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ntel为什么经常换接口*

 飘影23号 2017-01-24

Intel牙膏厂声名远播,这几年处理器性能没怎么提高,倒是接口换得十分勤快。不少朋友表示很疑惑:Intel为什么经常换接口?统一接口不是更好吗,既省研发费又对消费者友好,难道又是AMD不给力,导致Intel随意换接口啦?到底是不是这样,今天我们就来看个究竟吧!

Intel为什么经常换接口

什么是接口?

大家都知道,CPU需要与主板的接口连接才能进行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各式各样的接口。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CPU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

Intel为什么经常换接口

先来看看Intel的接口,用过Intel处理器的朋友都会发现,其实Intel插槽设计还是很贴心的,顶部的2个缺口是定位CPU位置的,左下角还有专门的防呆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手残人士的自杀式装机行为,底部的缺口则是方便用户取下CPU的。

至于AMD处理器的插槽,结构上其实比Intel处理器要简单多了,针脚是放置在CPU上的,CPU插槽基本上就一排排的洞洞而已。所以一些暴力的朋友把针脚给弄歪的几率会稍微大一点。

两家的接口历史

大家都在黑Intel疯狂换接口,难道AMD真的那么厚道吗?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们不妨先从两家的接口历史开始看:

先来看看Intel的接口史,由于Scoket接口太老旧了,我们直接从经典的LGA 775接口开始讲起,LGA 775可谓Intel最长寿的接口,从2004年推出,一直到2010年才“寿终正寝”,产品涉及从Prescott奔腾4到Yorkfield QX9770等近百款产品。在LGA 775年代,915/925芯片组无法升级到奔腾D系列;而奔腾DCPU对应的早期945/955芯片组也升级不了“扣肉”系列,所以即便是接口相同,依然无法兼容,“换CPU就要换主板”的传统在这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2008年,Intel以Core i系列命名新的处理器,首批上市的自然是定位旗舰Intel Core i7,性能完秒农企,同时i7专属的LGA1366接口也成为了高端的代名词,那时拥有一台i7主机是每个DIYer的梦想。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高端i7,为了兼顾中低端,Intel在2009年发布了定位稍低的LGA1156,仅支持双通道内存,这样Intel的产品接口就演化成了高低两档次的类别。

2011年,Intel发布了革命性的Sandy Bridge架构,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有很大的提升,接口也对应的改成LGA1155,换句话说,LGA1156只存活了一年多点时间就被取代,面对飞跃的提升,消费者只能无奈接受换CPU就要换主板的事实。

相比LGA1156,LGA1155的情况要好一些,至少它坚持了两年时间。随着Sandy Bridge架构的上市,Intel高端产品LGA1366也被LGA2011所取代,至于LGA虽然名字不变,Intel还是能玩出花样,共有3个版本,LGA2011、FCLGA2011、LGA2011-3,互不兼容也是会玩的。

来到2013年Intel发布了大家熟悉的LGA1150Haswell,牙膏厂此时受困于工艺的瓶颈,Tick-Tock战略逐渐失效,2年后的2015年才推出14nmLGA1151接口的Skylake,同样是2年后的2017年,推出同为1151接口的Kabylake,虽然2年时间不长,不过依然没1156的悲剧,更何况牙膏厂岂是浪得虚名,不少朋友的2600K表示能战到Cannonlake

说完Intel,我们来看看近年非常低调的农企,一说起历史农企就会很多骄人的事迹,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从大家印象较深的AM2接口开始说起,2006年,Socket AM2接口发布,支持AMD 64位桌面CPU,接口名“AM2”中的“2”也正是代表着它支持DDR2内存。计划用于取代原有的的Sock 754和Sock 939接口,从而实现了AMD桌面平台CPU插槽的统一。

由于K8架构的四核羿龙一再跳票,原定取代AM2的AM3接口无法上市,农企只好在2007年推出的Socket AM2+,由于与AM2完全相容,不少JS直接把AM2接口产品刷新一下BIOS就拿出来当成AM2+卖。

终于来到2009年,农企终于推出了新一代的AM3接口,由于AM3接口拥有938针物理引脚,AM3处理器自然可以用于940针脚的AM2/AM2+插槽主板,但同样是因为针脚关系,AM3主板不能兼容AM2/AM2+处理器。

2011年,AMD为拳头产品推土机FX处理器推出御用的AM3+插槽,同时可兼容AM3封装接口的系列处理器。虽然AM3主板针脚相同,不过由于供电问题,并不是所以AM3主板能兼容推土机,更不用说老旧的AM2/AM2+了。

同时2011年,AMD还发布了APU打桩机系列处理器,当然接口也全面升级到Socket FM1。Socket FM1处理器接口拥有905个针脚,处理器插槽也同样拥有905个插孔,一一对应。2012年推出的Socket FM2处理器接口拥有904个针脚,比FM1少了一个针脚,所以FM1与FM2不兼容。2014年推出Socket FM2+接口,依然可以向下兼容FM2的CPU。

今年2月底ZEN有望上市,到时肯定会搭载新的接口,也就是传说中的AM4接口,以今时今日农企的实力,频繁更换接口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统一平台提升占有率才是正路!

更换接口用意何在?

首先明确一点,越多的针脚能容纳更多的处理器功能,所以以往Intel严格按照Tick-Tock战略,推出有重大革新的产品,更换接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早在几年前,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实际上7代以来的酷睿处理器,每代也只有5%左右的提升,所以说是挤牙膏完全不过分,加上从针脚数也可以看出端倪,1156与1155,1150与1151,实际上只有1个针脚的差别(不少朋友梦回LGA771护舒宝时代)。更不用说,农企近年的惨淡是完全构不成威胁的,所以这里可以帮农企洗下地,就算农企遭遇如何,Intel依然接口换得很欢,所以这锅我农企不背。同时就算农企翻身了也是会努力推动接口变更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厚不厚道的问题了。

虽然看上去真的没必要,不过从技术上看,其实Intel没大家想象中的坑,Nehalem构架支持DDR3内存和整合GPU,有必要更换成1156接口,更不用说支持三通道DDR31366接口了。Sandy Bridge大幅提高GPU和Ivy Bridge支持PCI-E 3.0标准同样需要升级为1155接口。至于Haswell是没什么必要更换的,不过Skylake14nm工艺和DDR4内存支持是必须更新接口的。

其实不要单看CPU接口,其实随着CPU的进步,主板接口也有非常大的提升,PCI-E总线从2.03.0,存储接口从SATA 3Gbps慢慢进化到SATA 6Gbps到现在最新的M.2/U.2接口,USB接口从2.03.0再到现在最新的3.1,对性能有追求的朋友是绝对会主动更换主板的。

当然回到最根本的一点,企业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盈利。现在市场不景气,加上主板这东西用个5、6年根本是小意思,Intel大哥不花点心思,分分钟饿死下面一票主板小弟。所以,Intel更换接口大部分大多数是技术提升需要,而实在没办法为了照顾下面的小弟也会更换接口,不过次数不多。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Cannonlake最快也只能在18年上市,无可否认的是目前接口更换的周期越来越长,从1年1换到2年,甚至是3年,如果Intel 的7nm5nm工艺无法紧跟摩尔定律的话,恐怕只会越来越长,所以大家可以安心使用自己的2600K了,新出的产品如果资金不足完全没必要升级,1155主板再战3年不是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