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莎士比亚故乡

 百麦阁主 2017-01-23

访莎士比亚故乡

(2017-01-23 06:30:23)

          

访莎士比亚故乡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去年,莎翁逝世四百周年,我们有幸来到他的故乡,英格兰瓦维克郡埃文河盼斯特拉特福( Straford-upon-Avon )。

    想起1976年,一个从未看过世界戏剧巨匠莎士比亚一部作品的知青,坐上了江西某县文工团编剧的位置。现在看来,确实可笑。他真正读到莎翁的巨著,已是一年多后的大学时代了。那以后,尽管他再也没有为舞台写过台词,可心里却始终把这位巨匠视作崇拜的偶像之一。

 

    无奈,行程时间有限,只能看看位于亨利街的莎翁出生故居、他曾生活小镇的局部和竖着他纪念碑的班克罗夫特公园( Bancroft Gardens )。



访莎士比亚故乡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Shakespeare  1564 - 1616)


访莎士比亚故乡

 

    照片为莎翁家的老屋,典型的英国都铎式民间住宅。都铎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1485-1603),当时这类民居十分流行,坡顶,以木材为骨架,外墙用砖石填充,骨架涂以深色,填充物粉以淡色,十分醒目,所以有称“露木结构”的。莎士比亚父亲是个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商人,这栋屋底层为工场间,楼上住人。



访莎士比亚故乡

    (老屋院内)


 

    在莎翁故乡,像这类都铎风格的民居有不少,大多是原汁原味的,小镇把莎翁生活的环境尽量地保存着,留给后人体味。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这座建于1595年的“哈佛之屋”< Harvard House >很有名,不仅是因为它的露木有精致的雕刻,还因为它的主人牧师约翰·哈佛< John Harvard >。1636年,美国成立了新学院,哈佛去世时,将一半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书籍捐赠给了新学院,为纪念他,1639年新学院改名为哈佛大学。呵呵,真想不到哇,难怪屋上插着美国国旗)


访莎士比亚故乡

    (公会礼拜堂。礼拜堂后是小学,莎士比亚曾就读的学校)


 

    莎士比亚曾生活的小镇,现在十分热闹,人来人往的。据说,小镇居民只有两万人,每年的访客却达到五百万人之多。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街头,莎翁喜剧《第十二夜》中的小丑)


访莎士比亚故乡

        (大批游客的来访,也吸引了以“艺术”为生的人,下片同)


访莎士比亚故乡

 

    我们走街串巷,力求加深对莎翁故乡、英格兰乡镇级小镇的印象。温莎、剑桥、牛津也叫“镇”,可它们是市级镇哦。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与旧时光对话)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访莎士比亚故乡

              (维多利亚哥特式钟楼)


访莎士比亚故乡

 

    下一篇再看看竖有莎翁纪念碑的班克罗夫特公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