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2.0 版农业园区——国家农业高新区与创新发展

 天馬躍中原 2017-01-23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设国家农业高新区的意义重大。实际上,农业园区已经建设多年,不少部门、不少地方都在推动,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问题也不少,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进农业园区转型升级,从1.0 版本走向2.0版本。我以为,这个2.0 版本就是国家农业高新区。我们应发挥好国家农业高新区的“尖点”扩散效应,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

打造2.0 版农业园区——国家农业高新区与创新发展

打造2.0 版农业园区需要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国家农业高新区,首先需要理念的创新。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1.创新与发展的关系

自20 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熊·彼特眼中,经济发展就等同于创新。这与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也是类似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基于创新的动态过程,没有创新,经济就不可能发展,经济结构的变迁也就不可能实现。创新包括很多方面,起点是新科技、落点是新财富,我们不能因为重视财富而忘了科技,也不能因为重视科技而忘了财富,必须把从新科技到新财富的渠道打通。

2.内生与创新的关系

发展根本要靠创新,创新靠什么呢?靠企业、各类创新主体和市场的内生动力。也就是说,在决定创新、决定发展的各个因素中间,内因是起主导作用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合理借鉴内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的观点,把企业、各类创新主体和市场的内生积极性、能动性更加充分地释放出来。

3.制度与内生的关系

如何激发企业、各类创新主体和市场的内生动力?核心就是要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否定政府的作用。当然,政府发挥作用是有边界的,底线就是不能影响和干预市场的内生动力。如果市场没有内生动力,那么发展就会成为政府“沉重的包袱”。

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推动可持续的创新。实现这一点,要求我们不断健全创新的生态系统,尽可能扫除创新的“天敌”和“障碍”,让创新的源头活水不断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田间地头。值得重视的是,国家农高区的创新发展,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经济,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微观经济,必须遵循“中观经济”的原则,运用区域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发挥好地缘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强“长板”合作,体现“尖点”功能。此外,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农高区汇聚资源的方式,积极探索打造“智慧无边界”园区。

打造2.0 版农业园区需要新举措

农业对科技很重要,因为农业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载体,可以说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最优良、最天然的“实验室”。反过来,科技对农业也很重要,因为只有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农业才可能成为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产业部门。国家农业高新区是新形势下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用新举措新办法来推动其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高新技术支撑

作为国家农高区,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高新技术,没有科技含量就谈不上建设农高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是当前的“大热门”,也是具有引领性的技术。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冷落”了科技的群体性突破,要在高度关注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同时,高度关注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和先进制造科技的发展。另外,不同地区特色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要切实避免高度同质化的布局,避免一味追求“高大上”,坚持走差异化、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新道路。

打造2.0 版农业园区——国家农业高新区与创新发展

2.现代服务引领

新科技革命必然带来产业的变革,新形势下一切产业都具有服务的特征。国家农高区建设需要高度关注产业服务化的趋势,大力发展服务型农业特别是服务型涉农制造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领各类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从某种程度来说,精益化的服务型农业、服务型制造甚至可以把“微笑曲线”翻转过来,使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低附加值环节变成超高附加值的环节。

3.创新创业一体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高新区,需要把创新和创业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把出成果和用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我们需要有效汇聚产学研用等多样化创新主体,使其在平台化、生态化的园区环境中健康成长。要适应创新大众化的趋势,着力健全科技孵化平台和众创空间,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环境和政策、文化等氛围。要把聚集人才作为园区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着力回答好“园区需要什么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怎么培养和吸引人才”三大问题。要把国家农高区作为农业科技“双创”的综合试验田,统筹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创新治理改革,完善园区创新生态系统,为区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经验。

4.大中小微群聚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链条的组合更加灵巧,企业组织方式发生重要变化,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小智美”的企业日益成为潮流之一。国家农高区既要重视汇聚平台化的大企业“航母”,也要注重培育科技“小巨人”,还要鼓励众多的小微企业和创客发展。要通过大中小微各类企业的聚集、聚合,形成产业发展的“聚变”效应。

5.三次产业融合

跨界融合已成为新时期产业变革和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不再泾渭分明,迫切需要我们深化对产业组织方式的认识。把农业局限为“小农经济”、局限在田间地头的传统农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现代农业正在成为现实。我们需要依托国家农高区,深入开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切实把农业产业链条拉长、打粗,使农业真正成为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

打造2.0 版农业园区——国家农业高新区与创新发展

6.四化同步发展

国家农高区需要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工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降低农业发展的成本、扩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城镇化是产业集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产业升级的基础保障。国家农高区应当在产城融合、工农融合、农业和信息融合等“三融合”上深化探索。

本文摘自《科技日报》,文章全文可在《农业概览》中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