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历史评论 l 对宗教改革运动后德意志地区教堂建筑风格分异的浅析

 隨风飘逝 2017-01-24

对宗教改革运动后德意志地区教堂建筑风格分异的浅析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邹梓宁


摘 要: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天主教和新教分裂开来,它们各自对《圣经》诠释的不同和信仰观念的不同,造就了双方之间教派文化的分歧。德意志地区教堂建筑风格的差异正可谓是这一分歧最直观的体现之一:改革派简朴实用,天主教繁复华丽,而路德派则综合了两者的特色。教堂建筑风格的差异实质上反映了此时期德意志不同地区间文化差异的扩大与分裂的加剧。


关键词:宗教改革运动;德意志地区;教堂建筑


于16世纪初在德意志地区爆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乃至于世界历史进程中无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然而万事皆有两面性,宗教改革加剧了德意志地区各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分裂,也进一步加深了其不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使得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进程在接下来的三个多世纪里更加举步维艰。德国学者埃里希·胡巴拉(Erich Hubala)指出,德意志地区内新教与天主教统治地区在教会建筑艺术中的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就目前来看,国内学界尚未对此话题有较为系统化和具有针对性的梳理与探讨,此时期德意志地区教堂风格的分异大多仅在介绍、研究德国文化史的论著中略有提及,且多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出发,鲜少涉及对当时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如李伯杰等编《德国文化史》、杜美著《德国文化史》,另有丁建弘、李霞合著《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相关文献翻译数量也较少,主要有美国学者史蒂文·奥茨门特(Steven Ozment)著《德国史》,加拿大学者马丁·基钦(Martin Kitchen)著《剑桥插图德国史》与德国学者彼得·克劳斯·哈特曼(Peter Claus Hartmann)著《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1648-1806年——帝国法、宗教和文化》。笔者在阅读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另外搜集查阅了部分相关的外文论著,然后以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地区各地教堂建筑风格出现的分异作为切入点,对其情况进行了粗简的梳理,试图以小见大,以观宗教改革对德意志地区文化领域的影响。



一、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地区教派分布区域简介


在宗教改革后,新教路德宗与加尔文宗在帝国内部普遍存在,并通过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签订最终确立了帝国内部“教随国定”的原则,1609年神罗皇帝鲁道夫二世又赋予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亚和西里西亚贵族以宗教信仰自由和特权,这一举动成为了后来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天主教势力(橙红色)主要在帝国的东、西两侧交错分布,包括巴伐利亚、奥地利、美因茨、特里尔等地都是天主教势力的范围;路德宗势力(蓝色)则分布于帝国北部、中部的萨克森、梅克伦堡等地;加尔文宗势力(灰绿色)则主要分布于勃兰登堡和上莱茵地区;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境内,主要是新教的“波希米亚兄弟会”,新教加尔文宗及路德宗也交错于此分布。

 

1610年依教派划分的神圣罗马帝国形势图



二、派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的教堂建筑


德意志地区新教中的改革派主要指的是茨温利派和加尔文派。这两派都倡导节约的美德,其下的很多教堂其实都只是简陋的会堂,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教堂的主要用途是布道而非圣事。只有德意志北部地区因为深受经济繁荣的荷兰影响,教堂建筑在保持简洁风格的同时,才加入了某些装饰和色彩的铺排。例如,埃姆登的新教堂便效仿了阿姆斯特丹的诺登德科克教堂。


为举行新式礼拜,加尔文派对教堂建筑提出了与天主教完全不同的要求,由此孕育而生的建筑风格与天主教自然也是大相径庭。

比较典型的加尔文派教堂


改革派的教堂建筑一开始大多是由教徒所接管的天主教旧教堂,这些教堂都被加以了较大的改建,以适应新的需要。首先便是拆除教堂中的圣像,取走圣坛和教堂尖塔上的十字架;除此之外,天主教那种高高在上、远离教徒,并建有宏伟圣坛的建筑形式,也同样不符合改革派教徒的设想。他们认为教士应在信众之中传达圣言,因此有必要对教堂和座位进行相应的变动,以便所有的教区信徒都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内倾听布道与圣言。改革派对教堂进行的改建以埃姆登大教堂最为典型,该教区的礼拜堂和圣餐堂被分隔开来,布道台则被置于室内的中心。


 埃姆登教堂正面远景
 埃姆登教堂侧面近景



与天主教不同,加尔文教派和茨温利教派的教堂建筑并非“上帝居住的殿堂”,而更接近于一个中性的、“依数学规则设计的、用来在星期天做礼拜的外壳”。在新建教堂时,改革派大多采用帐篷般的基本建筑形式;而由于宣讲圣言被认为是礼拜的中心内容,教堂建筑内部的一切构造便都以此为准绳。有的教堂甚至仅配置有椅子,方便信徒看到讲道人的身姿,聆听宣讲的效果也更好。最重要的是,教堂大厅必须明亮而简洁。值得一提的是,德意志改革派教堂建筑的楷模来自法国。第一批这样的建筑是在16世纪60年代于里昂建成的。


