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

 张孟龙58 2017-01-23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一)—— 顺逆缠丝
上肢的要求是起于梢节:小指领劲,其它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大指合,为顺缠。大指领劲,其它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小指合,为逆缠。
   
   下肢的要求是起于梢节:小趾领劲,膝外展,为顺缠。大趾领劲,膝内扣,为逆缠。
   
   中节胸腰部分只做螺旋升降运动。
   
   “开合”是螺旋缠丝劲的转关形式。
   
   “太极拳,开合拳。”太极拳之精华用两个字概括,叫“开合”;用四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用八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起落旋转”。由此可见“开合”二字道出了太极拳的精髓所在。“开合”是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开后是合,合后是开,一开一合,道法自然。以腰为轴,周身外掤内裹谓之合;以腰为轴,劲力四面放射谓之开。就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而言。有双开、双合、左开右合、右开左合、上开下合、下开上合等。“开合”又指关节的开合,这是肢体运动的内在形式。“裆开一尺不为开”,是指要松胯,讲胯关节的开合。“转关之处须有开合”,这个开合是指关节的拉长。经过不断的开合的训练,我们的各部分关节才有可能放松、伸展,最终达到周身的松柔。“谁能合,谁能赢”,这里的“合”,不仅指形体的合、关节的合,还指通过“节节贯串”,将周身的力合于一点,有效地控制对方。“引进落空合即出”,这里的“合”,是指力点的发放,指打击。对上肢来说,顺缠为合,逆缠为开。对全身来讲,合时上肢顺缠,下肢逆缠;开时上肢逆缠,下肢亦为逆缠。“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讲的是太极拳所特有的阴阳之道和辨证哲理。就太极拳的形体语言来讲,每一个动作中都开合存在,相互包容,互为其根。比如“六封四闭”中双手外分置于耳后,这时,双手为开,大小臂之间为合;前胸为开,后背为合;上肢为开,下肢为合……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而言,开为打击,合为引化,这也只是一般而言。事实上,开也可能是引化,合也可能是打击。可能一个开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引化,后半部分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合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打击,后半部分是引化。打即是化,化即是打,这是太极拳中开与合的更高层含意,需要认真揣摹。
   
   “收放”是螺旋缠丝劲的攻防形式太极拳一招一式都有其鲜明的技击含义。威力巨大的太极拳需要有力源、路线、整合、力点。而且速度快、爆发力强,具有弹性、韧性、螺旋、穿透等特点,它是怎么产生的呢?简面言之就是“收放”二字。“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这句话具体回答了上边大部分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腰就是那个整合与分配的机关,人体各个部分关节都有自己旋转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它部位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梢节领劲,两头卷曲,通过特有的螺旋缠丝运动向上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层。向下分配的力回到脚上后五趾抓地,蹬地反弹,这就是力源;向上分配的力到达于手,这就是爆发的力。手指领劲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的目的也是向中间收。收了才能放。那么这个收与放的时间差是多少呢?可以说没有。收即是放,理论上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是收进来才能放,收的质量决定放的效果,就像爆竹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式也如此,拳曲越紧爆发力越强。
   
   “折叠”是螺旋缠丝劲的高级妙用
   
   折叠使用最多的是手腕和胸腰。太极拳中的折叠就是用弧线螺旋运动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其法则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对方劲力到了,一个折叠就是把其化掉了,毫不费劲。因为这些反方向运动容易给人以错觉,尤其运用六个方向的混元力,对方就要不知你要往哪里去了,他无法应你的方向、角度、速度和时间。陈式太极拳的动作运行特点是:起动、缠丝、运行、刚落点。运行为柔,落点为刚。刚就是方,方就是出了圆,出了圆会产生断劲。劲断了怎么办呢?应该用折叠把它接上来。运行时要走大圈,速度慢。折叠时走小圈,速度快。正因为有了折叠和发劲,才有了往复,有了快慢。在陈式太极拳中,发劲和折叠可以把运行衬托得更慢,运行可以把发劲和折叠衬托得更快,有了一种节奏感。所以说折叠是表现陈式太极拳快慢相间、轻沉兼备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使用折叠时加上速度就是惊弹劲,可造成对方大脑判断短时间内的空白,或人为地造成对方受惊吸气。往往在对方受惊、吸气时给予一个打击最易奏效,且容易折其关节、伤其筋骨,甚至损其五脏。折叠是一种较为精巧的手法,可化可打,大部分惊颤弹抖劲是折叠之妙,这是螺旋缠丝劲的高级用法。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二)—— 节节分家
 分家与贯穿、公转与自转。古典拳论上说的很多都是节节贯穿,没有人讲过节节分家。那么,我为何提出节节分家呢?因为前人希望你把拳练的如行云流水,节节贯穿,一气呵成,连绵不断,动如长江大海,他的意思是不要断劲,但是怎样才可以达到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拳打的非常飘逸,非常潇洒。


    无论是在攻防当中,无论是在健身当中,都起到一种很好的作用,然而,真正达到这样的条件,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一个手段,这种手段就是要节节分家。比如:一串珍珠,只有散落了,你才可以把它重新的串起来,它如果根本就没有散,你怎么串?也许,它本来可能就是原始的。没有截开,没有打眼,它不可能是珍珠。


    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如自然劳动,这种骨骼并不具备符合太极拳的要求。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它拉长,只有把它拉长了,这些关节分家了,你才能够达到节节贯串。


    下面我举一些例子:是我的学生练拳当中,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讲节节分家的第一个小问题,就是你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把你的关节拉开,我们说的关节是指骨缝。其实,是我们通常说的韧带和副韧带,不是拉大筋、压腿、劈叉。压腿、劈叉是拉韧带,而这种韧带对太极拳而言,有没有作用呢?有!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拉的韧带,是你关节腔周围的副韧带,这种韧带如果拉长了,你就可以产生弹性,可以产生韧性,你的韧带产生弹性和韧性以后,你的肌肉都会产生弹性和韧性,产生弹性以后,你的爆发力自然增强了。


     产生韧性以后,你转动的半径自然就大了!试想,如果你的爆发力很大,在攻防当中,你一定会占一定的优势。试想,如果在攻防当中,你转动的半径大,那么,你引发别人的角度、广度乃至深度都会比别人要好。所以第一步呢!就是要拉长你的韧带,拉长韧带的办法,是稍节领劲、两头卷曲,要以手领劲、肘定位、拉开肩。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沉肩肘肘课中讲过,第一个就是要以手领劲,在以手领劲的原则下,上肢运动的要求是: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棚劲,后乍腋下空。这是对上肢训练的基本要求,如果你做到了,你在练功的时候,行动的时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么你还要继续把你的关节和韧带拉长。
   
   一动先走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凡是要运动先从手上走。走手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肘定位,比方说:顺缠拿手,(示范),要拿到这个部位,不能这样拿,大臂的夹角改变了,就意味着你的肩关节的缝隙合死了,合死了就会产生堵,气遍周身不稍滞,对疏导的问题,疏通的问题,连大禹治水都是疏而不堵,所以,我们不可以违背这个规矩,一定要努力练过这一关,你能不能过去?这关节它怎么也强不过你,但是你这样练起来,对你劲路的通达,意气通达,乃至于你关节转动的灵活性,都会产生一种影响,决定你功夫上身的周期。


    第二呢,当你的手在运动的时候,肘不能跟着运动,现在开始练习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肩关节为圆心,整个大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是占很多很多,在太极拳界的比例,可能会占到80──90%左右;第二是以肘为圆心,小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占的比较少,这种以肘为圆心,小臂为半径。


    例如:打乒乓球用的是肘定位,小臂的旋转,包括反臂推挡,下面攻击,打篮球是以肘定位,手指领劲,使球走抛物线进入篮框。打排球在扣球的时候,尽管大臂扣的很长,在拦网的时候,只有稍节定位的小臂领劲,才可以把球拦的非常灵活,很快转向进入场地。所以这都是以肘为圆心,跳舞专家杨丽萍她也是一节一节地动,不可以大臂带,以大臂带就不好看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动物界猫科动物为什么能称霸动物界,为什么呢?其中有一条,它就是节节贯穿。

    大家可以想一想,豹子跑的时候,它是一节一节的转动去跑。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动物叫懒猴,也叫树猿,它在爬的时候,动的时候都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凡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给你的感觉它显得有些笨,你看见它就不灵活。为什么猫科动物动作非常好看呢?它是节节贯穿、节节分家的,只有节节贯穿、节节分家,那么你的动作就会灵活,速度和质量都会有。


    所以猫科动物为了登上动物世界的顶端,进行了多少万年的进化,达到了节节贯穿,当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猫科动物为什么那么利害呀!(其中含有它的骨骼,体形等方面原因)因为猫科动物的膝盖,它在后边,人的膝盖是在前边,所以,人是两条腿直立行走。在搏击当中,你的特性就要膝盖在旋转,这种运动你不可能学猫科动物膝盖在后边运动,这是它的特性。把猫从二楼摔下,猫它不会摔死,把人从二楼摔下来,就保证摔坏,为什么呢?因为猫是在中间腰翻转落地的,落地的时候它节节分家,它腰收缩,它一收缩会减轻这种震地,所以它的骨骼不会摔伤。人从二楼摔下来,脚一登地,骨折了、筋骨坏了、膝盖坏了、腰坏了等等毛病出来了,这些都是动物的特性。


    所以,节节分家一定要做到肘定位肩部要放松,这样你才能够把你的劲运动到腰上。我们的下肢呢?上肢运动到腰上,下肢怎么办呢?下肢要五指抓地,涌泉穴(脚心的这个穴叫涌泉穴)要空,(示范)如果这个脚这样放下去呀,涌泉穴不空,这个脚就不会灵,脚要用脚趾去抓地,涌泉穴空。在练习过程中,很多人练拳脚不舒服,他磨脚跟或者脚尖,为什么会磨,那是因为它不舒服。它的髁关节的韧带不够长,严格地说是他的根腱韧带不够长,根腱不够长,他的转动就不灵了,他不舒服,这都是根腱韧带不够长。所以在脚的运动中,要先把根腱韧带拉长。这种髁关节是人身体中最难练的一个关节,希望大家在练拳时注意这个关节。


    当你的根腱韧带拉长后,那么第二就是膝要定位,你的膝盖要定位,膝盖不能乱摆,不可以乱飘,跟浮云一样的飘,这个拳就形成了一个很散乱的。所有的拳如果你没根了,那么都是很危险的。因此你的膝一定要定位,膝定位以后,你才能真正做到松胯。胯,这个词是中国人特有的名词,每个人到美国去,跟他们讲松胯,他们不知道胯是怎样翻译,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部位,我们通常说胯是一个部位,是大腿根这个地方,这个股骨与髋关节相接的部位,它并不是个具体的地位,就是指这个关节能够转动的就叫胯。


    所以这个胯呢,其实包括股骨和髋关节接合的部位,这个部位呢?它要从外面向里包,里边是圆,我们通常说的叫圆裆,裆部容易犯的错误有几种:一是夹裆、一种是尖裆、一种是偏裆、一种是散裆、一种是荡裆。大概是这五大类毛病。偏裆一定是你的两个脚平行线(有问题)。今天下午我在讲课时间已经讲过,两个脚在站立,练拳当中要尽量做到平行线,平行线的意思就是两个脚趾要平行,不可以丁、不可以八、内扣,如果把它画为一条线,它的交叉点就会出现一个棱角,如果你的裆交叉线成锐角状,这种我们都把它叫尖裆,如果成钝角状,我们把它叫偏裆,有一个膝过于向里扣的,我们把它叫夹裆,两膝中间扣的,又形成角,若不形成角,没错误,不管形成是钝角,不是锐角,或者是直角,我们所这种裆都叫做架裆。


