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潮随笔|权 术

 发哥07domrg8zi 2017-01-24

观潮随笔|权 术

基于一种“习焉不察”之知识惰性,对于“权术”一词,多数人常存有传统性的误解。甚而竟视之为代表虚伪、狡诈、阴谋、罪孽的标志。

究实而言,所谓“权术”也者,只不过是掌握权力者,或负国事者,秤量人才的一种方法、技术或艺术而已。充其量亦无非稍嫌其功利主义色彩,岂可与诈术、诡道等量齐观?须知“知人不易,人不易知”,而知人又为得人与善任之基础。能得人矣,天下更有何物不得。故苟能善于权衡出一个人的特质与长才而器使之,堪称已尽忠诚谋国,或公忠之能事。此唯廓然大公之圣贤能之,岂官僚政客所能妄冀?盖天下事莫不因人而产生,一切问题亦无不赖人以解决(月球宁静海永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掌握了人才,便掌握了人心;能掌握人心,则“仁者无敌”矣!更有何疑?故权衡人才(知人)之艺术,圣人亦尝重之。不见孔子道:“君子远使求之而观其忠。烦使之而观其能。猝然问之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廉。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王阳明亦曾言:“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

此外,姜子牙八证法,诸葛亮七道法,黄石公六守法,皆名权术,亦皆属知人方法。则“权术”也者,果恶哉?

当励行行政革新,知人善任益为重要之际,爰录四法于左,聊供参考:

观潮随笔|权 术

一、姜太公八证法:

(一)问之以言,以观其诈。(二)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与之以间,以观其识。(四)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二、诸葛亮七道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三、黄石公六守法:

(一)富之而观其无犯,仁也。(二)贵之而观其无骄,义也。(三)付之而观其无转,忠也。(四)使之而观其无隐,信也。(五)危之而观其无恐,勇也。(六)事之而观其无穷,谋也。

四、七害法:

(一)无智略权谋,而重赏爵之,故强勇轻侥幸于外,谨勿重用。(二)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扬善恶,进退为巧,谨勿与谋。(三)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教以求利,此伪人也,谨勿近。(四)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词,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屋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谨勿宠。(五)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论于长官,谨勿使。(六)伪技巧华饰,而劳民伤财者,必禁。(七)伪方异技,卜筮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者,必止之。

总之,能知人善任,则谋国之道毕矣。顾人才涵义虽非一端,而万物皆以坚贞是尚,光热是求;此钻石之所以可珍,白金之所以可贵者也。至于人才,则不仅应以血忱风骨为首要,尤应重视生命光辉与热力之强度。惟光强者常非目力可睹,热高者每积蕴乎心田(亦犹内燃机然,内燃故动力充沛。)故勤察、广访,并屡试以鉴定之,为抡才之起点。

(选自耕云先生《观潮随笔》)

观潮随笔|权 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