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叹:全球首个软体机器人「围脖」让衰竭心脏重振雄风丨奇点猛科技

 AndLib 2017-01-24





意大利理工学院的Barbara Mazzolai和Virgilio Mattoli联合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表示,Octobot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软体机器人即将全面超越传统钢铁铸成的机器人(2)。如此看来,地球的未来极有可能不是由冰冷的钢铁统治。


扯远了……未来的事情,我们暂且不去考虑。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另一支研究团队的开山之作,Conor J. Walsh副教授研究团队与波士顿儿童医院心外科医生Frank A. Pigula团队,首次将软体机器人技术用到了可植入医疗设备中。他们给心脏发明了一个「围脖」,这个「围脖」可以让处于「风烛残年」的心脏恢复正常的工作能力。Walsh和Pigula团队团队的这一重要成果以封面的形式刊登在著名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3)。



Conor J. Walsh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著名学府,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导地位。早在2011年,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George M. Whitesides团队就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4)。这一优势,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也有很多人纷纷来寻求合作。


波士顿儿童医院心外科医生Pigula就是其中一员。2012年初,Pigula见到了Walsh和他的研究生Ellen T. Roche,给他们求助了一个问题。



Frank A. Pigula


Pigula在给很多心力衰竭(心衰)的患者做治疗时总会感到很无奈,因为传统治疗心衰的设备叫做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VADs)。这个设备对于心脏而言是有创的,在治疗的过程中,VADs会抽出心脏中的血液,然后将血液泵入主动脉或肺动脉。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心力衰竭,但是由于血液会与设备接触,血液凝结的风险极大,很容易导致患者中风。为了避免凝血,患者在余生中都要服用抗凝血的药物,而且需要监控药物的浓度变化。这个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



传统心室辅助装置


于是,作为心外科医生的Pigula,急患者之所急,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构想是设计一款不接触血液的心室辅助装置。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弄。


「我们三个人凑到一起,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后来我们认为软体机器人应该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本研究的主要操刀者Roche说。


「实际上,在早年间,心外科医生也想过用压迫式方法,帮助衰竭的心脏恢复功能。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技术啊,机器都是钢铁的,所以才有了传统的室辅助装置,」心外科医生的Pigula说,「现在软体机器人技术成熟了,是时候回头了。」




三年来,他们客服了重重困难,从心脏的外形上找到灵感,最终设计了这个由空气驱动的软体机器人,即心脏的「围脖」。而且这个帽子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形状和疾病状况定制。将这个「围脖」套在心脏上,由外界空气泵为「围脖」提供收缩的动力。这样的软体机器人「围脖」不至于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各种不同的「围脖」设计方案


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小「围脖」在收缩的过程中对心脏的损害,Roche团队给心脏和「围脖」之间加了一层水凝胶。这样一来就很好的解决了心外科医生Pigula提出的难题。




接下来,Pigula和Walsh在猪体内做了临床前的动物试验。他们找了6头猪,用药物处理,使它们患上心力衰竭,心脏的功能直接衰竭到基础水平的47%,当研究人员给猪的心脏套上「围脖」之后,奇迹发生了,心脏的功能恢复到药物处理前的97%,几乎是完全恢复了心脏的功能。



围脖」的泵水能力很强大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超过4100万人受心衰的困扰,仅美国就有500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高达320亿美元。「实际上,大多数心衰患者的心脏还是有一定功能的,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软体机器人『围脖』可以帮助患者心脏恢复功能,且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心外科医生的Pigula说。


当然,目前我们只能说,软体机器人心脏「围脖」这个概念已经被证实了,要进入人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项研究显然已经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Wehner M, Truby RL, Fitzgerald DJ, Mosadegh B, Whitesides GM, et al. 2016. An integrated design and fabrication strategy for entirely soft, autonomous robots. Nature 536:451-5

2.Mazzolai B, Mattoli V. 2016. Robotics: Generation soft. Nature 536:400-1

3.Roche ET, Horvath MA, Wamala I, Alazmani A, Song S-E, et al. 2017. Soft robotic sleeve supports heart funct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9

4.Shepherd RF, Ilievski F, Choi W, Morin SA, Stokes AA, et al. 2011. Multigait soft robo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204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