    膝盖不能扣好,前后飘浮,臀部在左右摇摆,我们把这个裆叫散裆。象打球千一样的飘浮,这在练拳中是不行的,在搏击当中,也是不行的,你的脚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裆部圆润。运行到一个中间部位叫腰,因此王宗岳在拳论上说的腰为主宰,以腰为轴,轴和轮子转动的速度是一样快的,但是运转的幅度没有轮子大,试想汽车的轴和轮子是转一样的圈。但是轮子转的幅度、距离就要比轴大。我们现在很多练拳的,其中包括我的学生练拳,我认为,轴转的有时比轮还大,所以说大家应该注意轴的事。
   
   在太极十三式里面,多次提到腰,第一句话是:十三总式莫轻视,命运源头在腰隙,第一次提到腰隙;第二个是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一百多个字里多次提到腰。说明腰部非常的重要,那么,我要讲的,上肢而言,手领劲、肘定位、肩放松,通过脊椎运到腰上,下肢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运劲在腰上,那么这个时候要起到主宰作用,你可以腰摧肩,以肩领肘,以肘领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会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每个书上说的都是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举起,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街上,你碰到一个赖皮孩子,就说人家抢你东西,你要他拿出来,他劈面地就给你一拳,由于你的太极拳功夫,非常注重于腰,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再去接着手。坏了,鼻子开花了,人也爬下了,小偷也跑远了,找不到了,怎么回事?所以,当对方碰面一拳时(说明你已经非常注重原则,但原则有待进一步去推敲),你出手接,用一个懒扎衣,人**了,对不对?你没跑,他走了,为什么,因为你用稍节领劲,只有你稍节领劲才可以。世界上有一个运动叫拳击,拳击为何一秒钟可以打六拳,你太极拳可以吗?你太极大师可以吗?打六拳给我看看?对不对,你打三拳,二拳怎么样?你打一个掩手捶试试。合,好半天劲才出来,我想,你如果跟拳手打,恐怕拳还没出来,早已爬下了。


    目前,我们中国在湖南由中央电视台办的散打王擂台,搞散打的人从来不给练太极拳的我们留面子,根本看不上太极拳,以他们的说法,太极拳是欠揍,他说我们不能打,是不是?可我们练太极拳的每个人都非常的高傲呀!我们的太极拳高尚呀!它可以四两拔千斤,后发制人,以弱制强等。可这个四两拔千斤是我们的前辈,杨吴太极无敌,当年陈发科老师在北京,几十年没逢对手,孙禄堂多次打败日本人。


    是不是,可那是前辈,而不是我们,是不是,平常总以老师是谁谁的,你老师不等于你,【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的儿子都不能等于【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那么我们可以说明,太极拳在技法上有一定问题,我们应该去纠正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你老是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你时候慢多少呀!本来练太极拳的不着急,因为太极拳胸怀博大,慢慢吞吞的等你以腰摧肩、以肩摧肘,等到手时,慢慢吞吞的可能已经过了好几秒钟,这一秒钟可以打六拳,你几秒钟干啥去了,对不对?所以说明,你在技搏击当中,你在练拳当中,以静制动,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领手这种方法是取不得,正因为你的方法不对,定位不对地,所以练了几十年很难上功夫。我们练太极拳,大家都会有同感,我的一些朋友,我的一些师兄弟,包括我的学生都已练了几十年,你说没功夫吧?我也搞了几十年呀?我不能说我没功夫,要说功夫吧?哪式是功夫呀?


    可你哪招管用,用哪招可以把人家摔倒,你怎么可以赢人家,是不是,有些人,我的一些朋友,甚至我的一些师兄弟,在和别人推手的时候,偶然摔别人个跟头(你必须明白这些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他过来跟我吹牛“我把谁谁摔了一个跟头,他不行”,我想,你能再摔他一个吗?乞丐在街上有时候还检到一个皮包呢?不要把偶然性变成必须性,必须性就是你功夫上升。你要有100%或者80%──90%的把握。因此,在练拳当中,就需要我刚才提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重新来认识这个方法,那么到腰上后,腰干什么呢?腰是一个最大的中转站,最大的分配站,腰的作用就是:承前启后,跟上下接通,那么手则通过刚才的方法把力量运到腰上,脚同样通过刚才的方法把力量运到腰上,腰再向四边发出来。

   我说一个例子:在我们练拳中要求,身备五张弓,现在给的一个条件是:一根绳子、一根竹子,一根竹子不能够射箭,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两头卷曲,没有受力,它两头没有受力,只有两头卷曲,拉成弓的时候,它才可以射箭,才能够受力,你若是把绳子绑在中间线,绑在中间线不行,不能射箭,你必须绑在两头,两头才可以形成弓。


    那么腰则是最大的弓,这四条小弓都需要靠腰来支持它,力量运到腰间,腰再把力量分出去,分配的方法是,标准是上六下四,也就是说,腰有一百个力量,可以把其中六十的力量分配到你的手上,分到你要打击的目的(部位)去,用肘也分到肘上,用肩分到肩上,那么再分四十力量还原于腿上,以稳定平衡,别人若一打你,你来个一百个分配,你肯定摔倒了,为什么呢?


    比方说:喝醉酒,我在市场上碰到一个醉汉,我上车时,他就是不让我上来,就说:“我还没上车,你先上车?”结果我一看他喝我了些酒,我说:“你利害,你先上”,坏了,上车时惹的麻烦来了,上车你呀,来了打你一拳,我轻轻的往后一退,他自己起不来了,倒了。说明他的腰就没有分配好,他是把100%的力量用到了拳上,形成了头重脚轻,他自己爬不起来了,就是说腰一定须要四、六分配,上六下四,分配多了,上肢分配多了,那就前倾,上肢分配少了,力道不够,打击力弱,有人说:张老师,你腰的分配,稍节领劲,对不对呀?


    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数据训练,比方说:我们古典拳论上说起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那就是说,以脚蹬出的力量,打到手上,整个路线,我们假定这个路线是一米的话,或者十米的话,我们讲十米,那么当一个力量都运行到对方身上,不要返回来运行,再返回到脚上的路线又是十米,那么最简单的一个数据出来了,10M+10M等于20M,那么,如果当我们打对方的时候,我的力量从两手向中间枢返,两头同时运行着,只有5M,中间的向四边射出也是5M,这样算起来,时间整整快了一半,大家想5M+5M等于10M,10M+10M等于20M,时间整整快了一半,所以呢?稍节领劲,两头卷曲是有道理可言的,如果走刚才的这种路线,它路线非常长,另外,第一种路线容易形成,就象你在打仗时候,拿一个长枪推一颗子弹,推一下来打一下,腰如果向中间分配,两头卷曲,就可以象机关枪一样,随便打。


    不需重蓄,发便是蓄,蓄便是发,蓄发变换的非常快捷,所以在上面我讲过,如果作到这些,你才可以基本上达到节节贯穿,先拉开后贯穿。有十五个字告诉大家:两稍节领劲、两中间定位、两根节放松,两稍节就是指两手之间和两个脚,两个手与两个脚分别都为稍节,肘和膝为中节、肩和胯为根节。如果你做到这些,你在练拳的时候,你在搏击的时候,你在健身的时候,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说:张老师你说半天了,怎么说的都是打,你怎么没说到健身。


    其实,我告诉你,这才是健身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想一想,人老了什么地方先老,脚先老、手先老,他只要一用力,手就开始在抖嗦,他身在动,其它在动,腰在运动,他的手先是不会动,脚也先是不会动,那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末稍神经出了问题,如果你以大臂为中心,或者以胯为中心,那么这时我想提出一个上肢以肘为园心的小臂运动,下肢以膝为园心的小腿运动,这样你的末稍神经就会达到一种很多的锻炼,劲、意、气、力都会很好的达到末稍,你的末稍神经灵活了,不断的运转,实际上对你的健康是一种最好的效果。


    我的有些学生在练拳时,他不知道操心,他拉手的时候,他的这些节不会动,手也不动地,到最后想起来了,哦!我错了,我没有放松好,赶快放松,松了,如果此时照个像也不错。你看:里臂外圆,坠肘沉肩,可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定式是可以的,但是在运动中是不行的。那么在实战搏击中,你就运行不过来了,平常两个人在搏击中之所以产生顶劲,有五个毛病出现:就是凹凸、平面、直线、断劲、菱角五大毛病。五大毛病只要出现,你就会顶上,顶上时你才转动不灵。一个人的功力叫作弹性、韧性、加上协调等于内功。


    在太极拳中的搏击的技术,就是其功力需要增大,增大功力有什么方法呢?它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利用杠杆原理;第二个条件,你利用切线原理;第三个条件,你利用缠丝原理;最后一个条件是必须协调。有杠杆、有螺旋、有切线,但不协调没用,必须是协调。为了达到协调,那么下面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就是公转和自转。什么叫公转,什么叫自转。


    大家知道,公转和自转在太阳系、宇宙,大家都明白的规律。如果没有公转,假设地球绕太阳转,地球如果没有自转,有的地方热的热死,有的地方冷的冷死,有的地方白天永远见不到黑夜,有的地方黑夜永远见不到白天。那么,地球如果没有自转,就不会有24小时,如果只有公转,就没有四季,所以说:公转和自转才产生地球,非常美妙的。


    那么,太极拳也仍然一样,只有把公转、自转非常好的结合、非常美妙的时候,它才可以产生无限的妙机。这么美、这么好、这么轻盈、这么圆和、这么潇洒、这么自如,如果你真正的找到公转、自转的这种方法了,到身上了,当你和人推手的时候,那才是浓妆淡抹总相宜,非常潇洒。练太极拳的核心是搏击,我提倡你要有大武将的风度,纸上谈兵,不要噔着眼睛、横着脖子,我打你、你打谁呀,你谁也打不了,对不对。


    因此,来去要自然,挥洒自如,待会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说,下面我们先说公转、自转的基本原理: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前关节是公转,后关节是自转,比方说:手指对手掌而言,手指运动是公转,手腕的运动是自转,手腕对肘而言,手腕的运动是公转,肘的运动是自转,肘对肩而言,肘在运动中是公转,肩在运动中是自转,肩对腰而言,肩是公转,腰是自转,到腰再也没有了,是最后一道防线,下肢以此类推。


    前关节对后关节,上关节对下关节,在前面我们叫做前关节,在面,我们叫做后关节,在上边我们叫做上关节,在下边我们叫做下关节,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下关节为公转,上关节为自转,这是第一个自转和公转;第二个原则是自转不可以大于公转;第三个原则是在自转解决不了的时候,才能够用公转完成。在太极拳搏击当中,有一个原则,能动手时不动肘,能动肘时不动肩,能动肩时不动腰,能动腰时不动步,意思就是你不可以浪费。


    比如用一个班可以解决的,我不会去用一个排,一个排可以解决的,我不会用一个连,所以在搏击当中,一定不可以自转大于公转。第三个则是在自转解决不了的时候,才可以用公转。手可以解决的不用腕子,腕子解决不了的用肘,肘解决不了的用肩,肩解决不了的用腰,腰解决不了的时候用步。这样你才会一个步伐解决不了时用第二个步伐,二个步伐解决不了时用三个步伐。周而复始,总能解决,所以呢?


