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中国证监会在网站上公布了《公平在身边”投资者保护系列丛书——私募基金投资者手册》,手册中囊括了证监会近期刊登的私募基金知识问答6项、典型案例6篇、风险提示词条18条,涉及私募基金基础知识普及、法律规章及自律规则解读、私募违法违规行为剖析等内容。现将其中部分内容摘录出来,结合这几个月来合规课堂的几篇梳理和总结,与读者分享。 一、知识问答 1、什么是私募基金?具体有哪几种类型? 私募基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两个以上投资者募集资金,为获取财务回报进行投资活动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私募基金主要分为私募证券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其他类别私募基金四种。 相关阅读:投资者必须知道的私募基金2016年最新分类 2、私募基金的监管框架是怎样的? 私募基金采取适度监管和底线监管原则。中国证监会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私募基金实施行政监管,基金业协会根据自律规则对会员机构进行自律管理。 《证券投资基金法》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各类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应当向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私募基金的备案登记,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 在市场准入环节,中国证监会不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进行前置审批,而是基于基金业协会的登记备案信息,进行事后行业信息统计、风险监测和必要的检查;在基金托管环节,不强制要求基金财产进行托管;在信息披露环节,不要求公开披露信息,但需要向投资者披露重大事项及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项;在行业自律环节,充分发挥基金业协会作用,进行统计监测和纠纷调解等,并通过制定自律规则实现会员的自我管理。 相关阅读:推荐收藏,2016年全年的私募干货都在这了! 3、关于私募基金投资者主要由哪些法规规定? 《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前款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达到规定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其基金份额认购金额不低于规定限额的单位和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规定的特定数量。投资者转让基金份额的,受让人应当为合格投资者且基金份额受让后投资者人数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4、私募基金存在哪些风险?如何界定是否涉及非法集资? 私募基金的风险包括投资运作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道德风险等。投资者在投资私募基金时,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投资者具体揭示所投基金可能涉及的风险即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投资者确认并签署所投基金的风险揭示书后,投资者应当已经充分了解并承担投资此私募基金可能带来的风险。 现实中,存在一些机构和人员以私募基金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犯罪活动,致使投资者上当受骗。我国的“非法集资”犯罪,在私募基金领域主要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两种。若某家机构或某些人员,存在公开宣传推介产品、承诺保底保收益,也不要求购买产品者为合格投资者的,投资者就需要警惕。 相关阅读:关于“非法集资”投资者该知道的那些事 二、风险提示词条 证监会也编辑了18条风险提示词条,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对投资者进行私募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1、正确认识私募,远离非法投资。 2、如私募基金承诺高收益,投资者一定要警惕。 3、讲学习,重辨识,远离非法私募。 4、登录基金业协会(www.amac.prg.cn)查询私募信息,学习私募法规。 5、审慎评估风险,理性投资私募。 6、投资私募,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7、私募基金不得公开宣传、推介、打广告。 8、私募基金不得非法承诺保本保收益。 9、私募只能向金融资产300万元或年收入50万元人群募集。(个人合格投资者) 10、投资私募要仔细阅读,签署风险揭示书。 11、投资者投资私募基金至少100万元。 12、私募基金必须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登记备案后才可投资运作) 13、有限合伙私募单只基金不超过50人。 14、契约型私募单只基金不超过200人。 15、仔细阅读私募合同,维护自身投资权益。 16、私募募集必须识别投资者风险收益属性。 17、私募募集必须履行说明义务和合理注意义务。 18、私募基金不得公开推介。购买时请查询登记信息(www.amac.org.cn),细看合同条款,警惕保本保收益陷阱,防范投资风险。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