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 | 朋友做错了,如果,还是要劝呢?

 haibao1983 2017-01-24


提问:

好朋友最近在做错误的事,我提醒并劝说了她,但她并不接受,请问我要如何才能劝说她停止?

回答:别再劝。


接上期(可查看历史),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1
劝说的后果是什么?


在上一期,我们已经提到过,我们很难劝说一个自己已经有结论的人。因此劝说可能是无效的。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劝说不仅可能无效,可能甚至对你这个劝说的人有负效果。


看三国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谋士劝他的主上不要去攻打一个地方,他的主上不听,把他关起来之后执意攻打。后来遭受了惨败。有人跟被关起来的谋士说,你有福了,主上失败了之后会发现当时你是正确的,他回来一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谋士苦笑:如果主上打赢了那还好,他会留我一条命,嘲笑我的失算。然而现在他输了,证明他是错的我是对的,他一定会杀了我。


而结果呢?果然,主上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杀了这个谋士,他的理由是:他一定是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而妖言惑众,导致了我的失败。


我说这个故事,只是想要提醒大家,哪怕你说的内容都是对的,哪怕事情真的像你劝说了那样去发展,你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会因此感激你。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而是说,很难。


因为感激你,等于承认自己是错的,而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承认乃至面对自己的错误的。你指出了他的错误,而事实证明你确实是对的,从这之后的每一次,他看到你,都会想到你对了,他错了。这种感觉的滋味不会美妙。


所以你看到了,他可能不仅不会感激你,还会讨厌你、恨你。这就是人性。


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之后我们很少去劝说别人。从功利的角度来说,一是劝说很难有效果,二是劝说对我们自己不好。所以,除非真的是很好的朋友,否则我们都不会愿意冒自己被憎恨的风险去劝说。如果你还年轻,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希望你对所谓的“成年人”的处世态度有一些了解。不要认为我们只是冷血。


2
如果还是要劝呢?


说了这么多,但有时候,如果真的是很好的朋友,真的是血肉至亲,真的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去劝。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呢?


① “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 :首先,不要直接告诉对方他是错的,那怕他错的非常明显!因为记住,你不能靠指出对方做错了让对方改正。人对于别人指责自己做错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防御和辩解。所以,指出他做错,除了让他一开始就对你充满防御之外,毫无用处。所以,先肯定他!


② “虽然我说的你可能也考虑到了,不过我作为一个关心你的旁观者,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供你参考”:


虽然我说的你可能也考虑到了”,这句话是表明,我说话,并不是为了让你 我懂得比你多,我觉得你很聪明,我讲的你可能已经考虑到了。首先是降低他的防御心。二方面,这样说的话,即使对方最后选择从你的意见,也会让他比较容易下台。因为,你可以说,这是“他”已经考虑到的,而不是“你” 塞到他头脑里去得东西。(大部分人是不乐意被告知自己应该怎么做的!)


作为一个关心你的旁观者”,既然我并不一定你高明,那么我又是基于什么立场和原因来给你意见的呢?因为我关心你,这样说可以进一步降低对方的抵触心理。而我之所以觉得有必要跟你说这些,是因为你是当局者,而我是旁观者,大家都知道,旁观者可能会看的更 ,这个无关水平的高下,因此会不那么让对方感到你是在晒优越感。


供你参考”, 说明我只是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是角度,我无意干涉你最终的选择权,我尊重你的选择。


在语言下面,更重要的是态度,常常想一想,我劝说他,是真的希望他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获得一种指点的优越感,为了尽到朋友的义务证明自己是个好朋友。


就我个人而言,即使是了解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很多时候第一反应依然是抱着“我指点你一下啊你实在是太笨了”的心态去劝说别人。所以,只能说,这是一种长期去自我化的修行。共勉。


简妮说:

本来是不想连写两篇的,不过还是认为这个问题有继续讨论一下的必要,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太烦。


今天外面又打雷又下雨,还是约好了要去健身房……所以如果一直么有更新的话,可能是我被雷劈了也不一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