    希望大家认真的去体会,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公转和自转(示范),开懒扎衣,这个时候要拿到这个部位,大概有几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平时最常见的一种,大家看大臂夹角缩小,向内合、运动、上升,最后大臂的夹角缩的很小,这种在我的学生中,在大家练习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第二种方法是:开,以小臂为圆心,开、合、转、放、腋下空、走手、小臂为圆心,这种呢?我们把它(叫做)视为正确,待会儿大家可以试试。在你和别人,当你抓住对方的时候,你要先走手,要通过这个路线走(示范),你大臂夹角没有缩小,对方就顶住了,你自己可以达到100%。


    下面我们结合实践当中举个例子,讲一个懒扎衣,一开、一合,我们在推手当中,懒扎衣的一开一合,你在推手转动的时候,我们的人那儿去了,你在转到这个方向时,手翻手举起,上、没有效果啊,为什么?因为我的夹角变了,因为违背了原则,那么,如果夹角不变,我的夹角恢复正常,大家看,行不行,人受不了啦!如果在对方没有顶我,对方现在如果顶我,你都顶不动,你夹角一变,你出去,你举的时候,你一定要一合,他下去了,他下去你也不可以变形,这是第一。

     第二是当对方推你时注意看,整个夹角收缩,圆心运动,以大臂为圆心,你必须遭到对方的打击,你出去了,所以当对方推过来时,要翻小臂,翻小臂的时候,你才能够完成。当对方正面攻击你时,推你的时候,大家看,以大臂为圆心,无论你怎样你都变为了。因此,在你,对方推你的时候,你只要稍节领劲,就可以,否则不行,若对方也是稍节领劲,只有稍节领劲的时候,你才可以体现出这种风格,体现这种你碰、碰不得,挨,挨不得的非常奇妙的效果,你不是稍节领劲,你要有这种奇妙的效果,原则上是不可以的,所以呢?我在训练学生当中,这些年搞实验的时候,就时刻实验稍节领劲,后来通过论证、实验,感到这种稍节领劲还真灵。用了一段时候,好使,无论在散手、搏击、推手的练习,都会起到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转和自转才能达到两手相吸、相系,下面的问题,在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两手相吸相系的关系,我们现在很多,我的学生当中很多练拳的,他两手象箭一样,车走车路,马走马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两手不结合好象和箭一样,一手运动、一手不动,他一手动一手不动那不行,整个太极拳美就美在两手协调,美就美在两手相吸相系,美就美在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所以呢,你在练拳当中,两只手一定要相吸相系。昨天,我们给大家夸张的练了一段太极拳,我把它叫做节节分家、节节贯穿、两手相吸相系。


    下面,我简单的练给大家看看,正常的练习,提、迈、棚、撩、接、上、捣坠这是正常练习,这个练习没(结果)错误,但是,这种练习你看不出节节分家,你也看不出节节贯穿,现在我可以把它夸张一点,当它转动的时候,它是节节分家、节节贯穿节节的在运动。例如:你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在动,没有分家,没有贯穿,即是你大体在转动的时候,你局部也没有转,比方说:金钢捣坠变懒扎衣,把它夸张一下,大家看(示范),插、上、开、合,大家看节节、上下、左右、前后的九大关节,就象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一样,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轨道路线,不可以碰撞。


    你肩关节跑到你腰椎关节上,不行,你肘关节跑到你肩关节的轨道上,也不行,你手关节跑到肘关节上,那也不行。对不对,试想,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它不可以跑到人家的轨道上,跑到人家的轨道上,撞了,那不行啊!对不对。所以你在练习中,你的运行路线就是这样的运动,而且你要体现出我今天说的三个问题:节节分家、节节贯穿、公转、自转、以腰为轴,否则这个拳就会出现毛病,无论你是健身,无论你是搏击,这个起到的效果,都没有通过正确的方法练习达到的效果好,只有你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你在健身上,你在搏击上,甚至在美感上都会有好的作用。有人说:谁谁练拳不好看,怎么样才知道不好看呢?


    因为他说的好看不好看,是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中国人看欧洲人,可能会觉得欧洲不好看,不知道欧洲人**是什么概念,是不是?所以说,那是你的习惯,亚洲人看非洲人也觉得不好看,他美,就是以一个综合的标准,不可以以你的眼光,首先,美就是要协调、要对称、要顺畅、要顺达、要自然,如果这些条件你没有,那么,就不行。你说的美和丑都不对,因此第二个问题就是太极拳的美和丑,应该建立在技击的基础上,有了技击这个基础,这个原则,才可以去谈其美和丑。因我昨天讲了太极拳的发明者,现在有人说是张三丰,有人说是陈王庭,是谁我不知道,我没有考察过,我不是历史学家,不管是谁发明的这套拳,原本的意思就是搏击,就是打人,就是保护自己,没有想到健康,也没有想到修身养性,也没有想到开发你的智力,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人,打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


    那么它的招招式式都是为了搏击而来,因此,过去拳的美和丑它有一个标准,我和你伸手,你趴下了,我站起来了,那么我肯定比你美;无论你长的多漂亮,你只要趴下了,你就没有我站起来好看;无论你多少高大,你只要趴下了,你一定没我高大,那怕我只有1.6M,你身高2M,你趴下了,那么你就没我高,趴下才能会有多高?肯定没有我高。所以过去的目标就是趴下和站起来,失败和胜利。今天,太极拳的标准不同了,那么你没有技击这个标准的时候,太极拳的副产品就会产生很多,比方说,八十年代的气功,最早是以武行气,以武行功向大家传播的很好、很健康,结果有个鹤翔桩出现以后,什么【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等等,一直到现在的我是小狗,发展到千里之外,可以救火,千里之外可以发气,比方说:你说“你在那里”,我说“我在泰国”,明天早上7点帮你发气,准备接收。


     对不对,当张功保来郑州时,他的学生就跟我说:“我们老师跟我们大师哥的父亲能较远的发气”,我听了以后就非常纳闷,我就很认真的给他讲,我说:“你们老师在发气的时候,是通过邮电局,还是通过电信局”,他想了想说:“不通过啊”,我说:“不会的”,你说卫星上天,一个电话发一个信号,都能有接收,他是通过那个频道接收呢?通过那个渠道走过来的呢?中国和泰国相隔那么远,从西藏边缘过去,海拔都几千米,能过来,你总不能拐弯呀!所以说,他这把正规的气功,最后把它变成不像个样子啦!


     那么,太极拳,你如果遇到搏击,它的副产品,一定不会和气功一样,它虽然跑出一点轨道,仍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因为,太极拳现在的副产品也很多,像现在出现太极扇、太极棒、太极球、太极操都出来了,香港最近要搞个万人太极操。当然这些还在健康的为基本,是一种正常和健康,但他已经脱离了搏击,技击的核心,脱离了这个核心,只要有健康,那都属于正常的发展,但是你一定要叫太极拳,那你就不能脱离这个轨道,你要不搏击、不技击,那就不叫拳了,你说你叫太极扇,可以叫太极操也可以,对不对,太极舞都可以,只要它健康,只要它正确,但是你太极舞不能搏击。


     在前一段,我碰到一个小孩,湖南的一个小孩,8岁,曾经拿过全国书法冠军,我感到非常的纳闷,小孩8岁,我58岁,我7岁就会开始写字了,写了50多年的字,他说,我写的字一概不叫书法,他非常天真的说:“你写的不叫书法”,我说:“你写几个字”,他后来就写了几个字,我说:“你写的都是书法”。


    回头,我就非常纳闷,我说,我50多年的功夫,他才8岁,然而,这个小孩,循规蹈矩,按照道理去学习,他学的不仅是书法,而且拿了全国少儿书法冠军,我写了50多年,他却给我做了个很好的评价,说你一个字都不是书法,这就说明问题,你练了一辈子的太极拳,你没有练习技击的时候,你练的都是太极拳,看起来健康,但你那不是技击,如果你练了三年的技击,你从中可以得到健康,也可以得到技击,你练了59多年的太极拳,你没有练技击是,你还是不懂技击,你不能说你的一招一式都懂,不能算技击,可人家练了三年技击,有可能拿全国冠军,也有可能拿世界冠军,都可以拿,因为他学的是技击,你学了技击,你就可以得到健康,你得到健康,你不一定能得到技击。
   
   去年,我做报告的时候,有人和我讲,他是为了健康,我说,你的方法错了,因为你不从技击这个动力来算,你就没有争胜心。当时,有人说,我们就是为了锻炼,我说:“你们以后在街上跟人打架,愿意挨打的人举手,''一个都没有举手,这说明了你还是希望胜呀!对不对,如果你这么点进取心都没有,你比赛什么呢?为什么呢?你还是想争胜啊!


     争胜就是动力,争胜是好事,你只要敢争、敢讲、敢努力、敢拚,台湾人说:爱拚才会赢,你不拚,你就不会赢,所以说,我觉得大家在练拳时,要认认真真地从太极拳的规律练起。从太极拳的技法练起,在练技法当中,你能够得到健康,不要在健康中得到技击,这是很难的,倒过来是不行的,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应该西瓜、芝麻都要,全都不可以丢掉。


    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创造了太极拳的文化,我在其它地方转了一大圈,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我在三年前对外国人谈话的时候,说起太极拳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前四大发明,中国曾蒙受耻辱,第五大发明,中国人应该深深地感到自豪。你在美国,一些人只要见打太极拳,只要一看那里有中国人,只要一说“china”,他:“ok”管你是不是真的,但是,你只要沾到正宗太极拳的仙气,太极拳独特的东方螺旋、缠丝运动式。


    全世界,目前没有一个运动可以跟它相比美的,我敢大言不惭地说:“不仅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以后,再也不会有个运动比太极拳好,我们在位都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么妙、这么美的太极拳,你们应该说,都是从佛家说的先知先觉者,先知先觉,方能大成。所以,大家既然走到太极拳里面来了,就不妨去努力地按照太极拳的法则,按照太极拳的游戏规则,按照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去练习,使你掌握了太极拳的技术。

     使我们的太极拳能够发扬、能够扩大,试想,假如以后真的一百年以后太极拳,全是健康的,没有技击的,我想恐怕真的太极拳交谊舞都会出来了,甚至于小品演出都能把太极拳搬上去,因为只要你在健康的基础上,如果第一的核心变成健康了,我只要符合健康的原则,没有违背太极拳,然而,你东方这种独特的、缠丝运动就会慢慢演变了,所以说,我希望大家在练习太极拳当中,要挖掘挖掘太极拳,因为,现在的中国,练太极拳的人非常多,研究太极拳的人非常非常少,少之又少。大家不防对一、两个小小的课题进行研究,要么咱研究坠肘沉肩,要么你研究虚实轻重,对不对,腰为主宰,你研究腰和轴的关系,轴和轮的关系,最后一个问题,我讲一讲发轻,发轻是太极拳梦寐以求的事,那么,很多人发劲都是刚才我说了,以腰去发,行于腿主宰于腰,这种方法不能说不对,这种方法最起码可以说不高明、不先进。


    1840年的时候,英国人的大军把我们的关口打开了,在鸦片中赔了很多钱,甚至还烧了我们的园明园,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它就先进,今天它就未必先进,那个时候它大军非常利害。那么,也就是说,什么都在前进,太极拳也仍然在前进。如果不前进、不先进就容易变老,就会衰退、就会消瘦。所以说,发劲的问题,就是要稍节领劲、两头卷曲,以腰分配,四六分配的比例发出,这样发它就会有很大的好处。


     第一速度快,第二劲整,第三不需要蓄劲,不需要准备,不需要预备,第四速度快、方向多。下面我讲一下发劲,发出来的劲主要是肩上断劲,在胯上蹬直,下面我举一个例子:(示范)看,我现在给你讲陈式太极拳。例如:做个掩手捶,掩手捶的发劲不外乎几种,一种是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开、合、发,这是一种;第二种呢?


