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友思绪未果: 您好,您的原创文章小葡萄熟了已经被360doc个人图书馆采纳,您可在阅览室中的“精彩原创”栏目下看到自己的文章,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对“精彩原创”栏目的奉献和支持! 小葡萄熟了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五六千年前传入中国,世界各地均有栽培。葡萄鲜食、酿酒、制干均可,是不可多得的水果精品。 我们家是有家谱的,引以为自豪的,只能呵呵了。以前的家谱,没有记述,也不是没有,只是口口相传,缺少记录,或者记录了部分,没有保存,保存了亦不完整,或者不权威,说白了,还是小家族。家族里没有土豪绅士,没有官宦名臣,连个七品大人都不见史册。光宗耀祖没有什么希望了,家族里没有像样的祠堂,据说上几辈子家里有几頃田,老辈儿发丧,卖了,孝顺呗!家传的几块扁,也随葬了。当然,我们亦无法弄清楚那几块扁所谓的含义了…… 后续的家谱,我已经给淘换来了。从我父亲开始,一共二十辈。《羿氏家谱》:广、保(宝)、福(书)、德、永、祥、瑞、兆、家、庭、留、传、国、自、立、长、青、振、开、宏。我爷爷那辈是:首字。我爸爸的爷爷那辈是什么字我忘了…… 给小葡萄起名字,经受了一番波折。几年前我就张罗着给孙子起名,还为此专门写了《给孙子起名》的博客。积极性太高了,孙子迟迟没有出生。无奈给孙子起名的雅兴受挫,权利下放。把给孙子起名的事,交给儿子办了。 这叫一辈儿管一辈儿! 当初我爷爷给我起过名字,听我父亲说,因为收到我爷爷的“圣旨”,已经晚了,我父亲捷足先登,给我在派出所报了户口。这事是无法考证了,好在我爷爷给我起的名字,已经深深的植根于我们的家族,打上无法磨灭的印记。爷爷给我起的是“生”字,生子的乳名,叫了近60年。甚至,我们家族的长辈,亲戚,只知道我的乳名,认为生子就是我的本名。我的名字很俗,有一点时代的、阶级的烙印,后来还干了与名字相符的工作。 我儿子的名字是我起的,“书”字辈,按现在拿到的家谱,是 “福”字辈,这就看出没有文化的后果了,“福”、“书”误传,是乡音“口误”,还是“文化”浅薄。这个错误,只能由我承担了,一辈儿管一辈儿吗。 儿子给我孙子起名,叫孙子习惯了,应该叫孙女。看来儿子儿媳为给他们的小公主起名,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穿越若干起名网站,浏览若干起名软件,翻阅几册起名书籍,参考若干起名宝典。还好,谢天谢地,是按照家谱的辈份起的。 “德”字,在名字中间,又是女孩子的名字,说实话,不好起。起名字是一辈子的事情,马虎不得。好名:豪放大气,朗朗上口,好听好记;符合个人命理和八字运程;寓意美好,延续家谱。儿子儿媳选了几个名字,反复筛选。最后一致意见:叫德馨。德馨出自唐朝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惟吾德馨”。铭是古代一种刻千金石上的押韵文体,用于歌颂和警戒,居寒、道品、乐道、名扬。这寓意,够咱们把玩一阵子的。 小葡萄自称:宝宝。这孩子,人小鬼大,宝宝是谁给起的?不知道! 太爷爷、太奶奶对小葡萄稀罕的不行,小葡萄也争气,竟敢直呼太爷爷的名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名字都张口就来。小葡萄是奶奶带大的,对奶奶还特别好,懂得报恩…… 小葡萄长大了,小葡萄两岁了,小葡萄长成小姑娘了。 我没有什么可以给孙子的,写了以上文字,权当是给孙子的礼物《小葡萄熟了》…… 附: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