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高人民法院将用12大手段惩治欠钱不还的老赖们,老赖们的末日到了! 猖狂:老赖越来越多 社会上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欠钱的是大爷”!这句无奈的感叹精准道出了债权人内心的辛酸苦楚。讨债难,尤其是遇上老赖,自己的血汗钱恐怕是有去无回了。 第三方网站显示,网贷行业的“老赖”数量高达84.2万人。 老赖猖獗,常年游走于灰色地带,利用法律漏洞逃避打击,肆意侵占债权人的资产,甚至形成了群体干成了职业。老赖大胆,就算吃了官司败了诉,一样可以欠人钱财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
据麦肯锡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金融总用户已突破5亿,网民渗透率超过70%。然而,由于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互联网欺诈及信贷风险发生率也随着这一行业的高歌猛进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欺诈风险已在全球排名前三,恶意欺诈产生的损失在某些企业甚至占整体坏账的60%。 “老赖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痼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近些年最高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也是频频制定政策,下大力气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 老赖出行全面受限 临近年底,一年一度的抢票大战又将开启。可是有一群人,他们有家不能回,可怕的不是抢不到票。而是连买票的资格都没有,他就是: 老赖 对被执行人采取境内限高和上失信黑名单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操作方式了,但由于法院与公安的出入系统的对接尚未完成,被执行人用出入境证照购买高铁却并未限制,存在一定漏洞。现在,这个漏洞,补上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部加强合作,在双方前期对被执行人出入境证照进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失信被执行人出入境证照与身份证号码的自动绑定,阻却了“老赖”利用出入境证照购买飞机票、火车票的通道,使“老赖”出行全面受限。 12月10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推送信息,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正式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利用出入境证照购买飞机票和列车软卧、高铁和动车一等座以上车票。 中央出台最严惩治手段对付“老赖”:连儿女都要被牵连! 1、“老赖”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2、禁止老赖办理贷款或信用卡。可网上冻结、划扣“老赖”财产。 3、查封、冻结“老赖”支付宝账户 4、定期曝光老赖,会使其被公司解聘,找不到工作;及遭到合作公司拒签合作合同。 5、“老赖”的车辆上不了高速,火车票机票船票“老赖”都买不到 6、“老赖”的子女不允许上重点私立学校 7、禁止老赖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8、禁止老赖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9、禁止老赖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10、禁止老赖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12、禁止老赖出境和办理户口迁移。 今后,失信意味着破产! 首先是惩戒对象: 《备忘录》共提出八类55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设立金融类机构、从事民商事行为、享受优惠政策、担任重要职务等全面进行限制。 其次是惩戒力度:原来由一个部门在一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实施惩戒,现在变为由多个部门在多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共同实施惩戒。惩戒的对象既包括失信的自然人,也包括失信的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 第三,影响范围:涉及金融机构审批、民商事交易安全、食品药品经营、安全生产、政府优惠性补贴、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法定代表人任职、工作人员招录、文明单位参评、旅游、度假、限制出境及定罪处罚等30多个重点领域。 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一般来说,影响个人信用的主要有以下常见行为: 1、信用卡连续3次、累计6次逾期还款; 2、房贷月供累计2至3个月逾期或不还款; 3、车贷月供累计2至3个月逾期或不还款; 4、贷款利率上调,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产生欠息逾期; 5、水、电、燃气费不按时交款; 6、个人信用卡出现套现的行为; 7、助学贷款拖欠不还款; 8、“睡眠信用卡”不激活也产生年费,不缴纳就会产生负面信用记录; 9、信用卡透支消费、按揭贷款没有及时按期还款; 10、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 11、个人信用报告还会记录法院部分经济类判决。因此,欠账等经济纠纷也会影响信用记录。 12、手机扣费与银行卡扣费挂钩,在手机停用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欠月租费而形成逾期,也会造成不良记录; 13、被别人冒用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产生信用卡欠费记录。 14、违建行为人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对经多次催促仍不履行处罚决定的违法当事人采取征信手段,将其基本信息及违法事实提供给征信机构,由征信机构录入信用系统。 15、交通失信行为分为三类:一般、较重、严重,一般失信以提醒、教育为主,较重、严重失信与评优评先、职业准入、个人信贷、车辆保险等挂钩。 人无信不立!不讲诚信,后果很严重~老赖们,不要在错误的路上继续狂奔了!春节将至,别让“出行难”限制了脚步,撤出“黑名单”,自由走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