如果说中世纪时有着狭长中廊、低矮侧廊的大教堂是教堂建筑的基本模式的话,那么在宗教改革影响之下,改革派更为偏爱建造在中心位置带有圣坛和圣餐桌的教堂建筑。这些简约、不事修饰而讲求实用性的教堂,在17世纪被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作为基本样式带到了德意志,进而成为17世纪到19世纪初改革派教徒建造教堂时的通用样板,与天主教华丽繁复的巴洛克式建造装饰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天主教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的教堂建筑


在反宗教改革时期,符腾堡公爵兼主教、萨尔茨堡大主教等实力不凡的天主教邦君和主教们使用华美的巴洛克风对自己的城邑进行翻修和扩建,其中的教堂建筑自然也无法免俗。


中世纪时,人们把教堂视作通过祝圣而神圣化的特殊空间,认为其是“上帝居住的殿堂”,简言之,教堂被看作是新天堂。“建造一座教堂就好比创建一个新天堂”,近代早期的天主教也仍然保留了这一观点。正是因此,近代德意志地区的天主教教堂大多都采用了华美繁丽的巴洛克风格,尽显宏伟、瑰丽与精美。圣像在这里仍然备受人们的尊重与崇敬。尽管特兰托宗教会议对建造教堂并没有作出直接的规定,但会议的精神和愿望左右了新教堂的样式。在建造教堂时,教徒尤其注意满足教义对建筑的要求,教堂内部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看到祭台,还要有好的音响效果。在16世纪下半叶的德意志地区,这类新式教堂大多是耶稣会教士按照意大利的样式建造出来的,其中的典范是于1597年在慕尼黑落成的圣米迦勒大教堂。


慕尼黑圣米迦勒大教堂



与中世纪时流行罗马风格一样,德意志南部在三十年战争之后越来越多地受到意大利的影响,以至于在开初时,意大利的样板和构思主宰了这里的巴洛克教堂建筑,被称作“德国之罗马”的萨尔茨堡和帕骚便是个中翘楚。德意志地区南部的巴洛克教堂建筑借鉴意大利样式,采用了“柱廊序列、立面系列、中厅顶和屋顶呈钟型等想法,用叶状装饰花纹的‘罗马式卷叶凸雕’,湿壁画和圣坛工艺作为教堂立体空间的因素”。


前文略有提及,当时天主教流行着将每一座教堂都布置成“人间天堂”的观点,各天主教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只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般都会把教堂的内部装饰得美轮美奂。鉴于德意志西部天主教地区成千上万的教区教堂、修道院教堂和圣地教堂都需要重新装修,在当时当地呈现出绘画和雕塑艺术繁荣发展的景象;而在同时期的新教统治地区,情况却恰好相反。


众多的艺人造就了那些华美的巴洛克教堂:他们建造了设在教堂前部中央的金色圣坛和大量必需的侧坛,制作了无数的圣徒和天使塑像,绘制了具有很高艺术性的圣坛画像和大型湿壁画,雕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栅栏和镶贴石膏花饰。这些饰物使得教堂成为了有着一流艺术品的、五彩鎏金的、美不胜收的上帝之家。


 


右下:圣米迦勒大教堂内部的圣坛

左上:圣米迦勒大教堂内部装饰

左下:华丽精美的天使塑像、石膏花饰

 

除了教区教堂、修道院教堂和规模宏大的圣地教堂外,德意志的天主教统治地区还有着数不胜数的私人祈祷室和小教堂。它们或是耸立于路边,或是建于街道旁,或是位于草地、森林中央,以供去干活的人或路过的旅人祈祷和做礼拜之用。这些教堂虽小,但也装饰得华美无比,甚至颇具艺术水准。当然也有部分教堂仅有简单装饰,室内只有少量乡村的民间艺术,放置有圣像、十字架、圣母玛利亚和其他一些圣徒的雕塑或是画像。



四、路德教派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的教堂建筑


虽然路德教派与加尔文教派同为新教,但在理念上却远不如后者那么激进,要“打破一切宗教旧习”。与改革派相似,天主教的教堂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为路德教派的信徒所接管,并经过一定的整修,以适应其信仰的需求。但与改革派不同的是,仅有个别地区的路德派教徒破坏圣像,大多数地区仍然保留了天主教旧教堂中装饰精美的祭坛、十字架、圣徒雕像和绘画作品,只是增添了一些表达其宗教理念的新画。


由于路德教派特别强调对圣言与《圣经》的转达,需要一个尽量可以容纳所有信徒的空间,所以他们很快就开始在教堂内增建楼厢,方便尽可能多的人观看和聆听宣讲。圣坛顶上的装饰则从旧教堂承袭而来,大多都完好如初。在重新装修教堂时多数是加设领取圣餐的地方,并特地制作新的穹顶。有一点值得注意,路德教派一方面强调教士和平信徒之间不存在等级差别,而另一方面却在尽可能为所有教徒提供座位的同时特别顾及世俗的等级差别。[3]例如,本应是神圣处所、专门留给教士的唱诗班的位置,在路德教派看来平信徒[4]也可以坐;但在建造楼厢时,又时常会出现为贵族或上层市民设置特别包厢的情况。