     比这个还假了开、合、发、晃;第三种呢,就是不晃了,开、合、卷。那么我们现在要演习的是第三种,第一是你不要晃,第二是你不要颤,因为在你打人时,“嘣”一拳打上去,打上就是打上,它晃不了,在我的学生当中,很多人练拳空发的劲很大。发劲就要像射箭一样,箭射到外边,稳丝不动,千万不要连弓带箭都扔出去了,就坏了,赔本的生意不能做。


    太极拳就是不能做赔本生意,对方要多少给多少。下面,我讲的发劲,它是通过脚抓地,膝盖定位,松胯、腰塌、胸含,它不需要预备。打肘的时候,你看(示范):这个路线多么笨,那怎么打呢?打肘,这么打!不管怎么打,你的肩,不可以杠起来,不能架肩、卸肩、耸肩。要打,就这么打,要想打的好,加强指导手,这样打!踩也一样,向下踩,走小臂。走小臂、趟稍节,这样你的劲才会有灵活多变,发肩劲这不行,你要想把你的肩靠发好,那就要靠手领劲,这样发!要多少、有多少,手一领就出来了,要想把劲发好,要想劲发好,必须手指导,手必须领劲,否则,你的劲就很难发。


     今天我跟大家大概讲了节节贯穿、公转、自转、两手相吸相系和发劲的问题,这四个题目是我从1984年到2000年,十六年来研究的成果,也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不知道是对是错,昨天我说了这十年在我的小实验里的实验是成功的,拿到社会上,在各位武学家面前,各位同志面前,是否是正确的,有待大家去评足,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能够改正这个稍节领劲、两头卷曲,也希望你们能够提意见,推翻我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谢谢大家。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三)—— 柔化刚发
 在陈式太极拳套路演练中,通常是用动作中的发劲来体现它的刚柔相济,我们对这些发劲动作通常的要求是:要有整体感、有穿透力,如金驹抖毛,干净利索。如果要做到这些,你发出的力则必须要有劲点。 何为太极拳的劲点呢?简言之就是指你发力的刚落点。(刚落点可以发出来,也可以含而不发)但是这个落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这个刚落点是我可以控制的、可以驾驭的,是我力臂可达之内的任何一个点。
   
   (二)这个刚落点,具有螺旋缠丝的特性,因此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穿透力。
   
   (三)这个刚落点处配以全身的整合,亦即体现出整劲,而不是局部劲。
   
   (四)这个刚落点是出圆为方,可以有速度的变化,可以产生加速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打击力。
   
   (五)这个刚落点同时又可以是第二次打击的起点,也就是说是它可以使打击成为连续的。
   
   (六)在这个落点处我身体各部位达到高度的协调,肢体不贪不欠,屈伸自如,可以多角度的变化。
   
   具备了这些条件,你发出的力才能称之为有劲点。
   
   初学太极拳的人,不容易找到劲点的感觉。以“掩手肱拳”为例,初学者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在变化中主动缩短你打击的距离后发不出力;一种是在发力的同时重心前去,身体前倾,后脚无根,而且右手发出的力是一种直线前冲的撞击力,一旦对方闪避或引带,自己立刻站立不稳,向前栽倒。
   
   广义地讲,太极拳的每一个开合动作,都应该有劲点。在达到劲点后转关开合,(如果体现出的是刚落点,则要通过折叠的形式进行转关)这样你才能做到两手相吸相系,周身协调一家,才能谈及太极拳的攻防技巧。 太极拳训练中如何找到“劲点”的感觉。
   
   一、梢节领劲。
   
   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训练的总纲。这里的梢节是指肢体中的两手和两脚。(这里要区别古人太极拳论中“发主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的梢节概念)因为只有梢节领劲,你的拳头才能领进如蛇头,而不是甩动如虎尾,是主动的直入主题而不是被动的奔向目标。仍以“掩手肱拳”为例,击发时上肢以手领劲,右拳则可以做到稳、准;下肢的“梢节领劲”指得是在两脚蹬地反弹的同时五指抓地,这样才能够做到松跨圆裆,才不会出现脚下无根的感觉。
   
   从技击意义上讲,气、意、劲到梢节是攻防中必备的条件,从健身角度讲,梢节领劲就是说未梢神经在大脑的调动下高度活跃,尤其是老年人,末梢神经通畅了,自然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这也揭示了梢节领劲也是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的基本条件。
   
   二、五弓齐备。
   
   两头卷曲的直接效果是五弓齐备,即使是在发力的一瞬间,你的五弓的形态仍然不能发生形变,换而言之你的手臂不能伸直;你的腿也不能蹬直,你的胸脊也不能挺直,假如任何一张弓发生了形变,击发的“劲点”则不容易形成。一只拳头只有在任何时候都屈蓄有余,那么才能够进退有度,收发自如;两只腿弓也只有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才能够松胯圆裆,虚实变化灵活,才能重心稳固。

   三、螺旋缠丝。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的特色,有了螺旋缠丝,你的力就有了方向,不会飘,而且在达到劲点的一刹那具有穿透力,直入五脏六腑,这就像有来复线的枪膛里射出的子弹较土制【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的霰弹更具有威力一样,也是太极拳的劲别区别于其他外家拳的显著特点。有些人在走太极拳的四正劲:掤、捋、挤、按的时候会用螺旋缠丝劲,但是在走太极拳的四偶劲:采、列、肘、靠的时候,亦即进攻打击对方的时候,却不会走螺旋缠丝劲了,这样你打出劲点还是缺少了太极拳的味道。
   
   四、公转自转。
   
   公转是指身体以腰为轴的旋转;自转指相对处于梢节部位的旋转。比如上肢部位的螺旋缠丝劲较之腰部的旋转就可以称作自转。公转与自转相结合就使你的打击更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这个公转,一方面可以增加你梢节螺旋运动的长度,亦即加大了攻防运动路线的长度,另一方面,公转的形成是要通过拧腰松胯、屈膝合裆、五指抓地来实现,这样就能稳定重心,变换虚实,可以更加有效地把全身的“整劲”送到劲点上去。
   
   五、方圆相生。
   
   太极拳的运行路线非圆即弧,这是运行的大势。但是太极拳还有“方圆相生”的道理。按阴阳之道有曲必有直。即太极拳的运行规律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走的是弧线,其目标和作用是走、化、拿。但是肢体运行路线有没有走直线的情况呢?有!出圆为方,方就是发、放、打,亦即打击部位在力达劲点的一刹那走的是直线。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两层意思:即发力时在运行途中仍然要走弧线,直来直去是不对的;在力达劲点的一瞬间走的是直线,如果在这时仍走曲线就不对了。所谓圆以方为本,方以圆为根,即方圆相生相克的道理。
   
   六、身姿放长。
   
   身姿放长除了可以扩大我们的攻击半径,在攻防对抗中占据空间优势之外,他的真正意义还在于使我们的肢体产生弹簧劲。身姿放长的要素一是骨节分开,二是韧带拉长。这两个要素是产生弹簧劲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样的条件是必须靠平时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具备了这种身姿放长而产生的弹簧劲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使我们的力在到达劲点时产生了加速度,而这种有着瞬间加速度的劲点就具有更大的打击力度。
   
   七、相吸相系。
   
   相吸相系是指两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必须有两手之间的协同配合,我们才可以打出诸如通背劲,对称劲、双分劲、双合劲等等劲别,使我们的力点具有不可思义的威力。仍以“掩手肱拳”为例,当右手向左前方出拳攻击时,左手应领劲向后,左肘后击,左肘的劲点须与右拳的劲点在同一时间到位,后手的对称力通过肩与臂完全无误地输送到右手的劲点上,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通背劲。两手的相吸相系是产生劲点的很重要的条件。
   
   八、周身协调。
   
   太极拳劲点的产生,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求周身的高度协调。太极拳理中有一句话叫“一动无有不动”,讲得就是协调。动,还要符合规矩地动,动态中求协调,否则叫枉动。任何一个部位的欠缺不到位都会影响攻防意图的实现。如果你的“掩手肱拳”打得不理想,你不仿检查一下自己:双脚五指是否抓地;双膝是否内扣;双手是否相吸相系;是否松胯圆裆、含胸塌腰,虚领顶劲等等。缺少任何一个因素,你你打出的劲点就会有问题,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打出太极拳的劲点来,是一种很高的要求。我们在日常训练中应循序渐进,不断摸索、体会劲点的感觉。不断地去完善和提高自己,这是一个功夫上身的过程,急不得。日积月累,方法正确,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必然能进入太极拳的技击殿堂,领略到太极拳“最妙最妙的本地风光”。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四)—— 论浑圆力


走手、乍肘、含胸、沉肩、塌腰、松胯、屈膝、抓地,这么多部位如果各自为战,充其量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它们的一元化领导就是“合”。比如你用手做前伸打击运动时,周身运动都要与之平衡、配合、协调,上肢的“通背劲”,下肢的“裆劲”,中间的“胸腰劲”,合到一块儿就是“混元力”。有位大师说:“在成手之中,能发这种力的,千人不过二三。”技击时周身协调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六个方向的圆
   
   混元力,顾名思义就是浑然一体的圆方向的力道。现代武术的力道很多,有爆发力、弹抖力、二争力、自然撞击力、冲击力等。如果对些力加以引导,使之通过弧线或螺旋的运动就一种新的力道,就有可能形成混元力。那么,混元力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呢?混元力的基本标准是它应有六个方向──前后上下左右。有人虽然走的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的劲道。这是平面的圆、平面的弧,不是个立体圆。六个方向的圆、立体的圆才能形成混元。凡是推手中使用顶劲的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不左右就是少上下(前后是人的习惯)。更多的人顶起来也会以为是少了左右,不知是少了上下。因为上下不是人的本能,容易被忽略。有六个方向的劲才是混元劲,但这六个方向又必须拳势定形为基础。所以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顺缠、逆缠、乃至每个转关换势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势就是不正确的。
   
   二、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自转。太极拳的动作中,上关节对下关节(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下关节是自转,下关节对上关节(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上关节是公转,这是个规律。自转的圆要大,公转的圆要小。从手到肘到肩划圆时要一节比一节划得小。因为前一节和后一节比起来,前者是自转,后者是公转。不过指与臂相对而言,腰和臂都有公转和自转,如果腰比手转得还大,便是不对的。在对抗中不可能没有公转和自转,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受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公转自转都是很重要的,但一定要协调,要讲究比例。人的手打击起来较灵活性要差得多,此外,腿还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它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腿部的前边一截,可它自转幅度并不大。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似地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划同样大的圈(用腿攻击时除外)。明确身体不同部位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避免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有混元力,才能避免实战中犯劲力涣散和丢、顶的错误。

   三、周身多元化旋转
   
   人体是一盘棋,**法有手功、腿功之分,论部位仅手指上就有“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这么多关节、部位在太极运动中是一动无不动,不静无不静。周身运动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各关节一定要顺应多元化的旋转规律。
   
   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因为部位关节都有自己旋转运动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它部位都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以手领劲,两头卷曲向中间收,收到腰上再向下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成,这就是爆发的力。那么就要求你从梢节,即就是从两头卷曲收到中间然后再放。


    走手指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地也是为了向中间收。这个收和放的时间差是多长呢?可以说没有。收即是放,理论上有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膨胀、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收进来才能发,不收进来发不了的。像炮仗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势也如此,卷曲越紧爆发力越强。各个关节、各个部位都旋转起来、协调起来,就会达到周身一家,节节贯穿,收发自如,得心应手。笔者潜心研练陈氏太极拳多年,今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太极拳之真谛。至于太极拳的技击功夫将另文论述。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五)—— 拳架定型
 恩师张志俊先生在陈式太极拳新探一文中,就拳势如何定型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原文如下:所谓拳势定形,就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场地,你的动作都不走样、不变形。就像那些前辈大师一样,手、肘该在哪里定位就在哪里定位。已养成习惯,不论多少次都不会有几分差别。不过,一个人的身法、步法、手法的定形只是“形”的定形,并不等于“意”的定形。也就是说,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沉肩、坠肘、松胯、屈膝、合裆是没问题的,一但受到外界干扰就可能发生“变形”。在双方对抗时,胜方往往是由于对手动作变形而取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任何干扰下动作不变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拳势定形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身体的各关节、部位都有一个定型的问题。
   
   一、走手
   
   把手放在第一位是我们这人派系独领**、标新立异之处。在技击对抗中,手是最前面第一道防线,走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斗成果。所以应把走手放在首位。走手关键是走梢节。手指有三节:指尖、中节、根节。指尖即第一节,走手一定要先走第一节,然后二、三节按顺序跟上。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第一节。不走指尖,你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了“卷”的意思,即便是没抓住对手,也有个“缠”的余味在别人身上。
   
