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八成行车记录仪不合格 再陷质量危机

 荷叶3638 2017-01-22

[ZOL汽车电子]近日,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流通领域汽车配件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结果显示,行车记录仪产品的不合格率高达76%。

近八成行车记录仪不合格 再陷质量危机

据公告,此次抽检的行车记录仪产品共100个批次,不合格指标项有76个批次,不合格率为76%。不合格指标项主要分布在辐射骚扰场强、标志和说明书等方面。检查的品牌涵盖了多个畅销品牌,如360、任我游、凌度等。

公告指出,辐射骚扰场强是衡量行车记录仪等车载电子产品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行车记录仪的功能日趋丰富,对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要求变大,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其他车载电子设备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影响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近八成行车记录仪不合格 再陷质量危机近八成行车记录仪不合格 再陷质量危机

抽查结果

许多读者的第一反应是:为这么多产品质量不合格?

这其中的原因有方方面面,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2016年行车记录仪全年销量达到1500万台,然而就是这个每年有几十亿市场规模的行业,却连产品最基本的标准、规范都没有。没有产品标准,导致记录仪品牌如雨后春笋一样多了起来,行业内代工多、贴牌多,山寨产品占领半边天,倒逼一些正经做产品的企业倒闭,拉低了整体的行业水平。

应该怎么做

目前消费者在选购记录仪过程中,尽量选择正规的大品牌,质量有所保障,让那些山寨杂牌被市场自然淘汰;国家未来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来规范产品质量及行业秩序,提高厂商的入门门槛,打击贴牌、山寨产品;在记录仪行业内,大品牌要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不要降低产品标准打价格战,不要与山寨大军同流合污,要引领行业向前进,净化掉行业内的害群之马。

近八成行车记录仪不合格 再陷质量危机

不能再等了

均价几百块的行车记录仪,安装后能够预防碰瓷,它给驾乘人员带来的心安是几百块钱比不了的,如同给爱车上了第二份“保险”。记录仪功能单一,但却非常重要,如果购买到劣质产品,关键时刻掉链子,这让消费者的损失就无法衡量了。所以政府要尽快的出台相关标准,来保障产品的质量。跟传统的家电相比,行车记录仪的使用环境更加极端,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所以这也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这件事到此为止了吗?

此次抽查的结果不是最终的结果,需要的是最终的处理措施,是能够对行业有长期指导性的措施。而不是总强调让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这确实是难为人,毕竟消费者不是专家!还有相关部门要有强制措施重拳出击,在销售环节予以截流,让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全是合格品!

推荐相关阅读:

《后装车机“穷”则思变 吐槽后能否逆袭》

《满满的血泪史 行车记录仪你可长点心吧》

《10块钱开奔驰 盘点2016兴起的出行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