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婚俗 文 | 广东文网 广东文网讯 旧时新娘出嫁,总要坐花轿,喜气洋洋,可这种习俗已在时光的飞逝中被人们淡忘。24日,雷州市北和镇一对新人的婚礼,唤起了市民对于“古典婚礼”的记忆。仿古迎亲队伍依古礼迎娶新娘,不仅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还赢得众人的点赞。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在我国被视为人生的大事,极为隆重。雷州人的婚嫁,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又有着本土自身的习俗和特色。 迎亲是古典婚礼中重要的一环。婚期之日,男家派来红花大轿,媒人也随轿带来封条和过门礼,亦称“大礼”。这一天,新娘在家不得吃米(意思是不准带走娘家米粮),只吃些面糖水,早起梳妆打扮,用线绞面整容,梳辫扎髻。 新娘出门,双脚不得到地,由姐妹们搀扶,一路铺上草席,直到轿门(意思是不准带走娘家泥土)。新娘上轿之后,轿夫关好轿门,由女方长辈贴上封条。此时,轿里新娘又有“踢轿门”风俗,一般踢三次,一边踢一边哭嫁。 然后,轿夫抬起花轿进退三次,再由两个十二三岁儿童扶轿相送。送嫁队伍还有陪娘、抬箱、抬箦、担罗伞的人佚以及吹打手等,锣鼓唢呐声响彻云天,一路热闹。儿童送到村口,便与新娘交换纸扇回家。 于是,送嫁队伍伴随新娘直抵夫家。途中,若是遇上过河,轿夫要提醒新娘投下钱银,作为河钱。 花轿临门,新郎先向轿门行一个礼,然后亲手揭开封条,由婶嫂二人搀扶新娘下轿,姗姗步到门前。此时,新郎站于大门一侧高凳上,用摺好纸扇敲打新娘头顶三下,俗称“打扇头”。 打扇头的意义各地传说不一,有的说是图吉利:“一打多儿孙,二打孝高堂,三打兴六畜”。有的说是女人要讲三从四德,新娘初入门,先要给她一个“出嫁从夫”的下马威,以免今后回过头来欺负丈夫。 打完扇头,新娘入到新房,由村里请来一位生儿育女较多、家中稍为富裕的所谓“命水好”的妇女梳头,边梳边唱:“一梳由头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