   二、肘定位
   
   我们这个派别的另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肘定位。肘永远在做一个拉长的运动,但它基本上是定在一个位置上,做着向外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和身体各部位保持一个相对的定位。手走的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时、对抗时都有要根,不能漂浮。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力量,支持手更灵活地运动;帮助后面的肩拉长,坠肘沉肩,稳定平衡。什么时候肘变位了,形就一定是变了。太极拳运动中入体有五张弓──双臂弓、腰弓、双腿弓。弓背撑起的力量很大,肘正是臂弓的弓背,所以一定要保持最佳状态。弓背一直受弓弦的拉,从未松懈过,一但弓背飘了,丢了就一定是棚劲断了。在臂弓上弦断就是意断,弓断就是棚劲断了。
   
   三、沉肩
   
   练太极拳时意念上要求身体松柔,人们往往松柔不下来就是因为肩沉不下来。向上耸肩,向里合肩,或是**翻肩,是最常见的毛病。一耸肩,一合肩腋下就不空了。肘也随之飘起来。当遇上对方踩、打、摔、擒、拿等外力时,出于自我平衡的本能,可能**向上翻身肩。这些不仅是学习太极拳的障碍,也是技击中的隐患。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部与臂部,使臂生根,从而由坠肘与沉肩的结合达到肢体放长。如果两手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这张弓就是一个饱满的弓。所以要时时注意沉肩、保持沉肩坠肘,将肘与肩部拉长到最大限度。
   
   四、含胸
   
   含胸首先要求我们虚领打劲的时候把劲椎领起来,像弓梢一样不歪不扭,下颌内收,两眼平视,使百会穴虚领;再就是胸要有向里包的感觉,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让背有拔长的弹性。在对抗中,最忌身体上重下轻。如果胸不含,肺部会充满空气,不能气沉丹田,这时头重脚轻根底浅,一遇外力就会立足不稳,含胸拔背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如不倒翁。否则,就会横气填胸,浊气上升,劲力不能顺达。
   
   五、塌腰
   
   腰和胸的关系是含胸才能塌腰,塌腰必须含胸。正确的姿势是: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这样,我们就具备了五张弓中最重要的一张弓。腰是一个重要的平衡机构。劲起于脚跟行于腿,到腰部时有一次六成力量上升,四成力量还原于下身的分配。稳稳当当地把腰塌下来,人才能不飘,脚下才能有根。否则,腰塌不下来,挺胸凸肚,连琐反应是胯松不下来,膝盖亦不能弯曲,不能含上。
   
   六、松胯
   
   太极拳理曰:不能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是腰腿间求之’。腰腿间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脚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膝盖送到胯上,松胯便可在煞那间将力量送至腰部。在对抗当中,松胯尤为重要,因为不能松胯将会瞬间断劲,功亏一篑。从某种意义上说,胯能不能松就意味着能不能得到进入太极拳殿堂的锁匙。此外,胯部的韧带长度要超过常人是松胯的前题条件,韧带、副韧带长,转身长度和半径就会比别人长出许多,对抗中就有了优势。因此要有意识练好松胯的功夫。

   七、屈膝
   
   肘是上肢的弓背,膝是下肢的弓背。屈膝合裆,膝屈裆才能合。屈膝才能足下生根,进退自如,力撑八面。看一个人的拳势是否正确,首先看胯是不是松的,膝是不是合的,裆是不是圆润的。如果一个拳势看着不顺那么问题一定出在膝上。膝在运动中要像饺子皮一样向外,不是外摆,外摆是飘的,向里运动时不是直接合,而是从外向里扣。
   
   八、抓地
   
   在踝关节这个部位最难练的是跟腱韧带,跟腱韧带的长短又与抓地有直接关系。通常膝盖前跪和旋转就是韧带长运动。这根韧带越长,膝盖前跪的半径越大。对抗中后退时,又总有一个膝盖是向前弯曲的,弯曲幅度越大,腰部的承受能力越强。人常说‘腰长’、‘腰上有份儿’,其实还是跟腱韧带长、脚下有根的缘故。很多人脚下不稳,不舒服不挪脚跟和脚尖,正是因为跟腱韧带不够长,拉长这根韧带要靠五指抓地。不让飘、不让脚动的同时又让脚腕旋转的动,让它向不同方向移动、旋转。练习时间长了跟腱韧带就拉长了。


    如果不会五指抓地,即使其它各部位都做得很好,推手的水平也高不了。只有抓才才能生根,生根之后胯各部位的灵活性才能充分显现。五指抓地时涌泉穴要虚要空。拳势定形是掌握太极拳真谛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战的需要。只有走手、乍肘、沉肩、含胸、塌腰、松胯、抓地等每一招每一式都定型,才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受外力干扰,收发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六)—— 发力训练


一、两袖生风,劈啪作响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显然,太极拳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该慢则慢,该快则快,否则就做不到“急应”和“缓随”。现在风靡全国的杨氏太极拳,以架子轻慢圆柔、中正安舒为主要练习形式,其他各家的太极拳大多也是这种情况。太极拳多数流派有快速度练习,有些杨氏太极拳传人不承认曾经有杨氏太极长拳的存在,成书于杨澄甫在世的《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更有专门章节论述“杨澄甫先生所授太极拳长拳动作名称”。而在陈氏太极拳一路里仍保留着发劲的拳式,二路拳发劲更是拳拳不断,势如鸣鞭燃炮,声声不绝。沈寿先生在《太极拳走架推手问答》一书中,也谈到杨氏拳“快太极”的练习方法,“据传杨澄甫先生生前单练野马分鬃式发劲时,两袖生风,劈啪作响。可想见其速度之快和内劲之充盈非同一般。”本文谈谈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太极拳带有普遍性意义。
   
   二、快速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
   
   显现于人体的肩、臂、肘、手等部位的发劲而言,陈氏一路拳发劲有掩手肱捶、指裆捶、护胸捶、青龙出水等。其中掩手肱捶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果能打好这一式,其它有关陈氏拳的发劲动作就不难掌握。陈氏拳的发劲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修炼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掌握,用不正确的练习方法又容易形成弊病,初学者最好以杨氏拳的练法,从头至尾都不要发劲,这种方法也适合中老年陈氏太极拳爱好者。


    每见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在演练42式竞赛套路中的掩手肱捶时,用力部位仅显现于手、腕,非常蹩脚勉强,都是因为发劲部位和方法不正确所致,这样就不如藏拙,以不发劲为好。练好掩手肱捶的发劲,首先要从拳理上明白太极拳的发劲原理,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说:“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这是指太极拳发劲时劲路而言。陈氏拳发劲讲究松、活、弹、抖,特别是抖劲,陈照奎曾形象地将这样的发劲方法,比喻为北方农村的牲畜干完活,卸去身上的挽具后在地上打滚,起身后霎时间用劲猛地一抖,事实上是用了全身之力,陈氏拳的发劲惊炸之势就很像这种情况。


    对于这样的发劲方法,《太极拳研究》一书中说:“太极拳的抖劲,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量。抖劲的特点是快速,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功夫纯粹的,手、臂、肘、肩、背、胸、腰、胯、腿都可发出抖劲。这种抖劲是从腰裆劲的迅速一转而发出的。”“太极拳内劲的来源,确切地说,也可说是从腰裆而来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打好掩手肱捶确非易事。


    首先要从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入手,多做腰胯间的左右旋转练习,具体练习如下:(1)两足分立两腿微曲,两腿的宽度和弯曲度因人功夫深浅而定;(2)两臂曲伸环抱于胸前,似浑圆桩狀;(3)腰胯放松,左右不太快地做螺旋狀转动,注意保持身体上、下中轴一条线;(4)以上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腰胯的的转动改为瞬间的弹抖,这样的弹抖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劲从下肢通过腰胯直达手梢,有的把这种练习方法叫金鸡抖翎。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认真体会发劲的劲路,拳论说:“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不但是说蓄劲之意似张弓,身体也真的要像弓一样。所谓身具五张弓,是说四肢四张弓,躯干一张弓,合起来是五张弓。四肢四张弓容易做到,躯干一张弓往往不容易做到。所谓“涵胸拔背”,事实上是从人的背部看,上下呈弓状,左右也呈弓状,照这样说,全身都是弓状。身体的这种状况并不是自然的状态,加上成年人更习惯于昂首挺胸,就更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掩手肱捶的发劲最重要的是先蓄好劲,形成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这样的发劲不但快速、力猛、劲长、动短,而且气足、意远。掩手肱捶发劲熟练之后有多种变化的打法,初学者宜用老架中最基本的打法,读者仔细从陈正雷演示的影碟中不难模仿。其详细程序如下:(1)做完上三歩最后一歩之后,左脚跟向左前方沿地面擦出。(2)身体重心漸身左移、两臂同时左右两侧分开,此时以逆腹式呼吸小腹上提吸气。(3)双臂分到最远点时身体重心渐身右移,双臂内合左手呈松柔的八字掌直臂停于左肩前,右手半握拳,拳心向上停于腹前右侧,呼吸依然小腹上提,有明显的“气贴脊背”之感,至此蓄劲动作已完成。蓄劲过程最重要的是使躯干这张弓的张力恰到好处,张力不够不能形成蓄发之势,张力动作过大易形成猫腰,劲势后泻,造成无有反弹劲,发劲虚而无力。(4)完成蓄劲动作之后,已成箭在弦上之势,初学者仍不可急于快速发劲,可使躯干这张弓从脚到胯、到肩肘,以节节贯串之势,推动右拳在身左转的过程中慢慢打出,沉肩坠肘停于右臂斜前方。(5)随着右拳的打出,气息从鼻孔中呼出、小腹下沉成“气沉丹田”之势,身体放松,左手八字掌下沉到腹部左侧,掩手肱捶一式即做完。以文字叙述动作,需要说许多话也未必能说清,做起来往往是一瞬间的事。
   
   三、气与力合先以不发劲的方式慢慢练习拳架,通过一年半截,盘架子千遍以上,身法已比较自然,劲路已比较顺畅,动力大概已经定型,再把掩手肱捶一式抽出来单独练习,根据修炼者自己的情况每天至少打上几十次,并逐渐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直到瞬间以弹抖之力打出为止,完全实现劲整的要求。凡“内家拳”都有气与力合的练法,当动作、呼吸、力量三者结合为一体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发声的方法“以气催力”,形意拳称这种情况为“雷声”,发声不但能够以声助气,而且能够从心理上震慑对手。太极拳各派发声不大相同,杨氏太极拳发声按劲向上、远、下三个不同方向,分别以鼻音的哼、喉音的哈、口音的咳等三咱不同声音。陈氏太极拳则根据不同拳势,有呵、哂、嘘、吹等四种不同声音。我见过不少心意六合拳家在一趟拳的结束处往往喜欢发“咿”的声音,这大概与习惯有关,并无严格的定律,修炼者不必拘泥于上述种种,根据自己的感觉择善而从即可。

   四、发劲可达两吨多学会了掩手肱捶的发劲,其它上肢发劲的拳式皆可按图索骥。一路拳的发劲动作熟练之后,二路炮捶各式动作发劲则唾手可得,陈小旺二路炮捶打得呼呼生风,可以窥见前辈太极拳名家“英雄所向无敌”的雄姿。其它下肢的发劲动作,如蹬一根、金刚搗碓等,遵循的原则依然是“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不过蓄劲由双腿变成为单腿,形于手变成形于脚罢了。初学者也可以不发劲的方式练这些动作,待快练的掩手肱捶打好之后,再以相同的过程练下肢的发劲。