由于并不需要新建修道院教堂和圣地教堂,16世纪时路德教派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修整已有的教堂上,仅建造了寥寥数座纯路德派风格的教堂。直到17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无数的教堂在三十年战争时期纷纷毁于战火,路德派所在的领地和城市才出现了建造教堂的迫切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加尔文派的教堂成为他们参照的范本,这极大地影响了路德派教堂的建筑风格。路德派建筑家先是学习加尔文教派的教堂建筑理论,随后又融合自身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


由是,路德教派建造的教堂逐渐向加尔文派靠拢,但又不完全同于后者毫不修饰的质朴风格。这些新建的教堂大多有一个典型的布道讲台,即在简朴的圣坛上方,建有一个装饰奢华的布道台,其上部通常还置有一架管风琴,而教堂内部的陈设则大多朴实无华。


典型的路德派教堂

管风琴



这种刻意突出布道台的做法,象征和强调着圣言话语的作用。位于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可以视作路德派教堂的典范。



德累斯顿圣母教堂




五、教堂建筑风格产生分异的原因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德意志地区教堂建筑风格的分异,在本质上是由教派文化的分歧而造成的。这些分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中:


01

圣像存废与否的分歧

在圣像问题上,改革派与天主教对《圣经》相关文本的不同诠释成为两者“教派文化分道扬镳的起点”。


改革派根据《圣经》中的一些章节得出教堂中应禁止圣像的结论。他们坚决反对在教堂中装饰任何画像和雕塑,认为这是严重亵渎上帝的偶像崇拜行为,因此将占领的天主教教堂中的圣像统统拆除;而天主教徒从《圣经》中得出的结论却完全相反,即要在教堂中多多挂设画像和雕塑。在他们看来,这些圣像恰恰是装饰“上帝之家”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天主教徒运用圣像颂扬上帝,并以此在尘世创建天国。


在这个问题上,路德教派采取了中间立场。因此在德意志各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中,路德教派对待圣像的态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16世纪的图灵根和普法尔茨-诺伊堡就出现了毁坏圣像的现象;而在同一时期的纽伦堡和萨克森诸领地,路德派仍然仔细地保持了接管过来的天主教旧教堂的原貌。还有一些地区的路德派认为圣像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和智力有缺陷的人,允许圣像宣示,但只是将之“归入一种不入流的艺术之列”。



03

教堂内部陈设的分歧

在教堂内部的陈设上,改革派与天主教的分歧在于对教堂作用的认识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前文也曾提及,在天主教看来,教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神圣场所,是专为上帝修建的殿堂。那时几乎所有的弥撒都在这个“上帝的居所”里进行,人们也愿意聚集到这里来做祷告。这种想法对教堂的修建造成了相应的影响,反映为教堂建造装饰风格富丽堂皇、华丽恢宏,让教徒仅是身处其中,内心便充满了对上帝的敬畏和虔诚。天主教认为,使用崇拜物和艺术作品是用来理解上帝话语的重要方法,理智、话语的宣示和强调在此处大多已变得无足轻重。


而对改革派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由于改革派对做礼拜(弥撒)的理解不同于天主教,他们对教堂内部布置的考虑也明显有别于后者。改革派认为,教堂是用来倾听布道和宣读上帝话语的地方,教徒不用下跪,也不用一直站立,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是坐着的。教堂不是经过主教进行了特别祝圣仪式后的特殊神圣建筑,而是“一幢普通的房屋,只是用来做礼拜而已。如果堂区对它不满意,可以无所顾忌地把它用作商店、澡堂等等。一个小房间同样可以像教堂一样加以神圣化。”基于这种想法,教堂的建造、风格和布置从宗教的角度来看,都是无关紧要的。马丁·路德认为,传达启示话语对教堂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建设性因素,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响起上帝说话声音的地方,才是上帝的家。就这样,除了举行带有礼拜仪式性质的堂区聚会以外,改革派教堂根本没有宗教上的意义,个人的礼拜则转移至私人家里进行。


此处仍处中立的路德派,因其情况冗杂而篇幅有所限制,就不再予以详细的讨论了。




结语


宗教改革让基督教各教派间的分歧明朗化,使天主教和新教分裂开来,它们各自对《圣经》诠释的不同和信仰观念的不同,造就了双方之间教派文化的分异。而德意志地区各地文化领域分裂倾向的加剧,在教堂建筑风格的迥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即是以此为切入点,在搜集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地区各地教堂建筑风格出现的分异情况进行了粗简的梳理,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观宗教改革对德意志地区文化领域的影响。


综上所述,改革派教堂建筑风格最为简朴,几乎毫无修饰;与此相反,天主教教堂则是华美的巴洛克风建筑,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之能事,却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路德派则综两者之特色,简朴实用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装饰,简洁大方之中不失精致优美。由此观之,宗教改革确实对德意志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实际加剧了德意志地区的分裂,增加了其在之后三个多世纪里统一的阻力,并对德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唐潮》第1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