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元金票

 金碗丐fsyz 2017-01-23

“世元金票”热销背后的思考

黄金价格高企,黄金市场火爆,作为有传统饰品喜好的中国消费者,对黄金饰品的追求可谓由来已久。从金条金币到金摆件、首饰,再到自天津某商场开始热销的“世元金票”,中国民众对黄金消费的理解在受到经济和收入的影响下,正在潜移默化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叫做“世元金票”的黄金产品,被销售人员和一部分消费者称作为“世界元”。此产品在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能够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是大众对黄金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证明了民众的整体消费意识在转变。截止当前,中国居民的银行存款总额已超过20万亿人民币,服务业及文化产业上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从买享受、买健康、买保障,到关于这种“世元金票”的热卖,不难发现,居民开始“买感觉”、“买概念”。正因为黄金具有稳定国家金融安全等一定的战略储备功能,各国央行才不得不或多或少的储有黄金。尤其是在经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黄金的这一功能显现明显。在国内,很多的经济学者主张藏金于民、藏富于民,就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黄金是世界元,是国际第五大结算货币,藏金于民是以备不时之需。97年韩国人“捐金救国”的举动至今为人们所牢记。

黄金既然是“世界元”,就应该便于携带和流通,很多黄金企业为此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据一些消费者介绍,世元金票非常薄,能够装在钱包里,以其不等的规格,规定了不等的价值,发行商对其产品的承诺是按照即时金价进行回购。钱包里装黄金,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还是有新鲜感的,这种消费从需求上说,是满足了人们在拥有账户金、纸币之外对财富的另一种“感觉”。最早的时候,在黄金消费领域,人们惯用金锭及一些比较庞大的黄金佩戴物作为财富的象征,主要目的是作为财富贮存或宗教习惯。到了近代,黄金慢慢的转变成一种资产,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商品市场,黄金成了一种可以交易,可以贮存,可以物流等的实体资产。慢慢的,人们对黄金产品的要求开始出现更高的层次,在家庭储备及投资理财方面,黄金以自身特殊的金融属性取得了全球投资者的信任。在国内,很多厂商所设计出来的黄金产品纷繁多样,消费理念各具特色,卖点也有所不同,有的注重纪念性,有的则注重实用消费,有的纯粹属于固定投资。据有关消费者透露,之所以对“世元金票”这种并不为装饰而可以随时携带的黄金产品产生兴趣,主要是因为黄金在他们眼中跟钱是差不多的。另外,一个钱包里很难塞下一万元现金,但如果是一张手掌大小,重量为100克的金票,完全可以放在钱包里面,不占地方,比一百张百元纸钞还要轻,而目前的价值却超过了2万元。

人们对黄金的消费观念随着黄金产品的丰富在日益改变,但归根结底,这种观念的改变是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的进步,是人们在走向小康乃至富裕生活之后,对资产安全的担心,及对“世界元”这种资产的肯定和期待,也变相反应了人们对金融稳定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