    将陈氏太极拳中发劲跳跃动作稍作调整,不发劲、不跳跃,同样适用于中老年修炼者。将玉女穿梭的窜跳改为插歩转体,将摆脚跌叉改为摆脚仆歩,左右擦脚改为左右拍膝,翻身二起脚改为转身拍膝等等,适度地发挥陈氏拳快慢相间、松活弹抖、连绵缠绕等特点,对于改善中老年动作缓慢、反应迟纯皆不无裨益。现在杨氏太极拳在健身运动中非常普及,其实许多动作并不大适合中、老年人练习,譬如较多的分脚、蹬脚,原地360度的单腿支撐转体,以及摆莲腿、下势等,对于中老年人都算是高难度动作了。如果练陈氏拳,先不发劲,待功夫适合的时候,发一下劲,震一下脚,抒发一下老骥伏枥的胸中豪气,满足一下心理的需要,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杨氏拳则无此便利,这也是陈氏拳受到普遍欢迎的原因。


    无论什么样的修炼者都要从不发劲练起,再逐渐练习加劲,盘架子到成千上万遍的时候,自然会达到着熟。对于已经掌握发劲的修炼者,还要注意安排好发劲在整个盘架子中的运动量,练拳的初级阶段要少发劲,偶然发一下劲有画龙点睛之妙,可以提高练拳的趣味。初学阶段发劲多容易练成硬拳,过快容易一滑而过成滑拳,太极拳发劲由脚、胯、腰、肩、肘、手等,是全身性力量,在短距离内发出以后十分强大,四川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美籍华人陈国灿著《陈氏太极拳(老架)》一书,作者说:“有人科学地用仪器计算过,说是太极拳的这种发劲可达两吨之多。”沒见过确实的科学的测量数据,我不太相信力量如此之大。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两吨之多的能量的确是很大的力量。力度大消耗必然也大,过多的发劲必然会伤身,违反打养结合原则,要恰到好处地掌握运量。
   
   五、德者得也,太极拳修炼主要是以“运劲如抽丝,迈歩如猫行”式的慢速度练习盘架子,陈氏太极拳的发劲也是建筑在这种慢练的功夫之上。慢练才能够达到轻、灵、动、变、化的目的,是“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运动基础。不是这样的运劲,即使上表面看来很有劲,但并不是太极拳所需要的劲。一些爱好者打的陈氏太极拳发劲很笨拙,缺少松活弹抖的气韵,还有的把这种发劲练成所谓外家拳的冲拳,缺乏綿里裹铁的风格,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陈氏太极拳的发劲方法。经过正确方法训练的修炼者即使是还沒有经过散手技术训练,也会有一些技击能力,如果再经过散手等全面技术训练,就可以开展伤害性不大、或根本无伤害性的太极拳散手技击游戏。


     在整个太极拳盘架子修炼过程中,发劲一类动作的运动量既要有所限制,又要适度安排,尤其是现代竞技运动,假如要实现传统散手技击竞技,要保持比较长的竞赛时间,频频发劲更容易消耗体力,不能够实现后发制人。陈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适当安排运动量,年青人有生命旺盛的上升时期,盘架子又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当然可以多练一些发劲。


    修炼者进入中年之后,就要少发劲、甚至不发劲。季节不同也会影响发劲的运动量,慢速度的盘架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冬季气温低,肌肉不易拉开,练发劲要等到热身之后才能进行;夏季气温高,修炼中当大汗淋沥时,虽然可以多练一些,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春秋季节气温转换时也可以少练一些,尽可能安排好快速度盘架子、发劲与慢速度盘架子、不发劲之间的关系。有的人主张每五天练一次快架子,有的人主张快架子要占每天运动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是一经验之谈,并不是适于每一人的定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情况科学安排。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七)—— 快慢相间


太极拳主要训练手段为什么要慢练?在经典理论著作中,并未有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慢速度地练习太极拳架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慢练就是慢练,还需要说什么吗?”
  
   一、慢练习是为了架子准确
   
   每一家太极拳系统所包括的内容,至少有功法、架子、推手、散手等几个方面,李亦畬的著作《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架子与推手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从练架子与练推手的目的说起,便涉及到了推手与散手之间的关系,文章开头便说“要四两拨千斤”,则必需“引进落空”;“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则又必需如何如何,这样一经他的推理,最后逻辑地得出结论:为了使肢体符合推手和散手的技术要求,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慢速度练架子,肢体在充分训练之后实现了动作定型,以至于较快的速度演练套路也不会变形散架,即使是在推手、散手运动中,也会形成不假思索地自动化反应。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慢速度地练习架子是出于技击的需要。
   
   一般拳术大多是以直劲、快劲为主,这是以发挥先天自然本能为长者。在战略上太极拳技击并不要充分地发挥人的先天自然之能,之所以这样说,也并不是说太极拳是反乎自然的武术。任何形式的技击,战术上都不可能完全离开人的先天自然之能。太极拳技击是理性、或理想化思考的结果,通过对其它武术技击形式的反思,认识到一般拳术是壮欺弱、慢让快,或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者。太极拳则认为在技击中,通过“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有可能达到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的理想境界。此技击之为是需要学力而有为之为,如果不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慢速度练习,学会架子后不久即进行快练,动作往往会一滑而过,成为顿挫明显的一般拳术。太极拳也曾叫“长拳”,之所以“长”,有两个方面可以说:一是为引进落空,要练就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式的防守功夫;二是为四两拨千斤,要练就(朋)捋挤按、??肘靠式的进攻功夫。这些技术都需要肢体节节贯串、连绵不断,绵里裹铁、刚柔兼济,周身一家、上下相随,精神意气、内外相合,“走架所以要慢,不快。”30年代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杨澄甫也说“不得有直劲,恐日久入于滑拳也;又恐入于硬拳也。”
  
   二、有氧运动
   
   慢练基本功并不是太极拳一家之长,武术运动中其它任何一家拳术,入门阶段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慢练,这是武术运动的共性。尤其是所谓内家拳法无不重视慢练,甚至干脆把慢练称之为“行桩功”。所谓外家拳法,以气而言“外练为武”,拳术中含有大量“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等动作,稍稍熟练即可以比较快的速度进行练习,慢练的过程和时间比较短罢了;所谓内家拳法,以气而言“内练为文”,与呼吸吐纳导引相结合,如果速度太快,就达不到这个要求,慢练的过程和时间很长,甚至贯串整个修炼生涯。
   
   以现代科学的运动理论说,速度快的称为无氧运动,一趟拳时间虽然很短,打完之后却气喘嘘嘘,需要补充氧气。无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内产生一种有害的酸性物质。有些人常常以“面不改色,气不发喘”,作为评定这类武术运动的标准之一。太极拳主要训练手段速度比较慢,即使是连续打一两个小时,也只是流汗却不气喘,不需要补充氧气,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使人机体内有充足的氧气,无任何伤害性,是以有氧运动养无氧运动;练拳时能够从容不迫,能较长时间持续地出现愉悦感;适应人类各个年龄段生理机能,有极大的普遍性,青少年、中老年、体弱多病者、身体强壮者都可以从事慢架子的太极拳修炼。

   太极拳进行慢速度练习本来是为了散手技击的需要,移花接木,慢练的太极拳却为人类健康作出了极大贡献。不过,技击慢练的太极拳,与健身慢练的太极拳并不完全相同,技击的慢练有一定限度,并不是说越慢越好,慢到一定程度即可了。杨氏拳传统练法打一遍约需8分钟,最快2分钟即可完成;陈氏老架一遍5至6分钟或7至8分钟,二路炮捶约3分钟;王海洲打的赵堡架大约4分钟,最快他要求两分钟;马岳梁老年时打吴氏快拳仅6分钟。太极拳家练拳都是快慢有度,各具风采,决无暮气沉沉、有气无力之状:王海洲练赵堡太极拳如游龙戏水,灵活轻松;陈小旺二路炮捶如急风骤雨,刚强猛烈;马虹的拳如画中江山,书卷十足;冯志强则如老马奔腾,浑厚凝重;乔松茂武氏太极拳如流水高山,高贵儒雅。欣赏这些太极拳名家演练的套路,也是一种艺术享受,使套路演示成为进乎技矣之道,美不胜收,韵味无穷。传统意义上太极拳功夫精深者已不可见,从陈小旺对陈氏太极拳的揭示,从冯志强、王海洲等演示的单式技击使用法中,我们还能够领略到一些太极拳功夫。他们的演示虽然还不是真正的竞赛性散手技击,已难能可贵,这些功夫都与快慢相间地盘架子有关系。
   
   三、慢者必不能技击
   
   物理学原理说明,作用力必须大于另一物体才能使其移动;武术技击实践证明,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迟,这是技击运动所必须遵守的规律,太极拳技击亦不例外。前辈太极拳家为什么提出了“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境界呢?四两真的可以拨千斤吗?手慢真的可以打手快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不可以!”难道先辈太极拳家说的不对吗?我们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他们也?有说错,主要是看我们怎样去理解这些话的原意。慢练太极拳有自身的特殊目的,慢练本身并不是目的,技击时双方出手如闪电,当对方打来之时,太极拳练就以“舍己从人”的功夫,这叫“引进落空”。


     为了“引进落空”,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彼不动时重心?有移动,此时四两不可能拨倒千斤;彼微动时重心已移动,便为四两拨千斤提供了条件。对方落空之后,进攻力量瞬间出现空白甚至前俯后仰,我们不妨把它称作0状态或者负状态,此时轻轻在对方着力点加一点所谓四两之力,对方即会应声倒地。此时发劲速度仍然快于对手、力量仍然大于对手,于志钧先生在他的《太极推手修炼》一书中,称这种情况为“阴阳骤变”。


    如果得机得势,在技术上能够做到像有些武技论中说的,下肢无论在对方的内外侧,从前面直插到其背后,还会将对方擎发出寻丈之外,据一位传人介绍说,武氏太极拳有这种的技术。所谓“四两拨千斤”,不过是千斤落空在前、四两拨动在后而已,传统理论称此为后发制人。事实上后发之力也远不止四两,我们在前面曾介绍过,“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百钧之力比较符合技击格斗时的情形,四两之力不过是夸张和形容的说法罢了。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互为辩证,太极拳技击大概更能体现这个判断的真理性价值。武术散手技击瞬息万变,“动缓则缓随”易,“动急则急应”难,太极拳理想技击境界首先是要“引进落空”,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开宗明义地说:“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当对方以极快的速度打来,你怎能够以很慢的速度去接手呢?这当然要快。当将对方引进落空之后,机会稍纵即逝,你怎能以很慢的速度将对方拨倒呢?


    这当然也要快。“彼微动,己先动”先动更要快,快从何而来?这就不是慢练架子所能完成的了,快速反应需要平时也要兼练快架子、快推手、快散手。所以李亦畬在《五字诀》中说要“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要“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陈长兴在《用武要言》中说要“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杨氏九诀》说要“力在罄弹走螺旋”;此刻是一点也不能慢的。在各成熟的武术流派中,几乎都有类似“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技术概念,太极拳尤其重视这项技术且充分发展了这项技术。武术技击招法无数,当对方腿击搂膝、佯攻假打、拳打寸劲,或者也是以后发制人等等,单一招式即不可能战胜对手。


    太极拳也有许多其它技法,杨澄甫有极深的推手功夫,但他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仍然不厌其烦地介绍了太极拳套路中,几十个式子的使用方法。如果说太极拳的全部技术就是所谓推手八法或者十三势,杨氏何须再说那么多呢?除孙氏太极拳外,大多数流派都非常重视招法训练,太极拳与其它武术种类一样,也要进行全面技术训练,在此广博的基础上,再发挥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几招绝活,才能够达到理想技击境界。可以肯定地说,小力打大力可以做到,手慢打手快则做不到。


    自王宗岳《太极拳论》问世以来,太极拳界始终奉其为神明,王氏提出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的技击理想,其它经典理论著作虽并未很多地强调,事实上也是在努力发展这种理想。《太极拳论》否定了武术中单纯以“大快”胜“小慢”者,就整个战略思想说这是不错的。《太极拳论》说太极拳时,富于浪漫地夸张,给读者以无限遐思,有很高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或许无意地误导了一些人。甚至连杨澄甫这样的大师,也以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真的能够使燕雀在太极拳家手中飞不去者,更何况一般学拳者呢?


