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道幽幽碧水清清的云水谣

 shhg子夜 2017-01-22
    从厦门到南靖土楼乘坐旅游大巴单程约2.5个小时,计划在一天内要游览A、B二条线,时间是非常的赶,离开A线景区最后一个景点塔下村,半个小时车程,我们赶到了B线的云水谣景区,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云水谣景区的旅游看点是二座土楼一条古道,从怀远楼走到和贵楼,沿着一条幽幽的千年古道,顺着碧水清清的溪水步行约1.5公里,就走完全程。

 
   我们的大巴直接开到最里面的怀远楼停车场,节约了不少时间,大家急匆匆的往怀远楼赶去。
 
 
   云水谣的怀远楼在土楼中被称为“最精美的土楼”,就在于它的外部形象美、内部空间美、整体环境美。怀远楼建于1909年,至今保存完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你看土楼下面的墙基有三米多高,用硕大河卵石和三合土垒筑而成,楼墙虽然只是普通夯土墙,但是夯筑技术炉火纯青,历经近百年的风雨侵袭,至今一片光滑,几乎没有剥落,让你感觉到时间只是从墙上轻轻划过,而没有留下痕迹。另外,你看怀远楼的屋顶出檐有三米长,可能是保护土楼墙体免雨淋,长长的屋檐与高大的土楼比例协调非常匀称
 
 
    大门上“怀远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怀远”有二层意思,一是胸怀远大理想,二是怀念远方亲人。大门二旁的对联怀以德敦以人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从这幅对联中可以看出怀远楼人家重视以德育人,要求子孙有远大理想,读好书,做好人。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通廊二侧门上,有“宝田“”玉树”四个字,“宝田”,意思是田地最为宝贵,告诫子孙要保护和爱惜田地。

 
    “玉树”,是说自然环境的美好,要子孙保护好树木,保持好生态平衡。你看“简”氏祖上早就有了要珍惜土地、保护好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直对着大门的是“楼中楼”的内环《诗礼庭》,诗礼庭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大门上书“诗礼庭”三字两侧对联:“诗书教子诒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从对联中看出“诗礼庭”在以前是族人私塾讲学之处,土楼族人子弟在此学习读书。


    走进诗礼庭,跨过小天井,迎面就是上厅主体建筑“斯是室”。


        堂上的横匾上刻着苍劲有力的金字“斯是室”,令人想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这里是族人子弟读书之处。

 
   “斯是室”侧门上有“助我义师”匾额,这是1926年国民革命军总指挥何应钦题写给“简”氏家族的,当时北伐军被漳州军阀围困,简姓家族势力比较强,帮助何应钦解围,何应钦就得救后欣然题词赠匾。
 

    怀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楼高4层,楼内直径33米,每层34个房间,共136间房,是简姓家庭住宅,云水谣全村都姓“简”。
 
 
    怀远楼的木制楼道采光很好,里面楼层的房檐出翘也很长,南方雨水多,保护木质的楼板防雨淋。
 
 
    离开怀远楼,我们踩着由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沿着小溪一路走去。

 
    路边用石鼓垒砌的路标,有点特色。

 
       溪水渐宽,云水谣的美,美在溪水,溪水是云水谣古道的灵魂。汩汩流淌的小溪沿着古道蜿蜒而行,溪水清沏而幽静。

 
    从怀远楼一路走过去,古道沿途榕树众多,树龄多有百年以上,苍老而古朴。

 
    云水谣,原名长教,2005年底,由台盟原中央主席张克辉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取景。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将长教村十余公里长的鹅卵石古道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这条古道连接龙岩至漳州沿海地区,也是古代闽西南地区的一条主要通道。

 
     一路走走拍拍,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云水谣的中心地带——大水车附近。 
 
 
    云水谣的大水车,很多人知道,是云水谣的名片。闽南地区冬天的太阳落山晚,我到达这里已经是下午四点五十分了,黄昏前的太阳余辉,照耀小溪对面的一组建筑,美轮美奂,那高大水车轮和黑黄相间的土楼倒影轻轻摇曳;长长的石墩桥划水而过,桥上水面如镜,桥下白练如织。
 

    云水谣的美,美在榕树。榕树是云水谣古道的象征。古道旁、溪岸边,由十几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亭亭如盖,蔚为壮观。

 
    云水谣古道的榕树、溪水、建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构成了闽南山村绝美独特而又回味悠长的风情。
 
    十二月份是旅游淡季,据说大水车附近是旅游旺季时客人如云的地方,这个季节,这个茶室显得冷冷清清了。

 
    土楼红美人也是一个茶室,旅游淡季关门,它的临水边就是大水车。

 
    闽南地区的人爱喝茶,临溪旁放置了不少竹椅与茶桌,在夏天的榕树下,喝喝功夫茶,那是很意的一件事。当地产铁观音、红美人、金骏眉等茶叶,红美人和金骏眉都是红茶,属于武夷山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

 
    云水谣的风景确实不错,很想留下来住一个晚上,体验一下闽南山区的乡村味道,我们的景区讲解员就是云水谣土生土长“简”姓客家人,她姐家开着客栈与餐饮,地理位置也不错,就在大水车后面的山坡旁。

 
    小桥旁的这棵老榕树据说被尊为“八闽第一榕”,树干上的气根苍朴,但是老树“年事已高”,老了,与人一样,上面的树叶已经掉了不少。

 
    张克辉的“云水谣”题字,一部电影火了一个村落,一个“谎言”造就了一个极大的旅游景区,不管咋样,它的文化底蕴、灵山碧水的存在,它的神秘与苍茫、幽古与神奇的感觉,注定它迟早要爆发的。

 
    “土楼会所”,一个土洋结合的名字,进去看了一下,是个客栈与餐饮的地方,在这个旅游淡季里,客房已经订满,生意的确不错。

 
    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云水谣的商业气氛不浓,村民朴实无华,你不管去哪一家卖茶叶的小铺,主人都会给你泡上一壶功夫茶,你喝完茶不买没关系,拍拍屁股走人,老板绝对不会拉着你不放的。
 
 
     路旁一座小小的四角土楼窗框也已拆除,估计已经没有人家居住。

 
    溪水的拐弯处,水很浅,是个戏水的好地方,在旅游旺季很定是人满为患。

 
    沿着古道漫步一个多小时,一路的鹅卵石,一路的美景,一路的清澈溪水。

 
    云水谣的美,美在建筑,建筑是云水谣古道的形象。它不单单有土楼,还有散布在小溪旁的错落有致、造型别致的众多民居小屋,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路的紧赶,到“和贵楼”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二十分,远看和贵楼,厚重的外墙有二条从上到下的裂缝。

 
    和贵楼,顾名思义,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和贵楼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据介绍它是建在沼泽地上,土楼的主人也是“简”氏,在清雍正年间花了一万五千多两银子,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建造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和贵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纳入“世遗文化遗产名录”。


    和贵楼文字介绍。 

 
    和贵楼楼高5层,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东西南北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层楼,由于天色已晚,光线不行了,马马虎虎的拍了云水谣最后一张照片  
    云水谣古镇是一个幽古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人发呆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来旅游的地方,是一个来了还想来的地方。踏入古镇,那幽长的千年古道、成群的百年老榕树、神奇的土楼群,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宁静超然的感觉。 由于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游览时间,不能深入到古道旁的小岔道里去寻觅藏在深处的景物,也没有时间稍微的停顿一下,看的再仔细点,留下点遗憾吧!云水谣这个美丽的名字,这个美到极致的古镇,值得我有机会再次去看看。

                                                顾志晔
                                             2017年元月22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