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指挥排练札记》已经是我第五次担任朴老专著的责编了,对于编辑与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缘分,也平添了一种感情,更多了一种我对朴老多年来孜孜以求,笔耕不辍的事业追求的敬仰。这五部著作几乎都是在他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位置退下来前后创作的,而且是不同内容,不同题材,不同体例,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五部著作。 中央民族乐团名家名曲音乐会排练现场 《中华颂》交响合唱总谱 《中华颂》是朴老与台湾著名词作家谭峙军先生合作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包括一册“合唱与钢琴谱”,一册“民族管弦乐总谱”,一册“交响乐总谱”,实际上是一套三册图书。成为一部歌颂中华民族,促进两岸统一的大型声乐作品。 《在草原上——朴东生民乐独奏作品精选》封面 《在草原上——朴东生民乐独奏作品精选》在朴老民乐生涯六十余年创作的众多作品中,精选了包括“二胡与乐队”、“板胡与乐队”、“扬琴独奏”、“唢呐协奏”等八部作品,并配有两张CD示范光盘,成为民乐教学的示范曲目。 《中国民族管弦乐实用配器手册》封面 《中国民族管弦乐实用配器手册》是一部历经五十余年的坎坷、磨难、反复、积累而成的厚重的民乐音乐理论著作,按照民族乐器分类法,此书采用五个章节的结构布局,分为“吹管乐声部及其组合”、“弹拨乐声部及其组合”、“打击乐声部及其组合”、“拉弦乐声部及其组合”以及“跨声部交叉组合及其他”。详细地解读了民族管弦乐队的编配特点、风格特色、声部组合以及各种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作曲家们以西洋配器法按图索骥,却在民族管弦乐队使用中效果不佳的问题。虽不能说此书填补空白,但确是院校教学与院团作曲家们不可或缺的实用教材。 《指挥入门》封面 《指挥入门》是朴老在原有出版物基础上再次修订改版的普及性读物。说是修订,实为新的创作,因为全书内容早已是面目皆非。朴老在“后记”中介绍说,“简单修订已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书名及总体框架不变,按当代实际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思考彻底改写”。可见朴老在治学上的“较真儿”,正所谓“先生垂范,后生恩师”。 《指挥排练札记》封面 (唐峰:读《指挥排练札记》有感) 2013年5月刚刚出版的《指挥排练札记——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整合与音色调控》,更证明了朴老的孜孜以求、笔耕不辍。老人家以耄耋之年仍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的书写、反复校对,不做案头工作的人实在难以想像其中之辛苦。当我在春节过后拿到书稿的时候,不由得从心中升起对老人家的崇敬。也许我有些孤陋寡闻,在我四十余年的音乐生涯中,这种集声、像、谱、文为一体的音乐指挥教科书还从未见到过,无疑它填补了此类指挥图书的空白。 应该说这是一部广泛适用于专业院校与校园乐队的实用教学用书,它对如何平衡民族管弦乐队音响,如何调控民族管弦乐队各声部间的音色,以及如何对民族管弦乐队进行排练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与阐述。以经验的总结,论述了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洋管弦乐队的异同与特点,从而了解由于乐器性能的不同、声部构成原理的不同。书中所配的六张DVD光盘,使读者在对照总谱观看视频的时候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以及校园乐队的组织者与参与者,都是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的。 朴东生先生 说到这些书,不能不说到我与朴老的合作感受,借个王朔的词比喻就是“紧张并快乐着”。一是节奏紧张。老人家的工作效率使你不得不加倍努力,快马加鞭,否则你就会跟不上老人家的节奏。二是精神紧张。短短的几年间,经我手出版的几部书稿,每一部都是他老人家几十年音乐经历的积累与理论的总结,生怕哪一点有个疏漏,尽管遗憾难免,但我要尽努力将遗憾降低到最少。不过虽然紧张,但你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接到朴老的一个“不经意”的电话,调侃几句,使你紧张的心情放松一下,然后道一句“不着急啊”,他老人家哪儿知道其实我会更加紧张和着急的,哈哈哈哈! 作者:张辉,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审,主管民族音乐项目,著名编辑出版人,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负责策划、编审、出版了《中国琴学研究丛书》《“名师”民乐作品演奏示范系列》《“华韵”民族音乐精品教材系列》《“哆来咪”快乐音乐教与学丛书》《一问一答趣味教育丛书》《音乐知识小丛书》等系列教材,几十年来总共策划、出版音乐戏曲类图书二百多个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