    《太极拳论》说:“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太极拳家出手虽慢,却能战胜多个对手,以说明慢能制快。澄甫先生大概心理上不敢怀疑,实践上却实在做不到,或者连他自己根本就不相信,《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讲了许多杨氏前辈如何厉害的故事,当说到《太极拳论》这一句话时,也只是说其父健侯晚年尚能敌**人,却并未说谁能长于以慢手打快手。我们且不说衰毁之年是否还能对阵,即使是老年人能与青年人相敌,耄耋之年出手就一定是慢的么?


     除非对手不加躲闪,摆好架势等着挨打,即使是如此,发力一瞬间也一定是快而不是慢。所谓以慢制快者,大概是形容技法娴熟者,能够从容不迫对敌之故罢了。总之,如果望文生义地以为,太极拳慢练不是一种由慢而快的手段,误以为慢练就是目的,是对太极拳慢练的误解。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八)—— 重心学说
 太极拳讲究“轻沉兼备”、“虚实分明”。这是行拳走架保持自身平衡的基本需要,也是太极拳莫测高深的技击法的基本要求。王宗岳提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历来人们对这条拳论的理解比较含混,解释也不尽人意。这是因为对于太极拳的“轻沉、虚实”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作者根据研习陈式太极拳30多年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尝试给其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内涵,是否完整准确,愿意求教各位太极拳同仁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
   
   太极拳的“轻沉兼备”指双手而言;太极拳的“虚实分明”指双脚而言。“轻沉”亦作“轻重”。因此有“上分轻重,下分虚实”之说。
   
   那么在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和技击动作中,如何定义两手的轻重呢?定义如下:
   
   1、双腿分撑全身重量时,上升手为轻,下降手为重。
   
   如:“披身锤”、“白鹤亮翅”的最后定式时,左手在下为重,右手在上为轻。
   
   2、两手平行随身左右转动时,身向左转则左手为重,右手为轻。
   
   如:“金钢捣碓”第二个动作双手平行右捋;前趟拗步转第二“斜行”双手右捋。这时皆身右转,则右手为重,左手为轻。

  3、单腿支撑全身重量时,对应手为重。(左腿对应右手,右腿对应左手。)如“金钢捣碓”、“金鸡独立”左腿承重为实,则右手为重。单腿贴地铲出时,另一只腿为独立承重腿为实。有了两只手的“轻重”重要的是要分出两只脚的“虚实”来。两脚的“虚实”比较容易界定;重心偏重于哪只脚,或完全放在了哪只脚上,哪只脚则为“实”,另一只脚为“虚”手重者,脚虚;手轻者,脚实。
   
   现在我们就可以来验证前辈大师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重心学说的科学性和精密性。注意:这里“重”与“沉”同解,“杳”与“虚”同解。无论哪家太极拳,哪门哪派,哪一招式都将毫无例外地符合这一原则。练拳者觉得自身别扭,必定是违背了这一重心学说;推手中失机失势,站立不稳,也必定是违背了这一重心学说。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处处验证这一重心学说的科学性和广泛性。你平时走路,抬左脚,左手必挥下,起右腿,左手必向上。就因符合“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才有你的平衡和潇洒。比如说你右腿在前,踩中了一块西瓜皮,身体迅速前俯,右脚负重前滑。这时如果你本能的举起左手,那么左手上升为轻,而此刻左脚已虚,不符合重心原理,你必摔倒无疑;如果你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是右手挥起,那么定有助于你重心迅速前移,符合“右重则右杳”的原则,则跌一跤的尴尬瞬间便可解除。君不见滑冰运动员往往一只脚承重长距离滑动,而他同侧的手必定高高举起,就是因为也要符合同样的准则。
   
   以往,一些太极拳家在谈到太极拳的“轻重”、“虚实”时,总是笼而统之地说全身都要虚实:脚上有虚实,手上有虚实,腰上有虚实,全身处处有虚实。这种说法不能说是错,但充其量不过是太极拳阴阳学说的一种表述,或一种翻版。对于“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解释之所以历来莫衷一是,含混不清,皆是因为没有弄清太极先贤们的真正用意所指。说到底“上分轻重,下分虚实”是讲手与脚的配合,是上下肢的协高。练太极拳者周身分出阴阳来的根本目的,也是着眼于周身的协调。孤立地谈身体的某一部分“阴阳”、“虚实”、“开合”、“轻重”充其量不过是造就了一些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而找出身体对应部分的轻重、虚实的辩证关系,使之形成一个“集团军”,这样才会有用。
   
   初学者在练习太极拳套路时,往往搞不清一招一式中重心是放在哪个脚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原则和我们确定的轻重的办法,很容易决定我们的重心该放在前脚还是后脚,左脚还是右脚。初学者当寸刻意求之。而你一旦摆下姿势,很容易找到立身中正,力撑八面的感觉。用心体味,则距“周身一家”的目的不远矣。
   
   推手技击中,在被对方施以不同方向,不同质量的外力的情况下,要能始终保护上肢的“轻沉兼备”、“下肢的”虚实分明,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有激烈的对抗中,周身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只有经过平时的推手和打拳的不断磨练,你的右手转到了上方,那么你的右脚则必须踩实。这也是我们在推手中重心前后移动的理论根据。
   
   无论是对于太极拳的孜孜追求者还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来说,细心体味“轻沉兼备”和“虚实分明”,切实弄懂“轻重”与“虚实”的关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练一套明白拳。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九)—— 论球体感
一、球体感是掤劲产生的源泉
   
   太极拳,掤劲拳。掤劲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的运动形式非圆即弧,它的显著特征是弧线运动,是一个无形的、多变的,运动中的球体运动轨迹。太极拳运动中要求的球体感的本质是膨胀,膨胀产生了太极拳特有的掤劲。太极拳的掤劲是运动中的掤劲,滚动中的掤劲,弧线中的掤劲,螺旋中的掤劲。一只有多元转动中的球体的轨迹,才能具备所有的条件。因此,太极拳的掤劲是独有的,是其它门类的拳种所不具备的。
   
   二、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体应诸处有球体感
   
   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各个部位无时无刻地在做相互协调的运动,这正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含义。在运动中又要求中正、圆润、宽阔、博大、协调、对称。要做到这些,有一个要领,那就是周身要具备球体感。这样说对初学者来说可能觉得有些含糊,我们可以具体一点:凡是身体表面具有开合、旋转等功能的部位都应该有球体感。上肢:腋下、大、小臂之间,手掌间、手背间、五指间(尤其是虎口)、两膊之间,两手之间-------。躯干:两肩里合,含胸塌腰,尾闾内收可构成胸前的球体感;开胸,两肩向后,脊柱前弓可构成背后的球体感。下肢:两腿间松胯圆裆应有球体感;大、小腿之间应有球体感;脚尖上翘里合与小腿之间应有球体感;五指抓地脚掌间应有球体感。
   
   三、球体感应具有的特征
   
   1、立身中正、圆润协调,是太极拳习练者动作外形应具有的显著特征。许多人的拳架总是容易出现诸如夹肘、架肩、尖裆、僵直、棱角等等的毛病,总是看起来不那么舒服,就是因为肢体间缺少一种球体感,肢体如果你在拳架的训练中具备了这种球体感,那么您的肢体运动便一定屈伸有度,舒展流畅,在别人的感观里就不会出现诸如前俯后仰,左歪右斜等等的毛病。
   
   2、博大宽阔,动如车轮,是太极拳在运动中的又一特征。由于肢体运动中的球体感产生了一种充盈膨胀,使你的肢体运行路线显得圆润,宽大,有磅礴之气,比如“闪通背”双手向上有擎天托日之气;比如“初收”、“再收”双手下按则有拨动地球之势,而且旋转往复,此来彼往,动如车轮,循环无迹,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它拳种的显著特征之一。
   
   3、不欠不贪,力撑八面,是指太极拳在劲力的运用上具有的显著特征。具备了球体感便可以使劲力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便有一个度。攻、不容易贪之,守,不容易欠之。可以达到力撑八面的效果。
   
   4、攻防无迹,化打合一,是陈式太极拳在实战运用中具备了球体感而产生的独特效果。由于肢体具备了球体感,你的运行轨迹便一定具备了六个方向的弧线运动,这种六个方向的纬线运动使得对方的大脑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来适应你,从而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这种球体感,使你的化和打在同一个弧线中完成,更准确地说是沿着一个球体的外沿切线完成了来和回,化和打,一气呵成,没有停顿,太极拳高手正是这样借对方的力与劲相加而打击对方。这正是太极拳以弱胜强,四两拔千斤的奥妙所在。
   
   5、多变性。太极拳中的球体感毕竟只是一种感觉,它的本质是膨胀。因为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球体感是在不断地变化。大小、方向、角度等等。你周身的太极球随时可托、可按、可收、可抱、可压、可搓、可辗等等。当然,这些要靠双手和身体的协调来完成。
   
  6、互逆性。球体感的转换和变化还应该是有规律的。双手的上升转为下按时,球体感应从上方变为下方;双手从左捋为右捋时,球体感应从左方变到右方;双手合抱时,有一个球体在中间,变双手外分时,中间一个大球变成两边的两个小球;含胸时胸前有一个球,变开胸时,这个球从前边变到了后边。这些我们不仿称它为球体感的互逆性。

   四、如何才能练出球体感来
   
   1、梢节领劲,两头卷曲。
   
   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训练的总纲。这里的梢节是指肢体中的两手和两脚。(这里要区别古人太极拳论中“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的梢节概念)两头卷曲产生了球体感必须的曲线弧度;梢节领劲则使你的上、下肢体形成了内撑力,梢节领劲尤其重要,否则,即使是两臂外形上如抱球,也会缺少应有的外掤力。即使下肢曲膝下坐,也形不成稳固的支撑力。因此,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形成球体感的必要条件。
   
   2、五弓齐备。
   
   太极拳如果要形成球体感,那么任何时候你的手臂都不能完全伸直;你的腿也不能完全蹬直,你的胸脊也不能完成挺直,传统意义上的五张弓必须是永远存在的,即使是在发力的一瞬间,你的五张弓的形态仍然不能发生形变,换言之,假如任何一张弓一旦发生了形变,这里的球体感也就不复存在了。太极拳的攻防技击中讲究力点的变化,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化、打、拿、摔等技巧的运用常常是在滚动中完成的。滚动者,球也。身肢的球体感使你在任何时候都屈蓄有余,进退有度,收发自如;两腿间也只有在具备球体感的情况下,才能够松胯圆裆,虚实变化,重心稳固。
   
   3、内撑外抱。
   
   比较明显的是两臂之间两腿之间所形成的球体感。这只是无形之中的球,是实心的,在任何外力的作用力下都不可变形的。因此这只无形的球在你的双擘双手间,在胸的双腿间胯下便有一种强烈的外撑力,越用力抱它,它的外撑力越大;如何保持这个球体在你的怀中和胯下的存在,你就要用双臂和双腿来用力的合抱它,这就是所谓的内撑外包。它可以使你拳架看起来宽阔博大,中正圆润。
   
   4、螺旋缠丝。
   
   缠线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特色,有了螺旋缠丝,你的力就有了方向,不会飘,换句话说,你的肢体在运动中才能保持强烈的外撑力,你的球体感才能存在。这个球体的旋转永远是立体的,是六个方向的,就像保龄球高手打出的旋转球一样。螺旋缠丝可以使你的攻击部位在达到劲点的一刹那具有穿透力;这就像有来复线的枪膛里射出的子弹较土制【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的霰弹更具有威力一样,这也是太极拳的劲别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显著特点。
   
