神,有着成熟敏锐的商业判断,行动雷厉风行,同时知人善任,带起了一支支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强的团队。”这是阿里合伙人委员会对他的评价。 40岁的俞永福,不论是年龄还是能力,几乎满足了阿里对未来“储君”的所有想象。有可能这外姓人的身份,还帮了他。很简单,举个不是完全恰当的例子,在一家银行,开了三个窗口,三个窗口都排满了人,当第四个窗口打开的时候,是谁最先站过去?很显然是那些排在队伍最后面的人。因为他们足够机警,总是在观察周围的环境。他们不在前排,没有那么多诱惑,没有那么多束缚,他们就站在边缘,随时可以灵活改变。更何况是在人生最有积累的40岁,改变的机会也更低。 不过,这位职场老司机的登顶之路,还面临着层层障碍,即使是按照马云退休宣言中的划定的年龄范围,至少可以拉出彭蕾、姜鹏、张勇等十来个罗汉同台竞技,最终答案揭晓前,大家机会仍是均等的。 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 希望大家未来都能找到 开挂的职场打开方式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艾问,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
阅读 精选留言 关注该公众号 |
|
来自: 昵称29970227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