   5、公转自转。
   
   自转,是指身体以腰为轴的旋转;公转,指相对处于梢节部位的旋转。比如上肢部位的螺旋缠丝劲较之腰部的旋转就可以称作公转。公转加自转是一种自身的协调,公转与自转相结合能保证你周身球体感的稳定性。这个公转,可以增加你梢节螺旋运动的长度,亦即增大你内撑外抱的长度和力度;另一方面,有自转没有公转,周身的球体感可能就要丢失了,总之,要保持周身的球体感,公转加自转是必不可少的。
   
   6、节节贯穿。
   
   球体感的产生对身体各部位尤其是上、下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比如上肢就需要有两手领劲,两肘定位,两肩放松。以上肢为例,两手之间的开合必然要带动两肘、两肩之间的开合,但要注意两手间的开合决不能用两肘、两肩之间的开合来催动和代替。就是说手要先走,肘可随之(但要保持曲度),肩可伸展以策应(两腋下大臂与身体的夹角基本不作大的改变)。这里,你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是同时在做旋转和伸展的运动,这就叫“节节贯穿”。不能臂一轮,肘、手僵直、大臂伸直了,你的球体感就消失了。节节贯穿可以使你在转关换势时自然保持球体的存在与转换,是产生和保持球体感的必要条件。
   
   7、相吸相系。
   
   相吸相系是指两手之间的协调关系。球体感的形成必须有两手之间的协同配合,特别是我们的球体是处于运动中并且在不断地转化之中,两手的开合同步非常重要。不同的开合形式将形成不同的球体感。如果一个开合动作两手不能协调,左手到位了,右手尚未到位。或者一只手运动了,另一只手在静止,那么这时的球体感就找不到了。两手协调才有球体感的存在,两手协调才可以打出诸如通背劲、对称劲、双分劲、双合劲等劲别,反之,这些劲别只有在具备了周身球体感的前题下才会具有高的质量,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8、周身协调。
   
   太极拳形成球体感是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求周身的高度协调。太极拳理中有一句话叫“一动无有不动”,讲得就是协调。周身协调了,按照一定的要求,产生球体感的部位就可能多、反之,周身欠协调,动作变形,球体感就减少了或者没有了。周身协调是要靠大量的训练,日积月累才能得到的,而产生球体感则是周身协调的最终结果。


    太极拳运动中具备了球体感是太极拳训练的高级阶段,尤其是身体的各个转动开合部位成球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这也是太极拳百年来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太极拳爱好者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除了强身健体之外,还有的就是不断地去探讨,掌握太极拳的真谛,去研究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太极拳运动中具备了球体感可以视为这种目标的具体化。具备了球体感,那么你就具备了外形美、气势美、内在美,不仅好看,而且管用。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十)—— 周身一家
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之所以代代相继,长盛不衰,广为世人所爱,其变幻无穷、奥妙无穷的招式技法正是陈氏太极拳的无尽的魅力所在。所以说,学习这一高级拳种不仅要理解其“乾坤茫茫,阴阳渺渺”这境界,更要撷取其精华,领悟其真谛,才能掌握要领,学得真功,并不断出新。笔者早年师从陈照奎先生,曾经先生耳提而命,后潜心研习拳写下心得一二,与同道切磋。
   
   拳势定形
   
   所谓拳势定形,就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场地,你的动作都不走样、不变形。就像那些前辈大师一样,手、肘该在哪里定位就在哪里定位。已养成习惯,不论多少次都不会有几分差别。不过,一个人的身法、步法、手法的定形只是“形”的定形,并不等于“意”的定形。也就是说,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沉肩、坠肘、松胯、屈膝、合裆是没问题的,一但受到外界干扰就可能发生“变形”。在双方对抗时,胜方往往是由于对手动作变形而取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任何干扰下动作变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拳势定形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身体的各关节、部位都有一个定型的问题。

  一、走手
   
   把手放在第一位是我们这人派系独领**、标新立异之处。在技击对抗中,手是最前面第一道防线,走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斗成果。所以应把走手放在首位。走手关键是走梢节。手指有三节:指尖、中节、根节。指尖即第一节,走手一定要先走第一节,然后二、三节按顺序跟上。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第一节。不走指尖,你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了“卷”的意思,即便是没抓住对手,也有个“缠”的余味在别人身上。
   
   二、肘定位
   
   我们这个派别的另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肘定位。肘永远在做一个拉长的运动,但它基本上是定在一个位置上,做着向外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和身体各部位保持一个相对的定位。手走的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时、对抗时都有要根,不能漂浮。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力量,支持手更灵活地运动;帮助后面的肩拉长,坠肘沉肩,稳定平衡。什么时候肘变位了,形就一定是变了。太极拳运动中入体有五张弓――双臂弓、腰弓、双腿弓。弓背撑起的力量很大,肘正是臂弓的弓背,所以一定要保持最佳状态。弓背一直受弓弦的拉,从未松懈过,一但弓背飘了,丢了就一定是棚劲断了。在臂弓上弦断就是意断,弓断就是棚劲断了。
   
   三、沉肩
   
   练太极拳时意念上要求身体松柔,人们往往松柔不下来就是因为肩沉不下来。向上耸肩,向里合肩,或是**翻肩,是最常见的毛病。一耸肩,一合肩腋下就不空了。肘也随之飘起来。当遇上对方踩、打、摔、擒、拿等外力时,出于自我平衡的本能,可能**向上翻身肩。这些不仅是学习太极拳的障碍,也是技击中的隐患。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部与臂部,使臂生根,从而由坠肘与沉肩的结合达到肢体放长。如果两手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这张弓就是一个饱满的弓。所以要时时注意沉肩、保持沉肩坠肘,将肘与肩部拉长到最大限度。
   
   四、含胸
   
   含胸首先要求我们虚领打劲的时候把劲椎领起来,像弓梢一样不歪不扭,下颌内收,两眼平视,使百会穴虚领;再就是胸要有向里包的感觉,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让背有拔长的弹性。在对抗中,最忌身体上重下轻。如果胸不含,肺部会充满空气,不能气沉丹田,这时头重脚轻根底浅,一遇外力就会立足不稳,含胸拔背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如不倒翁。否则,就会横气填胸,浊气上升,劲力不能顺达。
   
   五、塌腰
   
   腰和胸的关系是含胸才能塌腰,塌腰必须含胸。正确的姿势是: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这样,我们就具备了五张弓中最重要的一张弓。腰是一个重要的平衡机构。劲起于脚跟行于腿,到腰部时有一次六成力量上升,四成力量还原于下身的分配。稳稳当当地把腰塌下来,人才能不飘,脚下才能有根。否则,腰塌不下来,挺胸凸肚,连琐反应是胯松不下来,膝盖亦不能弯曲,不能含上。
   
   六、松胯
   
   太极拳理曰:不能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是腰腿间求之’。腰腿间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脚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膝盖送到胯上,松胯便可在煞那间将力量送至腰部。在对抗当中,松胯尤为重要,因为不能松胯将会瞬间断劲,功亏一篑。从某种意义上说,胯能不能松就意味着能不能得到进入太极拳殿堂的锁匙。此外,胯部的韧带长度要超过常人是松胯的前题条件,韧带、副韧带长,转身长度和半径就会比别人长出许多,对抗中就有了优势。因此要有意识练好松胯的功夫。
   
   七、屈膝
   
   肘是上肢的弓背,膝是下肢的弓背。屈膝合裆,膝屈裆才能合。屈膝才能足下生根,进退自如,力撑八面。看一个人的拳势是否正确,首先看胯是不是松的,膝是不是合的,裆是不是圆润的。如果一个拳势看着不顺那么问题一定出在膝上。膝在运动中要像饺子皮一样向外,不是外摆,外摆是飘的,向里运动时不是直接合,而是从外向里扣。
   
   八、抓地
   
   在踝关节这个部位最难练的是跟腱韧带,跟腱韧带的长短又与抓地有直接关系。通常膝盖前跪和旋转就是韧带长运动。这根韧带越长,膝盖前跪的半径越大。对抗中后退时,又总有一个膝盖是向前弯曲的,弯曲幅度越大,腰部的承受能力越强。人常说‘腰长’、‘腰上有份儿’,其实还是跟腱韧带长、脚下有根的缘故。很多人脚下不稳,不舒服不挪脚跟和脚尖,正是因为跟腱韧带不够长,拉长这根韧带要靠五指抓地。不让飘、不让脚动的同时又让脚腕旋转的动,让它向不同方向移动、旋转。练习时间长了跟腱韧带就拉长了。如果不会五指抓地,即使其它各部位都做得很好,推手的水平也高不了。只有抓才才能生根,生根之后胯各部位的灵活性才能充分显现。五指抓地时涌泉穴要虚要空。拳势定形是掌握太极拳真谛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战的需要。只有走手、乍肘、沉肩、含胸、塌腰、松胯、抓地等每一招每一式都定型,才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受外力干扰,收发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混元运动
   
   走手、乍肘、含胸、沉肩、塌腰、松胯、屈膝、抓地,这么多部位如果各自为战,充其量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它们的一元化领导就是“合”。比如你用手做前伸打击运动时,周身运动都要与之平衡、配合、协调,上肢的“通背劲”,下肢的“裆劲”,中间的“胸腰劲”,合到一块儿就是“混元力”。有位大师说:“在成手之中,能发这种力的,千人不过二三。”技击时周身协调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六个方向的圆
   
   混元力,顾名思义就是浑然一体的圆方向的力道。现代武术的力道很多,有爆发力、弹抖力、二争力、自然撞击力、冲击力等。如果对些力加以引导,使之通过弧线或螺旋的运动就一种新的力道,就有可能形成混元力。那么,混元力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呢?混元力的基本标准是它应有六个方向――前后上下左右。有人虽然走的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的劲道。这是平面的圆、平面的弧,不是个立体圆。六个方向的圆、立体的圆才能形成混元。凡是推手中使用顶劲的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不左右就是少上下(前后是人的习惯)。更多的人顶起来也会以为是少了左右,不知是少了上下。因为上下不是人的本能,容易被忽略。有六个方向的劲才是混元劲,但这六个方向又必须拳势定形为基础。所以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顺缠、逆缠、乃至每个转关换势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势就是不正确的。
   
   二、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自转。太极拳的动作中,上关节对下关节(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下关节是自转,下关节对上关节(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上关节是公转,这是个规律。自转的圆要大,公转的圆要小。从手到肘到肩划圆时要一节比一节划得小。因为前一节和后一节比起来,前者是自转,后者是公转。不过指与臂相对而言,腰和臂都有公转和自转,如果腰比手转得还大,便是不对的。在对抗中不可能没有公转和自转,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受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公转自转都是很重要的,但一定要协调,要讲究比例。人的手打击起来较灵活性要差得多,此外,腿还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它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腿部的前边一截,可它自转幅度并不大。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似地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划同样大的圈(用腿攻击时除外)。明确身体不同部位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避免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有混元力,才能避免实战中犯劲力涣散和丢、顶的错误。
   
   三、周身多元化旋转
   
   人体是一盘棋,**法有手功、腿功之分,论部位仅手指上就有“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这么多关节、部位在太极运动中是一动无不动,不静无不静。周身运动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各关节一定要顺应多元化的旋转规律。
   
   “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因为部位关节都有自己旋转运动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它部位都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以手领劲,两头卷曲向中间收,收到腰上再向下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成,这就是爆发的力。那么就要求你从梢节,即就是从两头卷曲收到中间然后再放。走手指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地也是为了向中间收。这个收和放的时间差是多长呢?可以说没有。


    收即是放,理论上有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膨胀、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收进来才能发,不收进来发不了的。像炮仗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势也如此,卷曲越紧爆发力越强。各个关节、各个部位都旋转起来、协调起来,就会达到周身一家,节节贯穿,收发自如,得心应手。笔者潜心研练陈氏太极拳多年,今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太极拳之真谛。至于太极拳的技击功夫将另文论述。

 本文来源太极拳网(http://www./),原文地址:http://www./news/mingjia/20140111/12532_14.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